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性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观察期内所有急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的患者,观察和记录其有无意识障碍及其发生时间、程度和死亡率等。结果5386例患者中,29.52%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浅昏迷等意识障碍相对较轻的患者无1例死亡,而深昏迷512例患者中,死亡397例,死亡率为77.54%;其中深昏迷患者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的死亡率分别为73.20%、60.00%和58.01%,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无深昏迷病例及死亡病人,死亡率为0。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死率与意识障碍程度呈正相关,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越轻病死率越低,意识障碍程度越重,病死率越高,其程病;急性期度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研究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血液透析病人原发疾病构成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ESRD血液透析病人1108例,分析其原发疾病构成、年龄、性别、透析治疗持续时间、转归、生存率和死亡原因。结果 301例病人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其中43.9%仍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最长者已存活13年;13.0%病人已行肾脏移植;19.9%转至外院治疗;7.3%改为腹膜透析;1.3%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14.6%病人死亡。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年生存率为93.53%,3年生存率为68.92%。5年生存率62.51%。死亡原因为心血管事件占54.5%,脑血管意外占20.5%。结论 本组病人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多见。ESRD血液透析病人主要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事件和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3.
贺亚龙  高焱 《河北医学》2016,(8):1260-126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6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应用DSA 进行检查。观察 DSA 在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在 DSA 检查下,血管正常的有11例,占16.67%。有55例为血管异常患者,其中患有大脑动脉狭窄比例最多占54.55%,患有交通动脉瘤比例最少为6.06%。在治疗后,患者血管面积的狭窄程度、血管直径狭窄程度、病变的长度及最小直径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预防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采用 DSA 进行检查,能够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出率得到提高,不良反应率比较低,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SAP病例资料,将危险因素与病人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中存活55例,死亡13例,病死率19.1%。非手术治疗61例,治愈53例(53/61),治愈率86.9%,死亡8例(8/61),病死率13.1%;外科手术治疗7例,治愈2例(2/7),治愈率28.6%,死亡5例(5/7),病死率71.4%。死亡13例中多脏器功能衰竭(MOSF)7例(7/13),占53.8%,呼吸衰竭3例(3/13),占23.1%,肠功能衰竭2例(2/13),占15.4%,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1/13),占7.7%;存活55例中MOSF7例(7/55),占12.7%,呼吸衰竭6例(6/55),占10.9%,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6/55),占10.9%,肠功能衰竭1例(1/55),占1.8%。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死亡组中MOSF与单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MOSF、呼吸衰竭、肠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手术干预是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MOSF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68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8年住院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糖尿病病死率2.29%;(2)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冈依次是心血管疾病(36.76%)、多器官功能衰竭(14.71%)、脑血管疾病(13.24%)、急性并发症(11.76%)、终末期肾衰(7.35%)、感染性疾病(7.35%)、急性重症胰腺炎(4.41%);(3)糖尿病病死率与患者年龄、并发症有关。结论糖尿病已成为目前住院患者的常见死因。心脑血管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并发症、终末期肾衰、感染性疾病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酸等代谢指标达标,重视糖尿病并发痱和合并疖的防治可能隆低糖尿病病矸蜜,  相似文献   

6.
程爱萍 《中原医刊》2007,34(3):92-93
目的 了解县区级综合医院年内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探索干预措施,以降低住院病死率。方法 对本院2005年123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分析。结果 年内住院病死率为1.29%,前6位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新生儿疾病、糖尿病,其构成比分别为24.39%、17.89%、13.82%、13.01%、9.76%、6.50%。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前6位死因的防治及早期干预,是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保证生命质量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是人类死亡最常见的三大病因之一,年人群发生率为150~200人/10万。所发生的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卒中占75%~85%,脑出血占1O%~15%,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占5%~9%。多年来,虽然神经科学在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预防及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诸多成就,但脑血管病的根本性防治仍是我们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只介绍与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有关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IP)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难题,发病率占缺血性脑卒中的9.8%~42.0%,使脑卒中病死率增加4倍以上,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与卒中进展性的关系研究尚少。本研究通过对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的检查,探讨颅内外血管狭窄与SIP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在院前进行急救和转运的科学性和其应用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目的:研究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在院前进行急救和转运的科学性和其应用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2月期间医治的16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历史回顾分析研究。结果:84例正常组的患者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意外死亡6例(占总数的7.14%)、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8例(占总数的9.52%)、手术中出现脑疝7例(8.33%)、出现呼吸道阻塞9例(占总数的10.71%);而84例抢救组的患者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例(占总数的1.19%)、出现呼吸道阻塞症状的1例(占总数的1.19%),转运过程中无人员死亡,2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合适急救与转运可以有效的帮助急性脑血管患者,为其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及时医治提供的保证,是各个医护人员应该重视的一个医学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中风”,是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总称。临床上通常将脑血管疾病分为出血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与缺血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脑栓塞)两大类。本组疾病大多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患者往往昏迷、瘫痪、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极需科学的护理。根据我院神经内科病房1984年临床统计,共抢救护理38例脑出血患者,成功率达87%,44例缺血性患者,成功率达92%。从大量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对做好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有一些肤浅的认识,分述如下。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一种急性、破坏性极大、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应按危重患者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彩超检测13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内膜-中层)厚度,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并检查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3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异常者123例,异常检出率为90.44%;对照组中为35例,异常检出率为34.3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但左右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重于非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性斑块脱落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卒中单元与普通病房管理模式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差异,观察卒中单元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2010年收治的急性卒中病人180例按卒中单元模式治疗,对照组为2009年以前我科普通病房收治的卒中患者,对两组患者1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卒中单元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管理模式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因此,在我国推广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恶化率和死亡率。方法随机选取2007—2012年近5年内病例,患者伴随心肌梗死10例,患者伴随脑血栓20例,常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随机在这些患者中选取45名入院确诊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急救治疗的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45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随访15d,比较两组恶化率及死亡率。