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7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片、盐酸索他洛尔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施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C、LDL-C进行检测并分析,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2.24±1.17)mmol/L、TG(1.24±0.21)mmol/L、LDL-C(1.49±0.14)mmol/L水平较之对照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L-C(1.71±0.12)mmol/L,水平较之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且与传统疗法相较并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脂指标(TG、TC、LDL-C)变化、3个月内冠脉心脏病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TC(5.1±0.5)mmol/L、TG(2.5±0.1)mmol/L、LDL-C(3.1±0.2)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内冠脉心脏病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同等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冠心病患者104例(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将其依据单双号编号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单号组: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组(双号组: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各52例,对比两组的各项血脂指标---TC、TG、LDL-C、HDL-C.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TC均值、TG均值、LDL-C均值低于对照组,HDL-C值(1.41±0.49)mmol/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阿托伐他汀,针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同等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方案治疗后,能够更好的调节患者的血脂指标,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进行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每天3次,持续4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水平为(2.3±0.6)mg/L,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水平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为(4.12±0.97)mmol/L、TG为(1.58±0.49)mmol/L、LDL-C为(2.82±0.53)mmol/L、HDL-C为(1.53±0.53)mmol/L,对照组患者的TC为(4.89±1.28)mmol/L、TG为(1.66±0.42)mmol/L、LDL-C为(3.07±0.64)mmol/L、HDL-C为(1.31±0.42)mmol/L,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改善血脂各项指标,从而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4)与对照组(n=64),分别予瑞舒伐他汀(5 mg/d)与辛伐他汀(10 mg/d)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1.88±0.21)mmol/L、(4.28±1.28)mmol/L、(2.48±0.97)mmol/L和(1.94±0.19)mmol/L、(4.44±1.35)mmol/L、(3.04±1.02)mmol/L,均较治疗前的(2.38±0.36)mmol/L、(6.25±2.34)mmol/L、(4.79±1.28)mmol/L和(2.25±0.23)mmol/L、(6.04±2.41)mmol/L、(4.86±1.36)mmol/L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38±0.29)mmol/L和(1.34±0.41)mmol/L,均较治疗前的(1.25±0.34)mmol/L和(1.22±0.35)mmol/L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仅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LDL-C达标率为82.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可有效调节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但是瑞舒伐他汀降LDL-C的效果更加明显,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内科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氨氯地平及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非诺贝特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是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及颈动脉IMT分别为(1.84±0.57)mmol/L、(3.98±0.92)mmol/L、(2.25±0.68)mmol/L和(0.78±0.08)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1±0.79)mmol/L、(4.46±1.01)mmol/L、(3.19±0.79)mmol/L和(0.84±0.08)mm,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39±0.2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0.2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血压,还可以有效调节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46-4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疗程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为(4.23±1.12)mmol/L、TG为(1.61±0.55)mmol/L、LDL-C为(2.79±0.41)mmol/L、HDL-C为(1.28±0.37)mmol/L,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分析3种他汀类药物即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老年高血脂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90例于2014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到该院就诊高血脂合并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个人意愿进行随机分组,A组30例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B组30例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C组30例患者采取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疗程均要求为2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30例患者治疗后的血脂[TC(4.85±1.31)mmol∕L、LDL-C(2.39±0.78)mmol∕L、HDL-C(1.63±0.55)mmol∕L]、CPR(3.95±2.48)ng∕L、NHSS评分(4.84±3.75)分均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和改善老年高血脂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阿托伐他汀最为安全有效,瑞舒伐他汀效果次之,辛伐他汀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3),给予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40mg/d,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20 mg/d.对比两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O)含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HDL-C、LDL-C、TCHO含量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HDL-C(1.71±0.27)mmol/L、LDL-C(0.99±0.45)mmol/L、TCHO(3.14±0.51)mmol/L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1.02±0.18)mm等指标优于对照组HDL-C(0.93±0.18)mmol/L、LDL-C(3.28±1.14)mmol/L、TCHO(5.86±0.84)mmol/L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1.60±0.2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2/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较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缓解心肌缺血状况,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便利选取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被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了保证该次研究结果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5例.