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予龙胆泻肝汤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止疱、止痛和结痂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偏头痛与常规西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以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常规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基本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将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偏头痛在总有效率上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在临床基本恢复情况上,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灵龟八法针刺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缓慢捻进法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缓慢捻进法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次治疗留针时间均为30min,均治疗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4.85%,有效率93.94%;对照组愈显率62.5%,有效率78.1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缓慢捻进法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刺通电治疗、壮医药线点灸治疗、中药外敷治疗。治疗2疗程后,观察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含量。结果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针刺通电对照组为83.33%,壮医药线点灸对照组为82.21%,中药外敷对照组为81.7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各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的患者外周血中的CD3+、CD4+含量及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CD8+含量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不仅临床效果较好,而且能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体内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5.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5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26例及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28例。西药组予干扰素、VitB1、VitB12肌注治疗。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比较二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蛤蟆酊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对照组28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西医标准治疗,治疗组予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蛤蟆酊外敷治疗,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蛤蟆酊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经济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经络针刺治疗痹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以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经络针刺治疗,两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经络针刺治疗痹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灸治疗KOA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住院及门诊KO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灸组,壮医药线点灸组,针灸组,口服西药组,每组各30例。比较四组疗效、关节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3个疗程后,药线加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优于药线组73%,针刺组73%和口服西药组76%,四组两两比较,药线加针刺组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线加针刺组在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SF-36评分均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灸对KOA的临床疗效可靠,优于壮医药线,针灸和口服西药3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结合针刺脐环穴治疗偏头痛的即时效应。方法将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壮医药线点灸结合针刺脐环穴组(治疗组)25例,布洛芬组(对照组)25例,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0%,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而偏头痛积分改善率(0.45±0.21),起效时间(27.64±6.88)min,疗后VAS评分(3.04±1.62)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独取脐环穴进行壮医药线点灸结合针刺治疗,对偏头痛发作有较好的即时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五心穴和四关穴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方法:80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谷维素片,治疗组采用针刺五心穴和四关穴,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5%,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五心穴、四关穴治疗神经衰弱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熊胆溶液外涂治疗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熊胆溶液外涂,对照组予阿昔洛韦软膏外涂,治疗10天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经治10天后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但疼痛消失时间、疱疹痊愈时间等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熊胆溶液外涂治疗面部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四花穴麦粒灸治疗妇女绝经后潮热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四花穴麦粒灸治疗绝经后妇女潮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四花穴麦粒灸加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麦粒灸加针刺治疗绝经后妇女潮热有良好疗效,与单用针刺比较,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Zhong J  Lin C  Fang G  Li JJ  Chen P 《中国针灸》2010,30(9):773-776
目的:探寻治疗躯干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较佳疗法。方法:将150例躯干部PHN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点灸组单纯予壮医药线点灸葵花穴、局梅穴、手三里、内关、三阴交等;梅花针组单纯予梅花针叩刺葵花穴、局梅穴;点灸加梅花针组采用梅花针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点灸加梅花针组有效率为88.0%(44/50),与点灸组72.0%(36/50)、梅花针组40.0%(20/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个疗程后,点灸加梅花针组治愈率为74.0%(37/50),高于点灸组的54.0%(27/50)与梅花针组的22.0%(11/50)(P0.05,P0.01)。全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梅花针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起效快,疗效优于单纯药线点灸与单纯梅花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内服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内服玉屏风颗粒基础上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896-1897
目的:观察缓慢捻进针法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缓慢捻进针法配合壮医药线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1.16%,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愈率为66.67%,有效率为75.0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缓慢捻进针法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放血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及护理。方法:筛选本科室10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放血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为9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皮损修复、结痂、疼痛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放血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显著,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快速缓解症状,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缓慢捻进法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缓慢捻进法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缓慢捻进法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以提高疗效。方法:将65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火针,对照组不用火针,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经1疗程治疗,治疗组治愈率为90.9%,对照组治愈率为62.5%,且治疗组皮疹消退、结痂、疼痛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内服,对照组用抗生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对照组66.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联合壮医药线灸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掌跖脓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洗方联合壮医药线灸,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8%(P<0.05)。结论中药外洗联合壮医药线灸治疗掌跖脓疱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