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腭裂整复术麻醉安全时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腭裂整复术的有利麻醉时机。方法: 随机选择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择期整复术患儿180例。按年龄平均分为3组:A组1~2岁;B组2~3岁;C组4~7岁。观察麻醉期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和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C组SpO2变化均明显高于A组(P<0.01);拔管后舌后坠、喉痉挛及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而B组、C组之间的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腭裂整复术的有利麻醉时机应选择在2~3岁为宜。  相似文献   

2.
兰允平 《河北医学》2002,8(1):57-58
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至 11月参加全国慈善总会发起的“微笑列车”活动中 ,共收治唇腭裂患者 12 6例 ,其中 16例大龄患者由口腔科医生单纯局麻下进行 ,现就由我科参与麻醉的 110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10例患者中 ,男 6 3例 ,女 4 7例 ;唇裂 4 6例 ,年龄 8个月~ 15岁 ,体重 8~ 36 kg;腭例 6 1例 ,年龄 4~ 30岁 ,体重 14~ 5 5 kg;唇裂合并腭裂行 期唇裂修复术 3例 ,年龄 10~ 17岁 ,体重 2 5~ 4 0 kg。手术时间 4 5 min~ 3h,术前除一些患者发育差外 ,无其它合并症。见表 1表 1  110例唇腭裂手术麻醉术中并发症 (…  相似文献   

3.
唇腭裂修补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年 3月~ 2 0 0 0年 9月 ,笔者运用系统护理程序对 1 0 5例唇腭裂患者手术后实施全程护理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唇腭裂 1 0 5例 ,其中唇裂 2 7例、腭裂 70例、唇腭裂 8例。患者男性 57例、女性 4 8例 ;年龄 6个月~ 3 6岁 ,平均 9.3岁。 3例行局部麻醉 ,其余的行作者单位 :3 15 0 10 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插管全麻。手术方式 :旋转推进唇裂修补术和两瓣后推腭裂修补术。术后发生严重出血 1例、呼吸困难 1例 ,经及时处理均恢复良好。2 护理2 .1 预防呼吸道梗阻 术后发生呼吸道…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率约为 0 1% ,手术整复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方法。我科从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共收住 4 1例唇腭裂患儿 ,由于小儿多不能很好配合治疗并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 ,因此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为使患儿顺利通过手术 ,我们加强了对此类疾病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包括对其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术后患儿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1例中唇裂 15例 ,包括双侧唇裂 3例 ;腭裂 10例 ;唇裂合并腭裂 16例。年龄最大 3岁 ,最小 2个月。1 2 手术时机的选择 单侧唇裂在患儿 6个月前手术 ,双侧…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唇腭裂在新生儿畸形的发病率占较大比重 ,我院1999- 0 1~ 2 0 0 0 - 0 5开展婴幼儿唇腭裂手术麻醉 42例 ,麻醉方法为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麻醉方法1 1 一般资料共 42例 ,男 19例 ,女 2 3例。年龄 3个月~ 12岁。采用旋转推进法 (唇裂 )和二瓣法 (腭裂 )进行手术。最轻体重8kg。唇裂 2 5例 ,腭裂 14例 ,唇腭裂 3例。平均麻醉时间为唇裂 1h ,腭裂 2 5h。1 2 麻醉方法术前用药 :阿托品 0 0 1mg/kg ,安定 0 2~ 0 4mg/kg ,鲁米那 5mg/kg ,术前肌肉注射。麻醉诱导 :慢诱…  相似文献   

6.
窦永强 《中原医刊》2007,34(7):77-77
我院行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100例,无一例死亡。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行先生性唇腭裂修补术共100例,其中男73例、女27例;ASAI级,均为口腔整复外科手术患儿。单唇裂22例、双唇裂10例、腭裂30例、唇腭裂38例。年龄3个月-14岁,3个月~6岁小儿85例(85%)。手术最长时间为3h、最短45min;麻醉时间最长3.5h、最短60min。  相似文献   