对照组的25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的25例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随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胆固醇)、LDL-C(低密度胆固醇)、Hcy(同型半胱氨酸)、hs-CRP(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IMT(内膜-中层厚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TG(1.46±0.45)、TC(4.01±0.49)、HDL-C(1.83±0.17)、LDL-C(1.92±0.37)、Hcy(9.81±1.16)、hs-CRP(0.09±0.04)及颈动脉IMT(0.92±0.17)等指标与治疗之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过程中采用瑞舒伐他汀效果要明显好于阿托伐他汀,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向玉梅  汪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677-1678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50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2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C)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TC、TG、LDL-C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大,观察组HDL-C升高幅度较对照组大,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同等剂量下,瑞舒伐他汀的调脂作用比阿托伐他汀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采取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TC、TG和LDL-C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P0.05)。结论:观察组TC、TG和LDL-C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最佳剂量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舒伐他汀1组(50例)、瑞舒伐他汀2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瑞舒伐他汀1组每日晚餐后顿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瑞舒伐他汀2组每日晚餐后顿服瑞舒伐他汀片20 mg,对照组每日晚餐后顿服阿托伐他汀片10 mg,连续服用16周。分别于用药前和治疗后检测各组患者血脂、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水平,并记录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瑞舒伐他汀2组总有效率为92.0%(46/50),显著高于瑞舒伐他汀1组76.0%(38/50)和对照组74.0%(37/50)(P<0.05),瑞舒伐他汀1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上升(P<0.05);其中治疗后瑞舒伐他汀2组TC、TG、LDL-C水平[(4.48±0.54)mmol/L、(1.01±0.14)mmol/L、(2.15±0.49)mmol/L]显著低于瑞舒伐他汀1组[(5.23±0.43)mmol/L、(2.04±0.18)mmol/L、(3.04±0.54)mmol/L]和对照组[(4.76±0.31)mmol/L、(1.71±0.09)mmol/L、(2.44±0.37)mmol/L],HDL-C[(1.91±0.14)mmol/L]显著高于瑞舒伐他汀1组[(0.89±0.11)mmol/L]和对照组[(1.03±0.16)mmol/L](P<0.05);瑞舒伐他汀1组和对照组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能够提高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对血脂改善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9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行扩血管药、钙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吸氧、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脂水平以及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结果 ①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0.43%;而实验组中,有3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HDL-C和LDL-C血脂水平均显著的低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TC、TG和LDL-C水平分别为(2.20±0.83)、(1.31±0.13)、(1.48±0.04)mmol/L,下降程度教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③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的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3.18±0.70)min,显著的低于对照组(4.89±0.89)min(P<0.05).结论 与单独的阿托伐他汀临床用药相比,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临床效果更好,降低TC、TG和LDL-C血脂水平更为明显,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更短,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概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脂血患者70例,按患者就诊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独使用瑞舒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再给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参数(TG、TC、LDL-C)变化率、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随访3个月内冠状动脉心脏病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参数变化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随访3个月之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以及非诺贝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瑞舒伐他汀,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5例,10mg/次,1次/d),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各25例,10mg/次,1次/d),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C、TG、LDL-C、HDL-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24/25)与84.0%(2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12,P0.05)。治疗前两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HDL-C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比阿托伐他汀,具有提高临床疗效及较好的调脂效果,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3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舒伐他汀+阿司匹林)70例和对照组(辛伐他汀+阿司匹林)63例。比较两组患者开始治疗时及随访1年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脂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前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6.68±0.9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TC(4.17±0.79 mmol/L)、TG(2.18±0.79 mmol/L)、LDL-C(2.96±0.18 mmol/L)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DL-C(2.19±0.24 mmol/L)则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4.29%)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与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比较,可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脑梗死患者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肾损害的保护。方法:70例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和安慰剂治疗6个月,观察血压(SBP/DBP),血脂(TG、TC、HDL-C、LDL-C)、肌酐(Cr)、24h尿蛋白(U-Pro)变化。结果:治疗6月后,瑞舒伐他汀组的TC、LDL-C、U-Pro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间的SBP/DBP、TG、Cr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明显减少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尿蛋白,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30-3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以及血脂各项指标TC、TG、HDL-C、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MT水平为(1.22±0.56)mm,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HDL-C、LDL-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为(4.15±1.17)mmol/L、TG为(1.43±0.49)mmol/L、HDL-C为(1.33±0.47)mmol/L、LDL-C水平为(2.39±0.56)mmol/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LDL-C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可以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靳彤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722-172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将5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瑞舒伐他汀组(n=26,瑞舒伐他汀,10mg/d)和对照组辛伐他汀组(n=26,辛伐他汀,20mg/d),疗程8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观察2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服药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5),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治疗组更为显著。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效果尤其是降低LDL-C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