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魏晓阳 《人民军医》2008,51(6):376-377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00例分为观察组105例与对照组95例,均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人,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疗程3~5天。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罗春霞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215-2216
目的:探讨喜炎平与病毒唑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1例秋季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1例,采用喜炎平与病毒唑联合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思密达与病毒唑联合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与病毒唑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杀灭肠道病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中药加味逍遥散治疗,对照组应用阿米替林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两组内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显效率77.0%,对照组80%,两组疗效相当(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逍遥散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安全性、依从性较阿米替林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10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分别有52例患儿,对照组单纯应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应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疱疹、食欲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要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80.77%,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6.15%,观察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7.3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纯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可以较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减患儿病程,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8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喜炎平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愈59例(64.13%),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65%,对照组患儿治愈41例(44.57%),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喜炎平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痛苦,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晶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227-2227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在敏感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的喜炎平注射液12 mL,每日静脉滴注1次,10 d为1疗程.对照组不用喜炎平注射液,单用痰细菌检查药敏敏感抗生素抗炎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显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喜炎平是一种较好的抗病毒药物,兼有清热解毒、抗菌镇咳、增强免疫力作用,对细菌性、病毒性、混合性肺炎均有良好的效果,且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贲飞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402-1403
目的:分析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一年来收治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鼻内激光治疗,研究组患者激光治疗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局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激光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同时给予局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可以切实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曲唑酮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曲唑酮组和文拉法辛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在第1周末研究组(曲唑酮组)有效率为30.00%;对照组(文拉法辛组)有效率为10.00%。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3.85、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187、P〉0.05),说明两者总体疗效相当。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1、2、4及8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治疗老年期抑郁症起效快,安全性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突发性耳聋疗效的方法。方法:将突发性耳聋病例分为两组,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30例,常规药物对照组28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46.4%,两组差异显(P〈0.005),治疗中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聋可明显提高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李国山 《西南军医》2009,11(5):875-876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荆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治疗,另50例为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压及临床症状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90%(其中显效率62%,有效率28%);对照组总有效率70%,显效率22%,有效率48%。治疗组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70%(显效率42%;有效率28%);对照组总有效率44%(显效率30%;有效率14%)。两组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通心络治疗冠心病有显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随机单盲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及常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治疗组)组。分别于治疗后1、2周根据心绞痛分级变化及心电图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1周显效率为41.5%,总有效率为70.8%,2周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P<0.05);2周显效率对照组5.8%(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常规药物并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迅速控制症状,对降低心肌梗死发生及死亡率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II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的疗效。方法共收治II型糖尿病患者9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分两组(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均将二甲双胍作为基本治疗药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岛素,而对照组加用磺脲类药物。结果在空腹血糖( FPG)与餐后2 h血糖(P2hPG)比较中,研究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在糖化血红蛋白(GHb)比较中,研究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 II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血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恶性血性胸腔积液的晚期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恩度+顺铂)和对照组(顺铂),对照组胸腔内灌注顺铂(DDP)40mg/m^2,1次/w,连续2W;治疗组顺铂给药同前,同时加恩度30mg胸腔内给药,2次/w,连续2W。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进行客观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治疗组CR10例,PR19例,NC+PD16例,有效率为64.4%(29/45);对照组CR4例,PR14例,NC+PD27例,有效率为40.0%(18/45),两组问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51.1%)较对照组(24.4%)显著提高(P〈0.05);两组药物毒副反应均不明显。胸腔灌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胸水中红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恩度联合DDP能较好治疗恶性血性胸腔积液,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疗效。方法将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为诊断而就诊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0.5静点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奇霉素0.5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热情况、咳嗽消失时间以及用药过程中哦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结果观通过一个疗程的观察,总有效率上实验组要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以及咳嗽消失的时间上来说,实验组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上实验组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方案较单纯的阿奇霉素静点,治疗效果确切,退热时间明显缩短,控制咳嗽症状也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曾礼坤 《西南军医》2009,11(5):842-843
目的观察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2例),两组病员均进行常规补液,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索、西咪替丁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对照组总有效率77%,有腹痛、心律失常等副作用,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显效快,疗效高,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新玉  李睿 《西南军医》2009,11(5):833-834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盐酸法舒地尔30mg,3次/日静滴,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1次/日静滴;对照组单用丹红注射液30ml,1次/日静滴;两组疗程均为2周。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和不良反应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如何。方法选取120例患有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选择用阿昔洛韦、维生素c、利巴韦林等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60例使用同样的西药给药方式,同时给予小柴胡汤合玉屏风散及生脉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47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0%,而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较好的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碘胺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在急诊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抽取急性心律失常患者共49例,采取数字奇偶分组方式,随机将患者分组两组,对照组(24例)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基础治疗+碘胺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产生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疗效借助总有效率进行评定,两组总有效率为79.17%(对照组)、96.00%(观察组),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对照组12.5%,观察组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中,碘胺酮可有效提升治疗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病毒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112例确诊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病毒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黄芪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73.21%(P〈0.05)。结论:抗病毒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显,治愈率高,且无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先正规抗HP治疗1周(PPI+A+C方案),此后均给予PPI抑酸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增加,而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