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小胎龄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EUGR)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治疗且存活出院的胎龄≤32周早产儿资料。根据出院时体重是否标低于校正年龄体重的第10百分位(P10)诊断EUGR,分为EUGR组61例和对照组118例。分析EUGR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EUGR的高危因素。结果 ①179例小胎龄早产儿中,宫内发育迟缓(IUGR)发生率为4.5%(8/179),EUGR发生率为34.1%(61/179)。②早产儿随胎龄和出生体重降低IUGR发生率明显增加,各胎龄组的早产儿严重IUGR(χ^2=7.313)和IUGR(χ^2=7.083)发生率及各体重组之间的早产儿严重IUGR(χ^2=15.819)和IUGR(χ^2=37.160)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早产儿随胎龄和出生体重降低EUGR发生率明显增加,各胎龄组早产儿严重EUGR(χ^2=10.265)和EUGR(χ^2=7.320)发生率及各体重组之间早产儿严重EUGR(χ^2=22.959)和EUGR(χ^2=50.264)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两组胎龄、出生体重、出院体重、出生Z评分、住院天数、首次胃肠喂养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达最大静脉营养时间、女性、感染、IUGR、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动脉导管未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母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插管机械通气和重度贫血等单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出生体重、低胎龄、NRDS和女性为小胎龄早产儿发生EUGR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 小胎龄早产儿EUGR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的高危因素为低出生体重、低胎龄和NRDS和女性。  相似文献   

2.
住院早产儿的早产原因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住院早产儿的早产原因及并发症回顾性分析6年的变化,为围产期保健的提高提供进一步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早产儿资料.结果:我院前后3年住院早产儿的病死率明显减低.早产儿的出生原因中胎儿窘迫、社会因素的发生率有所降低;而胎膜早破、妊娠胆瘀、多胎发生率有升高.早产儿并发症中败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肺出血、硬肿症的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而湿肺、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酸中毒的发生率有升高.结论:我院前后3年住院早产儿中低胎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比例增加,病死率明显减低,部分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是指出生体重在 15 0 0克及以下 ,胎龄小于 32周的早产儿( 1) 。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 ,各系统发育不成熟 ,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死亡率极高。我院1987~ 1998年共收治 10 3例 ,占新生儿住院总数的 2 .9% ,占早产儿住院总数的 11.2 % ,其中死亡 5 9例 ,病死率5 7 3%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10 3例中男 72例 ,女 31例 ,胎龄 <30周 5 6例 ,≥ 30周 47例 ,最小胎龄为 2 6周 ,体重≤ 12 0 0克 45例 ,~ 15 0 0克 5 8例 ,最低体重为 6 5 0克。早产原因中 ,双胎 33例 ,母有习惯性流产 7例 ,母患妊高征 17例 ,…  相似文献   

4.
住院早产儿疾病10年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住院早产儿疾病近10年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6年收治的80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前后5年(按出院时间分为Ⅰ组和Ⅱ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Ⅱ组早产儿住院率较Ⅰ组升高(P<0.05),且小胎龄、低体重早产儿比例明显增加,而病死率Ⅱ组较Ⅰ组明显降低(P<0.01);Ⅱ组窒息、败血症和硬肿症发生率较Ⅰ组有所下降(P<0.05),肺透明膜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早产儿住院率提高,尤其小胎龄、低体重早产儿比例明显增加,而病死率下降;对缺氧缺血性脑病、肺炎、黄疸等常见病仍要做好早期的干预治疗;加强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Preterm infant)是指胎龄28wk~〈37wk,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的活产婴儿。其发生率中国为5%-10%,香港7.45%,美国7.1%~17.9%。死亡率在12.7%~20.8%,死亡率与体重有关,体重〈1000g者死亡率56%-35%,体重1000g-2500g者死亡率15%-3%,临床处理中存在较多问题,现就早产儿处理中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莉 《实用全科医学》2008,6(7):704-705
目的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11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原因、转归、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原因等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并按出生体重分成3组,按胎龄分成大于30周和小于30周2组,比较其病死率。结果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高龄产妇和原因不明等。所有患儿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主要为低体温、呼吸暂停、低钙血症、早产儿贫血、感染性肺炎、高胆红素血症、肺透明膜病(RDS)、高血糖、喂养不耐受等。本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为73,5%,死亡率为23.9%。胎龄大于30周患儿的病死率明显低于胎龄小于30周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必须密切监护,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并发症,从而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发生原因、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10年期间住院51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住院早产儿有逐年增多趋势,多数有明确诱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85.9 %有各种并发症,后5年呼吸暂停、肺炎、HIE、颅内出血、低血糖、硬肿症、喂养不耐受等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下降.