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成人不同糖代谢异常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目的 探讨各种不同的糖代谢异常 (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 )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和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 1994年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资料库中具有完整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资料的 15 6 37例中国成人 (≥ 2 5岁 )。参考 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 7组 :正常糖耐量 [NGT ,空腹血糖 (FPG) <6 1mmol/L及OGTT2小时血糖 (PG 2h) <7 8mmol/L]、单纯空腹血糖受损 (i IFG ,6 1≤FPG <7 0mmol/L及PG 2h <7 8mmol/L)、单纯糖耐量异常 (i IGT ,FPG<6 1mmol/L及 7 8≤PG 2h <11 1mmol/L)、同时FPG及PG 2h异常 (IFG/IGT ,6 1≤FPG <7 0mmol/L及 7 8≤PG 2h <11 1mmol/L)、单纯空腹高血糖的糖尿病 (IFH ,FPG≥ 7 0mmol/L及PG 2h <11 1mmol/L)、单纯餐后高血糖的糖尿病 (IPH ,FPG <7 0mmol/L及PG 2h≥ 11 1mmol/L)、同时空腹及餐后高血糖的糖尿病 (IFH/IPH ,PG 2h≥ 11 1mmol/L及FPG≥ 7 0mmol/L)。计算以上各种糖代谢异常在本组人群发生频率并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  (1)NGT、i IFG、i IGT、IFG/IGT、IFH、IPH和IFH/IPH的频率分别为 5 0 8%、8 8%、12 3%、6 1%、6 4 %、5 2 %和 10 4 %。 (2 )i IGT、IFG/IGT、IPH和IFH/IPH的频率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 ,但i IFG和IFH频率分别在 2 5~ 34岁和 5 5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Han XY  Ji LN  Zhou XH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1):1777-1780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β细胞功能在 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对6 14例既往无糖耐量异常病史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口服 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测定 ,根据单次检验结果 ,118(19 2 % )例新诊断糖尿病 ,12 1(19 7% )例被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 (IFG)和 /或糖耐量减低 (IGT) ,316例OGTT和HbA1c均正常 ,其中 5 9例OGTT正常而HbA1c高于正常。用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 ,Homa β评估基础胰岛素分泌 ,OGTT中空腹和 30min胰岛素血糖差值的比值 (ΔI30 /ΔG30 )评价胰岛素早期分泌 ,用ΔI30 /ΔG30 /HOMAIR评估处置指数 (DI)。结果 糖耐量降低与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下降相关 ,从正常糖耐量 (NGT)经IFG和IGT到糖尿病 (DM)状态 ,HomaIR进行性增加 (NGT为 0 76± 0 6 ,IFG/IGT为 1 0± 0 6 ,DM为 1 5± 0 6 ,均P <0 0 0 1) ,Homa β(NGT为 5 3± 0 7,IFG/IGT为 5 1± 0 7,DM为 4 1± 0 9)、I30 /ΔG30 (NGT为 2 8± 0 9,IFG/IGT为 2 2± 1 0 ,DM为 1 3± 1 0 )和DI(NGT为 2 0± 0 9,IFG/IGT为 1 1± 0 9,DM为 - 0 2± 1 2 )进行性下降 (均P <0 0 0 1)。根据OGTT曲线下面积(AUCg)三分位值 ,将正常糖耐量个体分为 3组 (1/ 3、2 / 3、3/ 3组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不同糖代谢异常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54名受试者(其中男149人,女105人)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1c检测.根据OGTT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IFG合并IGT(IFG/IGT)和糖尿病(DM)5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HbA1c值,对各组HbAlc与空腹血糖(FPG)和OGTT 2 h血糖(2hPG)进行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①HbA1c水平(%,下同)DM组(7.41±1.94)明显高于其余4组(以上P均<0.01),I-IFG组(6.06±0.37)、I-IGT组(5.91±0.39)、IFG/IGT组(6.12±0.38)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明显高于NGT组(P<0.05).②DM组HbA1c分别与FPG(r=0.934,P<0.01)和2hPG(r=0.760,19<0.01)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回归方程为:HbA1c=2.957+0.458(FPG)+0.05(2hPG);IFG/IGT组(r=0.326,P<0.01)、I-IGT组(r=0.254,P<0.05)HbA1c只与2hPG存在正相关;I-IFG组HbA1c只与FPG存在正相关(r=0.404,P<0.01);NGT组HbA1c与FPG(r=0.157)和2hPG(r=-0.006)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能够正确地反映正常糖代谢、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3种不同糖代谢状态的血糖水平,是区分3种糖代谢状态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中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资料评估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的有效性。方法分析2004年6月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行75g OGTT试验诊断为NGT、IGR者人群病例资料,按照2003年ADA诊断标准定义糖代谢状态NGT、IFG1、IFG2、IGT、IFG/IGT,评估IFG切点下调对IGR各组分构成的影响,分析采用新切点划分的IGR各组分合并代谢异常及其他疾病的情况。结果按照1999年WHO和2003年ADA诊断标准不同糖代谢状态构成比分别为NGT组72.2%vs 64.4%、IFG组1.9%vs 9.7%、IGT组23.0%vs 17.3%、IFG/IGT组3.0%vs 8.6%。与NGT组相比,IFG1组合并高血压(36.1%vs 30.9%,P〈0.05)、血脂紊乱(46.2%vs 38.2%,P〈0.05)、微量白蛋白尿(13.3%vs 6.1%,P〈0.05)、心血管疾病(9.6%vs 6.0%,P〈0.05)比例均显著高于NGT组。结论与1999年WHO标准相比,采用2003年ADA标准扩大了IFG和IFG/IGT人群比例,5.6≤FPG〈6.1mmo1/L人群合并代谢紊乱及其他疾病比例较正常糖代谢人群已显著提高,从疾病早期防控角度,下调IFG切点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Yang ZJ  Yang WY  Xiao JZ  Li GW  W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1):1773-1776
