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应用两种不同院前急救转运模式对患有急性左心衰竭疾病的患者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这段时间收治,临床确诊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共计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6例.采用边治疗边转运的常规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院前转运;采用先治疗后转运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院前转运.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效果、心衰疾病救治期间出现不良事件和死亡的例数、院前转运所需时间和心衰疾病临床治疗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疾病救治期间出现不良事件和死亡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转运所需时间和心衰疾病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先治疗后转运的模式对患有急性左心衰竭疾病的患者实施院前转运救治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栓塞性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临床确诊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共计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脑神经功能指标复常时间、疾病治疗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栓塞性脑梗死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神经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栓塞性脑梗死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栓塞性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采用西医卒中单元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对治疗组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卒中疾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方案对病情处于急性期阶段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陈善林  张德成 《吉林医学》2015,(10):2001-2002
目的:对应用纳洛酮对患有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患有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Vit C与亚甲蓝联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救治;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中毒疾病临床救治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救治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纳洛酮对患有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12月经抢救转运的53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2014年1-11月本院脑卒中患者53例实施院前临床护理路径急救,设为观察组。采用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查量表筛查两组脑卒中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接诊到抢救所需时间、抢救到接受专业治疗所需的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接诊到抢救所需时间、抢救到接受专业治疗所需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47例(88.68%),死亡6例(11.32%);对照组生存39例(73.58%),死亡14例(26.41%),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是可行的,能指导院前急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有助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智慧急救信息系统联合卒中现场评估分诊(FAST)量表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接诊治疗10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出车随车记录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采用智慧急救系统与FAST量表开展院前急救的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处置转运的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急救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改良(MR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就诊到行影像检查时间、就诊到行专科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时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经专科(神经内科或者神经外科)救治后14 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90 d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智慧急救信息系统联合FAST量表对院前急救脑卒中患者进行分诊,可以提升院前急救效能,缩短急诊急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院前急救的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急救中心救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急救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2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方法,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救时间、院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院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路径,既可减少急救时间,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又可降低院前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对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效果影响分析.方法 方便选择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简单随机表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未采取院前急救,观察组采取院前急救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出现呼吸不畅、脑疝、神经功能后遗症以及死亡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从呼救到实施院前急救所需时间、从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所需时间更短,分别为(18.02±8.54)、(30.32±12.21)min,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可及时救治脑卒中患者,缓解病情,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救治效果影响。方法选择该科急诊救治的左心衰竭患者共12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左心衰竭诊断标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实施先治疗后转运模式,对照组实施边转运边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救治效果进行评定。记录转运途中患者病情恶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救治后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救治后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救治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模式中,先治疗后转运模式能够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救治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低院前病情识别风险的护理研究。方法对106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53例患者使用简单临床评分(SCS)作为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模式作为观察组,并按照院前危重患者救治护理模式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比较救治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总耗时间缩短,转运成活率和满意度提高,转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评估28 d生存率的AUC为0.861(P<0.001),临界值为6.98分,敏感度87.2%,特异度91.6%,优于SCS。结论早期预警评分模式可以降低院前病情识别风险,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护理质量,对患者预后有较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胸外伤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预防肺不张事件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临床治疗过程中充分保证胸外科患者的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存在明显胸外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出现肺不张事件的例数、对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胸外伤疾病临床救治计划实施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在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出现肺不张事件的例数(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9例);观察组对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观察组胸外伤疾病临床救治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胸外伤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以预防肺不张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患有肺结核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肺结核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结核疾病药物治疗期间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肺结核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结核疾病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护理路径在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所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李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缩短其救治时长,降低患者死亡、致残等危险系数,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院前急救模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2003年1~10月由急诊科兼院前(两栖型)急救出车的1 301例病例作为"两栖型"院前急救的对照组;2004年1~10月由专职院前科出诊的1 574例作为专业化院前急救的急救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救治效果。结果:急救组和对照组间的平均急救半径,病情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院内反应时间急救组较对照组明显短(P<0.01);院前死亡率急救组较对照组低(P<0.05);现场处置率、救治有效率急救组较对照组明显高(P<0.01)。结论:院前急救模式对患者的救治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专业化院前急救救治效果明显优于"两栖型",专业化院前急救模式也是院前急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对患有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颅脑损伤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脑神经功能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颅脑损伤疾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对患有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实施院前急救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个性化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急性心肌梗死常规进行急诊护理,个性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急诊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效率、住院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个性化组接诊至急救车出车时间(6.06±1.69)min、院前急救时间(17.35±4.69)min均显著少于常规组(9.02±2.75)min、(22.36±4.5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组住院时间(15.39±5.67)d显著少于常规组(20.36±4.9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组救治成功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服务,可有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效果,提高患者后续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胡劲松 《当代医学》2016,(33):21-22
目的 对应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技术对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92例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采用常规根管充填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牙齿功能及外观恢复正常时间和口腔疾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口腔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急性牙髓炎疾病的充填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技术对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应用胸腔镜技术对患有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患有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胸腔镜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疾病手术治疗效果、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正常时间和胸膜炎手术治疗总时间、在胸膜炎疾病的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正常时间和胸膜炎手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胸膜炎疾病的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胸腔镜技术对患有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脑卒中的78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5.12%、较对照组的20.51%低;观察组的致残率56.41%,较对照组的79.49%低;观察组的救治时间间隔比较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不仅有效降低了其死亡率及致残率,有助于其争取救治时间,还减轻医疗人员的治疗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期间收治的99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1月—2021年4月采取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期间收治的99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接诊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前1 d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前1 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5%,低于对照组的14.14%(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开展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可缩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救治时间,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救治效果,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