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人工气道主动加湿加温系统对气道开放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1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气管切开均为41例,气管插管均为18例。对照组选择传统的微量泵持续气道滴入湿化法,观察组选择新型人工气道主动加湿加温系统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湿化后痰液黏稠度、肺内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程度、痰液黏稠度、肺内感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人工气道主动加湿加温系统在现阶段是最适合患者的湿化系统,对气道开放患者呼吸系统刺激小湿化效果好,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恒温湿化器行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4例人工气道患者按气道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67例。A组采用传统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治疗,B组采用恒温湿化器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在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气道出血等方面的发病情况以及痰液湿化效果的不同。结果:B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等方面的发病情况较A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A组患者痰液湿化满意率低于B组(P<0.05)。结论:通过采用恒温湿化器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气道的湿化效果,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双伺服加温湿化器用于张口呼吸病人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张口呼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FisherPaykel双伺服加温湿化器(MR850)持续湿化,对照组采用压缩雾化吸入机持续雾化吸入,观察比较24h后口腔黏膜湿化效果、气道评分、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效果、呼吸、血气分析变化,并观察24h、48h、72h气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口腔黏膜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肺部啰音、刺激性咳嗽、Pa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伺服加温湿化器对张口呼吸病人气道起到了良好的气道湿化效果,痰液引流通畅,口腔黏膜痰痂形成明显减少,血气分析指标改善,降低了肺部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将60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湿化,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湿化,观察两组患者湿化满意例数,并发气道阻塞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湿化满意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阻塞发生率及肺部感染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人工气道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湿化明显优于生理盐水湿化,气道阻塞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人工气道湿化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徐绍莲 《护理研究》2007,21(8):2167-2169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使用是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但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或方法不当都将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将临床常用的气道温化液和湿化方法、湿化温度、湿化剂量以及湿化效果的判断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痰液黏稠度不同所需的气道湿化量。[方法]随机选取气管切开术后病人180例次,根据痰液黏稠度不同分为Ⅰ度、Ⅱ度、Ⅲ度3组,每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第一组中实验组36 h内气道湿化量为6 mL/h,36 h~48 h之间逐渐过渡为12mL/h;第二组中实验组气道湿化量为12 mL/h;第三组中实验组36 h内气道湿化量为16 mL/h,36 h~48 h之间逐渐过渡为12 mL/h;3组中对照组均给予间歇气管内滴入,使用注射器每2 h向气管内滴入0.45%氯化钠溶液4 mL/h~6mL/h。72 h后对痰液黏稠度进行评估,并应用脉冲震荡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统计气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气道湿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弹性阻力(X5)、周边气道阻力(R5-R20)、共振频率(Fres)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刺激性咳嗽、黏膜出血、痰痂形成及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痰液黏稠度病人应给予不同的气道湿化调整方案,应用持续的气道内滴药的湿化方法,对气道刺激性小,能减少刺激性咳嗽、黏膜出血、痰痂形成及肺炎等并发症,并能维持较好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痰液黏稠度不同所需的气道湿化量.[方法]随机选取气管切开术后病人180例次,根据痰液黏稠度不同分为Ⅰ度、Ⅱ度、Ⅲ度3组,每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第一组中实验组36 h内气道湿化量为6 mL/h,36 h~48 h之间逐渐过渡为12 mL/h;第二组中实验组气道湿化量为12 mL/h;第三组中实验组36 h内气道湿化量为16 mL/h,36 h~48 h之间逐渐过渡为12 mL/h;3组中对照组均给予间歇气管内滴入,使用注射器每2 h向气管内滴入0.45%氯化钠溶液4 mL/h~6 mL/h.72 h后对痰液黏稠度进行评估,并应用脉冲震荡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统计气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气道湿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弹性阻力(X5)、周边气道阻力(R5-R20)、共振频率(Fres)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刺激性咳嗽、黏膜出血、痰痂形成及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痰液黏稠度病人应给予不同的气道湿化调整方案,应用持续的气道内滴药的湿化方法,对气道刺激性小,能减少刺激性咳嗽、黏膜出血、痰痂形成及肺炎等并发症,并能维持较好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人工气道患者使用恒温湿化给氧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ICU人工气道60例患者,按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恒温湿化给氧法,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湿化瓶吸氧、间歇湿化法,观察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痰痂形成、呼吸频率、氧疗效果、肺部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呼吸频率、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5);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1).