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释"得气"     
本文以<内经>所述为根据,探讨了"得气"的实际内涵.认为<内经>中并无把"得气"与患者的酸痛等反应相联系的论述."得气"是指针刺时在患者穴位中出现的气聚现象,取决于医者自身对患者穴位中气机变化的客观体察."调气"是<内经>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而"调气"必须先要"得气".另一方面,治疗后把握和维持平调的气机,守护正气,抗拒邪气,同样也是"得气"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白小林  孙月梅 《陕西中医》2011,32(8):1100-1101
<正>《内经》曰:"人以胃气为本"说明胃气的充沛是维护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乃至生命活动的基础。故历代医家无不重视保护人体之胃气,《伤寒论》提出胃气不和  相似文献   

3.
王红玉 《河南中医》2011,31(8):835-836
中医经典<内经>与道教经典<道德经>在理论上有诸多相同点,二者的"道"含义类同,皆以"虚元"为要,皆崇尚自然,均以阴阳(道)为万物之纲纪,强调"和"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正>"因势利导"是《内经》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所谓因势利导,就是顺应疾病邪正斗争的势态,及时导邪外出。《灵枢·师传》说:"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可见,"顺而治之"是《内经》因势利导治疗思想的具体体现,强调因势利导,因性任物,使其自然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完成[1]。这一治疗原则与道家的"无为"思想中"顺其自然"相符。《内经》治疗中"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顺脏腑气机运行之势根据"五郁"形成的机理,《素问  相似文献   

5.
<正>方药中对疾病的治疗强调《内经》"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论点,对中医辨证论治提出:定位,定性,必先五胜,治病求本,治未病的五步法。在数十年的内科临床中,尤为擅长对肝病的诊治。方老从"毒虚"理论出发,认为急性期  相似文献   

6.
温通法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温通法指用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的药物治疗疾病,以达驱散阴寒凝滞之邪,疏通痹阻经脉之目的。"温"指温中、温阳,合《内经》"寒者热之"之意;"通"为通利、消散,合《内经》"结者散之"之意。导师唐定  相似文献   

7.
王睿  詹强 《新中医》2016,48(3):8-10
<正>"平秘论"推拿学术思想是由杭州市中医院詹强教授在《内经》理论指导下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所提出的。詹教授强调"平秘论"学术思想的核心是推拿临床要如《内经》所论述的那样:"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即通过推拿手法调和患者阴阳平衡,帮助患者构建力学结构平衡、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使患者力学结构、脏腑气血、阴阳达到平衡状态,从而起到祛病健身,导形引气的作用。"平秘论"学术思想不仅被应用于项痹证、肩痹  相似文献   

8.
孙淑云 《陕西中医》2012,33(8):1083-1084
<正>1《内经》"治未病"思想及其核心理念《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治未病"是《内经》提出的至今仍不失其光辉的先进思想。《内经》"治未病"有两层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即保养生命,预防疾病的发生,其主要内容就是养生;二是既病防变,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其主要内容是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1]。  相似文献   

9.
陈树东 《光明中医》2010,25(5):759-760
<正>《内经》谓:"以日之寒温,月之盛虚,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现代专家学者根据《内经》的理论,对月节律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观察,从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马骥教授为龙江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老从医50余载,颇擅运用《内经》理论指导临床诊疗,他治疗内伤杂病谨遵《内经》"治病必求于本"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辨证原则,提出"辨治内伤杂病,当需审因候机"之论,在辨证过程中强调审证求因,追源溯本,在论治过程中务求明辨病机,圆机活法。遴选马老多则以《内经》理法诊疗疑难杂病之验案,意在发微抉隐,启迪后学临证贵在辨证,辨证之要诀贵在审因候机,知常达变。  相似文献   

11.
晁恩祥教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重视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强调临床中理法方药的一致,避免个人经验的局限性。临床辨治谨守病机,尤擅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治疗肺系病强调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应用;擅用攻下法治疗急症,师古而不泥古,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辨治思路与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自立主任医师临证非常重视养生,并形成独到的养生观,即依赖自然、感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观;养形与养神并重的形神兼备观;并提出进补需慎,应食补重于药补及饮食有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纷繁复杂。西医学对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认识不够完善,影响了临床诊疗的发展,使得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率、误诊率、致残率居高不下。本文借助五运六气理论,从"天人相应"角度分析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病机,认为双相情感障碍的反复发作是由于人体不能适应自然界阴阳的运行规律,使自身阴阳的动态平衡失调所致,提出从"个人体质"和"自然气候"两个角度把握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和治疗,为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概述王忆勤教授临床治疗该病的经验:重视咳声辨位辨证、顾护脾胃、擅用敷贴及膏方等。  相似文献   

15.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先后发生了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何加强防治是全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医中药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对病原学有更加务实的认识,认为病毒、细菌等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原体是自然界所存在的"异气",这种"异气"具有非常强的传...  相似文献   

16.
藏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用药经验,围绕三因、五元等学说构建了认识宇宙万物、脏腑内外、疾病变化,以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医学框架和以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为重要内容的药性理论框架;以此指导临床组方用药;强调自然界大宇宙与人体小宇宙相应的“天人相应”观念,并依此选取合理、准确的养生保健、用药时间,尤其是疾病治疗中考虑与饮食时进食时间相配合、与疾病的病情发展阶段相结合、与使用的治疗方法结合、与疾病发病的季节相结合或与一天的时间变化相结合选择服药时间;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或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藏医在卒中防治中根据一年“六季”或一日不同时段的隆、赤巴、培根的蓄、息、发的节律性变化,择时进行药物或食物的调治,以治疗或预防卒中的发生的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上张教授强调要全面认识中医,气和气化是关键。欲深入探究中医气的内涵和气化的本质,就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临床上四诊合参,尤重问诊舌诊,融合古今,力求创新。他打破内伤外感头痛的界限,创立了治疗头痛的系列验方;主张肾功能不全属于虚损,辨治应当谨察二便,食补重在适度;他善治痹症皮疹疑难杂症,在坚守原则的同时探索中医的变通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医脾胃角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本病的发生发展不仅与肝有关,也与脾胃密切相关,顾护脾胃贯穿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整个过程,强调了从脾胃论治本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中国自古就有人本思想传统,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作为中医理论巨著的《黄帝内经》就体现出了人本思想。《黄帝内经》中所反映的人本思想包括生命观、诊治观和养生观几个方面。《黄帝内经》所反映的人本思想主要是重视人的生命,保全人的生命。保全生命是《黄帝内经》的一个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小儿常见出血性疾病,王耀光教授认为本病为虚实交杂之证,本虚者脾肾亏虚、阴虚血燥,标实者热毒内蕴、血脉瘀阻,在临床上将其分为急性期、迁延期和慢性期三个阶段,相应地提出祛邪解毒兼止血、补气健脾兼养血、调护脾肾兼活血的治疗法则,尤重视黄芪剂量的应用。并在辨病的基础上强调病证结合,综合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