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血液透析,研究组患者采用杂合型血液透析,观察比较2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液透析配合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液灌流的净化方式,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贫血的状况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老年患者皮肤瘙瘁的疗效。方法:维持性HD且伴有皮肤瘙痒的老年患者63例随机分为(HD)组、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HDF+HD)组和高通量透析(HPD)组,每组各21例,观察临床皮肤瘙痒差异性。结果:3组患者透析前及透析6个月后血尿素氮(BUN)、肌酐(Cr)、钙和尿素清除指数(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DFq-HD组和HPD组治疗后患者体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B2一微球蛋白(82一MG)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指数也显示患者对皮肤瘙痒的主观感受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F+HD和HPD均减低患者血浆的血磷水平,有效清除PTH和G2一MG大中分子毒物,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D)联合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症的影响.方法 4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HFD)和观察组(HFD+HP),在试验前及试验1、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瘙痒症状进行评分,同时检测透前Cr、BUN、P、Ca、iPTH、ALB、CRP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瘙痒症状在1个月、3个月时均明显改善[(5±1)分vs.(6±1)分;(3±1)分vs.(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UN、Cr、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ALB、iPTH、P在2种血液净化模式下有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D+HP能减轻患者的皮肤瘙痒,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营养不良,进而可能会提高血液透析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长期血液透析并伴有皮肤瘙痒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21)。对照组单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与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瘙痒评分为(15.6±4.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57.1%)和总有效率(9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5,(6)
目的观察脐疗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又分别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HD+HDF)、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D+HF),各20例。治疗组在对应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贴脐疗法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和行为评分(BRS)法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情绪评分、皮肤干燥程度评分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甲状旁腺素(PTH)、血清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GB)、血清肌酐(Scr)、血细胞压积(HCT)、钙磷乘积、钙、磷]的变化。结果 2组HD组、HD+HDF组、HD+HP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组HD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2组HD+HDF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瘙痒程度评分、情绪评分、皮肤干燥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其他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组HD+HP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瘙痒程度评分、情绪评分、皮肤干燥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其他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脐疗通过穴位、经络、药物、物理刺激及长疗程、小剂量的药效累积作用,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肤瘙痒、情绪、皮肤干燥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PTH)的影响。方法将该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随机分成3组:即血液透析组(HD)10例,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D+HP)27例,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HD+HDF)25例。各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PTH水平。结果 HD组治疗前后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P〉0.05);HD+HP组及HD+HDF组治疗前后PTH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02,P=0.005,均为P〈0.01),且HD+HP组比HD+HDF组PTH水平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5)。结论 HD+HP及HD+HDF血液净化方式能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TH水平,且HD+HP方式优于HD+HDF。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出现高磷血症患者1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61例,A、B、C三组患者分别实施血液透析滤过、血流透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血磷和甲状腺旁激素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血液净化治疗,三组患者血磷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高磷血症患者均明显减少,且A、B两组患者血磷清除率显著高于C组患者,高磷血症患者显著少于C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经过治疗高磷血症患者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23%、24.59%,显著低于C组并发症发生率126.23%(χ2=11.275,P=0.028)。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滤过、血流透析+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式有利于控制其血磷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5例常规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15例患者开始连续2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之后,每个星期做一次。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明显缓解皮肤瘙痒,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吉林医学》2017,(8)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9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1组(33例)为血液透析,2组(33例)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3组(33例)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观察期为6个月,分别在研究开始时和6个月后测定FGF-23、iPTH、Ca、P、β-CTX、PINP以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1)治疗6个月后,与1组比较,2组、3组的FGF-23、iPTH、P、β-CTX和PINP变化较大,且3组P和β-CTX变化大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组、2组、3组组内、组间骨质疏松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有影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较其他方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龄超过7个月的稳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A、B、C三组。实验组A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法,实验组B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实验组C采用常规透析加血液灌流透析法。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和透析治疗后4个月后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血清含量,再测试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前体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实验则B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血清含量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血清含量均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相比于正常组还是偏高。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均存在微炎症,血液灌流的效果相对高通量血液透析效果更为显著,4个月的治疗没有完全治愈患者的微炎症,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及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3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统计其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是否发生皮肤瘙痒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龄、原发病情况、透析器分类、尿素清除指数(Kt/v)值、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血磷水平、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皮肤干燥症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皮肤瘙痒63例,发生率为63.00%。