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采取先签约后服务的方式向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实行上门服务,定时服务,定人服务,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健康普查、健康建档、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多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卫计委印发指导意见提出,2016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 重点在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 意见提出,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我社区作为首批改革试点单位,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孕产妇管理中的施行经验和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医助理制度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BPHS)中的实践及应用模式,以期为家医助理管理制度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中心自2015年12月20开始实施家医助理管理,具体包括人员招聘、培训,工作区域、内容分配,绩效考核管理。结果:截止2017年8月底,双榆树社区已有超过35%居民签约家庭医生,且在家医助理辅助下签约居民均已建立HER。老年人群体检率、糖尿性、高血压及学生健康管理率、服务满意度均出现明显上升(P0.05)。结论:家医助理管理是社区BPHS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更好的提高社区BPHS能力,改善居民就医依从性,提升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保障和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开始,以为辖区居民开展签约服务为基础,全方位开展居民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重点为60岁以上老人、慢病患者进行签约。目前辖区60岁以上老人、慢病患者签约服务已达饱和状态,为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疾病预防和控制从源头抓起。接下来签约重心必须向功能社区转移,从而提高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服务的有效性和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依从性,改善医疗服务秩序,让社区居民有更显著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围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试行)>的要求,着重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制定有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的年度健康教育计划,我站通过健康体检和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关注程度,以其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行为的形成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在京北山区家庭医生巡诊时提供新农合即时结报服务在解决山区老年居民和低收入人群就医不便、医疗费用垫付造成的经济压力和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探讨现有做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 家庭医生团队在下乡巡诊时除携带血压计、心电图机、快速血糖检测仪、采血针、采血管等医疗设备外,同时携带常用药品和安装了HIS系统和收费报销系统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发票打印机等设备,通过3G网络或"村村通"网络接入区卫计委信息平台。在巡诊工作中,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防保人员主要负责建立健康档案、开展慢病管理、常见病诊疗以及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药剂人员提供药事服务,主要负责辅助检查项目和药品收费以及药品发放工作并实现即时结报。收集巡诊中新农合患者就诊情况和即时结报情况,并与同时期社区卫生服务站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巡诊患者中,年度初诊患者比例、未达新农合起付线就诊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门诊患者,人均新农合垫付金额低于门诊患者。巡诊诊疗人次与服务站门诊相当,完善健康档案、慢病患者管理等工作开展数量高于门诊。 结论 在京北山区开展巡诊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有利于解决深山区居民就医不便、减轻其垫付医药费用的经济压力,进而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式进行相关探讨。方法我院家庭医生制度就是将全科医生作为主要的载体,并且把社区作为范围,家庭作为单位,进行全方面的健康管理。同时采用契约的形式为之服务,为家庭和每一个成员提供安全、有效以及适合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模式。同时并且随机抽取100例患者实行"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专科团队并存"的管理模式,即对照组,100例居民实现全科诊疗作为实验组,比较其重点人群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签约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家庭医生服务知晓率、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与实验前对比,实现全科家庭医生模式,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率、签约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家庭医生服务知晓率、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全科诊疗模式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落实医改政策的体现,是基层服务模式的转变。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需求为导向,立足社区现有的卫生人力资源,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组建新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护-助团队,建立团队内部不同专业人员明确责任划分与分工合作机制〔医生依托医联体和院校专家资源建立纵向专家技术团队,不断加强家庭医生综合诊疗能力,提升签约管理水平;护士实施公共卫生管理能力提升,培养社区专科护士,建立护士健康管理室,保障签约患者综合性及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权益;纳非专业人员(护士助理)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协助团队承担更多事务性工作,分担团队工作压力,扩大服务覆盖〕;借助计算机智能协助定向分诊,强化、巩固医患之间的契约服务关系,落实连续性管理,提供差异性签约服务;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的监督管理与激励机制,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向纵深发展。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8年的实践探索,建立了一套自下而上的基层操作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践运行模式,效果肯定,社区居民签约率、规范管理率、慢性病控制率,社区就诊率、健康行为改善率、签约居民满意率、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提升率均不断提高,真实有效地推动了国家医改进程,有助于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形成,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模式。方法:随机选择本社区860名居名,分别在2010年12月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前与2011年12月综合防治模式实施后进行调查,观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模式实施前后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居民吸烟率、社区居民健康建档率等指标的控制效果。