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前后胃粘膜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下胃粘膜病变特点及根除治疗后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有消化道症状 ,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 2 5 2例 ,按类型分为 4组 ,在根除治疗前后分别于胃底、胃体、胃窦多部位活检 ,行病理学及HP检查 ,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 ,采用丽珠胃三联片治疗 1周。结果 :慢性活动性胃炎HP检出率最高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的HP检出率均高于慢性非活动性胃炎 ,但 4组HP检出率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粘膜活动性炎症 ,萎缩及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P <0 .0 1)。丽珠胃三联根除治疗后HP( -)组中活动性胃炎检出率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密切相关 ,它可导致胃粘膜炎症加重 ,萎缩和肠上皮化生。根除治疗后可使胃粘膜炎症活动减轻 ,但对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短期内无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疗效。方法:选择有HP感染的DGP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10 mg tid,治疗10d;治疗组选择多潘立酮10mg tid,埃索美拉唑40mg bid,阿莫西林1.0 bid加呋喃唑酮0.1 bid,治疗10d,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并做X线胃排空试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HP阳性DGP患者根除HP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91.7%,单用多潘立酮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DGP患者根除HP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荆花胃康联合质子泵(PPI)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经胃镜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为HP阳性的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各60例,将慢性胃炎组随即分为两组:1荆花胃康组(30例):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荆花胃康,疗程7d;其中荆花胃康,口服3粒,2次/d,14d。2四联对照组(30例):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丽珠得乐进行治疗,疗程7d;其中枸橼酸铋钾,口服220mg,2次/d,14d。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随机分为三组:1荆花胃康组(30例):用药同慢性胃炎组。2四联对照组(30例):用药同慢性胃炎组。3标准三联组(30例):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疗程7d。各组入选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在HP根除治疗1周之后继续兰索拉唑(按30mg,1次/d)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后7d、14d、21d及49d以上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并进行积分评估。疗程结束后4周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慢性胃炎患者中,荆花胃康组HP根除率与四联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治疗后7d嗳气、上腹胀及上腹痛等症状缓解方面荆花胃康组明显优于四联对照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中,荆花胃康组HP根除率与四联对照组、三联组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治疗后7d疼痛、烧灼感、嗳气及腹胀等症状缓解方面荆花胃康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荆花胃康对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根除率方面可与传统四联相媲美,在治疗后7d疼痛、烧灼感、嗳气及腹胀等症状缓解方面荆花胃康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胃炎伴HP感染病人,随机分为A、B组及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予西药序贯疗法治疗10 d;A组予西药序贯疗法治疗10 d联合中药辨证论治4周;B组予西药序贯疗法治疗10 d联合中药辨证论治2周.观察3组HP根除率,并采用症状积分量表测评.结果:3组病人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3组治疗后有效率及HP根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HP感染能根除HP,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低于单独应用西药序贯疗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张羽  董兴海 《海南医学》2001,12(10):10-12
目的 研究健脾清热中药对Ⅰ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10 0例Ⅰ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 2组。研究组 (A组 ) 5 0例 ,服用健脾清热中药 (汤剂 ) 5 0ml 3 日 ,雷尼替丁 15 0mg 2 日 ;对照组(B组 ) 5 0例 ,口服甲硝唑 40 0mg 2 日 ,阿莫西林 10 0 0mg 2 日 ,雷尼替丁 15 0mg2 日 ,疗程均为 2周。停药 4周后给予1 4 C -UBT试验。结果 临床症状缓解率A组高于B组 (P <0 .0 5 ) ,HP的根除率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A组产生的治疗副作用少。结论 健脾清热中药外加雷尼替丁是一种根除Ⅰ型幽门螺杆菌和缓解慢性胃炎症状的有效组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雷贝拉唑和中药胃苏颗粒治疗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胶囊及两种杭生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胃苏颗粒.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高,且服药后的第1天和第3天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0.7%,优于对照组的83.7%(P<0.05).治疗组 Hp根除率为92%,对照组HP的根除率为83.7%(36例),两组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别.结论:联合使用雷贝拉唑和胃苏颗粒治疗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具有症状消失快、溃疡愈合迅速、Hp根除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7.
