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明  信洪强 《当代医学》2016,(11):53-5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手术中活性纳米碳对于患者甲状旁腺的保护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甲状腺肿瘤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式实行甲状腺全切术,观察组在实行甲状腺全切术时应用活性纳米碳后再行手术,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甲状旁腺保护状况及血钙、血清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甲状旁腺保护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钙、血清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性纳米碳应用于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时,能避免患者出现受损状况,全面、科学地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方式,减少术后低血钙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12年8月500例良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保留甲状腺后被膜,未寻找甲状旁腺;改进组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精细被膜解剖,尽量保存甲状旁腺的血供及完整性。术后动态观察监测血清钙变化情况。结果:在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组中,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未寻找甲状旁腺组患者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中,采用精细被膜解剖,暴露并原位保护好甲状旁腺及血供,可有效降低甲状旁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术中行甲状旁腺原位保留与甲状旁腺即刻自体移植(甲状旁腺组织碎屑囊袋肌肉种植法与甲状旁腺组织匀浆注射法)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甲状腺全切术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A组(甲状旁腺原位保留组,97例)、B组(甲状旁腺组织碎屑囊袋肌肉种植组,34例)、C组(甲状旁腺组织匀浆注射组,45例)。比较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30天血Ca~(2+)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A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C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B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C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0天,C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状旁腺组织即刻匀浆注射自体移植有助于减少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甲状腺下动脉主干结扎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16例,根据入院时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对照组患者术中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分别对术后第1、3天的血清钙离子水平和血清总钙水平进行比较)、低钙症状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手术切除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及低钙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血清钙离子水平和血清总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对比,甲状腺下主动脉结扎并不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钙血症,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0):42-48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手术中,显微镜辅助下使用双极电凝镊精细解剖并原位保留甲状旁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显微镜辅助双极电凝镊精细解剖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对照组采用超声刀实施手术。对比两组术后1 d的血清钙及PTH变化,统计两组3个月内低血钙及低PTH发生率,比较两组暂时性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1 d血清钙(t=4.01、6.05,P0.05)及PTH(t=3.97、4.35,P0.05)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t=0.84、0.68,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低血钙发生率(χ~2=6.261,P0.05)、低PTH发生率(χ~2=5.167,P0.05)以及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χ~2=6.817,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显微镜辅助下使用双极电凝精细解剖,有助于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减少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下动脉不同结扎方式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甲乳外科收治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43例。A组术中行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结扎,B组术中行甲状腺下动脉主干结扎。比较2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第1、5天,2组血清PTH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A组仅术后1天血钙明显降低,术后第1、5天血清PTH、血钙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低钙血症、症状性低钙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34.9%vs.58.1%,23.3%vs.44.2%,14.0%vs.32.6%,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保留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可有效保护甲状旁腺血供,减少术中出血和损伤,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甲状腺叶全切与次全切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甲状腺叶单侧或双侧全切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甲状腺叶单侧或双侧次全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血钙浓度、甲状旁腺激素浓度、甲状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叶单侧或双侧次全切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效果优于甲状腺叶单侧或双侧全切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及其血供保护对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月139例行甲状腺全切、次全切除术进行回顾对比分析,分常规手术组:保留甲状腺后被膜,不寻找甲状旁腺;保护组: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精细解剖,避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保护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勿使损伤。术后观察甲状旁腺的功能变化。结果:保护组较常规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明显降低,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全切及次全切术中暴露辨认甲状旁腺,并保护腺体及其血液供应,可有效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治疗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接受甲状腺全切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术后均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补液和口服钙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治疗,共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比较两组血清PTH、血钙水平恢复时间和低钙血症消失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低钙血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5 d血清PT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血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钙水平恢复时间、低钙血症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PTH水平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全切术后6例(15.38%)患者出现低钙血症,对照组10例(25.64%)患者出现低钙血症,两组低钙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有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避免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临床价值。方法:65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纳米碳组),对照组(常规组)。观察组术中注射纳米碳示踪剂,对照组不使用纳米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病理检获率,以及两组手术后低钙、暂时性甲状旁功能减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甲状旁腺病理检获率1/31,对照组为7/34;观察组低钙的发生率为2/31,对照组为9/34;观察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减低1/31,对照组为8/34,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利用纳米碳示踪技术可在形态学方面区分出不染色的甲状旁腺,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甲状腺术后患者引流液甲状旁腺素( drainage fluid parathyroid hormone ,dPTH)、血清甲状旁腺素( parathyroid hormone ,PTH)、血清钙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此来判断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的存活、功能及预后情况。方法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中心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期间,将90例甲状腺手术依手术方式分为4组,A组:甲状腺全切组;B组:甲状腺全切+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组;C组:甲状腺全切+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组;D组:甲状腺一侧叶切除组。