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滤器植入加经胫后静脉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置管溶栓术治疗,对其进行密切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重点是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加强一般护理,重视导管溶栓治疗期间的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5例患者置管溶栓治疗下肢髂股静脉、胭静脉、胫后静脉血栓基本溶解,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无手术后死亡病例,1例术前合并肺动脉栓塞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置管溶栓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严密周到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肺动脉碎栓、局部置管溶栓治疗,以开通肺动脉。结果滤器和导管均成功安全置入,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发脑出血1例,死亡1例;31例患者随访5~48个月,无再发肺动脉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和经导管栓子祛除术是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金忠余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6):539-540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静脉置管定向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再经溶栓导管行药物溶栓治疗.结果 本组治疗有效率达85.71%,随访发现均无临床可察的肺动脉栓塞发生.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静脉置管定向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联合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6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行肺动脉造影明确栓子部位,应用导管导丝碎栓及团注尿激酶接触性溶栓行介入肺动脉溶栓术。明确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介入溶栓术后放置可取出下腔静脉滤器,之后予经上肢浅静脉持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3~7 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肺动脉血栓清除情况、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指标,术后10 d内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复查,根据综合情况考虑是否在滤器置入后10~12 d取出滤器。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行介入溶栓术及联合静脉溶栓,62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SpO2及PaO2明显升高;CTA复查肺动脉内血栓完全清除或大部分清除。53例明确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介入溶栓术后放置可取出下腔静脉滤器,43例于术后10~12 d取出下腔静脉滤器,无严重手术及溶栓相关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联合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安全易行、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患侧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8月间,36例下肢DVT患者行经健侧股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患侧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36例均成功;溶栓治疗疗效显著效31例,其中24例血栓溶解完全,无肺动脉栓塞症及严重出血发生,下肢症状消失,7例血栓溶解不完全,但下肢水肿及症状消失;3例下肢水肿减轻但未完全消退;2例疗效不明显。结论采用经皮经股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患侧股静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对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及导管腔内溶栓治疗,对其进行术前护理及溶栓中的观察与护理。结果:25例下腔静脉置入加导管内溶栓治疗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临床症状减轻,患肢肿胀消退,阻塞段血管再通,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和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钟薇  杨燕妮  方强 《中外医疗》2012,31(15):38+40-38,40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的术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滤器置入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29例患者术后经抗凝、溶栓治疗,术前、术后正确护理,患肢肿胀明显消退,术后无肺栓塞及滤器置人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人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好且安全,正确的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DSA)下机械吸栓配合置管溶栓术对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下肢累及髂股静脉血栓病人先置入Celect下腔静脉滤器,然后采用DSA下经患侧腘静脉顺穿置入Aspirex静脉吸栓导管分段吸除髂股静脉内血栓,如髂静脉受压予12mm球囊扩张,后配合unifuse溶栓导管置管溶栓。溶栓24h后造影,酌情髂总静脉置入支架,并维持抗凝治疗6-12个月,术后3-6月回收Celect下腔静脉滤器。结果:1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全组患肢症状均明显缓解,3月复查全部患肢髂股静脉通畅,临床症状消失,6月内滤器全部取出,随访期间2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轻度返流现象。结论:DSA下机械导管吸栓配合置管溶栓对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治疗具有安全、微创、高效的临床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胭静脉置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应用导管溶栓联合滤器置入和经外周静脉溶栓的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肢体肿胀消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52例导管溶栓患者肢体肿胀均消退,无出血并发症,其中44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未发生肺栓塞。8例因拒绝而未放置滤器的患者,2例发生肺栓塞;而46例行外周静脉溶栓患者,26例肢体肿胀完全消退,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尿道出血3例,肺动脉栓塞10例。结论导管溶栓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优点,早期及时的滤器置人是防止肺栓塞的关键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为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观察患者溶栓情况及有无淤血、肿胀、滤器移位、肺动脉栓塞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6例患者手术均1次性成功,溶栓成功率100%,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肿胀情况,经给予溶栓、抗凝及对症治疗,症状痊愈。2例患者出现淤血,给予综合治疗后,症状消失。有1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复发,无滤器移位病例,无肺动脉栓塞的情况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成功率高,损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经颈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术(CDT)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法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12例行颈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行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后的综合护理.结果 12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能密切配合治疗与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护理经颈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术(CDT)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法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过程中,要求护士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高度的责任感,给患者术前、术后提供优质的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钟振  王忠  王晓君  刘益民 《大家健康》2017,(12):173-174