7.
小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中的呼吸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  张斌 《河北医学》1997,3(6):6-9
观察142例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有29例于麻醉诱导后,术始、术中、术后出现不同原因的呼吸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的SpO2的下降,发生率为20.4%。术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组,〈1岁组,唇裂+腭裂组、不插管组的呼吸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提示术前检查有无上呼吸道感当很重要,尤其对〈1岁又不插管的小婴儿,术中观察要细,吸血要及时麻醉药深浅要掌握适度,唇裂+腭裂应赞扬了管插管,异型管优于普通管,拔管时机要适当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93~ 1998年间共收治 5个月~ 9岁小儿先天性唇裂或腭裂 59例 ,均经唇裂或腭裂修复术治愈出院。现将围术期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 59例患儿 ,男 34例 ,女 2 5例 ,年龄 5个月~9岁 ,体重 6 5~ 2 6kg ,其中 3岁以下 4 2例 ;手术时间4 0~ 110分钟。手术前常规了解病情 ,嘱咐术前用药 ,或者肌注安定 0 2mg·kg- 1,阿托品 0 0 2mg·kg- 1。对于不合作的小儿进手术室前另加肌注氯胺酮 4~ 8mg·kg- 1。1996年前均采用全静脉复合麻醉 ,共 2 8例 ,主要药物为γ—OH( 60~ 80mg·kg- 1)与氯胺酮 …  相似文献   

9.
刘燕洁 《医学文选》2000,19(5):687-688
1997年 6月至 1999年 10月 ,我院共收治 2 32例扶贫项目唇腭裂患儿 ,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32例中男 15 5例 ,女 77例 ,年龄 8个月~15岁。体重 4.5~ 32 kg,ASA均为 ~ 级。其中单纯唇裂5 0例 ,单纯腭裂 10 0例 ,唇、腭裂 82例。1.2 麻醉方法 全部患儿术前肌注东莨菪碱 0 .1~0 .2 5 m g。不合作患儿肌注氯胺酮入室。简单的唇裂修补术 ,手术时间不超过 1h者 ,采用氯胺酮麻醉 ,其余均采用静吸插管全麻。全麻诱导 :安定 0 .2 m g/ kg,芬太尼 0 .0 2 m g/ kg,琥珀胆碱 1~ 1.5 mg/ kg,静脉快速诱导。其中…  相似文献   