是否发生皮肤瘙痒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发生皮肤瘙痒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龄、原发病情况、透析器分类、Kt/v值、iPTH水平、血磷水平、肝炎病毒感染及皮肤干燥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原发病情况、透析器分类、Kt/v值、i PTH水平、血磷水平、肝炎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观察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肌无力症状。 方法 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血液透析(HD)治疗组、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组,每组患者2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6个月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清除率,观察并记录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肌无力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3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HD组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HD+HP组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3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率比较,HD组为(5.65±3.25)%、HDF组为(40.30±2.70)%、HD+HP组为(41.16±5.30)%,HDF组、HD+HP组均优于HD组(P<0.01),HDF组、HD+HP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HD+HP组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肌无力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HD组(P<0.05)。 结论 定期进行HDF与HD+HP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蓄积,减少长期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3种常用血液净化方式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6个月后患者残余肾功能( RRF)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组( LF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 HD+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组( HD+HP组)。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尿肌酐、尿素水平,通过公式计算RRF;比较透析前、后患者残余肾功能及β2-微球蛋白(β2-MG)和甲状旁腺激( PT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LFHD组、HD+HDF组和HD+HP组患者R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3组患者RRF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其中LFHD组下降最显著,与HD+HDF组和HD+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HDF组RRF与HD+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透析前β2-微球蛋白、PTH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 HD+HDF、HD +HP 组β2-微球蛋白、PTH 水平明显低于 LFHD 组(P 〈0.05);HD+HDF组与HD+H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透析过程中RRF均有下降,但HD+HDF组及HD+HP组RRF下降程度明显低于LHHD组,提示HD联合HDF治疗和HD联合HP治疗比单纯LFHD治疗能延缓患者RRF的减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症状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的48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皮肤瘙痒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24例。对照使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是87.5%,对照组是5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比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优秀,临床中推介使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与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浆内皮素 1(ET 1)及瘦素(Lep)的影响,并对其机制作初步分析。方法 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透析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实验室血液指标、机体矿物质、骨代谢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4、8、12周后稍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同一时期,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12周后 ET 1 、Lep 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ET 1、Le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同一时期,观察组ET 1、Le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 6(IL 6)指标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a明显下降,P、PINP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GF 23、iPTH、Ca、P、β CTX、PINP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相对于常规血液透析更能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改善血浆ET 1及Lep水平,但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对患者机体矿物质、骨代谢指标存在一定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改善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伴发皮肤瘙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抽签法将这100例患者分组,分为各有5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改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同时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的β_2-M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中的β_2-MG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_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β_2-MG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血液β_2-MG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5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充分透析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HD+HP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HD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患者皮肤瘙痒程度及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TH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PTH水平未明显变化(P〉0.05);但对钙、磷代谢,HD+HP或HD均不能很好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皮肤瘙痒改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8%,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头晕、失眠等症状也明显缓解,同时全部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平均分为3组,即血液透析组(HD)、血液透析滤过组(HDF)、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P+HD),各20例。3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6个月后记录并分析患者的血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iPTH)、血尿素氮、肌酐、血磷及皮肤瘙痒程度等指标。结果对肌酐、尿素氮的清除,3组治疗效果均明显(P<0.05)。HDF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β2-MG、iPTH水平较治疗前有轻度变化(P<0.05);HP+HD治疗组患者血压稳定、β2-MG、iPTH和皮肤瘙痒症状明显缓解(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HDF及HP+HD的方法进行治疗,较单纯血液透析均可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皮肤瘙痒等症状、降低血iPTH、血磷,β2-MG等指标,但HP+HD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日臻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活时间不断延长,透析相关长期并发症不断出现,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的皮肤症状之一,单纯性血液透析治疗可增加瘙痒的发生率约60%~90%,我们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皮肤瘙痒患者治疗42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