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介绍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多年来不良反应报告及药物作相互作用。结果: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在骨骼、皮肤、心脏、中枢系统等均报告出现不良反应,并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结论: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常用抗感染药,对其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应尤为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常用抗感染药,对其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尤为引起注意。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其多年来不良反应报告及药物相互作用。发现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在骨骼、皮肤、心脏、中枢系统等均有不良反应报告,并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药物,由于该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等特点,临床应用较广泛,同时相关的一些不良反应报道也日渐增多[1].现就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药物,由于该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等特点,临床应用较广泛,同时相关的一些不良反应报道也日渐增多[1].现就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丽娟  刘虹  梁敏  马世尧 《医药导报》2005,24(10):959-960
综述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各种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用药建议,旨在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369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在本地区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警示,预防该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10年间收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369例,涉及9种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为153例,累及人体22个系统,最常见的为皮肤及附件损害,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82例。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选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被用来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但在临床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药物不良反应,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总结其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临床的应用方法,为临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抗菌谱、抗药性、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方面做介绍,让医患人员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结果能有效指导临床的用药安全。结论让医务人员及患者能清楚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性,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更加注意选择恰当合适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家刚 《江西医药》2007,42(3):272-273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的治疗,多年来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在骨骼、皮肤、心脏、中枢系统等均报告不良反应,并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而其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尤为引起注意[1,2].  相似文献   

10.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氟喹诺酮类药物开发以来,由于具有广谱和较强的抗菌作用,受到临床欢迎。本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也引起医药界的注意,研究报道较多。现以国内常用的氟喹诺酮类为主介绍如下: 氟喹诺酮类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喹诺酮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的各种药物不良反应(ADR)类型和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8年—2009年间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159例ADR中涉及7种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主要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各年龄段ADR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静脉给药发生率大于口服给药。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ADR症状多,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医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此类药物的用药监测,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12.
175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该类抗茵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收集的氟喹诺酮类抗茵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175例,涉及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身体各个部分,最常见的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在常规治疗剂量下,用药2~7d患者出现ADRs的症状占总ADRs的54·9%。结论应关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明确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特点、原因及应对措施。结果静脉使用喹诺酮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消化、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其中皮肤及附件和消化系统较为常见,所占比例分别为41.82%和26.36%。结论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其共性和特殊性,只有深刻认识和掌握其不良反应的特征,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抗菌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5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药物种类及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5例不良反应发生共涉及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明显高于其他种类(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多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明显高于其他临床反应(P<0.05);静脉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口服给药途径(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强,应充分重视其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涉及7个品种,不良反应发生在身体各器官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腹泻、头痛及失眠等症状,多数不良反应转归良好。结论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患者体质,合理用药,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时预防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供警示。方法:采用调查统计的方法,对本院2009~2010年二年间收到的因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40例,涉及七种药物,加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其余6种药物均占一定比例。结论:喹诺酮类药物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高度重视,做倒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及时报告,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集2009年10月~2010年4月门诊149例患者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所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变态反应、神经、消化、呼吸、免疫、泌尿系统等,其中变态反应、消化及神经系统症状较多也更加突出。结论:合理选用喹诺酮类药物,防止药物滥用,减少毒性反应及不良反应,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07-308
目的观察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导致临床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作出参考及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33例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发生临床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其不同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例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发生临床不良反应的案例中,8中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率最为显著,以加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率最高,有11例(33.3%),左氧氟沙星次之,有9例(27.3%),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较多,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率各有差异,临床医务工作者应根据药物的药理特性及不良反应进行慎重及合理的选用,全面提高临床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近几年来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7年10月ADR监测小组收集的159例抗感染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59例ADR报告涉及药物12类41个品种,其中喹诺酮类药物报告例数为首位,其次为林可霉素类及青霉素类药物等。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等。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提高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1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9例药物不良反应共涉及8种喹诺酮类药物,累及消化、呼吸、循环、中枢等多个系统,以皮肤过敏、消化道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结论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用药时,应加强监管,密切防范,除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应用及配伍外,尚需考虑患者过敏体质、身体素质等个体化情况,做到合理用药,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