结果: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模式实施后,居民的慢病知识知晓率从之前的25.12%提升到100%,吸烟率由之前的21.98%下降到13.14%;积极参加各项健身运动及各种运动的人从之前的227人上升到578人,健档率由之前的10.35%提高到32.91%。实施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模式可以对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进行干预,使社区居民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了解慢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从而积极参与各项有益的活动,来达到控制慢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背景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中国政府主导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是迈向全民健康覆盖的中国实践,2009年该项目在全国铺开,覆盖面和影响力之大,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首屈一指;回顾并总结该项目十年发展进程,明确成效,有利于促进项目的持续发展。 目的 梳理并总结全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过去十年(2009—2019年)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方法 通过函调收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监测数据(2009—2016年),分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平台监测数据(2017—2019年),以及《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0—2020年)相关指标,从供方角度分析十年间全国基本公共卫生各项服务的覆盖情况。2019年11—12月,在浙江省、山西省、重庆市开展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十年评估居民调查,从需方角度调查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利用率、满意率、自评获益率等情况。 结果 十年间,我国基本公共卫生的各类服务项目的覆盖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1)健康档案建档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健康档案使用率分别从2009年的48.78%、35.07%、22.14%上升至2019年的88.25%、86.82%、55.34%,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6.41%、10.92%、15.62%;(2)全国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累计约63.11亿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次数约3.37亿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累计参加人数达11.44亿人;(3)截至2019年,全国管理在册的高血压患者约1.09亿人,糖尿病患者约3 135.71万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十年间分别增长了29.28%、27.25%,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群的血压、血糖控制率十年间分别增长了16.84%、24.69%,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3.28%、5.56%,东、中、西部地区各项指标的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4)孕产妇早孕建册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和系统管理率分别增长了6.06%、4.60%、7.79%和9.40%,新生儿访视率、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的十年增长幅度分别为14.09%、17.82%,平均年增长率为1.74%、2.30%;2019年,全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67.41%,较2009年增长26.23%,平均年增长率为5.96%;老年人和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00%、12.97%;(5)居民预防接种建证率和各类疫苗接种率均稳定在90%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2019年达89.17%,肺结核患者管理率及肺结核患者规范服药率自2015年以来均稳定在95%以上;(6)2019年参与调查的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为85.4%,服务利用率为98.7%,重点人群的服务满意度均在90%以上,自评服务获益率均在85%以上;(7)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有所提升,机构数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量、医护比、本科以上学历占比均逐年上升。 结论 十年来,作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公共卫生各服务项目人群覆盖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服务广覆盖的目标基本达成,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水平提升明显,健康管理效果显现,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获得感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全面实施是向"全民健康覆盖"目标迈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实施慢性病综合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原发性高血压管理为重点,在社区开展责任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为主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对高危人群进行及时的社区干预。结果签约组比非签约组在血压控制率、治疗依从性、知晓率等方面出现了显著的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责任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可有效规范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城市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公共卫生的运行模式,以期为家庭医生责任制公共卫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对其家庭医生责任制下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及初步成效进行总结分析。闵行区自2011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医生责任制试点工作,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逐步向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转型。