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具体方法,进一步提高其疗效.方法使用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94例;周边剂量9.0~18.0 Gy(平均14.2 Gy);中心剂量16.0~48.5 Gy(平均35.4 Gy);周边剂量曲线30.0%~90.0%(平均43.5%);射点数1~10个(平均4.3个).随访6个月~8年(平均25.5个月).结果病灶消失者46例,其中16例为多发病灶;病灶明显缩小者31例,缩小11例,无明显变化3例.3例肿瘤体积增大并伴有放射性脑水肿,6例行2,3次伽玛刀治疗.结论定位诊断明确的松果体区占位病变,首选伽玛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有明显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可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再行伽玛刀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适应证及治疗方法。方法:147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采用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及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给予边缘剂量9~15Gy,等计量曲线30%~50%,随访2~18个月后,2个月后明显缩小134例,占91.2%;症状改善或消失者121例,占83.31%;1年后肿瘤消失57例,无明显改变5例,二次治疗14例,3次治疗1例,死亡1例。结论: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安全有效,易广泛应用,是松果体区肿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也是手术次全切除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黄文辉  朱建坤 《广东医学》1998,19(4):255-256
目的:探讨伽玛刀对松果区体肿瘤的疗效。方法:82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行立体定向伽玛马治疗,肿瘤直么8-35mm。肿瘤周边剂量平均为16.3Gy。结果:82例随访6-30月,肿瘤消失、明显缩小68例,部分坏死、无变化9例,5例肿瘤增大或脑内出现新病灶。结论: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合并有脑积水病人需行分流手术辅助。对确诊为生殖细胞及松果体细胞瘤需辅以全脑放疗,否则易产生转移灶  相似文献   

4.
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可行性.方法:使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松果体区肿瘤17例,周边剂量为9—18Gy,中心剂量为18—46.7Gy.随访时间为2—34个月.结果:17例中13例获得临床随访,大多数病例出现明显的症状改善和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缩小或消失等变化.结论: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松果体区肿瘤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 73例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的发病率、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定位定性诊断、手术治疗及随访心理治疗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73例桥小脑角巨大肿瘤 (均≥ 4cm)中 ,神经鞘瘤 50例 (68.4% )、脑膜瘤 1 9例 (2 6 .1 % )、胆脂瘤 4例 (5 .6 % )。 73例均有颅神经损害、小脑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及颅内高压征。 73例中手术全切除 60例 (82 .2 % )、次全切除 1 3例 (1 7.8% )。 56例颅神经损伤中需心理治疗者 40例 (54 .8% ) ,2例死于肺部感染。平均随访 3 - 5年 ,无复发 ,疗效满意。结论 将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的临床特点结合影像学检查 ,可作早期定位、定性诊断 ,并有助于手术设计。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是减少并发症 ,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结合伽玛刀以及随访心理治疗可改善预后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治疗头颈部肿瘤的定位方法。方法应用在OUR-QGD型体部伽玛刀定位系统基础上发展的定位头架及其配套部件,对我院153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CT扫描定位。结果伽玛刀治疗后3个月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CT或PET-CT随访复查情况表明,总有效率达88.9%。结论应用定位头架对头颈部肿瘤行体部伽玛刀治疗能够精确定位、精确治疗,极大提高了头颈部肿瘤伽玛刀治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当前松果体区肿瘤诊治过程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方法对收治的69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院内外诊治经过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例在入院前曾进行过治疗,包括:脑室-腹腔分流、脑室外引流、肿瘤部分切除+多次伽玛刀治疗、分流或三脑室底造瘘+单次或多次放射外科治疗、试验性放疗、分流+常规放疗或化疗等。入院后手术切除肿瘤48例,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活检3例、+放化疗4例、+X-刀治疗和全中枢放疗及化疗2例,放疗4例,放化疗5例,X-刀治疗1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目前松果体区肿瘤的治疗尚缺乏规范化和清晰的临床路径。提高对各种松果体区肿瘤生物特性的认识,综合利用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改善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颅内生殖细胞瘤 (germinom as)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 2 % ,多数发生在松果体区。颅内非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少见 ,过去称之为颅内异位松果体瘤 ,以鞍区和基底节区多见。本文报告 8例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4~ 18岁。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占同期颅内生殖细胞瘤的 44 .4%。病程 3个月~ 4年。其中鞍区 6例 ,男 4例、女 2例 ;基底节区 2例 ,均为男性。1.2 临床表现 根据肿瘤所在部位临床表现不同。肿瘤位于鞍区者主要临床表现为 :(1) 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崩症且均为首发症状。 2 4h 尿量 30 0 0~ …  相似文献   

9.
