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转移癌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临床及动物实验也已证实双膦酸盐有抑制破骨细胞活动的作用。帕米膦酸二钠是一种强力骨吸收抑制剂 ,是第二代带有氨基结构的双膦酸类药物 ,博宁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帕米膦酸二钠。我科于近 2年治疗实体癌引起的骨转移 80多例 ,现把博宁治疗晚期肺癌骨转移止痛疗效的观察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自 2 0 0 0年 2月~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肺癌骨转移患者 2 7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6例 ;年龄 35~ 79岁 ,平均年龄 58岁 ,50岁以上患者 1 9例 ,占 70 %。骨转移的入选标准是 :经X线 ,ECT骨扫描或MRI…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大鼠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模型并初步分析其发病原因.方法:用帕米磷酸二钠、地塞米松加牙槽骨创伤(拔牙)的方法在大鼠体内建立了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模型,并分析了CD4+和CD90+T淋巴细胞在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发病过程中的变化.体外实验利用CCK-8法研究帕米磷酸二钠和地塞米松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和破骨前体细胞Raw 264.7的作用,初步分析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的发病机制.结果:在牙槽骨创伤的前提下,成功地在帕米磷酸二钠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组建立了大鼠BRONJ模型,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联合使用帕米磷酸二钠和地塞米松比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更能降低CD4+和CD90+T淋巴细胞在脾细胞中的比例.CCK-8实验证实帕米磷酸二钠能抑制MG-63及Raw264.7细胞的增殖,地塞米松能增强帕米磷酸二钠对抑制Raw 264.7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大鼠BRONJ模型,并证实了地塞米松可以增强双膦酸盐对破骨前体细胞抑制增殖作用;至少创伤、感染及地塞米松导致的免疫学反应等因素参与了BRONJ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帕米膦酸钠对聚乙烯微粒刺激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间接探讨帕米膦酸钠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可能性。方法:分离新生新西兰兔长骨中的破骨细胞,与骨片共同培养2、4、6天,试验分3组:对照组、10^9/m1聚乙烯微粒组、10^9/m1聚乙烯微粒和10μg/ml帕米膦酸钠共培养组,观察帕米磷酸钠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作用。结果:聚乙烯微粒与破骨细胞共同培养6天可以增强其骨吸收功能,帕米磷酸钠可以抑制聚乙烯微粒对破骨细胞的作用。结论:帕米膦酸钠可以抑制聚乙烯微粒对破骨细胞的刺激作用,可用来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临床上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合并症之一。针对骨转移的药物治疗,目前以双膦酸盐的研究和应用最广泛,已被公认为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标准治疗。最新的研究发现,双膦酸盐包括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伊班膦酸等除能有效的减轻骨痛,降低骨相关不良事件及治疗高钙血症外,还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肺癌发生骨转移机率较高,骨转移发生后,肿瘤细胞释放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后者刺激了破骨细胞对骨质的吸收,导致骨溶解破坏病灶的发生.进行性的骨破坏导致疼痛加重,活动受限及生活质量的恶化.帕米膦酸二钠是第二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对破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有强力抑制作用.我科1997年6月~2000年12月采用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该药品(商品名:博宁)治疗肺癌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26例,取得了良好的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蒋铁斌  李昕  刘竞  肖广芬 《广东医学》2007,28(3):443-44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其骨骼破坏机制与破骨性骨溶蚀增加有关,因此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增殖成为治疗骨髓瘤的重要途径.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影响骨骼代谢和钙的稳态调节从而逆转骨溶解病变的进展,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观察应用唑来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阿仑膦酸盐促进体外培养鼠破骨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盐通过凋亡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作用。方法:通过光镜,透射电子显微和原位末端标记显示形态学特征的方法确证阿仑膦酸盐可诱导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凋亡。结果:破骨细胞和其前体细胞在阿化膦酸盐处理后呈现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论:阿仑膦酸盐导致破骨细胞量的减少可能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153Sm-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102例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1、53Sm-EDTMP内照射组,帕米膦酸二钠组,分别观察骨痛缓解效果及毒性反应。结果联合组缓解骨痛总有效率为91.4%,153Sm-EDTMP内照射组为68.6%,帕米膦酸二钠组为65.6%,联合组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疼痛能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肺癌发生骨转移机率较高 ,骨转移发生后 ,肿瘤细胞释放破骨细胞激活因子 ,后者刺激了破骨细胞对骨质的吸收 ,导致骨溶解破坏病灶的发生。进行性的骨破坏导致疼痛加重 ,活动受限及生活质量的恶化。帕米膦酸二钠是第二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对破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有强力抑制作用。我科1997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采用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该药品 (商品名 :博宁 )治疗肺癌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 2 6例 ,取得了良好的止痛效果。1 临床资料1997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肺癌骨转移患者 ,符合下列条件者列为治疗对象 :年龄 18~ 80岁之间 ,…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五年间,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的临床应用已有明显地增加,对这些化合物来说,最常见的适应症是骨质疏松症,但是在溶骨性骨疾病中这些药物的应用也在极其快速地增长。因为双膦酸盐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因此它们在癌诱导的骨疾病和伴有增加破骨细胞再吸收的其他疾病如骨质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