目的 明确美国糖尿病学会 2 0 0 3年修订的空腹血糖受损 (IFG)的下限新切点 (5 6mmol/L)对中国成人糖调节异常各组分患病率的影响 ,并探讨新切点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 1994年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资料库中具有完整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资料的 15 5 6 4例中国成人 (≥ 2 5岁 )。以空腹血糖 (FPG) 5 6mmol/L(简称新标准 )和 6 1mmol/L(简称旧标准 )作为IFG的诊断下限切点 ,分别计算单纯空腹血糖受损 (i IFG)、单纯糖耐量异常 (i IGT)、同时IFG和IGT(IFG/IGT)的患病率。以OGTT 2h血糖 (7 8mmol/L≤PG2h <11 1mmol/L)为诊断糖调节异常(IGR)的金标准 ,分析不同FPG水平对IGR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描绘FPG诊断IGR的ROC曲线 (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curve)。 结果  (1)i IFG、i IGT和IFG/IGT患病率以旧标准诊断分别为 8 71%、12 0 8%和 5 95 % ,以新标准诊断分别为 2 1 2 5 %、6 89%和 11 13%。 (2 )ROC分析提示诊断IGR的FPG最佳切点为 5 6mmol/L ,此切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 1 9%和 6 3 9%。结论 FPG标准从 6 1mmol/L下调至 5 6mmol/L使本组人群IFG患病率增加 1 2倍。从尽量缩小IFG和IGT诊断分歧的角度 ,IFG的下限切点为 5 6mmol/L可能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社区管理糖尿病、防治糖尿病肾病的重点.方法 选择参加<三甲医院与多中心社区糖尿病联合管理模式构建>项目规范管理患者中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367例,均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等指标;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367例患者按UAER分为3组,无肾病组290例(<20 μg/min)、早期肾病组67例(20~200 μg/min)、临床肾病组10例(>200 μg/min).结果 3组糖尿病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糖尿病患者BMI、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糖尿病患者的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糖尿病患者HbA1c、血尿酸、肌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可能与收缩压、BMI及血糖水平有关,提示降低血压、控制体质量、控制血糖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U)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 2 8例 2型糖尿病病人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同时测定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 两组病人在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2hBG)、甘油三酯 (TG)、舒张压 (DBP)、糖化血红蛋白 (HbAlc)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而收缩压 (SBP)、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血压控制不良将导致 2型糖尿病病人MAU。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尿病患者补体C5a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联合检测,探讨三者在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UAER的不同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UA1b组,UAER<20 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M-UA1b组,20 μg/min≤UAER<200 μg/min);临床白蛋白尿组(C-UA1b组,UAER≥200 μg/min);同期体检中心入选30例作为健康对照(NC组).所有受试对象均测定血浆及尿补体C5a、血浆及尿MCP-1和血清AGEs.结果 4组间血C5a和血MC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各组尿C5a、尿MCP-1水平及血清AGEs水平与NC组比较明显升高,且随着UAER增加,尿C5a、尿MCP-1水平及血清AGEs水平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C5a、尿MCP-1、血清AGEs与UAER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0.771、0.516,均呈正相关;尿C5a与尿MCP-1及血清AGEs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8、0.712,均呈正相关;血浆C5a与UAER、尿C5a、血浆MCP-1、尿MCP-1及血清AGEs无相关性.结论 补体活化、细胞外基质聚集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可能在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发生和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前期患者血胱抑素C(CysC)、血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及糖代谢、炎症因子指标变化,探讨不同糖尿病前期患者肾功能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60例对象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减低(IGT)组及空腹血糖并糖耐量减低(IGR)组、正常对照组,检测CysC、β2MG、UAER、Scr、BUN、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HbA1c、hsCRP等指标,统计各组指标差异。结果各糖尿病前期组β2MG、CysC、HbA1c%、hsCRP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GT组、IGR组β2MG、CysC较IFG组显著升高,P〈0.05。IFG组HOMA-IR显著高于CON组,P〈0.05;hsCRP与FPG、2hPG、HbA1c%、CysC、β2MG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存在肾损伤,餐后血糖、炎症因子与糖尿病前期肾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10.