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方面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228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1.0TMRI和Gamma-Plan计划系统联网定位,Leksell-B型伽玛刀实施放射外科治疗,治疗周边剂量12~35 Gy,平均21.3 Gy(NFA:15.9 Gy;FA:27.6 Gy),中心剂量24~70 Gy,平均46.6 Gy(NFA:31.8 Gy;FA:50.3 Gy)。 结果:116例随访4~67个月,平均27.4个月,113例(97.4%)肿瘤生长得到控制。98例(84.5%)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肿瘤体积增大3例(2.6%)。分泌功能腺瘤伽玛刀治疗后内分泌症状改善率89.8%,激素水平正常化为49.7%。并发症6%。结论: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枕下经天幕入路显微外科处理松果体区及幕镰区肿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5例松果体区及幕镰区肿瘤,采用改良枕下经天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并对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5例中,肿瘤全切9例,占73.33%,次全切除2例,占13.33%,死亡1例,占6.67%,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2例,随访13例,复发3例。结论:改良枕下经天幕入路显微外科处理松果体区及幕镰区肿瘤,对病变显露良好,术后反应小,损伤小。  相似文献   

11.
X-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技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根  郭艳  章翔  宋少军  魏丽春  石梅 《医学争鸣》2001,22(20):1912-1913
0 引言 果体区肿瘤的发病率很低 ,只占颅内肿瘤的约2 % ,但是由于其位置深 ,周围有很多重要结构 ,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之一 ,开颅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很高 ,很难达到根治 [1 ] .利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 X-射线束进行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的 X-刀技术 ,近年已得到很大发展 ,为治疗松果体区肿瘤提供了新方法[2 ] .我院于 1996年引进美国 Radionics公司 RSA- 3型 X-刀 ,1996 - 0 6 / 2 0 0 0 - 0 6 ,共治疗松果体区肿瘤 86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松果体区肿瘤患者 86 (男 6 1,女 2 5 )例 ,平均年龄34 .8(13~ 76 )岁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身伽玛刀治疗癌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2例癌性梗阻性黄疸病例,其中原发性肝癌8例,胰腺癌16例,胆管癌6例,胆囊癌术后转移2例.采用全身伽玛刀治疗,用50%~65%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边缘,治疗次数6~10次,单次剂量360~600 cGy,每日一次,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按国际肿瘤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9例黄疸症状及胆红素检查均不同程度减轻.轻度减轻(SD)4例;中度减轻及明显减轻(PR)22例;黄疸完全消失(CR)3例.结论全身伽玛刀治疗癌性梗阻性黄疸疗效显著,副反应小,特别适合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姑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伽玛刀分次治疗海绵窦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9例海绵窦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局部麻醉下安装立体定位头架并定位,然后采用伽玛刀在20个月内分次治疗,即1~5个月行第1次伽玛刀治疗,病灶中心剂量为18~26 Gy,边缘剂量为9~13 Gy; 6~12个月行第2次伽玛刀治疗,根据病灶缩小程度及大小不同,病灶中心剂量为26 Gy或30 Gy,边缘剂量为13 Gy或15 Gy; 12个月后根据病灶缩小程度及仍有明显病灶者行第3次伽玛刀治疗,病灶中心剂量为30 Gy,边缘剂量为15 Gy。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36个月,39例患者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及新的脑神经受损症状。39例患者第1次治疗后6~8个月行MRI检查示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病灶缩小>30%。第2次伽玛刀治疗后12个月行MRI检查示18例患者病灶基本消失,病灶缩小>90%;21例患者病灶缩小,病灶缩小>50%。21例第3次伽玛刀治疗后12个月行MRI检查示病灶缩小,病灶缩小>90%。5例由于不能耐受或其他原因拒绝第3次伽玛刀治疗的患者,治疗后24个月行MRI检查示病灶较第2次伽玛刀治疗后12个月进一步缩小,病灶缩小>80%。39例患者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及新的脑神经受损症状,症状改善率为87.2%。结论伽玛刀分次治疗海绵窦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邓峰  廖思辉 《广西医学》2004,26(4):553-554
