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1月回顾性选取完全胸腔镜下的肺部手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直径≤3 cm)35例,其中肺段切除15例(切除肺段的数目< 3段),肺叶切除术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肺功能变化,观察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的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的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FVC)?分钟最大通气量的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MVV)?结果: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组术后半年肺功能FEV1(84.53% ± 13.43%)较肺叶切除术组(76.19% ± 8.51%)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肺功能在FVC%?MVV%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复发及死亡?结论:在完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直径≤3 cm)时,行肺段切除数目少于3段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较肺叶切除术,术后可以更好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72例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78.5±42.6)min、(210.3±62.5)mL、(6.3±1.8)分、(6.3±1.7)d、(6.8±2.4)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49.8±80.4)min、(308.9±105.6)mL、(7.8±2.6)分、(9.8±2.9)d、(10.3±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过小冬 《当代医学》2021,27(34):12-15
目的 探究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肺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IL-6、CRP、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IL-6、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FEV1、FEV1/FVC、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FEV1、FEV1/FVC、6MWT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肺功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126例肺叶切除术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对照组60例行开胸肺叶切除。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中转开胸及二次手术病例。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恶性疾病围手术期康复优势明显,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小卫 《吉林医学》2023,(7):1807-1810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与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水平、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及近期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2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解剖性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在2015年2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22例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合淋巴结清除术治疗,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39.53±43.21)mL及术后引流量(293.23±139.18)mL、 手术时间(148.22±19.28)min及住院总时间(7.51±1.58)d、术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和复发转移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值得肯定,且不同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情况是影响患者术后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57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27例于完全胸腔镜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为肺段切除组,30例于完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肺叶切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记录术后并发症及死亡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也无患者死亡;肺段切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引流量明显少于肺叶切除组,平均引流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平均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VC%、FEVl%、MV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肺段切除组患者的FVC%、FEVl%、MVV%分别由术前的(95.42±10.84)%、(95.41±9.64)%、(95.83±11.46)%降低到(85.76±8.27)%、(84.73±8.62)%、(83.07±8.68)%,肺叶切除组患者的FVC%、FEVl%、MVV%分别由术前(95.13±9.62)%、(94.87±8.29)%、(94.38±10.24)%降低到(78.29±6.27)%、(76.22±8.27)%、(77.54±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患者术后FVC%、FEVl%、MVV%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近期疗效与肺叶切除术基本相同,但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术后对肺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探讨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方便选取的该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76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4周、用药12周的各项肺部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4、12周的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为(2.34±0.65)分、(1.76±0.54)分均较治疗前(2.82±0.58)分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和12周的FEV1、FEV1/FVC分别为:(1.57±0.31)L、(51.39±4.25)L和(1.94±0.25)%、(54.78±2.87)%,较治疗前[FEV1:(1.43±0.32)L、FEV1/FVC:(48.71±4.18)%]有较显著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喘憋急性发作次数分别为对照组6人次,观察组9人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理想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胸腔镜和开胸亚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10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接受开胸亚肺叶切除术(开胸组),105例接受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随访至术后18个月,评估所有患者的死亡、复发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肺癌病理分型、分期、直径和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手术时间[(137±12)min vs(149±9)min]、住院时间[(11±3)d vs(15±2)d]、失血量[(186±22)mL vs(212±12)mL]明显短于或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胸腔镜组全因死亡人数(9例)少于开胸组(19例),胸腔镜组肺癌致死例数(6例)少于开胸组(1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总人数、局部复发人数、远处复发人数、心脏、肺部和其他各种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而且减少了全因死亡例数和肺癌致死例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100例肺部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试验组给予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肺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分钟最高通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分钟最高通气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结节,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肺功能,提升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秦海峰  游继军 《当代医学》2021,27(35):141-143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胸外科治疗的5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VV、FVC、FEV1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MVV、FVC、FEV1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CYFRA21-1、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TNF-α、CYFRA21-1、CE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徐子迅  陈曲海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01-1702