10.
唇腭裂术后不同喂养方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唇腭裂术后不同喂养方式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6 0 0例唇腭裂术后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 ,分别采用奶瓶 (或吸管 )和汤匙喂养 ,观察半个月两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6 6例腭裂患儿术后继发出血 9例、穿孔 8例 ,2 74例唇裂患儿术后畸型 13例 ;B组 71例腭裂患儿术后继发出血 2例、穿孔 1例 ,2 80例唇裂患儿术后畸型 5例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汤匙喂养法明显优于奶瓶 (或吸管 )喂养法 ,能显著减少唇腭裂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苏国宁  邓敏  李贇  何丽 《海南医学》2010,21(2):37-38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与七氟烷在唇、腭裂患儿麻醉诱导插管时的相互作用。方法选择ASAI级唇、腭裂患儿82例,年龄6个月-3岁,随机分为全凭七氟烷组(A组);咪达唑仑复合七氟烷组(B组)。以气管插管时有无体动反应为指标,采用序贯法分别测得两组气管插管时七氟烷的半数有效量(ED50),并比较两组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结果全凭七氟烷组的ED50为4.2%,95%的可信区间为4.1%-4.3%;咪达唑仑复合七氟烷组的ED50为3.7%,95%的可信区间为3.6%-3.9%;咪达唑仑复合组在诱导期间对呼吸的影响更小。结论复合咪达唑仑可以降低七氟烷在小儿吸入诱导插管时的半数有效量(ED50),并减少了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唇腭裂患儿手术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分布特点,探讨有效预防治疗措施。方法:650例3个月~6岁唇腭裂手术患儿,根据年龄分为3组:婴儿组3个月~1岁,幼儿组>1~3岁,儿童组>3~6岁,对麻醉苏醒期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各年龄组中并发症分布不一致,婴儿组以低氧血症(23.0%)多见,幼儿组以心动过速(7.4%)和低氧血症(8.5%)多见,儿童组则以呕吐(10.9%)、躁动(6.5%)多见(P<0.05)。结论:对唇腭裂患儿麻醉苏醒期应加强观察和监测,并根据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婴儿唇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估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唇腭裂患儿,ASAⅠ-Ⅱ,年龄3-10月,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七氟醚组以7%七氟醚+氧气3 L/min面罩吸入诱导;氯胺酮组静脉注射氯胺酮2.5 mg/kg诱导。患儿入睡后2组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 mg/kg,经口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七氟醚组持续吸入1%-3%七氟醚,氯胺酮组分单次追加氯胺酮1 mg/kg。2组术中各追加1次芬太尼1μg/kg。记录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术中及拔管后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全程观察有无咳嗽、屏气、喉痉挛、分泌物增加,术后躁动或嗜睡的发生。结果2组麻醉诱导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苏醒时间七氟醚组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1)。七氟醚组诱导后HR明显慢于氯胺酮组(P〈0.01),MAP低于氯胺酮组(P〈0.01)。氯胺酮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七氟醚组(P〈0.01)。结论七氟醚应用于婴幼儿麻醉诱导迅速、苏醒快、无术后躁动和嗜睡现象,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麻醉效果好,安全可控,明显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ASAⅠ~Ⅱ级实施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100例),Ⅱ组为腰-硬联合麻醉(100例),两组均加静脉麻醉,全程监测BP、HR、RR、SpO2等指标,观察其变化情况、麻醉效果、肌松程度及牵拉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为优良,肌松良好,无麻醉并发症,BP、HR、RR、SpO2气腹前后监测,硬膜外麻醉波动幅度较大,气腹后与术前、麻醉后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腰-硬联合麻醉波幅小,与Ⅰ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气腹后与术前、麻醉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保持自主呼吸,并发症少,苏醒快,且腰-硬联合麻醉运动神经阻滞更完全,降低了交感神经张力,血压、心率、呼吸、SpO2波动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小平  钟廷惠 《四川医学》2011,32(6):842-844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对术中维持、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40例6个月~6岁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20):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0)、插管时(T1)、手术即刻(T2)、手术15min(T3)、手术30min(T4)及清醒拔管(T5)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PONV)、苏醒期躁动(EA)、呼吸抑制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均适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预注盐酸丙帕他莫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级,孕6-12周,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120例,随机分3组,每组40例,Ⅰ组术前15 min静脉滴生理盐水100 ml;Ⅱ组术前15 min静脉滴注盐酸丙帕他莫2 g溶于100 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全麻与异氟烷吸入全麻用于小儿腭裂修复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12岁。择期行腭裂修复术小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P)组和对照组(Ⅰ)。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方法和药物。P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Ⅰ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清醒后疼痛评分。结果 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术中循环波动小,苏醒及清醒快,恶心呕吐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较对照组少。结论 瑞芬太尼一异丙酚靶控全麻更适合于小儿腭裂修复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芬太尼、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及局部浸润麻醉对唇腭裂修补术小儿全麻苏醒期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唇腭裂修补术的患儿5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28)和多模式镇痛组(M组,n=26).均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方法,七氟烷麻醉诱导与维持.手术开始前由术者对两组患儿行局部浸润麻醉;M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即予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塞肛;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C组不给药.观察两组患儿停止吸入七氟烷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PACU内镇静镇痛评分、PACU的滞留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ACU滞留时间M组[(25 ±4)min]较C组[(32±3)min]短(t=7.426,P<0.01);与C组比较,M组患儿镇痛满意(F=4.840,P=0.028),发生严重疼痛(F=5.333,P=0.021)及躁动(F=4.571,P=0.033)的例数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及瘙痒,过度镇静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芬太尼、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及局部浸润麻醉的多模式镇痛方法在苏醒期可为唇腭裂修补术小儿提供良好的镇痛镇静,减少躁动的发生率,加快PACU患者的转运速度,有利于苏醒期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吸入七氟醚麻醉在小儿腭裂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先天腭裂修复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和对照组(Ⅱ)各2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静脉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维持机械通气。麻醉维持:Ⅰ组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Ⅱ组采用吸入七氟醚,同时也靶控输注丙泊酚。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诱导结束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30分钟(T4)、拔管后1分钟(T5)几个时点,记录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诱导前相比,两组在麻醉诱导后的SBP、DBP、HR下降明显,I组气管拔管后1分钟HR变化显著高于Ⅱ组,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Ⅰ组明显缩短。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全麻用于小儿腭裂修复术麻醉效果满意且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