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金岭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8):731-732
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胃肠道和妇科盆腔手术,介入治疗最突出的优点是围术期减轻机体内稳定的应激反应。但手术时气腹和体位所引起的病理和生理改变,可使麻醉复杂化。尤以硬膜外麻醉突出。下面就应用过程及外理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分析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姑息性手术--Fontan或改良Fontan手术围麻醉期的处理。【方法】25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1~15岁,体质量8.5~38kg。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Fontan或改良Fontan手术。麻醉诱导按小儿常规,麻醉维持用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及吸入低浓度异氟醚。体外循环后吸入高浓度氧气,过度通气,控制低气道压力,低肺血管阻力及低左房压、较高水平的右房压;同时用适量血管活性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等综合处理维持心输出量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麻醉过程平稳,4例病人由于严重低心排、心肺功能衰竭于术后5h~7d死亡,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6.68d。【结论】Fontan或改良Fontan手术是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心病的一种功能矫正性手术,麻醉处理中于体外循环后使肺血流达到最大、维持低状态的肺血管阻力、低水平的左房压和较高水平的右房压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由于婴幼儿生理解剖发育不完善的特点 ,常给手术和麻醉带来一定难度。尤其是婴幼儿开胸探查手术 ,由于创伤较大 ,出血多 ,呼吸干扰严重 ,必须要求术者与麻醉师密切配合来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的平稳 ,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本文对我 1997年以来 9例婴幼儿开胸手术的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例中 :男 7例、女 2例、急、慢性脓胸 6例、先天性肺囊肿 1例、漏斗胸 1例、食道裂孔疝 1例。年龄 :11月 - 3岁。体重 :10 .5 - 15kg。术前SPO2 88% - 95 % ,手术时间 90 - 2 2 5min。1.2 麻醉与处理 :麻醉前用药 :阿托品 0… 相似文献
8.
颅后窝手术的麻醉 ,因手术难度大 ,对脑干的呼吸循环中枢干扰大 ,围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 ,而称之为特殊手术的麻醉 ,我院 10年来共完成此类手术的麻醉 4 92例。全部病例安全渡过麻醉、手术期。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人总数 4 92例 ,男 372例 ,女 12 0例 ,年龄 5~ 70岁 ;手术部位 :桥脑小脑角肿瘤 184例 ,小脑肿瘤 2 12例 ,枕大孔畸形及肿瘤 2 1例 ,第四脑室肿瘤 38例 ,脑干肿瘤 8例 ,斜坡肿瘤 7例 ,其它颅后窝病变 2 2例。术前情况ASA分级Ⅰ~Ⅱ级4 6 0例 ,Ⅲ~Ⅳ级 32例 ,有明显头痛、呕吐、颅高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肺大泡手术麻醉处理的效果。方法 分析对39例肺大泡手术麻醉处理的过程。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及麻醉过程顺利,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结论 对肺大泡手术麻醉处理非常重要,关系到手术是否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给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用于颈椎前后入路手术的效果观察。方法 全组 60例 ,男 40例 ,女 2 0例 ,最大 69岁 ,最小 18岁 ,所有病例经CT、MRI检查确诊为颈椎病 ,或颈椎脱位或椎间盘脱出骨折 ,前入路 2 1例、后入路 3 9例 ,术中根据手术情况取髂骨植骨 18例。常见术前准备 ,不给术前药。采用芬太尼、氟哌利多用一产 12 3 5型微量输注泵静脉给药 ,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中能与术者交流 ,效果满意。最大用药芬太尼 2 68ug、氟哌利多 8.9mg ,Raymay评级 2~ 5级。结论 静脉给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用于颈椎前后入路手术安全有效 ,无并发症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术对19例颅内占位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全部资料,从而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2月至2001年12月,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术对19例颅内占位病变进穿刺活检及分流、引流等治疗。男性12例,女7例;年龄范围9-65岁;术前均有CT或MRI检查,确定有颅内占位。结果:19例中,胶质瘤4例、转移瘤3例、脑结核1例、均取活检由病理证实;脑脓肿4例、脑出血2例、透明隔、蛛网膜及胼胝体囊肿共4例,颅咽管瘤1例,均经抽液送检涂片病理证实后,给予引流、分流及清除病灶等治疗,取得了明确诊断和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定位准确,损伤小,安全性高,是用于颅内占位病变,尤其微小病变的定性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脑肿瘤手术患者行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减少再手术发生率。方法 通过对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颅脑肿瘤手术后行非计划再手术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再手术的主要诱发因素。结果 肿瘤残余、局部颅压的迅速变化、瘤周血管损伤为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诱发因素。结论 降低肿瘤残余率、避免局部颅压迅速变化、减少瘤周血管的损伤,均可降低非计划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小儿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行先天性髋脱位矫 形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试验组)和硬膜外阻滞组(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 测定麻醉诱导后、手术5MIN、手术2H及术毕时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反应蛋白和IL-6 的水平。结果 试验组ACTH术中及术毕均无显著改变,对照组手术2h及术毕时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儿 皮质醇、C反应蛋白术中及术毕均无显著改变,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患儿IL-6变化趋势相同,术毕明显升高, 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 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有效的阻断术中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围术期机体应激反应及状态焦虑的改善效果。方法手术患者100例,按手术日期不同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常规组,音乐组除常规护理外,术中播放背景音乐;常规组术中仅常规护理。观察2组干预前和干预后血压、心率和状态焦虑。结果音乐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状态焦虑分值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0.05);常规组干预后收缩压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后舒张压、心率和状态焦虑分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前音乐组和常规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音乐组血压、心率和状态焦虑分值显著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音乐干预能有效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减轻状态焦虑。 相似文献
15.
