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1例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根据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68例)和非糖尿病肾病(NDN)组(63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重(BMI)、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纤维蛋白原(FIG)、D-二聚体定量(D-dimer)进行比较。结果DN组病程、BMI、UAER、SBP、DBP、TC、TG、LDL-c、SUA、FPG、2hPG、HbAlc、MPV、PDW、FIG、D-dimer均较NDN组高(P<0.01或P<0.05);HDL-c、PLT较NDN组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SBP、D-dimer、TG、BMI、FPB、HbAlc、2hPG与DN相关性较强。结论病程延长,血压、血脂、血糖控制不良,高凝状态等均增加发生DN的危险,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可防止或延缓DN发生,减少DM的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2型糖尿病高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评价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筛选2013年4月~2013年12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血尿酸指标将其分为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其中高尿酸组患者217例,正常尿酸组18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肌酐、血尿酸、尿素氮、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等指标检测,统计两组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高尿酸组患者中无蛋白尿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大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明显较正常尿酸组低(P<0.05),而患者的血尿酸、ACR、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甘油三酯、血糖、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高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具有相关性,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的检测,可及早评价患者的肾功能,改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与下肢动脉病变(PA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135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并发糖尿病肾病(DN)分为单纯糖尿病组66例、DN组69例,测定两组踝肱指数(ABI)及其他相关指标,研究两组PAD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DN组PAD发生率(43.5%)高于糖尿病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N组的年龄、病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lb/Cr)、空腹血糖(FPG)、纤维蛋白原(Fib)、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GFR)、踝动脉压/肱动脉压(AB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纤维蛋白原、病程、24h尿蛋白量是DN组发生PAD的危险因素。结论及时筛查纤维蛋白原和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可能对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PAD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珊  张艳  李辉 《河北医药》2016,(5):669-67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清直接胆红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4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分为无蛋白尿组82例,微量蛋白尿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0~300 mg/ g)76例,蛋白尿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00 mg/ g)90例,无蛋白尿组作为对照组,记录3组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直接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析3组间血清直接胆红素的差异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因素。结果微量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的血清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微量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的血清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和和血清直接胆红素呈负相关( r =-0.375,P <0.05),偏相关分析显示,控制血糖、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性别、病程、年龄、体重指数因素后,血清直接胆红素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呈负相关( r =-0.238,P <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直接胆红素为因变量,其余为自变量,逐步回归显示,血清直接胆红素、病程和收缩压对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有显著性影响( P <0.05)。以是否有糖尿病肾病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病程、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直接胆红素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血清直接胆红素、收缩压、病程进入回归方程( P <0.05),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糖尿病肾病的风险降低,OR 值为0.715。结论血清直接胆红素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相关,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的血清直接胆红素是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周永华  杨小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00-3501
目的:探讨老年人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DN)的多重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医师尽早干预。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1A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SUA)以及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B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分别进行检测和计算,依据微量白蛋白尿的量分为非糖尿病肾病组(NDN)和糖尿病肾病组(DN),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DN组FPG、Hb1Ac、TG、SUA、FINS、病程、MBP、BMI、HOMA-IR均显著高于NDN组(P<0.05)。结论:DM病人尽早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血糖、血脂、血压早期干预,缩短病程,防止DN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干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 年7月收集的江苏地区2966 例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合并微血管病变组(A 组)、无微血管病变组(B 组),检测其17 个相关临床指标及一般资料,并对其进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病程、HbA1c、餐后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血肌酐、尿酸、患者来源及家庭平均月收入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仅HbA1c、收缩压、病程与微血管病变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2 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自身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配合,对于促进患者血糖达标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肾脏病变的关系,并分析临床意义.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两组:无糖尿病肾病组(NDN)30例,糖尿病肾病组(DN)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血清Hcy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N组血清Hcy又显著高于NDN组,P<0.01.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DN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8.
王榕枫  邹玲梅  欧红芹 《安徽医药》2018,39(10):1218-122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水平与血尿酸、血糖、血脂、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白蛋白量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6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58例,大量白蛋白尿组47例。分析各组间患者血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与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UAER与血尿酸等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白蛋白尿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血尿酸、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血尿酸、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大量白蛋白尿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ER与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越长、收缩压越高、血尿酸及三酰甘油水平越高是白蛋白尿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水平与血尿酸、血糖、血脂、血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标志物。方法测定97例本院门诊和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与6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UREA)、肌酐(CRE)水平比较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肾病(DN)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N三组中,血清Cys-C浓度升高,Ⅲ期DN组〉无DN组(P〈0.05),Ⅳ期DN组〉Ⅲ期DN组(P〈0.01),Ⅴ期DN组〉Ⅳ期DN组(P〈0.01)。血清尿素和血清肌酐浓度,无DN组、Ⅲ期DN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期DN组血清尿素、血清肌酐浓度水平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胱抑素C是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理想标志物,比尿素、肌酐敏感,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评价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DN)与中心性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与糖尿病肾病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DN)组的病程、体重指数、腰臀比、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均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肾病(DM)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N与病程、腰臀比、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有相关性。结论减轻体质量,控制血脂、血压、血糖可在某种程度上延缓DN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糖尿病(DM)患者1211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3组。结果:(1)相关分析示UAER与年龄、病程、餐后血糖(P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F),血清尿酸(SUA)、甘油三酯(TG)、纤维蛋白原(FIB),餐后胰岛素(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24h尿尿酸(UUA)等多变量呈正相关。(2)回归分析示病程、24hUUA、TC、FIB、IR为D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N的危险因素有多种,主要与胰岛素抵抗,血胆固醇(TC)、FIB及24hUUA排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白蛋白尿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146例T2DM患者行24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根据结果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86例)和异常白蛋白尿组(60例,包括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检测,并对2组数据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正常尿、微量白蛋白尿(MAU)以及大量白蛋白尿3组间颈动脉IMT的差异.结果:病程、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三酰甘油、颈动脉IMT和血肌酐是2型糖尿病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病程长、三酰甘油高、颈动脉IMT增厚、血肌酐增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05、1.528、12.781和1.029).3组间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是白蛋白尿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颈动脉IMT无明显增厚.  相似文献   

13.
