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DEJU四联液鼓室加压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8至 1998年我们对门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鼓膜穿刺抽液后经外耳道鼓室加压给 DEJU四联液治疗 ,疗效较好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资料完整的分泌性中耳炎 10 0例随机分为治疗耳、对照耳各 10 0耳 ,男 5 8例 ,女 42例 ,14~ 74岁 ,其中 14~ 30岁 45例 ,31~ 5 0岁 19例 ,5 1~ 74岁 36例 ;治疗开始前病程 :治疗耳 6 2 .80± 6 3.47d;对照耳 6 5 .2 0±6 7.11d,两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临床症状均表现为耳闷、低音调耳鸣、自声增强等 ;6 2例发病前或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88例 (占 88% )鼻粘膜充血或有少量粘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扩张导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3例(15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下插入咽鼓管扩张导管至其峡部,加压并持续扩张其球囊2 min,然后经外耳道行鼓膜穿刺抽液,用地塞米松冲洗鼓室,再用含丝裂霉素C明胶海绵涂擦鼓膜穿刺部5 min。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插管成功,随访4~5个月,11例(11耳)疗效满意,耳闷胀感消失,声阻抗提示鼓室图由"B"型恢复为"A"型,纯音听阈测试提示听力提高10~20 dB,内镜检查鼓室无积液,无感染、出血、鼓膜穿孔等并发症。2例伴有过敏性鼻炎患者(4耳)于术后3个月又出现闷胀感,轻度听力下降,但无鼓室积液,经抗炎和抗过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扩张导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操作简便、微创,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影响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膜置管目前仍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效手段之一 ,但也有诸多因素影响其临床疗效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84例 (1 2 0耳 ) ,其中男性 46例 (78耳 ) ,女性 3 8例 (42耳 ) ;年龄 6~ 72岁 ;病程 2月~ 7年。患者以耳闷胀感 ,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检查见鼓膜呈淡红色或黄色、内陷、光锥缩短或消失。声导抗图均为 B型鼓室压图 ,同侧镫骨肌反射未引出。纯音听力测试均为传导性聋。所有患者置管前均行 l~ 3次鼓膜穿刺治疗。1 .2 治疗方法 用 75 %酒精消毒外耳道后 ,表面麻醉下 (不配合儿童用全麻 )于鼓…  相似文献   

4.
1996年 5月至 1997年 12月 ,我们用山东医科大学研制的新型咽鼓管导管[1] 经口插管注药、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 5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分泌性中耳炎 6 5例中 ,男 39例 ,女 2 6例 ;12~ 70岁 ,病程 10d~ 2月 35例 ,3月~ 15年 30例。患者听力下降 ,低调耳鸣、耳闷或伴同侧头胀满感。耳镜检查示鼓膜内陷、浑浊或慢性充血鼓室积液 ,均经药物治疗无效。电测听检查示骨导在基本正常范围 ,语言频率气导均值 <10~2 0 ,~ 30 ,~ 40 ,>40dB ,治疗前后分别为 0 ,5例 ,5 ,2 8例 ,18,17例 ,30 ,10例和 12 ,5例。…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 ,而且近几年发病率明显上升。现将我科近几年用利巴韦林 (病毒唑 )、林可霉素 (洁霉素 )和地塞米松等量混合液 (以下简称三联液 )局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共 4 8例 ,男 2 9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2 9岁。1 2 病史 :发病前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史者 38例 ,不明显者 10例。1 3 病程 :耳闷耳聋史 :15天以内就诊者 36例 ,1个月以内就诊者 7例 ,2个月以内就诊者 4例 ,2个月以上就诊者1例。1 4 治疗过程 :凡来诊者均经全身的抗炎、抗过敏治疗 ,1%麻黄碱点鼻和…  相似文献   

6.
1993年以来,我科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分泌性中耳炎323例中,男169例,女154例,16~53岁,平均36岁,病程7d至5月。临床表现为耳闷,有堵塞感,有时伴有耳鸣和听力下降,摇头时有水流感,随头位变动听力减退,耳闷有所变化。纯音测听检查提示传导性耳聋,气骨导差20~30dB,声阻抗B型曲线或C型曲线。12 治疗方法 穿刺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消毒耳甲腔、外耳道、鼓膜,在鼓膜前下限用5号球后针头(磨短针头的斜坡)刺入鼓室…  相似文献   

