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一氧化氮(NO)水平与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方法:用超声心动图测量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PASP大小分为对照组(<30mmHg)、轻度PH组(30~49mmHg)、中度PH组(50~69mmHg)、重度PH组(≥70mmHg).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UⅡ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NO水平.结果:对照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UⅡ水平分别为(1.82±0.83)pmol/L、(2.86±0.95)pmol/L、(3.38±1.04)pmol/L、(4.06±0.81)pmol/L.对照组与各PH组UⅡ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各PH组间也有差异性(P<0.05).血浆UⅡ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648,P<0.05).对照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NO水平分别为(50.01±9.79)umol/L、(74.92±49.83)umol/L、(75.00±26.29)umol/L、(72.32±26.74)umol/L.对照组与各PH组NO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PH组间无差异.血浆NO水平与肺动脉压力无相关性.结论:UⅡ在PH形成和血管重建中起重要作用,NO增高在PH形成中起保护作用,血浆UⅡ水平可作为判断PH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血浆B型利尿钠肽在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浆B型利尿钠肽(BNP)在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4月~2010年12月收集稳定期COPD患者85例,应用心脏超声测定肺动脉压力,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并根据肺动脉压力水平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同时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其肺动脉压力及血浆BNP水平,比较各组BNP水平。结果健康体检者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的COPD患者之间血浆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轻度、中度、重度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COPD患者之间血浆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肺动脉压力与BNP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结论血浆BNP水平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而升高,血浆BNP水平反映了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变化特点,分析PASP与甲状腺抗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0月符合研究标准不同时期的甲亢患者,其中临床甲亢组30例,亚临床甲亢组30例,临床缓解组30例,选择同期健康人群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PASP、脑钠肽(BNP)水平、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PASP与甲状腺功能、抗体和BNP的相关性.结果 临床甲亢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高于其他3组,促甲状腺激素低于健康对照组和临床缓解组(P<0.05).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亢组和临床缓解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PASP水平和肺动脉高压患病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临床甲亢组PASP水平高于亚临床甲亢组和临床缓解组(P<0.05).PASP水平与TSH呈轻度负相关(r=-0.452,P=0.018),与血浆BNP值呈中度正相关(r=0.557,P <0.05).结论 甲亢患者肺动脉高压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且在亚临床甲亢阶段即可发生,PASP水平随甲亢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增高,但PASP水平与甲状腺抗体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血浆BNP值可用来评估甲亢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田宏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100-101
目的研究血浆klotho蛋白、一氧化氮(NO)水平与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方法用超声心动图测量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PASP大小分为对照组(〈30mmHg)、轻度PH组(30~49mmHg)、中度PH组(50~69mmHg)、重度PH组(≥70mmHg)。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klotho蛋白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NO水平。结果对照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klotho蛋白水平分别为(1.82±0.83)pmol/L、(2.86±0.95)pmol/L、(3.38±1.04)pmol/L、(4.06±0.81)pmol/L。对照组与各PH组klotho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P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klotho蛋白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648,P〈0.05)。对照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NO水平分别为(50.01±9.79)umol/L、(74.92±49.83)umol/L、(75.00±26.29)umol/L、(72.32±26.74)umol/L。对照组与各PH组NO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PH组间无差异。血浆NO水平与肺动脉压力无相关性。结论 klotho蛋白在PH形成和血管重建中起重要作用,NO增高在PH形成中起保护作用,血浆klotho蛋白水平可作为判断PH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NP及高敏CRP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肺动脉压分为肺动脉压正常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浆BNP、hs-CRP以及Pa O2水平,并分析BNP、hs-CRP以及Pa O2与肺动脉压的相关性。结果肺动脉压正常组患者BNP、hs-CRP、PASP水平显著低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0.01);轻度肺动脉高压组患者BNP、hs-CRP、PASP水平显著低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0.01)。BNP与hs-CRP、PASP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与Pa O2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P0.01);hs-CRP与PASP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与Pa O2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P0.01);Pa O2与PASP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BNP及CRP水平随着肺动脉压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务浆脑钠肽(BNP)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脉(PH)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荧光法对6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在入院治疗前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1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检测血气(PaO2)。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轻度及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患者肺动脉爪力及帆浆BNP值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且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压力与血浆BNP呈正相关;轻度及中重度肺动脉高乐组患者的PaC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伴随肺动脉胝力的增高,且BNP水平也明显增多.另外.COPD亦存在明显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7.