朱留华  张书凡 《中原医刊》2006,33(20):80-82
目的对中药胃幽净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188例确认为HP感染的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作胃镜检查,并检测W ar-th in-starry银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4C一尿素呼气试验以确定HP感染。本研究分两大组。①慢性胃炎组,试验组(A组)63例,服用胃幽净、泰胃美各2周;对照组(B组)60例,服用维敏胶囊,泰胃美各2周。②十二指肠溃疡组:试验组(C组)34例,服胃幽净2周,泰胃美、维敏胶囊4周;对照组(D组)31例,服瑞贝克2周,泰胃美、维敏胶囊4周。各组均于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HP。结果A组根除率为68.33%,B组根除率为63.49%.二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胃幽净与维敏胶囊根除HP效果相当。C组根除率为85.3%,D组根除率为64.5%,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胃幽净根除HP效果优于瑞贝克。结论中药胃幽净对幽门螺杆菌具有较高的根除疗效,胃幽净联合泌剂根除HP优于胃幽净单独应用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0天序贯疗法与经典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胃炎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60例有慢性胃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为浅表性胃炎,HP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天序贯疗法组):前五天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后五天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替硝唑治疗。对照组(三联疗法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三联治疗,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27例(90%),症状改善28例(93.3%),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24例(80%),症状改善27例(90%)。Hp根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序贯疗法Hp根除率高于三联治疗组。而两组间不良反应率及症状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天序贯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优于传统三联疗法,值得在儿童慢性胃炎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淑艳  任德昶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63+2014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对我院96例确诊HP感染患者,采取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替硝唑500mg、胶体次枸橼酸铋240mg,均每日2次口服。治疗2周后复查纤维内窥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四联疗法治疗症状明显缓解率98%,对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93.8%,慢性胃炎HP根除率87.5%。结论:四联疗法是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舒心 《河北医学》2008,14(5):521-52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的关系,以及Hp相关的治疗。方法:①分别统计46例IDA伴慢性胃炎与50例非IDA慢性胃炎两组Hp感染率;②将42例HP感染相关IDA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根除细菌加口服铁剂与单用铁剂方案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观察疗效。结果:IDA伴慢性胃炎者HP感染率高于非IDA慢性胃炎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感染相关IDA患者接受根除细菌加铁剂治疗前后其Hb、血清铁、铁蛋白均显著增高,而单用铁剂组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HP感染与IDA可能有一定相关性,当IDA患者铁剂治疗效果不显著时宜考虑是否存在Hp相关IDA,根除HP感染后对IDA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及意义,以及Hp感染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及上述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8例慢性胃炎胃窦及胃体组织中TGF-β1、Smad3、CTGF的表达情况。幽门螺杆菌经13C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法检测。结果 TGF-β1和CTGF在萎缩性胃窦炎中Hp阳性及阴性患者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萎缩与萎缩性胃炎患者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CTGF随着萎缩程度的加重阳性细胞数增多。Smad3在非萎缩与萎缩组间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胃体部,TGF-β1、Smad3、CTGF主要表达于固有腺细胞中,在萎缩性胃体炎中可见间质中CTGF,TGF-β1及Smad3表达增多。结论 TGF-β1和CTGF可能在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Hp感染促进及加剧了萎缩性胃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细胞免疫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慢性胃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Hp阳性慢性胃炎 91例 ,给予抗Hp三联 (胶态铋、阿莫西林和甲硝唑 )和普瑞博思治疗 2周 ;Hp阴性慢性胃炎 2 2例 ,给予思密达和普瑞博思治疗 2周 ;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 2个月分别进行胃镜及Hp检测并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胃粘膜屏障 (GMB)功能。 结果 治疗前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比较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P <0 .0 5 ) ,GMB功能差 (P <0 .0 5 )。治疗后 2个月随着Hp的清除 ,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P <0 .0 5 ) ,GMB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5 ) ,但两组Na+ 渗出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胃炎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与Hp感染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对 71例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行快速尿素酶检测和病理学检查 (Giemsa染色 )以检测Hp ,并与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 5 0例及十二指肠溃疡 5 4例进行比较。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组与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组的Hp检出率均较低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与十二指肠溃疡组Hp检出率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各级反流性食管炎Hp检出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反流性食管炎组中 ,年龄≥ 6 5岁者的Hp检出率明显高于年龄 <6 5岁者 (P <0 .0 1)。 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与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患者中的Hp感染率较低 ,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分级无相关性 ,但随年龄增长 ,Hp感染率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慢性胃炎治疗的价值。方法将92例经胃镜、病理学和Hp检测确诊为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为A组和B组,并以同期57例非Hp相关慢性胃炎作为阴性对照组(C组)。A组除给予正规三联抗Hp治疗外,各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12~18个月随访结束时的症状体征、胃镜检查结果及粘膜炎症程度和炎症活动度变化。结果A组治疗前炎症程度和活动度均较C组严重(P<0.01),而与B组相似(P>0.05)。疗程结束后4周A组炎症程度和炎症活动度均明显轻于B组(P<0.01或0.05)。A组炎症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消退(P<0.01),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12~18个月随访发现,A组Hp持续阴性35例(35/41),炎症得到持久的控制,中-重度的炎症程度和活动度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P均<0.01),而B组炎症很快恢复至治疗前水平(P>0.05),中~重度炎症程度及炎症活动度病例明显增加(P<0.05或0.01)。A组症状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均<0.01)。结论Hp相关性胃炎给予根除Hp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成为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金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疗效。方法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左金丸联合三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片),对照组单用三联疗法。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胃脘胀痛、口苦口臭)、病理组织学炎症改善及Hp根除率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金丸适用于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  相似文献   

16.
