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在转录水平上研究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3)、(GD3)对小鼠巨噬细胞抗肿瘤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密度扫描半定量PCR产物,比较测定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mRNA(信使核糖核酸)表达量。结果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3、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3对巨噬细胞作用24h后,与未处理组比较,GM3可极大地增加IL1β、IL6、TNFαmRNA的表达,分别在6mg/L、4mg/L和4mg/L时使3种细胞因子增加136、83和464倍。GD3对mRNA的表达仅见微弱调节作用。结论GM3可在转录水平上对上述3种细胞因子进行正调控,且与剂量呈相关性,而GD3则基本上无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GM3、GD3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燕  伍钢 《肿瘤防治研究》2011,38(1):112-114
0 引言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GS)是一类含唾液酸的糖鞘脂,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各组织细胞膜上,参与细胞间识别、连接、运动和信息传递等多个过 程[1].GM3是含单个唾液酸的神经节苷脂,1952年由Yamakawa等首次从马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其化学结构为a-Neu5Ac-(2-3)-β-Glc-(1-1)-Cer,在细 胞高尔基体通过GM3合成酶合成.  相似文献   

3.
王华  李德川 《中国肿瘤》2012,21(11):836-839
神经节苷脂在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信号转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3 (GM3)与膀胱癌的恶性转化、浸润及转移等密切相关.全文就GM3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蔡杰  朱世能 《肿瘤》1989,9(2):85-86
神经节苷脂(Gauglioside,简称节苷脂)是一类含唾液酸的复杂糖脂,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参与细胞膜脂质双层的组成并具有重要功能。60年代后期因发现化学致癌物和病毒转化的培养细胞有节苷脂图谱的改变,对其生物学和肿瘤学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节苷脂的结构、命名和特性 节苷脂分子由3个基本单位组成:卡链碱基、脂  相似文献   

5.
黄芪,女贞子水煎剂对小鼠巨噬细胞细胞毒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介导的肿瘤细胞溶解作用(MTC)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为指标,观察扶正中药黄芪、女贞子水煎剂对小鼠巨噬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女贞子水煎剂对受环磷酰胺作用的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细胞毒活性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3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和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GM3干预HeLa细胞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技术检测细胞VEGF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VEGF蛋白水平.结果 (1) GM3浓度分别为2、10、50和250 μmol/L时,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8%、32.9%、50.7%和78.6%,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9.8 μmol/L.(2) GM3浓度分别为10、50和250 μmol/L时,HeLa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9±0.4)%、(15.1±0.3)%、(24.4±0.7)%.(3)当GM3浓度高于10 μmol/L时,HeLa细胞VEGF mRNA表达水平以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3能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促进HeLa细胞凋亡,下调HeLa VEGF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提示GM3可能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凋亡和肿瘤血管生成而发挥双重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Ganglioside on the cell membrane surface was isolated from human primary liver cancer of different origins (10 surgical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4 tumor tissues from nude rats bearing transplanted human liver cancer and 2 human liver cancer cell lines)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rmal liver from men and nude rats. The results of TLC pattern showed that GM3 was the main constituent, comprising about 95% of the total gangliosides in the normal liver. However, it decreased in liver cancer whereas GM2 was increased markedly in most of the liver cancers, GD3 came next. By CS-910 scanning, the contents of GM3, GM2 and GD3 were 60.2%, 20.6% and 7.9% in surgical specimens; 46.1%, 29.7% and 11.9% in nude rats bearing human liver cancer and 25.2%, 47.6% and 0% in cell lines. GM2 and GD3 on the cell surface of liver cancer were determined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or anti-serum against gangliosides. The results obtained conformed with the TLC pattern.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 入组86例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43例,观察组43例在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同时给予神经节苷脂,而对照组仅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完成4周期化疗后,比较观察2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发生情况,并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 观察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3.26%(10/43),低于对照组的51.16%(2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7,P=0.007).观察组腓总神经SNCV和MNCV分别为(45.23±5.41)m·s-1、(44.17±4.29)m·s-1,明显快于对照组的(35.27±5.17)m·s-1、(37.90±4.05)m·s-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28,P<0.001;t=6.969,P<0.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能够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的周围神经毒性,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范广胜  吴伯良 《癌症》1992,(1):28-32
我们对成人结肠腺癌和同一个体的远端正常结肠,分别分离、纯化出细胞膜神经节苷脂(GLS),经GL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癌组织中GLS的含量较正常结肠显著增加,结肠腺癌平均每克湿重组织含GLS39.7nmol,正常结肠平均为16.5nmol。高效薄层层析图谱显示,癌组织中,在含有单唾液酸GLS区段,存在二条肿瘤“特异”的条带,位于通常的GM2和GM1条带之后,它们分别占总神经节苷脂的3.9—6.0%、3.9—7.5%;在含有二唾液酸GLS区段,发现一条异常的GLS条带,位于GDla与GDlb之间,占总GLS5.1—6.7%,而5例正常对照中,有一例存在痕量,一例占总GLS的1.4%。比较结肠腺癌和正常结肠的不同GLS的百分含量可知:癌组织中GM3、GM2增加;GD3、GDla减少,同时GDlb和含三唾液酸以上的GLS呈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GM3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各试验组分别加入20、40、80、160μmol/L GM3,同时设置不加GM3的空白对照组.培养U266细胞48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碘化丙啶(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GM3可以抑制U266细胞增殖,并且随着GM3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不同浓度GM3组(20、40、80、160μmol/L)中U266细胞增殖抑制率依次为(13±4)%、(26±4)%、(47±6)%、(55±10)%,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063,P<0.05).GM3处理48 h后,U266细胞中S期细胞比例增高,由(22.6±3.7)%上升到(71.5±3.8)%(P<0.01);G2/M期细胞比例降低,由(42.6±2.5)%降为(0.8±0.6)%(P<0.05);而G0/G1期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GM3可以阻滞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于S期,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1.
用改进的Klenk法从狗红细胞中提取和纯化了神经节苷脂GM3,将分离纯化的GM3加入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DME/F12培养液中,终浓度为50μM,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并按单核-巨噬细胞分化成熟,表现为细胞吞噬功能显著增强,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升高。细胞的形态呈现与分化相一致的变化,比较GM3诱导HL-60细胞分化前后细胞中性糖脂图谱的变化,CDH显著增多是GM3诱导HL-60细胞向单核-巨噬细胞分化的一个重要特征,CMH及CQH亦相应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IL-2等细胞因子在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了5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IL-2、IL-6水平及血清sIL-2R、TNFα水平。结果(1)急性白血病患者PBMNC培养上清的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P<0.01)及CR组(P<0.05);而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及CR组(P<0.01)。(2)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L-2R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及CR组(P<0.01)。(3)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其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10,P<0.05);在M5患者中血清sIL-2R与TNFα水平正相关(r=0.874,P<0.01)。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存在着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调,并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3H—TdR释放法检测了平阳霉素、阿霉素及胸腺素对BALB/C小鼠脾细胞杀伤YAC—1瘤细胞活性影响。结果显示一定量的平阳霉素除了能直接杀伤瘤细胞外,也能增强脾细胞NK样杀伤活性;并证明阿霉素有相同的作用;当平阳霉素、阿霉素分别与胸腺素合用后,这种增强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四种化疗增敏剂的体外增效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维  顾美皎 《癌症》1996,15(3):161-163
本试验用卵巢癌细胞株,采用三磷酸腺苷法(ATP法)分别观察四种化部增敏剂即三苯氧胺,克罗米酚,环孢菌素A及维拉帕米对顺铂(CDDP)或紫杉醇(Taxol)的体外增效作用,结果显示,各增敏剂在较低浓度(1μg/ml0的情况下,单用时均无明显抑瘤作用,但与CDDP或Taxol合用时增强其在一定剂量下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各增敏剂在较高浓度(5μg/ml)下,三苯氧胺,克罗米酚及孢菌素A单用有一定抑瘤作  相似文献   