目的:分析置管溶栓与外周溶栓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3.1 ~2016.9年收治的32例急性次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9例,通过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留置溶栓导管微泵维持尿激酶60万U/天,3~6d;B组13例,外周静脉滴注尿激酶,60万U/天溶栓,3~6d.观察两组疗效、并发症及肺动脉压等.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A两组栓塞指数、m PAP都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栓塞指数、m PAP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腔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次大面积肺脉栓塞安全,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局部置管溶栓和外周静脉溶栓治疗在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中的溶栓疗效,缩短滤器植入时间,提高滤器取出率,降低滤器永久植入后中远期合并症。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并放置可回收性腔静脉滤器(Opt Ease)的患者,下腔静脉造影或彩超发现滤器下血栓≥1.0 cm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进行外周溶栓或导管溶栓治疗,对滤器的取出率进行对比分析讨论。结果外周溶栓组30例,滤器取出11例,取出率36.7%,导管溶栓组30例,滤器取出24例,取出率80.0%,导管溶栓组取出率明显高于外周溶栓取出率(P<0.05);两组间溶栓治疗后血栓大小变化的对比,导管溶栓组的溶栓效果优于外周溶栓组(P<0.05)。滤器取出后无再发肺栓塞表现。结论在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中局部置管溶栓效果明显优于外周静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置管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经颈静脉置管溶栓治疗,同时予以经患侧足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行彩超评价静脉通畅程度,患者出院后经门诊随访其近期疗效。结果78例患者成功经右颈内静脉置管以及经患侧足背静脉溶栓。48例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滤器放置成功率100%。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彩超示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随访结果提示近期疗效满意。结论采用经颈静脉置管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置管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经颈静脉置管溶栓治疗,同时予以经患侧足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行彩超评价静脉通畅程度,患者出院后经门诊随访其近期疗效。结果78例患者成功经右颈内静脉置管以及经患侧足背静脉溶栓。48例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滤器放置成功率100%。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彩超示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随访结果提示近期疗效满意。结论采用经颈静脉置管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肺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肺动脉置管溶栓治疗肺栓塞患者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的患者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呼吸困难者32例,胸痛23例,咯血者仅9例,92%的患者存在低氧血症,47%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所有患者经64排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明确诊断,放置滤器后留置肺动脉导管溶栓治疗7~10天后,复查CT进行比对,有效100%,显效67.6%,无一例死亡.结论肺栓塞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体征以呼吸增快、口唇发绀等为主;其最常见诱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能够明确诊断,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留置肺动脉导管溶栓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价值.方法 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经股静脉(30例)、右颈静脉(9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将溶栓导管插入血栓之髂股静脉进行溶栓.药物尿激酶80~100万u,肝素1mg/kg.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术中导管溶栓32例完全再通及部分再通,余16例术后溶栓成功.结论? 经导管术中溶栓成功率高,效果好,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前后及溶栓期间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65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经导管溶栓治疗,配合手术前后宣教、观察与护理。结果 65例患肢肿痛减轻,未发生致命性肺栓塞、滤器异位、严重出血等。结论应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溶栓是治疗深静脉血栓有效、安全的方法,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导管或(和)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局部药物溶栓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术前行肺动脉CTA检查诊断明确后行肺动脉造影明确栓子部位、大小、栓塞程度及范围,应用5F猪尾巴导管捣碎血栓或(和)置COOK球囊于血栓部位行球囊扩张术,利用球囊张力使栓子粉碎、脱落,解除肺动脉的阻塞与狭窄。扩张术后,保留溶栓导管,注入尿激酶(3~5万IU/h)维持行药物溶栓,并间断皮下肌注低分子肝素(4100 IU q8h)。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并监测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动脉压力(MPAP)等。24小时、48小时后复造影,观察肺血栓清除及肺动脉通畅情况。并于拔出溶栓导管后复查肺动脉CTA。11例患者明确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皮碎栓后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结果本组均成功行经皮导管或(和)球囊扩张碎栓,并于血栓处放置溶栓导管进行溶栓。17例患者介入术后即刻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SaO2)及氧分压(PaO2)明显上升,肺动脉压力(MPAP)明显下降,复造影示:15例肺动脉内血栓大部分或完全清除,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患者肺动脉分支仍存在部分血栓,但无明显临床症状。介入术后随访1~18个月,患者无肺动脉栓塞复发。结论经皮导管或(和)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局部药物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起效快、疗效确切、创伤较小、并发症少、简单易行,是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溶栓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进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结果 规范化护理工作为保障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进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