由于松果体区肿瘤位置深,邻近重要机构,手术难度大,手术全切率不高,但多数对放疗敏感。因此,放射治疗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我科近年来收治松果体区实质性肿瘤12例,采取放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7~2 2岁,平均15 3岁。主要临床症状:12例均有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有3例入院时为嗜睡状态。6例伴视力下降,3例合并鞍上转移者出现视野缺损和口渴、多尿或尿崩。7例出现双眼上视障碍。4例出现性早熟。1 2 影像学表现 CT检查:12例患者松果体区均发现类圆形实质性肿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伽玛刀治疗高龄大型听神经瘤的中长期疗效,探讨伽玛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适应证.方法 应用Leksell伽玛刀治疗高龄大型听神经瘤50例,肿瘤最大径为31.0~63.0mm,肿瘤平均体积为(14.8±8.0)cm3.照射肿瘤的中心剂量为22.0~28.0 Gy,平均周边剂鼍为(12.3±0.9)Gy.随访时间为68~138个月.结果 46例健在,4例死亡.伽玛刀术后45例肿瘤缩小,2例无变化,3例增大,肿瘤控制率为94%(47/50).14例保留有效听力,其余听力无变化或下降.2例出现轻度面瘫,18例出现面部不适或麻木,7例出现脑积水行分流手术.结论 伽玛刀对高龄、脑干受压不明显、肿瘤内有部分囊性变的大型听神经瘤(最大径≤40mm)有良好长期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的42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全切除33例,次全切6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38例,病情加重2例,脑积水加重2例,无视野缺损、硬膜外血肿及死亡病例,以上4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临床症状均缓解出院。结论根据松果体区肿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手术者手术习惯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是完全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关键;同时重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1998年7月至2002年4月,收治松果体区肿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病人12例,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加伽玛刀治疗,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方法切除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并行终板造瘘术的疗效,讨论显微解剖学的理论基础.方法 对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并行终板造瘘术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9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9例.均在处理完肿瘤后行终板造瘘术.结论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手术切除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系通过胚胎组织残留的透明隔间隙进人第三脑室,正常组织损伤极少,可在直视操作下切除第三脑室及松果体区肿瘤,肿瘤全切除或次全切除率高,对于未做肿瘤全切除及考虑术后局部组织肿胀或放疗期间局部肿胀致导水管开口梗阻者,可同时行终板造瘘术,以解决脑积水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分析X 刀对儿童颅内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 3 3例经X 刀治疗的儿童 ( 4~ 13岁 )脑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 4~ 2 4个月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 3例患者治愈 6例 ( 18 2 % ) ,好转 2 1例 ( 63 6% ) ,死亡 6例 ( 18 2 % ) ,总控制率 (治愈 +好转 )为 81 8%。结论 :X -刀对儿童颅内肿瘤的疗效肯定 ,并发症少 ,对良性肿瘤如松果体区肿瘤及实质性颅咽管瘤可不经开颅手术而治愈 ,对颅内恶性肿瘤也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1H核磁共振波谱(1H-MRS)引导辅助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的效果。方法选择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脑胶质瘤20例,分为常规核磁共振(MRI)定位组和MRI结合核磁共振波谱(MRS)定位组,各10例。常规MRI定位组以肿瘤性增强病灶及周围短T1、长T2区为靶灶范围;MRI+MRS定位组则以肿瘤性增强病灶及周围短T1、长T2区间Cho:NAA指数(CNI)≥1.6者为靶灶范围。以伽玛刀治疗后12个月为终未观察期,统计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有效者13例(65%),包括常规MRI定位组6例,MRI+MRS定位组7例。10例(50%)患者发生脑水肿,包括常规MRI定位组8例,MRI+MRS定位组2例。统计分析示MRI+MRS定位组靶灶直径、脑水肿发生例数、脑水肿范围较常规MRI定位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伽玛刀治疗加入MRS因素有助于对脑胶质瘤甄别,减少因盲目扩大治疗范围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