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主动脉瘤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u ZY  Mao ZF  Gao SZ  Cheng BC  Wang ZW  Huang J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4):943-945
目的探讨行胸主动脉瘤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安全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982年5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收治67例胸主动脉瘤患者,其中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24例:行降主动脉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例,升主动脉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5例。将其术后结果与同期仅行胸主动脉置换者进行对比。结果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总病死率为13%(3/24),同期行降主动脉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虽因心肺转流和选择性脑灌注使手术时间显著延长[(278±54)与(188±59)min,t=5.397,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年生存率和3年无心脏意外率与单纯行胸主动脉置换术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胸主动脉瘤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靠,有助于防止因冠心病而致术后远期发生心脏意外。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常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同时,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需同期行瓣膜手术.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旁路术同期瓣膜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Gao CQ  Li BJ  Xiao CS  Zhu LB  Wang Q  Jiang SL  Meng G  Ma XH  Wu Y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4):257-259
目的 介绍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同时行心脏瓣膜手术的体会。方法 45例患者,平均年龄59岁(42~75岁);心功能(NYHA)Ⅱ级7例、Ⅲ级30例、Ⅳ级8例;二尖瓣病变30例、主动脉病变7例、联合瓣膜病变8例,均伴有单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手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心脏停跳后,先作静脉桥的远端吻合,然后置换瓣膜。心脏复苏后完成大隐静脉与升主动脉的吻合,或在升主动脉1次阻断下完成。乳内动脉的吻合在换瓣后心脏复苏前完成。本组6例行二尖瓣成形,31例行机械瓣置换,8例行进口生物瓣置换。结果 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18.7h,ICU监护1.8d。住院时间平均9.2d。随访6个月~4年患者无死亡,心功能Ⅰ级35例、Ⅱ级10例。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时行瓣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同期施行瓣膜和冠状动脉手术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u JS  Zhang JQ  Bo P  Meng X  Gu CX  Huang FJ  Li WB  Wang SY  Zhang HJ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8):1238-1240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同时行心脏瓣膜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05年1月间126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期行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男84例,女42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2组都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完成搭桥和瓣膜手术。结果2组患者术前体重、糖尿病及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等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尖瓣置换手术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5),男性组术后死亡5例,其中心脏衰竭1例,应激性高血糖昏迷1例,严重心律失常2例,心。肾肺多脏器衰竭1例;女性组术后死亡7例,其中心脏衰竭1例,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1例,严重心律失常3例,心肾肺多脏器衰竭2例。结论CABG同期行瓣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女性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于男性,这与女性的低体重及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变等构成独立的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二尖瓣成形术后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1985年3月至2006年6月542例病人行二尖瓣成形手术,按手术死亡与否分成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全组死亡20例(3.7%),单因素显著性分析发现年龄、心衰史、左室收缩末内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Ⅲ~Ⅳ级、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二尖瓣成形术围术期死亡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衰史、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和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衰史、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和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二尖瓣成形术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老年二尖瓣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经验,以提高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我科共30例老年二尖瓣疾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CABG。年龄66.0±9.1岁(60~73岁),4例为风湿性瓣膜病变,26例为二尖瓣瓣膜退行性病变。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17例,Ⅳ级5例。共移植旁路血管71支,使用左侧乳内动脉24例,其余均为大隐静脉。置换机械瓣27例,置换生物瓣3例;行三尖瓣De Vega成形术17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3.3%)。随访29例,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Ⅰ级18例,Ⅱ级10例,Ⅲ级1例,可从事简单的运动及正常家务劳动,生活质量满意。结论老年二尖瓣疾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CABG的危险性较大,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手术方案,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及严密的术后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70岁以上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70岁以上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共232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208例,加做二尖瓣置换或二尖瓣瓣环成形手术11例,加做主动脉瓣置换手术6例,加做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手术1例,加做纵隔或心包肿物切除手术5例,加做室壁瘤切除手术1例。结果手术后出现呼吸功能衰竭8例、伤口愈合不良6例、手术后出血行二次开胸止血4例,围手术期心肌梗死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包填塞1例。死亡2例。结论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总体效果满意,手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二尖瓣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治疗慢性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效果及中期随访结果 .方法 自2002年6月至2008年5月,83例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35例,重度48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或二尖瓣置换术.男49例,女34例;年龄51~77岁,平均(59.3±7.5)岁.43例二尖瓣成形术包括使用Dacron补片条或自体心包条环缩后瓣环21例,交界处环缩9例,后叶矩形切除9例,St.Jude成形环环缩4例.40例二尖瓣置换术包括机械瓣28例,生物瓣12例.结果 住院死亡3例,二尖瓣成形术组和二尖瓣置换术组住院死亡分别占2.3%(1/43例)、5.0%(2/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瓣膜置换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二尖瓣成形组(P<0.05),二尖瓣成形组术后6例残余轻度二尖瓣反流(P<0.05)但不影响心功能,两组其他住院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76例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3~60个月,平均(20.2±4.9)个月.随访期间二尖瓣成形术7例轻度二尖瓣反流.瓣膜置换组人工瓣功能均良好,3例出现抗凝相关并发症.随访远期死亡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二尖瓣成形术和二尖瓣置换术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61%.结论 对于慢性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二尖瓣成形术后近期和远期效果好,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在新疆地区的应用经验。方法1995年4月~2004年4月对402例冠心病行外科治疗,其中对62例瓣膜置换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双瓣置换10例,单瓣置换术52例;其中二尖瓣成形术2例。结果随访62例,10d~9年无早、远期死亡,无抗凝所致并发症发生。结论CABG与瓣膜置换同期进行是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段,在新疆地区进一步开展对挽救此类重症患者生命是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脏直视术中被迫紧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临床上很少见。1985年3月~1997年7月我们在心肺转流术(CPB)下行心脏直视术4163例,其中7例在心脏手术中发生冠状动脉意外被迫行CABG,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例,男6例,女1例。年龄8~64岁,平均40.7岁。术前全组均无心绞痛病史,心电图STT无改变,均未行心导管检查。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例、Ⅲ级4例。原发病:心脏联合瓣膜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法洛四联症(TOF)、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