目的研究肺楔形切除+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在早期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进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的6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60例临床早期肺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后引流时间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存活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早期肺癌,临床疗效明显,并且手术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孟鲁司特钠与多索茶碱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2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23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115例患者应用多索茶碱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11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孟鲁司特钠治疗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 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6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为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FEV1(1.32±1.69)L,FEV1/FV(45.25±6.10)%;对照组FEV1(1.32±1.70)L,FEV1/FV(45.26±6.11)%;两组患者肺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2.35±1.95)L,FEV1/FV(71.65±7.19)%;对照组FEV1(1.87±1.70)L,FEV1/FV(62.35±5.66)%;两组患者肺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13.91%;对照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1.30%,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孟鲁司特钠与多索茶碱治疗效果理想,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术后疼痛及相关手术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FVC%、FEV1%均有所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3、7天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均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肺功能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氨茶碱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Ⅲ级稳定期患者中对肺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Ⅲ级稳定期患者1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记录两组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EV1(2.29±0.86)L,FEV1/FVC(65.35±8.44)%;对照组治疗后FEV1(1.88±0.52)L,FEV1/FVC(60.14±5.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维度(43.59±3.66)分,活动维度(60.32±3.09)分,影响维度(34.37±3.38)分;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维度(54.87±5.74)分,活动维度(70.68±5.49)分,影响维度(46.79±5.2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茶碱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Ⅲ级稳定期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乳腺肿块切除术,观察组行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失血量之间比较[(39.67±7.94)min VS(41.63±7.83)min,(41.52±8.37)mL VS(42.51±8.66)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的[(4.05±1.36)d、(4.61±1.22)d]比较,观察组疼痛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82±0.38)d、(2.86±0.74)d],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44%VS 20.00%)(P<0.05).观察组乳腺美容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89%VS 71.11%)(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较传统开放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小,患者恢复快,乳腺外形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肺部小结节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4月于本院诊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进行了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研究组(42例)进行了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肺功能指标(FEV...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开胸术疗法与胸腔镜疗法用于治疗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对照.方法 方便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胸外科治疗的8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41例采用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性质、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中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38.2±5.8)min、切口长度(6.7±1.3)cm、术中出血量(35.2±5.6)mL、术后疼痛程度(4.5±1.2)分、胸管留置时间(3.5±0.6)d、胸腔引流量(485.2±223.5)mL、住院时间(8.3±1.2)d明显少于对照组(68.6±10.4)min、(23.7±5.8)cm、(121.5±10.9)mL、(6.9±1.4)分、(6.3±0.7)d、(612.4±211.7)mL、(13.4±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心率失常、肩关节活动感觉障碍、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结节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中肺解剖定位法用于肺结节全胸腔镜下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磨玻璃样病变(GGO)结节的患者60例(肺结节共78枚),均行肺结节全胸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其中30例患者采用CT引导Hook-wire肺结节定位法(术前CT引导下穿刺针定位,术中找到穿刺针位置,行肺局部切除),设为A组;另30例患者采用术中肺解剖定位法(通过术前肺CT薄层扫描确定肺结节与最近标志线关系,在术中萎陷肺表面找到肺结节的垂直投影点,予缝线标记,行肺局部切除),设为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结节定位正确率、手术切除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A、B两组患者肺结节定位正确率(86.7%比90.0%)、手术切除时间[(9.8±3.3)min比(10.5±2.8)min]、住院时间[(5.5±1.0)d比(5.6±1.1)d]及住院费用[(4.9±0.4)万元比(4.9±0.3)万元]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术中肺解剖定位法用于肺结节全胸腔镜下切除术具有可行性好、安全性高、无有创定位带来的并发症等优点,且手术时间不延长,术前定位工作量明显减少,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2年4月于本院胸外科收治的空洞型肺结核12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开胸肺叶切除术)和观察组(63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中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心功能指标中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7%,明显低于对照24.60%(P<0.05)。结论 与传统开胸式肺叶切除术相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能减少空洞型肺结核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住院所需时间,可以显著改善心肺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也是一种可靠的更有利于患者速康复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