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饮食业、服务业作为特殊行业,其从业人员必须经健康体检合格领取个人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这一点在《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为进一步了解我市近年来从事饮服业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状况,减少因从业人员原因引起的相关疾病的传播,保障服务人群的身体建康,现将我市2002~2004年度市区饮服业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任琴 《贵州医药》2010,34(7):649-650
《食品安全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或痰菌阳性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应治疗达到临床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食品、公共场所行业的从业人员因流动性大、居住环境差、卫生意识不强,从而易导致肺结核的传播。本文就2007—2009年贵阳市食品、公共场所行业的从业人员肺结核检出情况作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3.
根据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了食品从业人员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在从事食品和公共场所工作前,必须按法规做常规健康检查,其中X线胸部透视是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必查的项目之一。因此,探讨如何提高透视水平,保证胸部透视的诊断质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作者从事传统X线检查多年,对透视工作有一些认识和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武进市各乡镇从业人员的体检工作均在本乡镇卫生院进行。 1999年 10~ 12月 ,防疫站对市乡镇从业人员体检与漏检情况进行了卫生监督 ,具体情况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武进市区以及所辖乡镇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2 方法 以我站公共场所档案中的从业人员数与年末卫生监督时该单位提供的从业人员数相比 (包括临时工、技工 ,管理人员除外 )。2 结果与分析2 .1 按《条例》规定 ,公共场所分…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对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等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预防性健康体检一直采用传统的管理运行模式。为适应科技发展和新形势的需要,更好的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健康检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健康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也易于防范体检过程中因偶然因素、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和干预。有利于对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等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整个健康检查状况信息查询,我们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进行实时有效的查询统计、论证分析、专业预测,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报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安全、公共场所卫生等行业最基础的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6.
1999~2004年军区餐饮服务行业人员HBsAg、HBeAg携带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为确保部队官兵及就餐者的身体健康,防止饮食服务人员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传播疾病,对饮食行业人员身体状况进行上岗前检查。为进一步了解军区驻沈单位服务行业人员的乙型肝炎(以下称乙肝)病毒(HBV)携带状况,为今后乙肝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现对1999~2004年这些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1999~2004年,饮食和公共场所服务行业9572人的健康体检资料,包括餐饮人员、客房人员、托幼机构、洗浴美发人员和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08~2009年在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进行检测。结果 2年共体检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42254人,HBsAg阳性率为2.02%;2006年为2.45%,2007年为2.03%,2008年为1.59%;男为2.48%,女为1.87%;不同职业之间食品卫生行业从业人员阳性率为1.33%,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阳性率为2.39%。结论虽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逐年下降,但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所对沙井街道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现将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部分从业人员的HB8Ag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沙井街道公共场所部分从业人员1705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06~2008年在柳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进行检测。结果3年共体检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42254例,HBsAg阳性率为2.02%;2006年为2.45%,2007年为2.03%,2008年为1.59%;男性为2.48%,女性为1.87%;不同职业之间食品卫生行业从业人员阳性率为1.33%,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阳性率为2.39%。结论虽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逐年下降,但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东莞市某镇理发行业的卫生状况,规范理发行业的管理,为今后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们对2009年东莞市某镇59家理发店进行卫生学调查,并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理发、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1996等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检查59家理发店的卫生许可证持证率88.1%、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76.3%,公共用品的合格率为82.7%,洗护发用品标签标识的合格率为86.4%。结论东莞市某镇理发业公共卫生状况仍有待改善,应制定有效的理发业卫生监督管理措施及对策,加强卫生宣教和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鞍山市铁东区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卫生问题,保障使用者身体健康。方法对2013年度鞍山市铁东区卫生防疫站辖区内监管的公共场所随机抽检化妆品,对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单位数及比例,化妆品标签标识卫生问题等进行描述。结果住宿业化妆品使用情况为56%,其他三种场所100%使用。化妆品标签标识检查住宿业合格率最低,仅为50%。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持有效证件率仅为65%,普通的仅为62%。标签标识问题突出,进货渠道复杂。化妆品抽检合格率低。结论公共场所的化妆品卫生质量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沧州市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09年对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对艾滋病认知率逐年提高,但也存在着对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的认识误区.结论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3.
信息广角     
本刊讯近日,卫生部印发《2006年国家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简称《工作计划》),要求对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加强监督执法力度;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区情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工作计划》提出,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范围包括对煤炭、化工、冶金、制药、建材、电子、轻工(家具制造、制鞋、皮革加工)等职业病多发行业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以上行业的中、小企业职业人群健康监护情况;对辖区内用人单位2005年(2004年10月1日~2005年9月30日)立项的所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4.
乙肝病毒血清免疫标志检查是目前分析和判断患者病程和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为进一步了解我地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近3年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我们收集了2005~2007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余传萍  郑友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82-2083
我们对2004年在我中心体检的19823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04年度本辖区从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年龄16~54岁;男8436例,女11387例;食品从业人员13932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5891例。1.2方法:所有体检者均空腹静脉采血2ml,采用ELISA法进行乙肝病毒HBsAg检测,对HBsAg阳性者,做HBV五项标志物检测。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在有效期内使用,操作及结果判定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2结果2.1食品、公共场所HBsAg阳性检出情况:…  相似文献   

16.
《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从业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方可参加工作。因此,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是卫生防疫站一项重要的日常性工作。为了解贵阳市此项工作的情况,我们1994年11月17~19日对贵阳市五区一镇的体检及相关工作进行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每站现场随机抽查体检表30份,五病人员调离手续若干份,查验检查项目是否符合要求,内容填写及操作程序是否规范。实地查看了解取样及检验方法,培训、收费、体检登记、资料存档及体检机构、人员配置情况。2结果五区一镇卫…  相似文献   

17.
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是指公共场所内一类专门供顾客反复使用和从业人员直接用于顾客的化妆品总称,它既是致病微生物的载体,又是某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本文对公共场所化妆品卫生现状和发展动态进行分析,并展望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沧州市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09年对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对艾滋病认知率逐年提高,但也存在着对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的认识误区。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感染模式,为HBV携带者管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介休市卫生防疫站体检的20587名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标志物检出结果及感染模式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V感染情况,减少和杜绝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法:对1990~2003年在广州市饮食、食品加工、化妆品加工、商场、公共场所、旅游学校等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计661 893人次,采用ELISA方法对血清标本作HBsAg、HBeAg、ALT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由1990年的10.03%下降到2003年的2.85%.而HBeAg、ALT阳性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检测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HBeAg、ALT情况,以了解从业者HBV感染现状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