本组早产儿死亡38例,病死率7.45%,与胎龄、出生体重负相关. 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措施,产科与儿科合作,提高危重早产儿抢救水平,可降低早产儿出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326例早产儿在生后3~7d内常规行床边头颅B超检查。并对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损伤程度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40.5%,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几)发生率3.4%。不同胎龄、不同体重的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差异显著;有否脑损伤组间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结论]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高;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脑损伤发生率越高;并发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呼吸衰竭、酸中毒、高碳酸血症等及应用机械通气,与脑损伤发生密切相关。常规进行床边头颅B超可对早产儿脑损伤作出早期诊断,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部分相关并发症,提高其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法对2011-2012年收治的7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胎龄及体重各分为二组。结果7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32例(41.0%),呼吸暂停25例(32.0%),血糖异常32例(41.0%),脑室内出血(IVH)16例(20.5%),病理性黄疸33例(42.3%),新生儿感染12例(15.3%)。NRDS、呼吸暂停、IVH、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随胎龄和体重的减小,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不同胎龄和体重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应预防各种并发症并针对性治疗及随访,防止院内感染,提高生存率及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实行母婴同室,进行母乳喂养,对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观察了1996年8~12月在我院出生、实行母婴同室的新生儿257例的疾病发生情况,其各种疾病发生率均低于非母婴同室新生儿。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57例中顺产183例(7.2%).难产(包括胎吸、剖宫产等)74例(28.8%);早产儿15例(5.8%);体重<25009者23例(8.9%):新生儿平均住院时间5.35d。以】994年8~12月出生的非母婴同室新生儿275例为对照组,其中顺产201例(73.l/),难产74例(26.9%);早产)L18例(6.5%);体重<2500…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封成芳 《广西医学》2009,31(8):1123-1124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效果。方法83例早产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30mg·kg^-1·d^-1,用5%葡萄糖液体5ml稀释,微量泵维持15min,分4次给药,每6h给药1次,疗程5—7d;对照组40例,仅予常规综合治疗,即保暖、维持血糖稳定、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防治感染、呼吸循环支持等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HMD发病率和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HMD发病率为7.0%,并发症发生率为16.3%,均低于照组的27.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相似。结论盐酸氨溴索能降低早产儿HMD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并住院28天以上的早产儿120例,分析各种危险因素与BPD发生的关系。结果BPD发生率为20%(24/120),占应用呼吸机治疗早产儿9.30%(24/258),占所有住院早产儿2.5%(24/963)。BPD组出生体重、胎龄、合并肺出血及肺炎、机械通气I〉2次、痰培养阳性≥2次、机械通气持续时间≥5天及吸氧时间等因素,与非BP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性别、产前激素应用、窒息、胎膜早破、肺透明膜病、PS应用、心脏疾病及机械通气PIP、PEEP、Fi02、MAP、吸入高浓度氧(〉40%)时间等因素与非BPD组比较无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1250g、肺炎和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回归系数分别为0.942、0.764和0.176;OR值分别为2.579、2.261和1.320。结论避免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缩短应用机械通气时间、防止及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严重感染是预防早产儿发生BPD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2005年本院收治的102例闭合性十二肠损伤病人的病例资料。结果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与治疗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8.9%(35/90),病死率为10.0%(9/90);而延迟诊断与治疗者,并发症发生率83.3%(10/12),病死率为41.7%(5/12)。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近8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疾病病种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疾病构成,比较前后4年主要疾病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变化。结果:8年共收治新生儿25 632例。新生儿总体病死率由前4年的2.19%降至后4年的1.66%(P=0.001);其中,胎龄<28周病死率(25.32% vs. 15.77%,P=0.022),胎龄≥37周新生儿病死率(1.64% vs. 1.02%,P<0.001)下降显著。