记录术中甲状旁腺的保留情况,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情况,术后第1、2、3、4天上午7点至8点抽血检测血清钙、PTH。术后留置引流管,抽取引流液测dPTH。对血清钙、PTH、dPTH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术后血钙平均水平D组最高,C组最低,A、B组血清钙水平差别不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组的血清钙都呈上升趋势。术后PTH平均水平B、C组最低,D组最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组的PTH都呈上升趋势。各组dPTH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组dPTH均呈下降趋势。术后发生低血钙22例,发生低钙血症13例。 A组发生术后低血钙12例,低钙血症4例;B组发生低血钙3例,低钙血症3例;C组发生低血钙4例,低钙血症1例;D组发生低血钙2例,低钙血症1例。结论监测甲状腺术后dPTH、PTH、血清钙水平可综合判断甲状腺术后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是否存活及其功能情况,并能帮助判断其预后。术后dPTH维持在一个高水平是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存活的直接证据。甲状腺术后低PTH,高dPTH说明大多数情况下手术只影响了PTH分泌入血的途径,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仍能持续分泌大量的PTH。随着甲状旁腺周围微循环的重建恢复,PTH将逐渐恢复正常。术后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经口腔前庭入路在甲状腺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头颈二病区行甲状腺全切术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组(前庭组)和行常规开放手术组(常规组),每组各58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指标、术后(24 h、1个月、3个月)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钙血症发生情况、美容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前庭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常规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均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甲状旁腺激素、血钙均降低,血磷均升高(均P<0.05);2组术后1个月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钙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同组术后24 h(均P<0.05),但2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同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庭组美容效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而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全切术经口腔前庭入路在保护甲状旁腺和术后并发症发生上与常规开放手术相当,但经口腔前庭入路手术更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提高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不同术式术后甲状旁腺素(PTH)和血钙的变化,总结预防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旁减)、低钙血症等的发生。方法检测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470例不同术式甲状腺手术术前和术后第1天血清门H和血钙,比较其变化,并按手术范围大小及相近似分为7组比较不同范围手术术后PTH和血钙的变化,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不同术式手术前后血清PTH、血钙(除一侧和双侧腺叶部分切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次全切、一叶加对侧次全切,尤其是甲状腺近全切、全切术后PTH和血钙下降幅度、低血钙症发生率及发生临床症状者与一叶切除、一叶加对侧部分或大部切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淋巴清扫术后PTH和血钙下降幅度、低PTH和低钙血症发生率及发生临床症状者和未清扫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术式甲状腺手术均可影响甲状旁腺功能,手术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甲旁减可能越大。预防甲状腺术后甲旁减的发生,除手术操作外,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理术式,酌情预防性使用维生素D和钙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中精细解剖对甲状腺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方便选取2007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行甲状腺全切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中不解剖甲状旁腺;实验组术中精细解剖甲状旁腺。观察两组术后PTH和血清Ca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末次检测PTH (43.14±12.50),血清Ca2+(2.20±0.05),对照组末次检测PTH (37.09±8.40),血清Ca2+(2.07±0.06);实验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率(14.29%)和低血钙症发生率(5.36%)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解剖在甲状腺全切术中的应用能很好的保护甲状旁腺,对维持患者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宋宗生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38-3740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测定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钙水平,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PTH及血钙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清PTH及血钙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能有效根除癌变组织,降低患者血清PTH及血钙水平,不影响患者康复,复发率低,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在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13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患者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设为观察组;另外66例患者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观察组在术后出现暂时性及永久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痊愈快,且对甲状旁腺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易发生低钙血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常见甲状腺手术与术后患者发生低钙血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科22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测定血清PTH,术前1天及术后1~5d测定血清钙。结果:甲状腺全切术及有淋巴结清扫时低钙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次全切除术及无淋巴结清扫(P<0.05),无低钙血症组术前术后血中PTH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低钙血症组术后比术前降低(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与甲状旁腺的损伤关系密切,甲状腺全切术及有淋巴结清扫时低钙血症发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在手术过程中向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炭对于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4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每组甲状腺良性肿瘤及甲状腺癌患者各10例共计20例。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则采用注射纳米炭淋巴结示踪剂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数量、术后甲状旁腺误切率以及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衰退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并未出现甲状旁腺误切的现象,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甲状旁腺误切的概率为10%,两组患者误切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衰退的概率也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向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炭,能够有效对淋巴结进行染色示踪,同时显露并且有效保护甲状旁腺,降低手术过程中对甲状旁腺的损伤,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1例)采用传统的手术步骤进行甲状腺手术,观察组(45例)行改良甲状腺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值及血清钙值.结果 两组术后24 h血清PTH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钙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甲状腺手术方式能更好的保护甲状旁腺,减少对甲状旁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活性纳米碳对行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肿瘤病人甲状旁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甲状腺癌病人102例,随机选择52例术中先注射纳米碳混悬液于甲状腺内,后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观察组),另外50例仅做常规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术后3 d检测病人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钙水平,并比较2组正常、低PTH以及低血钙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切除的组织标本中有甲状旁腺病人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病人亦少于对照组(P<0.05),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PTH和血钙降低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血清PTH平均水平、血钙正常的病人血清PTH水平以及血钙降低的病人血清PT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钙平均水平和血清PTH降低病人的血钙水平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状腺肿瘤病人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应用活性纳米碳可对甲状旁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