孙波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1155-1157
目的 探讨胃黏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选择248例慢性胃炎患者,其中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126例(Hp阳性组),Hp阴性慢性胃炎患者122例(Hp阴性组).通过组织学方法评定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改良Giemsa染色法对受检者做Hp感染诊断,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IL-1β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iNOS表达.结果 248例慢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率为50.8%,Hp阴性率为49.2%;Hp阳性与阴性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炎症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阳性组胃黏膜中TNF-α、IL-1β水平及iNO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2±0.21)ng/mg、(0.38±0.09)ng/mg和(68.74±5.78)%,Hp阴性组分别为(0.56±0.14)ng/mg、(0.11±0.02)ng/mg和(22.33±3.66)%,两组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及iNOS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TNF-α、IL-1β及iNOS均与胃黏膜炎症程度、Hp感染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Hp相关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呈现一种炎症改变,这可能与细胞因子TNF-α、IL-1β、iNOS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p)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感染率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在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胃镜下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248例,同期随机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00例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均进行Hp检测,观察两组Hp的感染率。将合并Hp感染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增加正规抗Hp治疗10天,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胃镜下炎症修复情况。结果 胆汁反流性胃炎组Hp阳性率为26.21%(65/24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Hp阳性率为48.00%(96/20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Hp感染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根除Hp后治疗有效率94.44%,而未根除Hp的治疗有效率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对于合并Hp感染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根除Hp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超声技术通过对患儿胃排空功能的检测,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排空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7月于笔者医院儿科消化门诊诊断为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82例,随机分成Hp阳性组42例以及Hp治疗组40例。Hp阳性组给予吗丁啉治疗4周,而Hp治疗组则先进行彻底的Hp感染清除再服用吗丁啉,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均接受B型超声进行胃排空功能的检测。结果 Hp治疗组餐后30min、60min和90min的胃窦液体排空率明显高于阳性组(t=2.879、7.432、10.443,P=0.039、0.012、0.004);经过Hp感染治疗后对胃窦排空率治疗前后结果进行比较,治疗后的排空率明显高于治疗前(t=5.342、7.643、4.873,P=0.029、0.015、0.036);治疗后Hp治疗组的胃半排空时间低于Hp阳性组(19.54±1.56 vs 25.45±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67,P=0.034);两组患儿治疗后结果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10.567、12.876,P=0.003、0.001)。结论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排空障碍具有重要关系,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有效提高儿童消化不良疾病的排空率,减少其出现营养不良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0及其受体CXCR3在成年人结节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1月就诊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病研究所胃镜室的患者,根据内镜下表现、病理学检查及幽门螺旋杆菌(Hp)呼气试验筛选结节性胃炎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共64例,将患者分为结节性胃炎组(NG组)33例、Hp阳性的慢性非萎缩胃炎组14例、Hp阴性的慢性非萎缩胃炎组17例,其中结节性胃炎组均有Hp感染,收集胃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等技术检测各组患者胃黏膜CXCL10、CXCR3蛋白阳性染色、蛋白表达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胃黏膜中,NG组、Hp阳性慢性非萎缩胃炎组、Hp阴性慢性非萎缩胃炎组间CXCL10、CXCR3蛋白均有阳性表达,各组间弱阳性表达较多,其中Hp阳性慢性非萎缩胃炎组胃黏膜内CXCL10、CXCR3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7.5%(7/8)、75.0%(6/8),但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NG组和Hp阴性慢性非萎缩胃炎组相比,Hp阳性慢性非萎缩胃炎组CXCL...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分别以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CBS),H.受体拮抗剂(H_2RA)为基础的一周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kter pyloriHP)的根除率。方法:65例中HP(+)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给予一周三联根除HP治疗。A组为 PPI20mg+阿莫西林 1.0g+甲硝唑0.4g 均 Bid,B组为 CBS120mg+克拉霉素 0.25g+甲硝唑0.4g均Bid,C组为H_2RA(泰胃美或法莫替丁20mg,雷尼替丁150mg)Bid+阿莫西林1.0+甲硝唑0.4g均Bid。停药至少4周后复查~(14)C—UBT。结果:A 组根除率为85.7%(18/21);B组为87.5%(21/14);C组为80%(16/20)。结论:以PPI为基础及含克拉霉素的以铋剂为基础的一周三联方案可获得相似的根除率但根除率并未达到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