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彩色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和血流状况。结果彩色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普通超声(P0.05);血管瘤位于肝左叶21例,肝右叶27例;病灶直径平均为3.65±1.68cm;单发40例,多发8例;B超声像图表现高回声型37例,低回声型8例,混合回声型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周边和内部未见血流信号占79.17%,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占6.25%,Vmax在47.65±5.37cm/s,RI为0.45±0.08,斑块状血流信号占14.58%,Vmax在42.67±5.03cm/s,RI为0.43±0.06。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而且对供血情况诊断比较清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CDFI)及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图 (PDI) ,结合脉冲多普勒对 5 0例 79个肝血管瘤进行研究 ,以探讨CDFI及PDI在诊断肝血管瘤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5 0例中 ,男性 3 0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2 5~ 70岁。共 79个病灶 ,其中强回声型 5 5个 ,等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超声造影定量特征。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42例。38例经CT及磁共振成像证实,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利用SonoLiver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以病灶与其周围正常肝实质的增强水平差值为参数进行动态血管模型(DVP)参数成像。分析肝血管瘤及病灶周围肝实质的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灌注指数(PI)及DVP曲线。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肝脏大血管瘤、肝脏小血管瘤与病灶周围正常肝实质、肝脏大血管瘤与肝脏小血管瘤、肝血管瘤中央部与边缘部Imax、RT、TTP、mTT、PI差异。 结果肝脏大血管瘤、肝脏小血管瘤的Imax、PI均高于病灶周围正常肝实质,RT、TTP、mTT均短于病灶周围正常肝实质,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67、-14.758、-9.772、-3.753、4.157,P均<0.05)。肝脏大血管瘤Imax高于肝脏小血管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6,P<0.05);肝脏大血管瘤与肝脏小血管瘤RT、TTP、mTT、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血管瘤中央部Imax高于肝血管瘤边缘部,RT、TTP均长于肝血管瘤边缘部,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87、8.091、8.654,P<0.01或0.05);肝血管瘤中央部与边缘部mTT、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血管瘤的DVP曲线及DVP参数图均可分为3种类型:Ⅰ型,消退型;Ⅱ型,未消退型;Ⅲ型:负向型。本组肝血管瘤患者DVP曲线、DVP参数图呈Ⅰ型、Ⅱ型、Ⅲ型分别为16例(16/42,38.1%)、20例(20/42,47.6%)、6例(6/42,14.3%)和15例(15/42,35.7%)、10例(10/42,23.8%)、17例(17/42,40.5%)。 结论肝血管瘤的TTP和mTT短于病灶周围肝实质。肝脏大血管瘤的Imax和PI高于肝脏小血管瘤。肝血管瘤内边缘部RT及TTP比中央部快。DVP曲线可直观显示肝血管瘤与病灶周围肝实质血流灌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ono Vue造影剂结合CPS(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简称CPS)技术在肝血管瘤造影的显像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24例31个肝血管瘤患者,用Sono Vue造影剂经肘静脉快速团注法注入体内,应用CPS技术,观察病灶回声的增强效应及时间变化。结果:造影后的肝血管瘤增强效应呈现病灶周边区先显影,逐渐向中央仲延的征象,造影增强长时间持续存在。结论:超声造影为肝血管瘤提供更加准确的定性诊断技术和鉴别诊断方法,为治疗肝血管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日常随机检查患者,遇到类似肝血管瘤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进行血流检测。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皮下软组织血管瘤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皮下软组织血管瘤的价值。方法 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7例皮下软组织血管瘤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47例皮下软组织血管瘤与病理结果相符的 43例 ,正确率为 92 %。结论 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皮下软组织血管瘤方面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在肝血管瘤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8年4月—2020年8月择取68例肝血管瘤患者纳入研究组,另择取同期肝癌患者68例纳入对照组,所选研究对象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诊断准确率来看,组间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经超声检查,研究组发现106个肿块...  相似文献   

