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茹雪莹  王芳 《海峡药学》2016,(1):152-153
目的:研究观察青鹏软膏在治疗黄褐斑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黄褐斑的女性,给予其青鹏软膏涂抹患处进行黄褐斑的治疗,1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数码相机对其面部进行拍照存档,同时对患者进行MASI评分,并对患者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20例患者的黄褐斑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明显下降,治疗满意度提高。治疗过程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青鹏软膏能有效治疗女性面部黄褐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调经化瘀治疗面部黄褐斑公秋波(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三门峡市472000)面部黄褐斑又叫妊娠斑、蝴蝶斑、肝斑。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数妇女孕期已无黄褐斑发生。相反,由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精神高度紧张,面部出现黄褐斑的患者增多...  相似文献   

3.
《家庭药师》2014,(4):25-25
柯大夫:我脸上有明显的黄褐斑,医生给我开了些逍遥丸和擦脸的一种药膏,并告诫我不要经常去美容院做脸部护理,否则会加重黄褐斑的产生,我就不明白,去美容院做脸部护理,只是简单的补水去角质,这怎么会加重黄褐斑?  相似文献   

4.
黄褐斑中医称黧黑斑,是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改变。现代医学将其定为面部黑色素沉积病,属于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内分泌有关。中医认为黄褐斑是肝郁气结,肾阴不足,气血失和所致。黄褐斑多见于女性,是一种常见病,又是一个在短期内难以治愈的疑难病。我科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女性黄褐斑患者11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对面部黄褐斑治疗效果小议。方法对86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本病在诊断时应注意与雀斑、瑞尔氏黑病变鉴别,月经前期,日晒可促使本病的发生,采用中药治疗是本病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 ,黄褐斑的治疗对美容界来讲都是一大难题。对其发生机制及治疗已研究很多[2 ]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 ,如何彻底的祛除色斑 ;第二 ,如何保证安全、高效的问题 ;第三 ,如何保持不反弹的问题。只有真正地做好这三个环节 ,才称得上是一种科学、高效的祛斑方法。我们经过长期的临床治疗及观察 ,发现应用富含甘草黄酮的“忘忧草”系列产品治疗黄褐斑 ,能收到良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选择黄褐斑患者 12 6 0例 ,均为女性 ,年龄 2 5~ 4 5岁 ,平均 30岁。临床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病因包括妊娠、口服避孕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内窥镜下直接祛除形成动力性皱纹肌肉,达到为微创、直接的整形效果。方法术中应用德国Medica硬质内镜,并配以环形电极,直接切除或切断肌肉并止血以达到微创、无血、便捷的手术效果。结果本组22例效果均优良。结论在祛除动力性皱纹肌肉方面,此方法更直接、无血、便捷。  相似文献   

8.
治疗黄褐斑68例疗效对比李红文(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郑州市450052)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多见于青中年女性,临床疗效不理想,复发率较高。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黄褐斑,取得了一定效果,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共68例,其中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羟基乙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在本院就诊并治疗的56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处涂抹羟基乙酸进行治疗,每2周1次,4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的MASI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第2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第1个疗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个疗程后的MAS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个疗程后的MASI评分显著低于第1个疗程后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皮型黄褐斑的总有效率为76.7%,显著高于混合型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郁型黄褐斑的总有效率为75.0%,显著高于芋型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出现瘙痒、刺痛感,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羟基乙酸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尤其是对于表皮型及Fitzpatrick-Pathak分型郁型黄褐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医药保健杂志》2008,(14):62-62
朋友们都说我脸上出现黄褐斑是因为雌激素过剩的原因,这样说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相似文献   

11.
内外合治黄褐斑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褐斑是颜面皮肤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疾病。黄褐斑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妊娠、内分泌紊乱、口服避孕药、镇静药、日晒、遗传、精神因素及某些慢性病等引起,治疗尚无较好方法。我们采用中药内外合治方法治疗女性黄褐斑6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联合茶多酚与单纯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来本院就诊的67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口服茶多酚胶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35.29%,高于对照组的21.2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激光治疗后出现轻度变态反应,12例治疗中出现风团及红色丘疹,对症处理后消失;观察组口服茶多酚无明显副反应出现。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为17.80%,对照组复发率为62.57%。结论单纯采用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只能暂时消除皮损的色素,加用茶多酚后,有效解决了黄褐斑的病因问题,提高了黄褐斑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熏蒸法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效果以及对血清雌二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应用蒸馏水治疗,治疗组应用化浊解毒熏蒸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血清雌二醇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5.32%,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气滞血瘀型黄褐斑应用化浊解毒熏蒸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黄褐斑模型小鼠用药前后角朊细胞q-c—mye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线照射法造小鼠黄褐斑模型30只,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模型皮损角朊细胞中c—mye基因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测定给予化浊解毒方后c—myc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黄褐斑模型皮损处c—myc基因表达明显增多(P〈0.05);经化浊解毒方治疗后,c—mye基因表达明显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可能是通过降低表皮角朊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产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君 《中国医药指南》2014,(34):270-271
目的探讨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患者行调经祛斑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65例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111例),给予对照组八珍益母胶囊治疗,给予观察组调经祛斑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的黄褐斑治疗总有效率以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治疗2周期后,对照组黄褐斑评分明显不及观察组(P均<0.05);经相关性分析后结果显示,月经不调与黄褐斑存在较大关联。结论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患者行调经祛斑胶囊治疗的祛斑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黄褐斑是一种后天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疾病,困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外用经皮给药的主要挑战是药物透过角质层屏障的阻碍。微针作为物理促渗方法和新的递药系统,能够穿透角质层形成特定的药物输送通道,促进了药物的渗透,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文主要总结了微针的特点,并以黄褐斑为切入点,分析微针近年来在黄褐斑领域的应用研究,为后续黄褐斑微针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损美性疾病,患者虽无明显不适,但造成严重思想负担。目前国内外治疗黄褐斑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药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文章就近年文献报道从病因、病机,中药内、外治法及内外合治法等几个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概况。  相似文献   

18.
笔于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用自拟四白霜治疗黄褐斑68例,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抑制酪氨酸酶药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玲玲  张理平 《海峡药学》2009,21(12):124-126
黄褐斑是一种皮肤色素增多性疾病,酪氨酸酶是皮肤黑素生成途径中的主要限速酶,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减少黑素生成的药物可以提高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抑制酪氨酸酶中西药的研究现状,有利于拓展治疗黄褐斑新药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中医视角探讨黄褐斑的病因。方法通过对近些年有关黄褐斑的中医病因分析文献加以分析,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对黄褐斑的病因病机进行分型分析。结果与结论黄褐斑的病因机制形成归结于"虚、瘀"二字,因此调和脏腑阴阳,充盈气血,补亏耗,通畅气血运行,才能达到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