11例颅内压增高行硕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用异丙酚2mg/kg诱导,普鲁卡因静脉复合液维持麻醉,按普鲁卡因1mg/kg/min滴入。诱导前,后共35min,观察MAP、ICP、CPP变化。结果发现:异丙酚可使ICP迅速显著降低(P<001);诱导开始到插管后,CPP无显著变化(P<0.05),插管10min后有显著升高。结果认为:异丙酚可使高颅压患者ICP迅速显著下降;普鲁卡因维持麻醉,可较好地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和维护脑的自身调节能力,对ICP下降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电监测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 (intracranialarachnoidcyst ,IAC)与癫痫的关系 ,以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应用脑电监测对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癫痫灶局限于脑非功能区者 ,将癫痫灶和蛛网膜囊肿共同切除 ;癫痫灶局限于脑功能区者 ,将蛛网膜囊肿切除的同时 ,或对癫痫灶行以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 ,或行癫痫灶热凝术加选择性胼胝体切开术 ;癫痫灶不局限者 ,仅切除蛛网膜囊肿。结果 16例IAC患者中完全不发作者 8例 ,显著改善者 5例 ,无变化者 3例 ,未见癫痫发作加重者。结论 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的患者 ,手术切除蛛网膜囊肿的同时 ,应用脑电监测对癫痫灶进行手术 ,对IAC伴癫痫患者的治疗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手术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接受外科手术的患儿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异氟烷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HR)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HR和SBP、DBP以及RR、SpO2的平稳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呼吸恢复时间为(4.01±2.21)min,拔管时间为(6.12±3.74)min,离开恢复室时间为(13.26±5.11)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小儿外科手术中采用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方法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小,可以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加氯胺酮或异丙酚加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咪唑安定 氯胺酮组 (Ⅰ组、30例 )及异丙酚 芬太尼组 (Ⅱ组、30例 )。术中连续监测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和指脉氧 (SpO2 ) ,观察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 ,Ⅱ组较Ⅰ组对循环、呼吸抑制均明显 (P <0 .0 5 ) ,但能自行恢复。结论 咪唑安定加氯胺酮或异丙酚加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房肿块切除术 ,安全舒适 ,方便可行 ,患者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76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记录入室后静卧5rain(T)、插管前即刻(T0)、插管后1min(T1)、插管后3min(T2)和插管后5min(T3)各时间点MAP和HR,同时测定NE和E水平。结果与T比较,T0时两组患者MAP和HR显著下降(P〈0.05),从T1到T3瑞芬太尼组持续下降;T1、T3时,舒芬太尼组MAP和HR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各时间点NE和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效果均较好,舒芬太尼更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中晚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肿瘤患者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1523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手术室医源性感染发生情况及引起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523例患者中326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1.41%,其中86例经追踪寻找感染来源确定为手术室医源性感染,感染率为5.65%,占术后医院感染的26.38%;感染途径57例为体液感染、12例为尿液感染、8例为粪便感染、4例为血液感染、2例为手术器械感染、3例为其他因素感染,分别为66.28%、17.65%、9.30%、4.65%、2.33%、3.49%;患者不同性别、原发疾病、术前是否合并营养不良、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均与手术室医源性感染发生无相关性(P>0.05),连台手术、手术室内人员≥10人、术中反复多次侵入性操作时感染率分别为8.96%、10.73%、8.37%,非连台手术、手术室内人员<10人、无术中反复多次侵入性操作时感染率分别为4.17%、4.62%、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为连台手术、手术室内人员≥10人、术中反复多次侵入性操作是影响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为连台手术、手术室内人员较多及术中反复多次侵入性操作是引起中晚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以上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