8.
甘科红  王煜  丛淑珍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4):3910-39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脾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17例脾脏血管瘤患者经肘静脉团注SonoVue,采用对比脉冲系列成像技术,实时观察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增强特征。结果:经超声造影后,17例23个病灶均在增强早期出现增强,20个病灶(87.0%)呈周边向心性增强,3个病灶(13.0%)呈整体性增强。结论:超声造影技术能动态显示病灶增强特征,有助于脾脏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李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7):3962-3962
血管瘤属于血管错构或血管发育不良,起源于中胚层血管生成组织发育异常的残留组织,有表浅性及内脏之分,其中表浅性血管瘤主要发生在头颈部及四肢,躯干较少见。我们对78例浅表血管瘤进行了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以探讨其彩色多普勒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肝脏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无症状,多是在体检或手术中偶然发现.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一般的肝脏血管瘤因其声像图特征而检出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elta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Delta技术对病灶区或可疑病灶区扫查,并与普通二维图像比较.结果 Delta技术强化了肝肿瘤病灶特征,病灶边缘回声更加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性更加明确,特别是在小肝癌,病灶病变特征较普通二维图像明显增强.结论 Delta技术能强化肿瘤病灶病变特征,提高肝小结节病灶检出率,有助于小肝癌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肝血管瘤是肝脏超声检查中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B型超声的广泛应用,肝血管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为了鉴别肝脏肿瘤的良、恶性,提高肝血管瘤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对116例肝血管瘤进行了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蔓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蔓状血管瘤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部分肿物进行三维重建及拓宽视野成像。结果:本组1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蔓状血管瘤后经手术病理及血管造影进一步证实。蔓状血管瘤声像图主要表现为:瘤体内部呈近似不均质无回声,无回声内可见不规则走行迂曲呈管状或呈条索状弱回声或高回声。CDFI血流丰富,呈五彩镶嵌状。三维成像及拓宽视野成像技术可以很好的反映出瘤体的立体形态、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蔓状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维超声及拓宽视野成像技术是二维超声的很好补充。  相似文献   

14.
B型超声对肝血管瘤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对110例肝血管瘤病例进行总结。方法B型超声。结果发现70%以上的病人瘤体位于肝右叶,瘤体以1~2cm居多,80%以上呈强回声,在11例低回声瘤体中仅6例有强回声边缘。核素肝血池的阳性率与瘤体大小有明确关系,对直径大于3cm的血管瘤阳性率可达100%。此组病例中有1例由强回声转变为低回声,另1例由低回声转变为强回声。结论大多数肝血管瘤呈强回声,肝血管瘤的声像学特点是可变的  相似文献   

15.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绒毛膜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胎盘良性肿瘤。发生率约0.5%~1%。〉5cm的绒毛膜血管瘤发生率很低,约1∶8000到1∶50000。由于绒毛膜血管瘤常与胎盘内的动静脉吻合支有关.大约50%的病例会引起孕妇及胎儿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羊水过多、早产.心哀、胎儿生长受限(FGR)、  相似文献   

16.
肝局部脂肪缺失俗称为肝岛,其声像图表现为明亮的脂肪肝回声中出现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区。本文通过我院2006/2008年经过手术、病理确诊为肝局部脂肪缺失而超声诊断为肝低回声型血管瘤20例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皮肤及软组织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瘤是一种起源于中胚叶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是胚胎期血管网化过程异常所致,实际上是一种先天发育畸形,介于错构瘤和真性肿瘤之间,常见于儿童,发病率2%~8%,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头而部最多,易造成儿童的容貌缺陷,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心理负担。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其治疗前后对病变范围、大小、形态、边界、内部情况及频谱方面进行观察比较,以确定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治疗,疗效满意。因此,超声存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24岁,头胎孕27周,因腹胀腰酸一个月、加重4天于1996年7月8日入院。产科检查:血压15/11kPa,体重60kg,宫高33cm,腹围86cm,胎心音遥远130/分,胎位摸不清,子宫大于妊娠月份。超声检查:二维图像示宫内单胎,孕6~ 月大小,臀位,胎心搏动规律,胎头、脊柱、四肢及内脏未见畸形,羊水平均深度120mm。胎盘位于宫体前壁,厚3.5cm,在胎盘下部胎儿面向羊膜腔突出,一大小为7.9×6.6×6.5cm~3圆形肿块(见图1)。其表面光滑,块内呈稍增强的不均匀回声,基底与正常胎盘组织相连但分界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8岁,以"左侧大腿膝关节内侧上方触痛半年,后疼痛加重伴活动受限"入院.体检:左侧大腿内侧膝关节上方可扪及界线不清肿块,质地较软,不移动,压痛(+),皮肤表面无隆起.超声检查:左侧大腿内侧膝关节上方肌肉组织内可见3.1 cm×1.0 cm梭状高回声区,其内部可见1.3 cm×0.6cm类圆形低回声(图1),形态尚规整,未见明显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类圆形低回声内可见小点状不规则无回声区.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2000年7月至2004年7月应用彩色超声检查患者共595例。其中腹部B超包括肝脏、胆囊、脾脏、胰腺、双肾535例。妇产科112例,外伤48例,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