结果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过院前急救的恶化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在入院前未进行急救辅助治疗的患者。结论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入院前的诊断后实施急救,对降低其突发死亡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背景 近年来,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新近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脑卒中和血栓栓塞事件的预防和治疗。目的 评估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及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0月首次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住北京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患者406例,从中选取同时满足房颤和冠心病诊断标准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共计164例作为脑血管病组,并从心内科同期住院患者中选取年龄、性别、共病种类与其相匹配的房颤合并冠心病但无脑血管病患者164例作为非脑血管病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含人口统计学信息、疾病种类、用药种类、血压、心率、合并心脏基础疾病及其他疾病、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结果、治疗方案;分别通过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评估患者的脑卒中及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应用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并在其出院后通过定期电话随访、门诊及住院志查询等方式随访至少6年,记录其死亡、再住院次数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其远期预后的因素。结果 脑血管病组合并高脂血症比例、慢性胃肠病比例低于非脑血管病组,LVEDD、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HAS-BLED评分高于非脑血管病组(P<0.05)。脑血管病组164例患者失访2例(失访率1.2%),死亡80例(49.4%),根据生存结局分为死亡组(80例)和存活组(82例)。死亡组患者年龄大于存活组,收缩压、舒张压、合并高血压比例、合并高脂血症比例、血清蛋白、使用他汀类药物比例低于存活组,心率和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病比例及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HR=1.63,95%CI(1.05,2.51)〕、陈旧性心肌梗死〔HR=2.19,95%CI(1.14,4.22)〕和D-二聚体≥148 μg/L〔HR=6.99,95%CI(2.10,23.28)〕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及冠心病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高血压〔HR=0.28,95%CI(0.11,0.72)〕和使用他汀类药物〔HR=0.38,95%CI(0.19,0.78)〕是患者远期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在首次发生脑血管病后,其远期死亡与并存的脑血管病无关,而与增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及D-二聚体水平有关,维持适当高的血压水平和应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降低远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综合干预前后社区人群主要死亡原因变化情况。方法 1991~2000年在北京、上海、长沙3个城市的干预社区采用全人群与高危人群相结合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策略,监测该社区人群死亡原因,与对照社区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作比较。结果 2个社区10年平均死亡率为699.8/10万,对照社区(719.6/10万)高于干预社区(681.8/10万)。总死亡率近年来都有下降,干预社区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社区。干预社区导致死亡的前3位病因分别为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而对照社区的脑血管病超过了肿瘤,列第2位。2个社区的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率均下降,但干预社区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社区;其他原因而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干预社区也均下降,而对照社区基本无变化。结论 对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可成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即出血性脑卒中(原发性脑出血和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和脑栓塞)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比较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当日或入院次日描记的心电图。结果: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导致心电图异常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显著。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时心电图改变对临床观察、指导用药、病情转归等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治疗,降低其病死率.方法收集我院1 5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起死亡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病死率为3%(45/1 500).年龄、昏迷、高热、肺部感染、脑中线移位、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卒中史、留置胃管和尿管及血压、血糖、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血钾、血钠、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与患者的死亡关系密切(P<0.05~0.01),尤其是昏迷、高热、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脑中线移位、消化道出血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关系最为密切(P<0.01).结论昏迷、高热、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脑中线移位、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冯社军  赵现  刘运平  霍会永  刘冰  王慧娟  曹妍  崔岩  曹凌 《西部医学》2013,25(8):1208-1209,121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感染对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85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根据是否感染分为两组,评估两组患者出院时巴氏指数(BI)、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和减少的NIHSS百分数,出院后6个月随访病死率及BI、mRS。结果住院期间感染者298例,无感染者552例,感染组年龄明显大于无感染组(P<0.01),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无感染组(P<0.05),出院6个月时BI均低于无感染组(P<0.01);出院6个月时减少的NIHSS百分数明显低于无感染组(P<0.01),mRS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1);随访时病死率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1)。结论年龄为脑卒中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发感染不仅影响急性脑血管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且影响卒中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死心律失常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情况。方法对8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分析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类型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84例脑梗死患者各种心律失常总检出率为78.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非常高,应高度重视,建议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常规做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加强对心律失常的诊治。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rapy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DATA SOURCES: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search using MEDLINE, Index Medicus, reviews, texts and relevant papers. STUDY SELECTION: Information has been drawn from approximately 200 articles. DATA EXTRACTION AND SYNTHESIS: Those articles with most relevance to 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the therapy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have been cited. CONCLUSIONS: Mu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over the last 30 years in the therap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e introduc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has been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the decline in mortality from stroke and, in some areas, the incidence. Anticoagulants such as warfarin protect against ischa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mitral or aortic valve disease and/or atrial fibrillation. Antiplatelet agents are clearly effective in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ischaemic stroke afte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s; the risk of stroke or death is reduced, on average, by 22%.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ischaemic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vasospasm are reduced by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A new wave of therapies is now on the horizon to minimise tissue damage in the early stages of ischaemic stroke ("tissue rescue")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rombolytic agents,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NMDA antagonists and haemodilution techniques and many of these are currently being subjected to clinical trial. If they prove to be effective, our current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aemic stroke may alter dramatic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