宋庆芳  安旭娜  王战建 《河北医药》2013,35(12):1787-1789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TNF-α、IL-6与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DN)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根据双下肢肌电电生理检查分为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组(DN组)40例,2型糖尿病非神经病变组(NDN组)52例,以及健康对照组(NC组)40例。每组均检测血压、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蛋白/肌酐(尿A/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以空腹胰岛素及C肽、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DPN组与非DPN组比较血清FFA、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病程、尿A/C、HbA1c、HOMA-IR、TNF-α、FFA、IL-6进入回归方程。炎性因子TNF-α、IL-6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游离脂肪酸、TNF-α、IL-6是NC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双下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对95例伴有或不伴有双下肢血流动力障碍(ASO)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进行定量测定,及双下肢动脉管径等检测,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伴ASO组与正常组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仅有纤维蛋白原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血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对糖尿病伴发的双下肢血管病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DNO组、DN组、DN1组、DN2组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①DN组患者女性的比例、SBP和HOMA-IR较DNO组高,DN2组患者中糖尿病病程、HbAlc、SBP、DBP和HOMA-IR等指标均高于DN0和DN1组(P<0.05);②TG和LDL-C与DN正相关(P<0.05);③女性、TC、HOMA-IR、uA与DN正相关(P<0.01),HDI,-C与DN负相关(P<0.01).结论 5年以上糖尿病病程、血糖、血脂、尿酸等代谢紊乱、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及女性可能是T2DM患者DN的危险囚素.  相似文献   

16.
曹磊  胡恩赑  李晓楠 《天津医药》2022,50(2):190-19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vWF裂解酶(ADAMTS13)的水平及其作 用。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50例和2型糖尿病(T2DM)组合并DN患者144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与尿 肌酐比值(ACR),将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42例,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56例,30 mg/g≤ACR˂300 mg/g), 大量白蛋白尿组(46例,ACR≥300 mg/g)。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vWF水平;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DAMTS13水平, 并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等,计算估计的肾小球滤 过率(eGFR)。结果 正常对照组、单纯T2DM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HbA1c、Fib、D-二聚体及vWF依 次增加,而ADAMTS13依次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与D-二聚体是血清vWF的影响因素,而 D-二聚体是ADAMTS13水平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vWF诊断DN肾脏损伤敏感度较高,D-二聚体诊断 DN肾脏损伤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均衡,特异度更有优势。结论 血清vWF、ADAMTS13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 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其水平可以成为DN早期的诊断和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陈康 《淮海医药》2012,30(2):145-14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T2DM患者78例,其中尿mAlb正常组41例、mAlb升高(微量白蛋白尿组)37例;检测2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 mAlb、尿酸(UA)、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结果与mAlb正常组比较,mAlb微量白蛋白尿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尿mAlb水平的检测优于肾脏检测的常规指标,可用于早期诊断DN。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静  董伟 《江西医药》2007,42(7):621-62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32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A组)及27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组)分别询问生活习惯、病史,检测血压、血脂、血糖、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处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的发生率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B两组间患者在糖尿病病程、吸烟史、血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2h血糖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均P<0.01);颈总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的比较差异也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观察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监测颈总动脉IMT及斑块情况,适时干预,对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0例糖尿病肾病组(DN组)、65例糖尿病非肾病组(NDN组)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血VEGF、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的水平.结果 DN组和NDN组患者VEGF、HbA1c及U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N组VEGF、HbA1c及UmALB明显高于NDN组(P<0.01);两组糖尿病患者血浆VEGF与HbA1c、UmAL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浆VEGF明显升高,可能参与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活血降糖饮及不同拆方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选择90只大鼠进行高糖饲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将造模成功的80只糖尿病肾病(DN)大鼠均分为五组,研究组Ⅰ以活血降糖饮治疗,研究组Ⅱ以活血降糖饮"益气"拆方治疗,研究组Ⅲ以活血降糖饮"养阴"拆方治疗,研究组Ⅳ以活血降糖饮"活血"拆方治疗,另外设定一组无药物治疗的空白模型组。同时选择2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治疗4周后,比较活血降糖饮及不同拆方对DN大鼠的生化指标。结果①干预后,研究组所有大鼠均比造模后的空腹血糖低,但均高于对照组,均低于空白模型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研究组Ⅱ、研究组Ⅲ与研究组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研究组Ⅱ、研究组Ⅲ、研究组Ⅳ的胆固醇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组的胆固醇与三酰甘油均低于造模后及干预后的空白模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造模后及干预后的空白模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后,研究组所有大鼠均比造模后的空腹胰岛素高,但均低于对照组,且均高于空白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的空腹胰岛素显著高于研究组Ⅱ、研究组Ⅲ与研究组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均高于造模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干预后,研究组所有大鼠尿蛋白、血肌酐均比造模后低,但均高于对照组,且均低于空白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的尿蛋白、血肌酐显著低于研究组Ⅱ、研究组Ⅲ与研究组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降糖饮对DN大鼠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糖尿病指标,降低尿蛋白、血肌酐等肾脏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