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围绝经妇女常见疾病,指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不敏感而导致的一种不排卵的异常性子宫出血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正常周期紊乱,出现不规律阴道出血,阴道出血时间过长及经量较大常引起不同  相似文献   

2.
高凤莲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121-3123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是以月经失调为特征的异常性子宫出血[1],多发于45~ 55岁的妇女,治疗原则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主.笔者采用米非司酮与复方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明确复方盐酸普鲁卡因胶囊调节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作用,为扩大复方盐酸普鲁卡因胶囊的适应证提供依据,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寻找药物。方法选择妇科门诊98例无器质性病变、单纯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按该药说明书服药3个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用药前后症状和激素水平的改变进行比较,以确定该药是否具有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实验组累计临床症状改善率可达到90%左右;在治疗3周期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FSH/LH比值治疗后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药可以调节围绝经期患者的内分泌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潮热出汗等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是指从40岁开始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失调,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不断减退,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卵泡发育受阻而不能排卵,导致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酮对抗,引起雌激素突破性出血或撤退性出血[1].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出血量多或时间长时常继发贫血,大量出血导致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将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宫内放置左旋炔诺缓释系统(LNG-IUS)治疗,针对治疗初期出现的阴道不规则流血,对照组给予口服止血药对症治疗,观察组于前3个月内加服优思明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是以闭经3~12个月或频繁出现月经不规则开始,多发生在39~51岁,平均持续时间约为4年。围绝经期妇女因卵巢内分泌失调,会引起月经不规律,出现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围绝经期功血是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一系列退行性病理改变。围绝经期功血需迅速彻底止血,防止复发,调整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使患者顺利度过围绝经期[1]。早发现、早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应用孕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均有效止血,停药后24例直接进入绝经期,3例月经稀发,3例恢复正常月经,无复发。对照组26例出血量减少,2例无效,治疗后3个月复发4例。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好、副反应小、复发率低、不易诱发其他激素依赖性疾病,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功血)是妇科常见病[1],其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包括止血药物对症治疗,孕激素治疗以及诊断性刮宫等[2].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效果,我们对100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在诊断性刮宫术后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和炔诺酮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2008年2月至2010年8月在秭归县疾控妇幼保健中心妇产科门诊或或病房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确诊为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年龄42~56岁,平均47.5岁,均有婚育史,病程3~13个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014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89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短周期组(50例)和持续组(39例),短周期组予以短周期服用米非司酮,持续组予以持续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持续组和短周期组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和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持续组和短周期组除血红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和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周期组治疗后绝经率和月经恢复正常率与持续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周期服用米非司酮有助于改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症状,促进月经周期的恢复,以及减少疾病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及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64例,其中青春期子宫出血的患者34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排除异常后均使用去氧孕烯炔雌醇作为治疗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经治疗后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经治疗后有效率为9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结论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止血和促进排卵为主,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应以止血和减少排经量为主,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效果好,费用低,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52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妈富隆治疗)和对照组(米非司酮治疗),每组各26例,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0例,不良反应1例(轻度恶心),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3例,不良反应2例(轻度恶心),总有效率为7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有2例月经减少,有1例直接进入绝经期,剩余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对照组治疗期间有1例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有5例出现月经减少,有2例直接进入绝经期,剩余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妈富隆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效果明显优于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恢复正常月经,有效治疗阴道不规则流血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别采用诊断性刮宫后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观察组,n=35)或诊断性刮宫后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n=35)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平均阴道流血时间及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和平均阴道流血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作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是临床妇科常见病,50%发生于绝经过渡期[1],发病机制为中老年妇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控失常,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紊乱引起的无排卵性功血。围绝经期功血大多数属于良性病变,但长期出血可导致血红蛋白含量下降、贫血等,而且功血也是子宫内膜癌的前期症状。激素疗法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临床常表现为月经量过多、不规则出血。DUB是妇产科较为难治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刮宫止血、性激素调节、止血药物、中医药及手术切除子宫止血等。随着米非司酮作用机制研究的不  相似文献   

14.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指围绝经期妇女因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而引起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不规则的变化,并排除生殖器的器质病变.由于卵巢不排卵,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临床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时多时少,并致患者贫血.  相似文献   

15.
2种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晓冰 《中国药房》2008,19(17):1339-1340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将74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米非司酮组39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组35例。结果:患者治疗期间,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减少,血清雌二醇、孕酮均明显下降,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米非司酮组闭经的发生率和子宫内膜萎缩程度明显高于去氧孕烯炔雌醇组(P<0.05)。结论:2种药物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肯定。但米非司酮适合于接近绝经期患者使用,而去氧孕烯炔雌醇更适合于围绝经期初始阶段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每天口服米非司酮片10mg,连服3个月后,减量为6.25mg,再连续服药3个月,一疗程,共服药6个月。用药前及服药期间每月分别测定血清内分泌水平、肝肾功能及血常规,观察月经情况,同时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并以炔诺酮治疗36例患者作为疗效对照组。结果:米非司酮治疗患者服药期间均闭经。服药期间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水平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泌乳素(PRL)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变化不明显,肝肾功能正常,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贫血得到纠正;无子宫内膜增厚;其中25例患者直接进入绝经期。米非司酮治疗组有效率为86.84%,炔诺酮对照组有效率为58.33%。两组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抑制子宫内膜生长,促进绝经,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妇科内分泌研究的进展,对月经的调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院2007-2011年应用归脾汤加阿胶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36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新途径。方法58例确诊为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mg,1次/d,连服3个月。观察月经情况、子宫大小、内膜厚度,激素水平。结果全部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停药后随访半年,其中13例直接进入绝经期,23例月经稀发,22例月经恢复正常。58例患者治疗后E2和P平均浓度较用药前明显下降,FSH、LH变化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有效,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吴成娥  王秀萍 《中国药业》2012,21(11):102-103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妇科门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妈富隆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的变化,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优于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连续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3个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诊断性刮宫后每天给予米非司酮12.5mg口服,1次/d,连服3个月。用药前后及用药期间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中FSH、LH、E2、P的含量,B超探查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变化,观察患者月经情况,注意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测定血中FSH、LH、E2、P的含量分别为(21.1±11.3)U/L、(18.4±4.7)U/L、(66.86±26.3)pmol/L、(0.87±0.31)nmol/L,治疗后血中FSH、LH、E2、P的含量分别为(10.2±5.1)U/L、(9.8±3.5)U/L、(45.23±17.31)pmol/L、(0.52±0.14)nmol/L。治疗后血中4种激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6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用药期间全部闭经,总有效率100%,其中有7例直接进入绝经期,43例停药后平均47d恢复月经,经量正常。另外18例月经稀发量少。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上升或恢复正常。68例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肝肾功能正常,9例出现轻度恶心,停药后消失,14例轻度潮热、出汗。治疗前后B超探察子宫体积缩小,治疗前(143.82±30.2)cm3,治疗后(113.40±18.4)cm3,P<0.05。子宫内膜变薄,治疗前(8.2±0.4)mm,治疗后(4.0±0.2)mm,P<0.05。结论连续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3个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