钱同刚  李臻 《中国医药》2012,7(10):1213-121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早期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 4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进行内科溶栓抗凝治疗,分别于溶栓治疗前及治疗后2~3d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右心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参照溶栓后螺旋CT扫描结果,采用敏感性较高、相对简便的超声指标:右心房横径/左心房横径(RAD/LAD)比值、右心室横径/左心室横径(RVD/LVD)比值、肺动脉收缩压(PASP)等验证超声心动图在溶栓治疗中对早期疗效的评价作用.结果 37例溶栓有效患者的RAD/LAD、RVD/LVD比值较溶栓前明显减低[RAD/LAD比值:1.1±0.3比1.3±0.5,RVD/LVD比值:1.00±0.08比1.16 ±0.42,均P<0.01];右心室前壁运动幅度增大[(5.0±1.5)mm比(4.8±1.7)mm,P<0.05],三尖瓣反流压差及PASP明显减低[(35±16)mm Hg(1 mm Hg =0.133 kPa)比(41±23)mm Hg,(40±18)mm Hg比(57±16)mm Hg,均P<0.01].5例患者溶栓无效,且上述超声心动图指标在溶栓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急性肺栓塞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疗效肯定,超声心动图可快速评估肺栓塞溶栓的疗效,为临床完善治疗方案、评价疗效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苏医药》2012,38(10)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创伤(TBI)后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30例重度TBI患者(TBI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技术测定患者伤后1-2、4-5、7-8和10-11d共4个时间段血浆BNP浓度.结果 TBI患者伤后初始BNP浓度较对照组可升高7.3倍(P<0.01).弥散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BNP浓度在伤后7-8d内较无或仅少量SAH患者增高,颅高压组BNP浓度高于颅内压正常患者(P<0.01).结论 血浆BNP浓度在伤后即迅速升高,且在广泛SAH或颅内压增高患者中可持续升高;血浆BNP浓度升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病变程度的冠心病患者血浆胱抑素C(Cyst 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研究Cyst C及HCY水平与冠脉狭窄病变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4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45例、双支病变组40例和三支病变组49例.根据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狭窄组44例、中度狭窄组46例和重度狭窄组44例.同时选择疑似冠心病患者42例为对照组.分别用ELISA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中的Cyst C和HCY浓度,并应用Pearson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和病变狭窄程度的加重,患者的血浆Csyt C和HCY水平均增高(P<0.05).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之间血浆Csyt C和HCY水平存在差异(P<0.05);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之间血浆Csyt C和HCY水平同样存在差异(P<0.05).患者的血浆Cyst C和HCY水平均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14,0.476,P<0.01),血浆Cyst C与HCY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743,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Cyst C和HCY水平升高,且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及病变狭窄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同时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正相关.因此临床上联合检测患者血浆Cyst C及HCY水平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有一定的初步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DI-Tei指数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根据肺动脉压力升高情况分为3组:重度肺动脉高压组(>80 mm Hg)21例,中度肺动脉高压组(60~80 mm Hg)33例和轻度肺动脉高压组(<60 mm Hg)15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规超声指标和右室TDITei指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常规超声指标只在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中出现明显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右室TDI-Tei指数在轻、中、重度三组不同的肺动脉高压组中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组织多普勒TDI-Tei指数可较传统超声指标更敏感的反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ɑ(HIF-1ɑ)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D患儿66例,其中无PH组16例,轻度PH组18例,中度PH组17例,重度PH组15例;同期选取2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儿童均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清HIF-1ɑ的水平。结果 5组患儿血清HIF-1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501,P<0.05)。CHD合并PH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且随着PASP的升高而增加。CHD合并PH患儿血清HIF-1ɑ与PASP呈正相关(r=0.825,P<0.05)。结论 CHD合并PH时,血清HIF-1α的浓度升高,且与PASP存在相关性,其变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CHD患儿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用于指导临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血清C-反应蛋白( CRP)、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水平动态变化,及与肺动脉压力(PAS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COPD并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依据PASP水平分为3组,轻度组(30≤PASP<35mmHg);中度组(35≤PASP<40mmHg);重度组(PASP≥40mmHg)。同期选择该院诊断COPD未患肺动脉高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24h内抽取4组肘静脉血检测CRP、IL-6、ET-1、INF-α水平,比较4组CRP、IL-6、ET-1、I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各指标与PASP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并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血浆中CRP、IL-6、ET-1、I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组CRP、IL-6、ET-1、INF-α水平高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COPD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组患者CRP、IL-6、ET-1、INF-α水平与PASP水平呈直线相关( r=0.541,0.479,0.495,0.573, 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CRP、IL-6、ET-1、INF-α水平在COPD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浆CRP、IL-6、ET-1、INF-α水平与PASP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症(PAH)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PAH患者依据超声心动图测得肺动脉收缩压(PASP)值分为3组:轻度PAH组21例、中度PAH组36例和重度PAH组23例。在常规治疗(无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降低PASP治疗,7 d为1疗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的PASP水平,同时评估其临床症状及运动耐量。