蔡世红  黄勇 《中国医刊》2003,38(8):39-40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影响。方法  5 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 (UAER2 0~ 2 0 0 μg/min)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 (缬沙坦加低分子肝素 ) 2 4例、对照组 (缬沙坦 ) 2 6例 ,观察 12周 ,测定治疗前后UAER、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HbA1c、平均动脉压、血肌酐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UAER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 <0 .0 1) ,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P <0 .0 5 ) ;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 <0 .0 5 ) ,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HbA1c、血肌酐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可协同低分子肝素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 ,延缓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54例按UAER分为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组(A组)、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B组)和大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C组)。3组分别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发现:C组GFR较A组及B组显著下降(P<0.01),UAER显著升高(P<0.01);C组及B组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也比A组显著升高(P<0.01)。GFR与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病人GFR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其对GFR影响的大小依次为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提示:GFR与UAER联合测定能更全面地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的严格控制对延缓GFR下降及减少尿白蛋白排泄有一定意义,早期临床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糖脂清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糖脂清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喂饲高脂饲料8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30 mg/kg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按糖脂清用药剂量为3.2,1.6,0.8 g生药/kg体质量灌胃给药,以血脂康(0.25 g/kg体质量)及二甲双胍(0.25 g/kg体质量)作为阳性对照药,给药30d后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糖脂清能显著降低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降低血脂含量,降低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糖脂清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Hypertension (HTN)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various cardiovascular events. Plasma levels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 (PAI-1) modulate this risk. A deletion/insertion polymorphism within the PAI-1 loci (4G/4G, 4G/5G, 5G/5G) affects the expression of this gene.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I-1 loci polymorphisms and HTN in Korean women.
Methods  Korean women (n=1312)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I-1 4G/5G gene polymorphisms and HTN as well as other metabolic risk factors. PAI-1 loci polymorphism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 and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analysis.
Results  The three genotype groups differed with respect to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P=0.043),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P=0.009) but not with respect to age, body mass index, total cholesterol, low or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or fasting blood glucose. Carriers of the PAI-1 4G allele had more hypertension significantly (PAI-1 4G/5G vs. PAI-1 5G/5G, P=0.032; PAI-1 4G/4G vs. PAI-1 5G/5G, P=0.034). When stratified according to PAI-1 4G/5G polymorphism,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 metabolic parameters among PAI-1 genotype groups in patients with HTN as well as subjects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 The estimated odds ratio of the 4G/4G genotype and 4G/5G for HTN was 1.7 (P=0.005), and 1.6 (P=0.01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might indicate that PAI-1 loci polymorphisms independently contribute to HTN and that gene-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 may be not associated in Korean women.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不同人群中新发现的高血压相关基因HSG基因多态性 ,以揭示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选取 74例正常对照 ,其中男性 3 8例 ,女性 3 6例 ,平均年龄 (5 4.1 5± 7.77)岁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5 1人 ,其中男性 2 7人 ,女性 2 4人 ,平均年龄 (5 7.2 5± 7.97)岁 ;高血压家族患者 2 0例 ,其中女性 1 1人 ,男性 9人 ,平均 (4 9.97±6.93 )岁。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 ,进行PCR扩增法获得相应的产物 ,应用DNA测序法直接得到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后比较不同人群的该片段的碱基组成及其特征。结果 :肌酐 (Cr)和尿素氮 (BUN)在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 ,而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家族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 (P <0 .0 1 ,P <0 .0 5 ) ;高血压组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内皮素 (ET)、利钠多肽 (心钠素 ,AN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质量浓度均高于正常血压组 ,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P <0 .0 1 ) ;HSG基因 1 2位内含子的 1 40位点在 3种人群中存在G点删除变异。且其基因频率在高血压家族组、高血压组、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0 .80、0 .41、0 ,P <0 .0 0 1 )。提示 :肾功能的指标 (Cr和BUN)可能可以较早地反映高血压的进展和靶器官损害状况。血浆AngⅡ、ET、ANP及C  相似文献   

15.
