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导管腔内溶栓治疗,对其进行术前护理、溶栓的观察与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结果18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肢肿胀消退,阻塞段血管通畅,无肺动脉栓过时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可使阻塞段血管通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江水 《黑龙江医学》2011,35(7):541-542
目的 总结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2009-08~2010-09间,对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等综合性治疗,并于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采用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介入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在X线监测下,对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导管腔内溶栓治疗。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42例患者痊愈(80.77%),显效9例(17.31%),症状未有减轻者1例(1.92%)。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可使阻塞段血管通畅,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工作对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入的35名经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做好其术前护理,术前心理疏导,术后病情观察,预防护理以及康复指导。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35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并无并发症,21例患者痊愈,其余14例患者待症状缓解后均健康出院。结论:介入治疗前后对患者采用完善、有效的护理方案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键。能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介入逆流溶栓及经足背静脉加压顺流溶栓治疗.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溶栓的观察与护理,并加强健康宣教。结果:治愈率83.3%,有效率100%,无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精心的护理为患者早日治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对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讲解介入治疗目的、方法以及术中如何配合;木后做好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护理、康复指导等。结果:48例经介入治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无并发症发生,28例痊愈、20例症状缓解后出院。结论:介入治疗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成功的重要保证,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好发于髂股静脉 ,由于右髂动脉横跨左髂静脉前 ,是本病多发左下肢的解剖学因素。发病时患侧肢体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血栓脱落致肺梗死可危及生命。DVT治疗方法有溶栓、外科手术取栓、静脉搭桥术等。而介入治疗清除血栓则有其损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疗效显著等优点。我院介入病房于 2 0 0 0年 4月~ 2 0 0 2年 12月经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DVT病人 18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 7例 ,女 11例 ,年龄 2 5~ 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48例DVT介入治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DVT介入治疗中配合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对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结果:9例经多普勒彩色超声显示被堵塞的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通过,临床症状消失。痊愈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结论:提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及早发现并积极妥善地进行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效减少肺栓塞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12月我科对1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经静脉置入溶栓导管,用尿激酶对髂、股静脉进行持续溶栓治疗,必要时配合髂总静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等。结果 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过介入治疗,114例症状完全缓解,另6例症状明显减轻。结论经静脉置管持续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现嵩 《当代医学》2010,16(11):142-143
目的探索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方法收治1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72例患者实施了介入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年,72例患者中,痊愈63例,痊愈率87.5%,无明显好转2例,无明显好转率为2.7%,留有后遗症7例,后遗症发生率9.72%。结论介入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56例介入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下肢DVT患者56例,予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溶栓(多途径给药)、抗凝、祛聚和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56例患者均于治疗后2~5 d,下肢肿胀明显消退,出院复查溶栓患者大部分血管再通;出院后随访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和下肢坏死,部分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结论介入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DVT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7 d的凝血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的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有利于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8例的治疗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治疗。方法 1985-01/2000-12我院收治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8例(男52,女96)例,年龄26-78(平均45)岁,对左下肢129例,右下肢14例,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1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 治愈55例(37%),基本治愈82例(55.4%),好转10例(6.7%),无效1例(0.7%)。结论 发病时间≤48h者手术取栓效果满意,尿激酶是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32例肿瘤术后下肢DVT患者,患肢静脉输入抗凝、溶栓、降低血液粘稠度和预防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并加强护理。结果32例中29例痊愈,3例死于肺动脉栓塞。结论肿瘤手术患者应加强术后观察,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加强预防和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部创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200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腹部创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56例在腹部创伤后7 d内表现出肌肉压痛、胀痛、Homans征阳性、浅静脉曲张和肢体皮温降低等症状与体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0例患者确诊发生深静脉血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胆固醇水平、高D‐二聚体水平、高尿素氮水平、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术前1个月有手术史、下腹部创伤、高创伤评分、卧床时间大于3 d及有感染为腹部创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对存在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腹部创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有利于深静脉血栓的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给药途径及其护理。方法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2例,随机分为A组为试验组,经患肢足背静脉穿刺,踝关节上阻断浅静脉后,用微量输液泵注入中等量的尿激酶;B组为对照组,经上肢周围静脉途径给予同剂量尿激酶,用药1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愈28例,治愈率为90.3%。对照组治愈21例,治愈率为6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6d,后者为18.4d,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阻断浅静脉后的患肢给药作用更为迅速,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32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痊愈(62.5%),12例有效(35.5%),1例肺栓塞发生.随访6个月~5年,25例死亡,死亡原因肿瘤扩散转移;2例血栓后综合征.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具有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高风险,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并个体化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溢血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脑溢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导致脑溢血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结果脑溢血术后继发深静脉血栓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患者的偏瘫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对于脑溢血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滤器植入加经胫后静脉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置管溶栓术治疗,对其进行密切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重点是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加强一般护理,重视导管溶栓治疗期间的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5例患者置管溶栓治疗下肢髂股静脉、胭静脉、胫后静脉血栓基本溶解,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无手术后死亡病例,1例术前合并肺动脉栓塞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置管溶栓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严密周到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