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76例儿童病患列为观察对象,术后对疼痛进行分析评估后,给予安抚诱导、转移注意力、配合使用镇痛药物及应用微量泵镇痛等有效护理措施全面干预。结果减轻了小儿术后疼痛的折磨,有效促进手术切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术后对小儿疼痛的客观分析评估,有针对性的采取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效减轻了小儿术后疼痛的折磨,促进手术切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小儿术后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肾脏TEMNO针自动活检术安全性及护理体会。方法观察98例小儿肾活检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总结小儿肾活检术围术期护理体会。结果98例患儿96例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7.96%;术后并发镜下血尿27例(27.55%),肉眼血尿4例(4.08%),被膜下血肿2例(2.04%)。穿刺部位疼痛15例(15.31%)。结论小儿肾活检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检查,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术后护理指导对提高活检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骨折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取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大连市儿童医院外科二病房收治的肱骨骨折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30例,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VAS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肱骨骨折患儿术后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儿治疗就康复痛苦,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加快创口愈合,提高康复锻炼效果,临床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儿童疼痛的特点入手,介绍了术后疼痛对患儿的影响以及影响术后疼痛护理的相关因素,阐述并总结了PICU患儿术后疼痛的护理策略,为小儿术后疼痛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小儿疝气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可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可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间我院的80例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依据患儿家长的意愿将其分入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手术期间的护理方式为一般性模式,试验组患儿的护理模式为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和焦虑、恐惧、抑郁、退缩等不良焦虑、恐惧、抑郁、退缩等不良心理情绪评分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两组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护理前疼痛程度评分、依从性评分和焦虑、恐惧、抑郁、退缩等不良心理情绪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两组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以上疼痛程度评分、依从性评分和不良心理情绪评分均显著改善(P <0.05),且试验组疼痛程度评分、依从性评分和焦虑、恐惧、抑郁、退缩等不良心理情绪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且试验组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家长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儿8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42例患儿,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离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程度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5.2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0.9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能够显著缓解患儿疼痛,加快患儿术后康复,显著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四肢骨伤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四肢骨伤术后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分为参照组(52例,常规护理措施)和实验组(50例,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护理情况和护理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护理效果及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其护理舒适度(96.0%)高于参照组的(84.0%)护理舒适度,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小儿四肢骨伤术后舒适度有着积极的影响,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其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术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行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者纳入此次研究,资料选择起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入组患者被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下的术后护理。结果: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临床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出血与恶心呕吐各发生1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8%VS11.48%),(P0.05)。结论: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术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术后疼痛,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儿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对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俐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2):365-36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及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7~12月间48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疼痛教育、心理护理、提供轻松舒适环境、预防及减轻疼痛技巧指导),以2007年1—6月剖宫产术后产妇460例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及生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24h、72h)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首次肛门排气和首次下床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轻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程度,有利于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入院接受小儿疝气术的患者60例为本组资料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其中30例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另外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离床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并发症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患儿康复,缓解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因此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术后护理。方法本组5例患儿从全麻术后护理、心理护理、体位与活动、观察生命体征与腹部体征、饮食与营养、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及出院指导方面实施术后护理。结果术后无并发症及复发,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微,哭闹少,切口美观,不留疤痕,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抚触护理对小儿疝气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48例腹股沟疝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在术后综合护理基础上进行抚触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术后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疼痛评分和生命体征。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心理、呼吸频率、收缩压和FLACC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 0.05);两组患儿家属对信息支持、尊重支持、情感支持、护理支持满意度以及总体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抚触护理可有效减轻小儿疝气手术后疼痛和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患儿痛苦,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痔疮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方法将痔疮手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循证护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缓解疼痛,对照组100例按照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出血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痔疮患者术后应用循证护理缓解伤口疼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围术期健康教育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普外科接受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1 155例,由临床药师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内容包括术前心理疏导,讲解小儿腹股沟斜疝形成原因、“一日手术”模式的优点、术后发热及疼痛的原因,指导切口护理及饮食等,并统计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围术期健康教育,患儿及家长对小儿腹股沟斜疝形成原因、一日手术模式的优点、术后患儿发热疼痛原因、切口护理及饮食指导等内容的总掌握率为96.71%,对健康教育的总满意度为98.61%。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围术期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患儿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获得了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的认同,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家长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术后疼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缓解疼痛,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缓解有效率、疼痛发生率、出血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护理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7.0%,对照组为82.0%,两组疼痛缓解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的疼痛发生率及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对术后疼痛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加速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小儿骨折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我院60例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术后疼痛变化情况及心理状态的评估。结果 实施干预护理后,治疗组的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SAS评分、QOL评分分别为(46.3±11.2)和(42.8±13.6),治疗组分别为(30.5±10.9)和(56.2±14.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骨折患儿的疼痛,减轻焦虑及抑郁心理,术后生活质量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疝气在围术期护理中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某院接受小儿疝气治疗患者95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围术期护理中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疝气在围术期护理中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许蔚 《河北医药》2014,(19):3024-3026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普外科患者负性情绪、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 =57)和观察组( n =5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前SAS评分较入院时和对照组显著减低( P <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前紧张焦虑的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讨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采取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自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集的肛肠病手术患者中选取80例并随机分组,两组术后均予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止痛,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接受针对性护理,评估两组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尿潴留发生率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疼痛率占20.0%,尿潴留发生率占5.0%,显著比对照组42.5%和20.0%低( P<0.05)。护理满意度的对比,观察组占97.5%,相比对照组的82.5%显著提高( P<0.05)。结论对肛肠病患者实施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治疗配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避免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