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颅底陷入症手术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枕下减压项筋膜紧缩治疗颅底陷入症的新术式,连续手术64例无死亡,提出了齿状突压迫新概念,认为解除齿状突压迫是提高手术治愈率关键,项筋膜紧缩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慢性硬脊膜下血肿 (Chronicspinalsubduralhematomas,CSSDH)十分罕见[1~ 4] 。作者 10年前及近期各收治一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 1:患者男 ,4 2岁。因双下肢无力、排尿困难 10天入院。入院前 10天起 ,病人渐感双下肢无力 ,排尿困难。症状逐渐加重。入院前 1周 ,行走困难 ,小便不能自解 ,需留置导尿。体检 :鞍区感觉减退 ,肛门反射消失 ,双下肢肌力Ⅳ级。既往无外伤及自发出血性疾患史。椎管造影 :L2 椎体上缘水平见“杯口”征。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正常。考虑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行椎管探查。术中见 :L2 ~L4椎…  相似文献   

3.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有关SDAVF的手术治疗,国内外已多见报道,一些作者注意到术后的抗凝治疗,但尚未见专门论及术后抗凝治疗的文献。本文就华法令(Walfalin)用于SDAVF术后的抗凝治疗,做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 1988~1998年,用华法令等行SDAVF术后的抗凝治疗,资料完整的SDAVF病例34例,所有病例均经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其中男31例,女3例,男:女为10:1;年龄39~67岁。瘘口供血动脉:肋间动脉22例,腰动脉分支6例,髂内动脉分支6例。主要临床表现:上行性下肢感觉障碍33例,进行性下肢肌力减退29例,神经根痛4例,大小便功能障碍30例,泌汗功能障碍5例,性功能减退4例。  相似文献   

4.
5.
硬脊膜外麻醉术后病人卧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腰麻病人术后腰痛的发生率,去枕平卧6小时已成为护理常规。但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术后是否去枕平卧,各家意见尚不统一,为此我们对硬脊膜外麻醉术后病人卧势作了对比。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18~51岁,平均(32.5±0.7)岁,ASAⅠ~Ⅱ级,均无心血管、休克和神经系统疾病。术式种类:胃大部切除、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疝修补、股骨、胫排骨折闭合或开放复位手术。1.2术后回病房随机分Ⅱ组各35例,Ⅰ组去枕,Ⅱ组置薄枕,两组的年龄、手术部位,健康状况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均连续监测P、R、BP和颅神经检…  相似文献   

6.
颅底陷入症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底陷入症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以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手术治疗颅底陷入症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4例,所有患者均先行后路减压、枕颈融合固定,再经口咽入路行齿状突磨除.术前、术后均行CT、MRI扫描并测量相关数值.结果 术前所有不同程度的四肢痉挛性瘫痪及感觉障碍均于术后短期内缓解.术后随访2~5年,平均3.5年.术后半年4例患者均生活自理.术后2年,2例患者已经能参加一般体育活动,另2例患者能参加轻体力劳动.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颅底陷入症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意外穿破硬膜发生率约为2.7‰~ 6‰,如处理不当,术后常出现顽固、剧烈的头痛,有的头痛持续2~3周,甚至更长。笔者近日接触到2例该类患者,就其处理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武永康  虞堂云  陈明祥  李正明  施恒军 《江苏医药》2002,28(11):862-862,I001
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属罕见疾病 ,神经外科专著少有详述。作者总结 4例临床资料 ,以期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临床资料10年来 ,作者收治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 4例 ,占同期椎管内肿瘤的 2 6 % (4/ 15 3)。男∶女为 3∶1,年龄 38~ 6 0岁 ,平均 4 4 8岁。主要症状 :逐渐自下而上发展的双下肢麻木、乏力 ,病程 1余月~1 5年。 2例剧烈运动后症状加重。 1例伴小便失禁。体检 :病变水平以下感觉障碍及下肢肌力减退 ,1例为Ⅳ级 ,1例Ⅲ级 ,2例 0~Ⅰ级。无皮肤血管痣及脊柱后凸等畸形。影像学特点 :CT示椎管内不规则高、等、低混杂密度影 ,脊髓受…  相似文献   