前后4年比较,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9.43% vs. 10.76%,P<0.00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05% vs. 3.40%,P<0.00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51% vs. 2.82%,P<0.001)、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25% vs. 1.90%,P<0.001)、脑白质软化(0.77‰ vs. 2.57‰,P=0.001)等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先天性心脏病(16.97% vs. 19.72%,P<0.001)、消化道/腹部畸形(4.19% vs. 5.13%,P=0.001)等出生缺陷发生率增加;新生儿窒息(5.12% vs. 3.33%,P<0.00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2.74% vs. 1.46%,P<0.001)发生率下降。前后4年比较,住院新生儿感染病死率下降(0.89% vs. 0.21%,P<0.001);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死率(30.95% vs. 17.26%,P=0.008)及败血症病死率(3.07% vs. 1.15%,P=0.014)显著下降。试管婴儿平均胎龄[(32.67±0.12)周],较自然受孕患儿[(36.99±0.02)周]小,试管婴儿病死率较自然受孕患儿高(4.26% vs. 1.7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0—2017年我院新生儿总体病死率及感染性疾病病死率呈下降趋势。随着超早早产儿存活率升高,防治早产儿并发症成为早产儿管理的重点。住院患者中试管婴儿平均胎龄较自然受孕患儿低,而病死率较高。出生缺陷发生率升高,且成为主要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新生儿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108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MSOF发生率早产儿高于足月儿。其常见原发病为窒息、重症肺炎、败血症、硬肿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先天性心脏病、溶血病等。器官功能衰竭按发生比例依次为肺、心、脑、肾、胃肠道、血液、肝、其中呼衰发生率为81.5%,心衰发生率为59.7%。本组病例病死率为70.4%,其中早产儿病死率为82.1%,足月儿为50.0%,过期产儿为66.7%,原发病中,窒息患儿病死率较高为81.5%。同时发现病死率随累及器官数目增多而升高。发生2、3、4个及>4个者病死率分别为48.8%、74.4%、100%,故对早产儿、窒息患儿应予高度重视,注意早期干预,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常见并发症1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钢 《广西医学》2011,33(11):1539-1540
目的总结早产儿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诊疗体会。方法对172例早产儿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症主要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64例(37.21%),高胆红素血症44例(25.58%),低血糖29例(16.86%),肺透明膜病18例(10.47%),肺炎10例(5.81%),颅内出血7例(4.06%)。胎龄〈34周105例占61.05%,〉34周67例占38.95%。172例早产儿中治愈146例,好转18例,放弃4例,死亡4例。结论对早产儿并发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干预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周旭晨  蔡英 《新疆医学》2013,43(10):100-101
新生儿低血糖指全血血糖〈2.2mmol/L(40mg/d1)不考虑出生体重、胎龄和日龄。国外资料显示,正常足月儿低血糖发生率为1%。5%,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低血糖发生率为15%-25%。国内研究显示,低血糖发生率在早产儿中为17.4%,低出生体重儿中为27.08%,小于胎龄儿中为22.22%。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体重不足2500g的婴儿。目前我国早产儿占新生儿总数的5%-10%。早产儿免疫力低下、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不完善,病死率为12.7%-20.8%,是足月产儿的10倍。其中体重不足1500g的早产儿,国内病死率高达70%-80%,而国外相对较低,为33%~7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病死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年9月~2005年9月收治的2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体重分三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治愈出院170例,治愈率75.2%;随体重增加而上升(P〈0.05);治愈者平均住院(27±13)d,住院天数随体重增加而缩短(P〈0.05);病死30例,病死率13.2%;病死率随体重增加而下降(P〈0.01)。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27.8%),胎膜早破(22.5%),妊娠并发症13.7%,习惯性流产2.6%,妊娠患内科慢性疾病(1.76%)和原因不明(31.6%)。所有住院患儿均有一种以上并发症,≤100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达85.3%,其体重越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P〈0.01),存活率85.1%,体重≤1000g,存活率56.3%。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和颅内出血。结论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必须收住NICU病房密切监护,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防止院内感染;对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表面活性物质和高频通气治疗可以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月的探讨微量肠内喂养降低胎龄28-32周及体重≤1.5kg的早产极低体重儿及超低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发病率的效果。方法60例胎龄28-32周及体重≤1.5kg的早产极低体重儿在生后即分配到微量喂养组(持续喂养组)或静脉营养输注组(静脉营养组)研究其PNAC发生率。结果微量肠内喂养组早产儿PNAC发生率20.7%;静脉营养组早产儿PNAC发生率46.7%,两组早产儿PNAC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肠内喂养较静脉营养组能降低胎龄28~32周及体重≤1.5kg的早产极低体重儿PNAC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