结论 恒温湿化给氧法在人工气道患者中湿化效果满意,肺部感染率较低,氧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湿化疗法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通常为分子形式),以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湿度,呼吸道和肺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在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8-12月收治的15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3月-7月收治的161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护理专案前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改善情况.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湿化罐内水位线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机械通气初与机械通气后1d痰液黏稠度比较无差异外,其余时间点痰液黏稠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专案活动能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情况,降低患者湿化罐内水位线不合格率,改善患者痰液黏稠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脱机后使用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8例建立人工气道脱机后的患者为实验组,采用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进行气道湿化;同期27例建立人工气道脱机后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定时间断气道湿化。结果实验组在痰液黏稠度、呼吸道刺激、肺部感染等方面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在建立人工气道脱机后的患者中湿化效果满意,肺部感染率较低,氧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王黎 《护理研究》2007,21(14):1225-1227
为加强气管切开病人气道管理,从重建生理湿化状态、有效吸痰方法、湿化液选择、气道湿化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王黎 《护理研究》2007,21(5):1225-1227
为加强气管切开病人气道管理,从重建生理湿化状态、有效吸痰方法、湿化液选择、气道湿化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强气管切开病人气道管理,从重建生理湿化状态、气道湿化方法、湿化液选择、有效吸痰方法、预防呼吸道感染等方面综速了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加热湿化器在气管切开氧疗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ICU 6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加热湿化器给氧法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微量泵泵入湿化液湿化法32例.观察两组患者气道湿化和氧疗效果.结果 加热湿化器给氧法患者湿化和氧疗效果明显优于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微量泵泵人湿化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道湿化后不同痰液黏稠度下吸痰对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为达到最佳人工气道湿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根据呼吸机加温湿化后患者痰液黏稠度不同分为Ⅰ度、Ⅱ度、Ⅲ度3组,每组20例,比较每组患者吸痰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气道峰压(Ppeak)、肺动态顺应性(Cd)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SPO_2吸痰后与吸痰前(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组和Ⅲ度组在吸痰后5min HR、MAP、RR、Ppeak、Cd与基线水平及同时段Ⅱ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组Ppeak、Cd在吸痰后10min较基线水平与同时段Ⅱ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在吸痰后15min与同时段Ⅱ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组在吸痰后10、15min Ppeak、Cd较基线水平及同时段Ⅱ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组仅在吸痰后5 min Ppeak较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人工气道湿化后,当患者痰液黏稠度为Ⅱ度水平时,吸痰对患者循环及呼吸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庄淑梅  王春梅 《护理研究》2008,22(25):2294-2296
[目的]探讨使用接近人体鼻腔温度(30 ℃~35 ℃)的湿化液进行加温湿化氧疗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氧疗舒适度和氧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呼吸系统疾病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室温湿化氧疗,试验组病人接受加温湿化氧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氧疗舒适度和氧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氧气温度、湿度、鼻咽部感觉、咳嗽程度、咳痰难度、痰量、痰液性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采用加温湿化氧疗较室温湿化氧疗更利于提高病人的氧疗舒适度和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护理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玉琼  王红红 《护理研究》2006,20(11):3009-3010
练述了气道湿化、吸痰方法、胸部物理疗法、预防并发症、气管套管的管理以及营养、瘘口、脱管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护理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玉琼  王红红 《护理研究》2006,20(33):3009-3010
综述了气道湿化、吸痰方法、胸部物理疗法、预防并发症、气管套管的管理以及营养、瘘口、脱管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