9.
我科从2001年7月至2002年4月采用床旁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脊膜下血肿(CSDH)23例,取得满意效果,为配合此项技术的开展,我们在护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160例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中腹部下腹部手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向硬脊膜外腔注射不同的药物作为术后的镇痛,现就其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硬脊膜外脓肿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脊膜外脓肿较为少见,系神经外科少见急症之一,此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如及时治疗多可治愈。但如延误病情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使脊髓受压而致完全性截瘫,以至死亡。故临床一旦确诊即应紧急手术。我们从1990~2000年共收治7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从23~65岁,年均40岁,其中30岁以下4例,30~60岁2例,60岁以上1例,发病到就诊时间为3~7d。3d1例,4天2例,7d4例。本组病人入院时均有脊髓损伤表现,4例为脊髓横贯性损伤,3例为不全性瘫痪,病史中有3例有皮肤感染史,1例有上感史,3例病因不祥,就诊前…  相似文献   

12.
坐骨神经痛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发生疼痛的综合病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院1994年开始采用骶管内硬脊膜外封闭治疗坐骨神经痛16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自控镇痛泵在妇产科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300例术后采用硬脊膜外自控镇痛泵。对照组300例采用肌注哌替啶止痛,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肌注哌替啶比较,硬脊膜外自控镇痛泵止痛效果好、方便。结论妇产科术后应用硬脊膜外自控镇痛泵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急性硬脊膜外脓肿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卫  施益民  杨伊林 《江苏医药》2005,31(5):399-399
患者,男,52岁,因高热8d,足痛5d入院。病人2002年8月16日觉咽痛,服药后好转,8月25日高热、寒战,8月28日在当地医院住院按肺炎治疗,先后出现左足掌痛、右足背红肿热痛,抗炎治疗。9月2日10:00转我院普内科,当时尚能行走,诉左肩胛部痛。T39.0℃,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咽红,上脊背压痛,右足背红肿,14:00先后出现右下肢、左下肢瘫痪,尿滁留,胃扩张,行导尿、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16.
刘健民 《江西医药》2001,36(6):430-431
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临床上较少见.我院自1997年至今仅收治5例,占我院同期椎管内肿瘤1.1%.术前均行MR检查确诊.疗效与脊髓受压持续时间明显有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对硬脊膜假性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10年12月,本科3265例手术后出现症状性硬脊膜假性囊肿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8~69岁,平均57.3岁,均为后路手术。其中胸椎4例,腰骶椎8例。发病时间2个月~3年,平均1.5年。随机将全部病例分为2组,A组7例行硬脊膜假性囊肿切除并硬脊膜修补术;B组5例采取硬脊膜假性囊肿切除并硬脊膜修补联合经皮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术。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结果 A组7例病人手术后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6~10d(平均7.5d),术后1例脑脊液自切口渗出,并发感染,控制感染后,联合经皮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而治愈,2例术后出现囊肿复发,行二次手术硬脊膜假性囊肿切除并硬脊膜修补联合经皮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引流而治愈,其余4例未见相关并发症,Ⅰ期愈合;B组5例病人手术后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为4~5d(平均为4.5d),蛛网膜下腔引流导管留置时间为5~7d(平均5.5d)本组所有患者均未见脑脊液从伤口流出,无任何追加治疗,无逆行性感染。拔管后,对蛛网膜下腔引流管内壁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5年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采用直接硬脊膜假性囊肿切除并硬脊膜修补联合经蛛网膜下腔引流可以缩短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且可避免复发及切口感染。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信基 《江苏医药》1997,23(11):809-810
例1,女,61岁。因右腰腿痛3年伴右下肢麻木,于.1992年3月9日入院。CT示LZ~SI椎间盘膨隆,碘油椎管造影见TI。~T12受压,LZ_3、I-3_4椎间盘突出。3月19日行椎管探查术,予Tll全椎板减压,见脊髓受压搏动消失,咬除T;。、T;2部分椎板,搏动恢复,诊断椎管狭窄。术后出现两下肢瘫痪,小便失禁,MRI提示;T;;椎管内肿瘤,于4月29日由神经外科再次手术,术中见Till2脊髓膨出,左腹侧面有一紫红色肿瘤,约4CmX4cmXZcm,有包膜,质脆,予以切除。病理诊断:脊膜瘤。术后症状改善,5月22日出院。例2,男,38岁。腰痛4个月,两…  相似文献   

19.
王忠  贾学军 《河北医药》2002,24(7):561-562
目的 探讨腰骶部硬脊膜内囊肿的诊断、治疗体会。方法 分析6例腰骶部硬脊膜内囊肿患者的诊断、影像学资料,采用部分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囊肿摘除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神经根症状改善显著。结论 CT及MRI有助于确诊本病。术中注意严密止血,充分显露肿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20.
硬脊膜动静脉瘘是临床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其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可导致脊髓功能不可逆性损伤,应早期积极治疗。临床表现多为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尿、便和性功能障碍等,病程呈慢性进展。脊髓血管造影有助于疾病确诊及病灶定位。本文回顾了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影像特点,以期提高认识与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