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小儿机体抗病能力弱,病情多变,临床上采血检验频繁,然婴幼儿血管细,肘静脉采血不易。既往依靠股静脉、颈静脉采血,困难多,痛苦大。近两年来,我院儿科改用头皮静脉采血,成功率高,效果满意,值得推广,现将体会小结如下: 1 头皮静脉解剖特点 婴幼儿头皮静脉位置表浅,暴露明显,管壁薄,弹性好,极小变异。且皮下脂肪少,血管位置比较稳定,滚动度小。另外,头皮面积广,血管丰富,可穿刺的血管甚多。 2 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要求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者越来越多.以往作这项检查,均采用静脉穿刺取血,这常致部份患者或婴幼儿因静脉取血困难而停检;有的托儿所也常因静脉取血困难致儿童定期体检难以施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已知静脉血HBsAg阳性的100人、阴性25人,在采静脉血检测HBsAg的同时,采用手指末梢血作了对照检测. 方法是按常规毛细血管手指采血法,准确采取末梢血0.04ml,插入事先备好的内装稀释液0.12ml的小试管(0.8×7.5cm)管底,轻轻吹出血液,并用试管内稀释液洗涤吸管数次,混匀,离心或自然沉淀,然后取其上清液,与静脉血标本,在相同条件下,同时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HBsAg.  相似文献   

3.
血液检验为临床诊断疾病基本方法之一.临床对小儿采血难度较大,常因小儿不配合、皮下脂肪丰富、血管细滑短小等因素而失败,不仅使诊断缺少可靠依据,甚至因此延误抢救时机.故静脉采血成功与否,与疾病诊断、治疗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方法从操作者的心理状态、技术水平及患儿年龄、血管情况、合作程度等方面分析小儿静脉采血的技巧。结果通过对小儿静脉采血技巧的改进,使护理人员在穿刺过程中能够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有效避免了穿刺失败的发生,减轻了患儿的疼痛,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合作。结论提高了小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股静脉采血最佳穿刺方法,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回顾总结160例3岁以内采血困难的患儿行体表定位、触摸、斜角穿刺法采血的经验与体会。结果通过临床实践小儿股静脉采血成功率高达93.75%。结论体表定位、触摸、斜角穿刺法采血成功率高,安全可靠,使用便捷,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提高小儿静脉采血的方法,提高小儿静脉采的成功率,采出满意的血标本量,以保证检验结果.方法 从我院抽血室抽取静脉采血小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0例小儿使用传统方法,即在确定的部位和血管旁侧,距血管约1 cm处,针头与皮肤成20~30°角进针,血标本量不够时,调整针头的斜面、翻转针头或挤压小儿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对策。方法选取来医院行血常规检验的健康志愿者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行末梢采血,观察组行静脉采血。比较、分析2组血检验结果,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最后总结相关的控制措施。结果静脉血样本中红细胞压积(HCT)、平均血红蛋白量(MCH)与末梢血样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含量高于末梢血样本(P <0.05),而白细胞(W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明显低于末梢血样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存在显著差异,而对于一般患者,静脉采血的检测结果则更具有准确性,故在日常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应首选静脉采血,并在3h 内进行检测,以降低检验误差,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1997年1月~1997年12月,对住院及门诊的1个月~6岁的患儿,用末梢采血代替静脉血单项检测HBsAg、CRP、IgC、IgA、IgM、补体、C3等共94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检测方法 在指端用小号三棱针刺人2mm深,用洁净的内径2.5~3mm,长约9cm的毛细玻璃管,一端浸入血滴,另一端稍向下倾斜,并轻轻挤压,使赢液自然流入管内。用硬火漆封口一端。待血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急诊小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一次性真空抽血管及穿刺针对312例患儿进行颈外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穿刺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12例患儿一次穿刺采血成功,其中1例发生皮下血肿,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利用一次性采血针行小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应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中应用静脉采血法与末梢采血法的临床准确性。方法: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在本医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纳入研究,共164例,通过抽签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静脉采血法与末梢采血法。比照两组患者的采血用时与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略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均更高;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采血用时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均更低;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末梢采血法,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中应用静脉采血法的效果更为理想,其临床准确性更高,能够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科学且准确的数据支持,同时其用时更短。  相似文献   

12.
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常减低;轻症时红细胞数在正常范围。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数正常。淋巴细胞数的相对值和绝对值皆增多.单核细胞数正常.佝偻病儿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合并有糖尿病的各类危重症患者,由于遭受严重的伤病打击而引发全身各系统的病理变化,尤其是发生糖代谢紊乱后,必须严密监测并控制血糖。以往临床上多采用末梢采血法监测床旁血糖,但某些患者由于末梢循环差,血采集困难,另一方面,神志清醒的患者往往无法忍受连续多次采血的痛苦。由此,我院ICU科自2002年以来,对于无法耐受多次采血以及末梢循环差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法,并对两种不同采血法所测血糖值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其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小儿静脉采血方法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静脉采血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技术操作。近几年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 ,总结出以下新的采血方法 ,成功率高 ,患儿痛苦小 ,受到广大患儿及家长的一致认可 ,现介绍如下 ,1 方法根据患儿大小及需血量 ,取 5 12 或 6 12 头皮针一支 ,5 ml或 10 ml注射器一支 ,二者连接。将距离头皮针细硅管末端5 cm处 ,用无菌剪刀剪断 ,并保留末端。将头皮针金属针头根部与硅管连接处拔掉分开 ,与硅管保留部分重新连接 ,注意要接严密 ,以免漏气。进行静脉穿刺 ,采血。2 讨论以往常规小儿静脉采血均使用无菌注射器及自带的直针头采血…  相似文献   

15.
刘桂香  贺程琳子  潘小梅  华丹 《江西医药》2009,44(12):1265-1266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小儿静脉采血是一项日常的护理操作.而且是一项技术要求极高的操作。小儿静脉采用颈外静脉、股静脉、四肢静脉,如遇到肥胖的小儿及新生儿.以上部位采血不易采到。为了确保标本质量.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儿痛苦,我科自2008年1月起对1岁以下静脉采血的小儿选择头皮静脉.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防治儿童智力低下或疾病伤残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新生儿期症状未出现前,通过实验筛查出甲状腺功能低下(OH)和苯丙酮尿症(PKN)。我院主要开展这两种疾病的筛查。在新生儿期症状未出现前,及时得到诊断治疗,以防止不可逆的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使患儿的生长发育、能力发育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成为健康的社会人。随着这项工作在全国的普遍推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测中应用末梢采血法与静脉采血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选取曲阜市中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群体中的100例。分组依据抽签方式进行,入组人员被平均分为对照组(蓝色签:末梢采血)与观察组(红色签:空腹静脉采血)。对两组受检人员的血常规检查指标差异进行观察。观察并记录两组受检人员平均穿刺时间、平均穿刺次数及疼痛等级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采血工作满意度。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观察组的MCV、PLT、MCHC、RBC、Hb、Hct高于对照组,WBC、MCH、NE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静脉穿刺时间、平均静脉穿刺次数及疼痛等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满意度,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2.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血方式不同,检验结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末梢采血与空腹静脉采血法在临床中经常使用。通过比较发现静脉采血检验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更高,可以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在临床使用中具有更高...  相似文献   

18.
19.
20.
静脉采血是临床常用有创护理操作技术,为寻求无痛、简便、实用的穿刺方法,我们总结静脉采血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