结果:经米力农治疗后3组PASP、临床症状及运动耐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3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轻度PAH组PASP、临床症状及运动耐量改善率均高于中、重度PAH组(P<0.05),而中度PAH组三者的改善率又明显高于重度PAH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米力农治疗AECOPD合并PAH患者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颜新彦  王光  姜好  王寅  陆亚莉  杨林兴 《中国医药》2011,6(12):1498-149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0例确诊为AECOPD患者,单纯AECOPD患者40例为对照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组40例为研究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及cTnI,并同步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多普勒测定三尖瓣反流速度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比较其差异.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水平分别为(478±44)、(61±10) ng/L,sPAP水平分别为(63±15)、(26±5)mm Hg(1 mm Hg =0.133 kPa),cTnI水平分别为(0.40±0.09)、(0.06±0.01) μg/L,PaO2水平分别为(50±4)、(70±6)mm Hg.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血浆NT-proB-NP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r=0.75,P<0.05),与cTnI呈正相关(r=0.65,P<0.05),与PaO2呈负相关(r=-0.73,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cTnI对指导AECOPD治疗及评价患者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颜小明  陈图刚 《江西医药》2007,42(9):782-784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 住院患者83例:(1)各类心脏病患者61例:(2)肺源性呼吸困难组22例.均经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分析检测BNP.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结果 血浆BNP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做直线相关回归分析表明,BNP分别与PCWP、MPAP、RAP显著正相关.LVEDD≥60mm组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LVEDD<60mm组,而LVEDD<60mm组BNP水平比左、右室舒张期末内径正常的肺源性呼吸困难组BNP显著增高.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水平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结论 心衰患者BNP与PCWP、MPAP、RAP显著正相关,BNP的释放直接与心室压力负荷过度和心室容积扩张相关.快速检测BNP浓度对鉴别呼吸困难是心源性或肺源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59例)作为A组,COPD合并CHF患者(63例)作为B组;另选取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C组.采用免疫荧光快速测试法测定受试者血浆BNP水平并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而A组显著高于C组(P<0.01).B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血浆BNP水平B组略高于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合并CHF时BN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BNP测定对鉴别COPD合并CHF有一定意义,同时可作为COPD合并CHF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刘溯  杨宇红  张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651-3652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NP)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HF患者(HF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测定血浆BNP水平,心衰患者治疗3-4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和BNP,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及BNP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1)HF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HF控制后BNP水平明显降低(P<0.01);(3)BNP浓度与LVEF有很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对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郭俊晓  刘志平 《中国医药》2010,5(6):499-500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检测,进一步明确其与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策略,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组分为无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各12例)静脉血清中TGF-β1的水平变化.结果 TGF-β1在重度PH组(2.01±0.26)μg/L明显高于中度PH组(1.80±0.56)μg/L、轻度PH组(1.34±0.11)μg/L及无PH组(0.82e±0.11)ug/L(P<0.01),尤以重度与无PH之间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TFG-β1参与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可能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程度的评价、手术指征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关系.方法 入选309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住院的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3例.选取同期因胸闷等症状就诊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方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132例)、双支病变(115例)、三支病变组(62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分值不同分为Gensini评分<20分组(68例),Gensini评分20~ 40分组(128例),Gensini评分>40分组(1 13例).对于ACS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ACS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0.0(54.6,226.7) ng/L比18.0(14.0,28.6) ng/L] (P<0.0l).血浆BNP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3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269±197) ng/L比(159 ±88)、(82 ±54) ng/L](均P<0.01);在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40分组明显高于20 ~ 40分组及<20分组[(214±126)ng/L比(122 ±80)、(88±56) ng/L](均P<0.01).血浆BNP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34,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脑型利钠肽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浆脑型利钠肽(BNP)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2例,测定入院即刻、6h、24h及40h的血浆BNP水平,将患者分为BNP增高组与BNP非增高组,给予心脏超声学的检查,观察2组患者6个月内的病死率、心力衰竭、休克发生率及30d后的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 BNP增高组患者的恶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增高组(P<0.01);心脏超声学检查发现,心脏腔室大小的改变以及左心室功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40 h之内测定血浆BNP水平,可以评价患者左心室的功能,预测患者发生致死性及非致死性恶性事件的发生率,临床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