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莱特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胸腔内药物的注射是目前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主要的治疗手段,药物种类、剂量及周期的选择都不尽相同。我们应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41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1999年9月1日~2005年9月30日我院收治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1例,其中38例均为细胞学、组织学确诊为原发性肺癌恶性胸腔积液,3例以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男29例,女12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53·6岁,中位年龄46岁。鳞癌21例,腺癌8例,小细胞肺癌6例,大细胞肺癌3例。按UICC1997年所定TNM分期[1],均为ⅢB期以上…  相似文献   

2.
卡铂胸腔注入合并盖诺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 ,而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方法。我院1 997年~ 2 0 0 2年应用卡铂合并盖诺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2 5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材料 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治疗组 :2 5例中 ,男 1 5例、女 1 0例 ,年龄 35~ 70岁、中位年龄 5 7岁 ;对照组 :30例中 ,男 1 8例、女 1 2例 ,年龄 5 0~ 70岁、中位年龄 6 0岁。两组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能正常。治疗前经B超检查胸腔积液量 >80 0ml。Karnofsky标准评分在 6 5~ 75分。1 .2 治疗方法 首先经B超定…  相似文献   

3.
恶性胸腔积液是多种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对5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予以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引流胸水并胸腔内注药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伴胸腔积液患者114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并经X线片和B超证实伴有中至大量胸腔积液。将病例分为引流腔内注药组(引流组)和抽液腔内注药组(抽液组)。引流腔内注药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18~72岁,中位年龄53岁;肺癌35例,乳腺癌17例,淋巴瘤4例,白血病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及腹水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CR basedassay检测了肺癌、恶性肿瘤胸腔积液及腹水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18例肺癌及恶性胸腔积液及腹水端粒酶活性均呈阳性 ,且其中 2例恶性渗出液端粒酶活性阳性诊断早于同步病例结果。正常组织及对照均呈阴性反应。结论 :端粒酶活性在恶性胸腔积液及腹水诊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5.
恶性胸腔积液及腹水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  买玲 《肿瘤防治杂志》2002,9(2):159-160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及腹水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based assay检测了肺癌,恶性肿瘤胸腔积液及腹水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18例肺癌及恶性胸腔积液及腹水端粒酶活性均呈阳性,且其中2例恶性渗出液端粒酶活性阳性诊断早于同步病例结果。正常组织及对照均呈阴性反应。结论:端粒酶活性在恶性胸腔积液及腹水诊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胸部恶性肿瘤的一种并发症。因其蛋白含量高、增长迅速等特点 ,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 ,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 ,有效地控制胸腔积液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及为其他治疗争取时机具有重要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我院 2 0 0 2年 5月~ 2 0 0 4年 3月收治初诊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45例。男 2 9例 ,女 16例。年龄 41~ 83岁 ,中位年龄 62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 ,Karnofsky评分 >5 0。经Χ线和B超证实 ,胸腔积液均中等量以上 ,且经…  相似文献   

7.
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并加速病情恶化 ,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胸腔积液在晚期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4月我科应用康莱特联合顺铂治疗 2 0例癌性胸腔积液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0例均为细胞学、组织学证实的晚期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其中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34~ 70岁 ,平均 5 3 6岁。肺癌 15例 ,乳腺癌 3例 ,淋巴瘤 2例。1.2 治疗方法术前一般经B超、X线及体检定位 ,如为少至中量胸腔积液 ,尽量一次抽排干净 ;若为大量…  相似文献   

8.
恶性胸腔积液或腹水是癌症晚期的并发症之一 ,直接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对其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尤为重要。我们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高聚金葡素 (BM 82 8)加小剂量顺铂 (DDP)联合做胸腔积液或腹腔内注射 ,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或腹水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4例 ,男 2 2例 ,女 12例 ,年龄 31~ 74岁 ,平均年龄 6 1岁。肺癌 18例 ,卵巢癌 6例 ,肝癌 4例 ,恶性淋巴瘤 2例 ,食管贲门癌 2例 ,结肠癌 2例。均经病理组织学及脱落细胞学证实。1.2 治疗方法胸腔积液或腹水抽水注药前在X线胸片和B超指导…  相似文献   

9.
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预后较差,目前尚无满意疗法。我院自1987年6月-1995年6月共收治恶性胸腔积液病人93例,分别采用了胸穿抽液、肋骨床闭式引流两种方法引出胸水,同时配合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现分析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全部病人经胸片、B超或CT诊断为胸腔积液,均经胸膜活检组织学或胸水细胞学诊断。其中男性54例,女性39例。年龄35-69岁,平均53岁。肿瘤原发部位:肺癌刀例,其中腺癌42例,鳞癌18例,小细胞癌8例,未分化类型3例;乳腺癌15例;食管癌6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k…  相似文献   

10.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极差。我院于1994年开始应用大连金港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榄香烯乳对1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共12例,均为各种肿瘤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者。男8例,女4例,年龄56岁~75岁,平均62.5岁。全组病例经细胞学或/和病理学证实,肺癌7例,食管贲门癌3例,乳腺癌2例。胸水内找到恶性肿瘤细胞5例。患者Karnofsky记分(KPS)在50分以上,治疗前、后均作B超及胸片(正侧位)检查,以便观察疗效。1.2…  相似文献   

