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营养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因进展期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以及营养学相关指标。结果 EN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均短于P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学相关指标EN组亦优于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既能改善营养状态,又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肠内营养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共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营养指标: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肠功能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伤口感染、腹痛、腹胀、静脉炎.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P、Alb、H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TP、Alb、Hb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组间及组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及静脉炎,对照组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围术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干预、营养管护理、消化道护理等,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护理。方法对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因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的老年病人术中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治疗与护理,并与肠外营养病人的治疗护理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营养指标(体重、前清蛋白和清蛋白)的改变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早于肠外营养组,术后8d前清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4.
李金娣 《大家健康》2013,(4):152-153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保证有足够的营养摄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我院60例胃癌行全胃切除的患者,术后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1周。两组均给予优质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营养指标和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EN安全有效,并有利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肠内(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癌根治术后机体免疫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N组和EN组,各30例,PN组患者术后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EN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血浆IgA、IgG和IgM水平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浆IgA、IgG和IgM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而PN组患者IgA、IgG和IgM水平明显低于EN组(P<0.05):EN组患者切口感染和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且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PN 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提高胃癌根治术后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彭德伟  汪雪  周礼  李锋  王梦桥  葛海龙 《西部医学》2018,30(10):1520-1523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各62例。两组均采用全胃切除和食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术后均预防感染。肠内营养组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40cm置入鼻肠管,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剂1000ml含蛋白质40g、碳水化合物123g、脂肪389g、维生素026g、微量元素424g。肠外营养组使用三升袋(葡萄糖、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静脉滴注。观察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1周营养支持治疗后,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的体质量、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 胃癌手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肠道功能及早恢复,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008年3月-2012年7月的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肠外营养组(PN),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效果.结果:EEN组患者营养支持术后7 d其BWI、ALB、PA、HGB、TF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PN组(P<0.05);EEN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PN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析预见性护理配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中选取131例作为探究对象,采用数据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66例,采用预见性护理配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全肠外营养,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血浆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饮食恢复、肠鸣音恢复、排便恢复、肛门排气功能恢复等)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癌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配合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胃癌需作全胃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20例)和肠外营养组(PN,20例)。于术后24小时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EN组与PN组间血糖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2.20±16.07h)较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66.40±20.82h)要早(P〈0.05);同时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方法,既能促进患者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了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又节约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及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底贲门癌全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EN组术后24 h开始应用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常规禁食、补液、胃肠减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饮食时间及不良反应;监测术前及术后第9天患者的体重、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所有患者在观察期无死亡,无严重不良反应,EN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提前(P<0.05)。EN组PAB及外周血TLC、体重都明显升高(P<0.01);血清ALB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后改良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既能改善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积极主动的护理是确保改良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2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9例。术后24小时起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A组予常规治疗加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B组予常规治疗加早期全肠外营养(TPN)。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运动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平均住院日。结果:E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41.63±15.58)h较T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64.32±18.64)h要早(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变化值、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了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是胃癌根治术后一种重要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周肃梅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199-199
目的:通过循证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营养支持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手术治疗的38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按序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组EN)14例与对照组(全肠外营养组TPN)24例。术后24小时分别于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期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PN+EN组在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较TP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肠外营养应联合应用肠内营养,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有利于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效果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及相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肠内营养结合相应个性化护理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分析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例胃癌患者术后根据营养支持和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给于肠外营养。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进食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肠内营养支持5天后白蛋白、前白蛋白及总蛋白指标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有所上升。结论胃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干预能提高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林  杨新辉  王海江  尹东  王琦三 《吉林医学》2012,33(18):3850-3851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营养支持的方法以及效果观察。方法:186例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行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行营养支持后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出现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经费上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EN组的体重、血红蛋白与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与PN组,在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以及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6.
刘博 《海南医学》2014,(3):338-340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直到经口进食;治疗组术中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术后先行静脉营养支持,第2天开始经鼻空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两组患者术后第1、7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治疗组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7天时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以治疗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医疗费用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首选营养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一周的营养支持,对对照组患者采取肠外营养,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氮平衡均较对照组高。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围术期对患者采取消化道护理、营养管护理及心理干预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和肠内营养支持,可使得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胃肠功能的恢复得到促进,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减少,有助于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8.
吴枫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2):180-181,18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改进策略在胃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肠内营养组术前营养风险筛查结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早期少量肠内营养支持加后期全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术后由中心静脉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化验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第1、3及7天的白清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A(SIgA);记录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记录住院期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区别,术后第1、3及7天均高于对照组(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肠内营养组术后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肠内营养组术后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0.05)。两组均无重大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营养风险筛查结合预防性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术后早期的营养状况与胃肠道免疫功能,术后早期少量肠内营养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并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熊亚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081-4082
目的:观察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1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及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胃肠功能,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李国森  龙凤强 《中外医疗》2010,29(29):82-82,84
目的评估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822例胃癌行全胃切除的患者,术后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1周。检测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后营养指标和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EEN安全有效,并有利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