对比观察硬膜外麻醉与七氟醚为主的静吸复合全麻胃次全切除术中血糖、乳酸、总蛋白、血球压积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血糖在硬膜外麻醉后90min较麻醉前非常显着升高(P<0.01),在静吸复合全麻45、90min较麻醉前均显着升高,尤以90min为着(P<0.01).乳酸在硬膜外麻醉后45、90min较麻醉前显着升高(P<0.05),静吸复合全麻后45、90min较麻醉前均有非常显着升高(P<0.001).总蛋白、血球压积在硬膜外麻醉与静吸复合全麻前、后45、90min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皮肤微血流改变与糖尿病病程及糖代谢控制的关系。方法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组24例,病程≥15年组26例)和30例对照者进行了下肢皮肤微血流的测定。下肢皮肤微血流的测定应用阻断后反应性充血(post occlusive reactive hyperemia,PORH)的方法,以左足第三趾骨背侧皮肤为测定点,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ppler flowmeter,LDF)记录阻断前(PORHrest)、阻断中(PORHmin)和阻断后(PORHpeak)的皮肤微血流值。微血流观察指标为PORHrest、PORHmin、PORHpeak、从开始减压到升至峰值的时间(Tp)。PORHmax=PORHpeak-PORHrest,PORHmax/Tp=(PORHpeak-PORHrest)/Tp。结果1)病程≥15年组的皮肤微血流值PORHpeak明显低于病程≤5年组,糖尿病患者2组的PORHpeak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21.67±3.15,病程≤5年组16.61±6.67,病程≥15年组10.54±3.22,P均<0.01);2)病程≥15年组皮肤微血流值PORHmax明显低于病程≤5年组,糖尿病患者2组的PORHma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12.87±3.68,病程≤5年组9.76±5.89,病程≥15年组5.08±3.14,P均<0.01)。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组下肢皮肤微血流PORHpeak与糖尿病病程关系最为密切(糖尿病病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75,P<0.01);下肢皮肤微血流PORHmax也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密切(糖尿病病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33,P<0.01)。4)将50名糖尿病患者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为界重新分为2组,2组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PORHpeak、PORHmax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皮肤微血流与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短期的高血糖对下肢皮肤微血流的影响作用没有糖尿病病程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体重指数(BMI),将623例老年人分为消瘦、正常、超重、肥胖4组(BMI<20、20~、24~及28~)。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超声心动图。发现随BMI增加,抽测人群平均年龄下降;超重与肥胖者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增加(P均<0.05);体重、BMI、收缩压及血糖均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呈明显正相关(P<0.05及0.001),舒张压与胆固醇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示除收缩压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及舒张压均与BMI呈正相关,均是影响BMI的独立因素。结果提示肥胖与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董幼平  刘萍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064-1066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与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选择38例胆囊结石患者及38例非胆囊结石,测量其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取血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结果胆石症组较对照组胰岛素水平明显增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胆石症组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甘油三酯是胆石症的危险因素。结论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可能与胆囊结石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和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ABC-ELISA)技术检测血清瘦素水平,用高分辨二维颈动脉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肱动脉内径及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无论男性或女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P<0.01),透析患者平均IMT值、IMT增厚率和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增加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瘦素水平是影响IMT和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瘦素与血透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肱动脉舒张功能障碍有关,可能是加速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抗凝血酶-Ⅲ(AT-Ⅲ)、P选择素(GMP-140)2项血凝指标在正常妊娠中的变化,探讨其在正常妊娠期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135例受试者的血浆抗凝血酶-Ⅲ和P选择素。受试者分为2组:正常非孕妇女50例;正常孕妇85例,分别于妊娠10~14周、20~24周、30~34周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孕妇早期AT-Ⅲ较正常非孕妇女明显升高(P<0.001),到妊娠中后期AT-Ⅲ水平显著下降,但与非孕期比较无明显改变;正常妊娠期GMP-140较非孕期明显下降至孕中期(P<0.05),孕中期后开始升高,孕晚期升高显著(P<0.01)。结论正常妊娠期血液呈生理性的高凝状态,凝血、抗凝功能保持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