11.
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采用美国美代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胸腹腔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为初次胸水治疗者,男25例,女11例。年龄23~69岁,平均48岁。均有明确的原发病,胸部X线片和B超显示中到大量胸腔积液。其中非小细胞肺癌19例,乳腺癌6例,食管癌9例,恶性间皮瘤1例,滑膜肉瘤1例。治疗前均经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全组患者Karn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3个月,治疗前肝肾功能、血常规、血凝常规、心电图均正常。2.材料:美国美代…  相似文献   

12.
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及腹水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 8月~ 1998年 7月对 85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 (其中恶性胸腔积液 47例 ,恶性腹水 38例 )应用DDP胸腹腔内注射进行疗效观察。在尽量抽尽胸腔积液及腹水后 ,以适量生理盐水溶解DDP 80~ 10 0mg m2 经导管注入胸腹腔 ,每 3周 1次 ,连用 2次。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 6 8.1% ( 32 47) ,对恶性腹水的有效率为 6 3 .2 % ( 2 4 38) ,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无明显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多指标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胸腔积液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由于病因复杂缺少高特异性的诊断指标 ,约有 2 0 %病例不能确定诊断。我们对我院1997年 10月 - 1999年 12月的 5 4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联合检测胸腔积液癌胚抗原 (CEA)、铁蛋白 (Ft)及乳酸脱氢酶(L DH) ,以探讨胸腔积液多指标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5 4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恶性积液组与良性积液组。恶性积液组 2 8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0例 ;年龄 36岁~ 6 8岁 ,中位年龄 5 4岁。均经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恶性积液。其中肺癌 2 3例 (腺癌 1…  相似文献   

14.
恶性胸腔积液10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与肺部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1985年1月~1998年1月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06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结果原发性肺癌68例(腺癌53例,未分化小细胞癌9例,鳞癌6例),胸膜间皮瘤23例,转移性肿瘤15例.结论恶性胸腔积液可由原发性胸部恶性肿瘤和转移性恶性肿瘤引起.  相似文献   

15.
我们就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情况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03~2005年共有36例中量至大量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接受了治疗: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施行胸腔置管术引流胸腔积液,胸腔积液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其中非小细胞肺癌21例,小细胞肺癌5例,食管癌6例,乳腺癌2例,淋巴瘤1例,直肠癌1例。其中1例为双侧胸腔积液,双侧胸腔间隔1周施行了胸腔微创置管术。所有患者均无化疗禁忌证。其中24例患者同期使用全身化疗。1.2治疗方法行B超定位,常规消毒和局部麻醉,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尽量将胸腔积液引流彻底,胸腔积液量大者…  相似文献   

16.
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成恶性胸腔积液常见的原发肿瘤为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等,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晚期肿瘤患者的并发症。我院自1995年1月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或胸腔穿刺术,术后胸腔内注入四环素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部分患者术后配合全身化疗,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年1月10日~2001年11月10日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6~75岁,中位年龄60岁。20例为初诊患者,10例为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肺癌20例,乳腺癌6例,淋巴瘤4例。胸部X线检查时,大量胸腔积液(超过2000mL)5例,…  相似文献   

17.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方法 ,但有些患者因体质虚弱、肝肾功能异常不能接受胸腔灌注化疗药物 ,我们采用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较好的疗效 ,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 30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4例 ;年龄 35~ 6 8岁 ,均有病理学及细胞学诊断 ,原发性肺癌 2 3例 ,乳腺癌 4例 ,食管癌 4例 ,随机分为沙培林组 2 0例 ,化疗组 10例。1.2 治疗方法沙培林组 :先行青霉素皮试 ,阴性者方可使用。尽量抽尽胸腔积液后 ,每周注入沙培林 1次 ,治疗 2~ 3次 ,剂量为 2KE、…  相似文献   

18.
DNA倍体分析在胸腹水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DNA倍体分析对恶性胸腔积液及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以57例患者的胸水或腹水作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和脱落细胞学检测,比较二者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FCM、脱落细胞学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或腹水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7%,62.96%;3.33%,48.15%.二种方法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FCM、脱落细胞学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或腹水中敏感性分别为62.96%,48.15%,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异性分别为93.33%,96.67%,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分析胸腔积液及腹水细胞的DNA异倍体,对于恶性肿瘤的细胞学诊断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胸腔内留置化疗与内生场热疗序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肿瘤由于其生物学特性,易发生周围及远处组织的侵袭及转移。许多肿瘤都可引起胸膜腔的转移,形成恶性胸腔积液。由于胸水生长速度快,不易控制,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我院从2003年1月~2005年1月采用胸腔内留置化疗与内生场热疗序贯治疗恶性胸水患者2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全组22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8·2岁;原发肿瘤为肺癌14例,胃癌3例,乳腺癌4例,恶性淋巴瘤1例;均有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依据,16例胸水中找到癌细胞,6例胸水癌细胞检查阴性者经临床、病史等排除非癌性可能;…  相似文献   

20.
顺铂与康莱特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3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1996年8月~1998年8月共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3例,随机分为顺铂单药组及顺铂加康莱特注射乳剂联合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43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25~69岁,中位年龄54.15岁。病例均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其中肺癌28例,包括腺癌21例,鳞癌4例,小细胞癌3例;乳腺癌12例;恶性淋巴瘤3例,其中HD2例,NHL1例。胸腔积液均经X线片及B超证实。胸腔穿刺抽及血性积液15例,黄色积液28例。胸腔积液离心沉淀片找到癌细胞37例,6例胸水虽未找到癌细胞,但结合临床有癌病史,经其他检查排除非癌胸水。所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