15.
戊脉安等钙拮抗剂对平阳霉素细胞毒性的生化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小平  刘东平 《癌症》1991,10(3):184-186
本文在体外培养的L_(1210)细胞中观察了平阳霉素单用或与钙拮抗剂合用时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戊脉安本身在无细胞毒性浓度下与平阳霉素联合应用时,可显著加强平阳霉素(75μg/ml)的细胞毒作用。而且这种增效作用随戊脉安浓度的增加而加强,细胞存活率可由平阳霉素单药时的25%,分别降低为0.11%-9.9%。同样,当戊脉安浓度固定为20μg/ml时,增效作用随着平阳霉素浓度的增加而加强。此外,还发现钙调蛋白阻滞剂利多卡因、氯丙嗪及普鲁卡因,对平阳霉素也具有类似的增效作用,其增效幅度也随着上述各种钙阻滞剂的浓度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16.
医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的细胞毒性及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L-929细胞培养、Ames试验和显性致死试验对医用可吸引合成缝合线进行细胞毒性和致突变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对细胞增殖度的影响,D4为97.6%,D7为94.0%。对细胞形态的正常发育没有影响。Ames试验MR〈2,显性致死试验、致突变指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显示阴性反应。表明医用可吸引缝合线不具有潜在的致突变效应。  相似文献   

17.
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与年龄相关的变化是由特异的细胞色素P450酶引起的。探讨衰老与细胞色素P4503A的活性是否有关。本文用红霉素N-脱甲基酶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了SAM-R1、SAM-P1和SAM-P8三组衰老加速鼠中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3A的活性。每动动物分为7wk、36wk组。结果发现SAM-P1和SAM-P组中随年龄增长,CYP3A的活性均降低。13wk时,SAM-P1组CYP3活  相似文献   

18.
紫红獐牙菜提取物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PCEMNR)为指标,测定了抗病毒性肝炎新药紫红獐牙莱的提取物对哺乳动物遗传物质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按该药临床人体使用量的5倍、20倍和100倍的剂量灌胃处理小鼠所诱发的骨髓PCEMNR与阴性对照(生理盐水处理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步说明紫红獐牙菜提取物对哺乳动物的遗传物质可能不具有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9.
葡萄糖酸锗对小鼠Lewis肺癌放射增敏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物肿瘤模型实验方法探讨葡萄糖酸锗对肿瘤的放射增敏效应。结果显示 :治疗后单药组与对照组肿瘤平均体积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 ,用药加放射 2 0 ,2 5 Gy组肿瘤平均体积分别明显小于单放 2 0 ,2 5 Gy组 (P<0 .0 1) ,当肿瘤体积达到 4 .4 cm3 时 (原照射体积的 4倍 )测得放射增敏比为 1.5 8~ 1.7。说明本药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并能使肿瘤放射敏感性提高 5 8%~ 7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