7.
<正> 我科自1993年以来应用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46例,年龄5~60岁,其中5~12岁9例,13~50岁32例,51~60岁5例.男30例,女16例.除2例病程为半月以上外,其余多为1周以内,以2~4天者居多.诊断标准 ①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②自觉有不同程度耳闷、耳闭、耳鸣、听力下降、头部摇动时耳内流水感或声响、患侧头部胀感或麻木感;③耳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促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剂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15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牟珊  张勤修  周立  谢慧 《四川医学》2011,32(7):973-975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合并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利用耳内镜、纯音测听、声阻抗及鼻内镜、鼻窦CT,对耳闷、听力下降3个月以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检查,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合并鼻-鼻窦炎42例(65耳),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手术及药物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除1例(2耳)患者不明原因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外,其余所有患者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均有改善,声阻抗、纯音听力测试结果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鼻-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有密切相关性,因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应关注、评估鼻-鼻窦炎,以防漏诊与分泌性中耳炎共同存在的鼻部病灶,导致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10.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疾病 ,发病 2周后 ,常出现鼓室积液 ,影响患儿听力 ,继续用抗生素效果不佳 ,鼓室导管穿刺术小儿不易配合且患者痛苦大 ,由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治疗尚未找到最佳的方法[1] 。作者 1997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用多功能微波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18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儿均为五官科急性中耳炎后期 ,临床用药治疗无效转来本科的门诊病例 ,随机分为 2组。物理治疗组 18例 ,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2~ 8岁 ;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低龄儿童无主诉 ,年长儿诉耳闷 ,耳聋 ,耳鸣…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6年12月~1998年9月应用ZEZ-I型中耳炎治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9例,效果满意一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9例,男47例,女42例,年龄8~79岁.平均43.5岁。病程7d~3年,部分病例经其它治疗效果欠佳。89例均有耳聋,耳鸣,耳闷的症状,儿童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语迟,学习成绩下降.电测听多为传导性聋,也可表现混合性耳聋。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们用中耳吹张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98例、134耳,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分泌性中耳炎98例中男66例、88耳,女32例、46耳,6~62岁,病史15d~10年。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耳闷耳胀,低音调耳鸣,...  相似文献   

13.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从 1996年 6月开始我们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2 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8例、34耳中男 16例 ,女 12例 ,15~42岁。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13例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15例。鼓膜内陷充血 34耳 ,可见鼓室积液征 8耳 ,纯音测听均提示传导性聋 ,声阻抗显示鼓室压为“B”型 15耳 ,“C”型 19耳。1 2 治疗方法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 8例、34耳 ,采用 0°鼻内窥镜 ,用 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置入鼻腔内 2次 ,第 2次棉片应尽量放…  相似文献   

14.
α-糜蛋白酶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α-糜蛋白酶与地塞米松注射液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过程中消除或缓解耳闷症状的效果。方法:对3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别在鼓膜穿刺抽液后注入α-糜蛋白酶与地塞米松注射液和单纯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α-糜蛋白酶与地塞米松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为67%,对照组为50%。结论:α-糜蛋白酶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较为合理、有效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月~2001年1月,我院应用山东医科大学研制的新型咽鼓管导管经口插管注药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分泌性中耳炎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8~60岁。病程10d~2个月36例,3个月~5年24例。患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报》2014,(9):1378-1379
目的:观察龙花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58耳)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31耳)和治疗组25例(27耳)。两组患者均经耳内镜行鼓膜切开术及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治疗3 d,治疗组再加用龙华汤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其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1.48%;对照组有效率为4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花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吉诺通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发病与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反应及感染有关.治疗方法多种,本人自1999年1月至2000年9月采用吉诺通口服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治疗组35例(41耳)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8~65岁,病程4天~4个月.对照组20例(24耳)中,男¨例,女9例,年龄15~56岁,病程3天~4个月.两组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1)主诉耳闷,听力下降;(2)体检:鼓膜完整,内陷,伴有或不伴有积液症;(3)电测听检查有传导性听力障碍,声阻抗鼓室压曲线为B型或C型.  相似文献   

18.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之一是通畅引流 ,临床上一般应用鼓膜穿刺术达到这一目的。但单纯的鼓膜穿刺术对较粘稠的中耳腔积液或鼓膜内陷效果较差。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术中空气注入 ,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行鼓膜穿刺术 2 7例中 ,男 1 6例 ,女 1 1例 ,年龄 2 2~67岁。均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耳闷塞感 1天至 1月不等 ,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史 2 1例。患耳临床检查鼓膜完整 ,鼻咽部未见占位病变。电测听为传导性耳聋 ,气骨导差 >1 0dBHL ,声阻抗鼓室图为B型曲线 ,鼓室内负压均 <-1 0 0mmH2 O。手术方法 在耳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15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微波组78例(86耳),对照组74例(84耳),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微波组78例(86耳)患儿按病程、年龄分组比较。结果:微波组有效率75.6%,对照组51.2%,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1);微波组疗效与病程、年龄有关。结论:微波治疗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有积极作用,病程越短,疗效越好,12岁以下儿童疗效优于12岁以上儿童。  相似文献   

20.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负压、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点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治疗方法有多种。1999年3月至2 0 0 2年2月我们应用鼻内窥镜直视下咽鼓管吹张术结合向咽鼓管内注入类固醇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 3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分泌性中耳炎5 3例中男2 7例,女2 6例,10~5 6岁,平均32岁。上呼吸道感染后初次发病12例,反复鼓膜穿刺后复发14例,其他2 7例,均为单耳发病,都有耳闷塞感及听力减退史,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及放疗史。查体示鼻中隔无偏曲,鼓膜完整,标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