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家庭医生责任制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组织架构和部门协同机制;有机整合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搭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推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结果 截至2014年底,闵行区家庭医生签约居民143.67万人,签约居民的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96%);高血压管理率〔40.73%(211518/519331)比28.70%(149075/519425)〕、高血压患者血压有效控制率〔82.13%(173720/211518)比77.51%(115548/149075)〕、糖尿病管理率〔37.85%(64367/170058)比21.93%(37301/170091)〕、糖尿病患者血糖有效控制率〔82.43%(53058/64367)比62.77%(23413/37301)〕、学生健康管理率〔99.79%(134448/134733)比91.54%(110505/120718)〕均较2010年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家庭医生责任制转型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其能更好地维护居民健康,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但还存在全科医生人才紧缺、服务技能较弱、观念转变不够、家庭医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界定不够清晰、部门协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巡诊服务模式在京北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开展情况及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 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防保人员、药剂人员经培训后组成巡诊小组,携带血压计、心电图机、快速血糖仪及部分常用药品,到辖区行政村开展常见病诊疗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对2012~2014三年下乡巡诊服务情况进行统计,同时收集该机构同期门诊、急救服务相关数据,并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三年来,巡诊次数和参加巡诊医务人员数逐年增加,巡诊服务对象中,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明显高于同期门诊、急诊患者中老年人比例;三年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人数持续上涨;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结论 巡诊服务能够降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成本,能够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该模式比较适合留守老人较多的山区,同时相对于专家巡诊,该模式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的特点,并且与社区卫生机构承担的健康管理等工作相结合,能够根据巡诊对象的实际需求,随时调整服务内容,形式更灵活,内容更适应居民健康需求;但是也存在巡诊服务项目少、药物供应不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交通费用增加等问题,建议通过改善卫生室环境、统一药品目录等途径解决相应问题。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随着签约服务工作的不断推进,一些问题也日渐显现,目前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等均缺少政策匹配制度。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促进签约服务提质增效,进一步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高居民签约获得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改革方向。目的 探索信息分诊模式下“1+1+1”全科团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为做实做细签约服务工作提供基础。方法 按基线可比选取2019年度上海市浦东新区远郊地区服务人口在5万~10万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情况(签约率、重点人群签约率、考核分)及随机分层抽取各医疗机构每位家庭医生签约居民的10%,分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其中1家为干预社区即基于信息分诊的全科团队签约服务管理1年;以自制问卷形式、医院信息系统和签约APP信息同步开展签约信息准确率、家庭医生签约知晓率、签约居民首诊意愿就诊率、家庭医生有效服务率、家庭医生服务满意率等指标的统计,汇总分析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基于信息分诊的全科团队签约服务管理的干预社区签约居民首诊意愿率和家庭医生有效服务率高于4个非干预的对照社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信息准确率、家庭医生签约知晓率与其中3个对照社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信息分诊的全科团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类似于政策性干预签约服务,服务效果较好,可推广应用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为进一步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落实出台各项干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认知度、签约率、满意度与中医服务需求,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区15个社区参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18岁及以上居民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电话调查,调查不同群组对家庭医生居民认知度、签约率、满意度与中医服务需求。结果实际外呼18 558份电话,其中接通-成功访问为4186份,占比22.56%。接受调查患者中77.4%的居民表示知道该区开展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9.9%的居民表示不知道,2.8%的居民表示记不清。从居民类型来看,计划生育人群、糖尿病人群、脑卒中人群等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较高,χ~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66.0%的居民表示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26.5%的居民表示没有签,7.5%的居民表示记不清。计划生育人群、糖尿病人群、脑卒中人群等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签约率较高,χ~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得分为(86.65±15.88)分。从居民类型来看,孕产妇、残疾人、低保等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较高,而脑卒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相对较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受访居民80.24%表示有中医服务需求,需求内容主要体现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及健康指导等方面。结论被纳入管理的社区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服务满意度尚可,认知度、签约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中医技术服务的需求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社区卫生服务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健康需求,使社区居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档案的建立保证了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服务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社区居民不同时期的基本健康资料,体现了全科医疗连续性、结合性、协调性服务的特点。我们通过3年来的建档工作,特别是社区离退休老人的建档,深切体会到交流技巧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汪洋  杜兆辉  张怡  李韫韬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9):2265-2268
目的 探讨基于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全科助理员模式的效果。方法 由在社区工作时间较长、沟通能力强、社区护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师作为全科助理员,与全科医生团队形成配比,协助全科医生完成全人群覆盖式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建档管理、门诊预约、双向转诊、健康教育等内容。结果 全科助理员模式试点后一年与试点前一年相比,全科医生人均累计签约人数增加31.33%,预约门诊人次增加29.02%,新发现高血压患者数增加34.31%,双向转诊人次增加117.86%。全科助理员模式试点运行一年间,匹配助理员与未匹配助理员的全科医生相比,人均累计签约人数增加46.38%,预约门诊人次增加141.41%,新发现高血压患者数增加229.64%,双向转诊人次增加179.82%。结论 基于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全科助理员模式有利于提高慢性病管控效率,有利于提升社区基本公共卫生覆盖水平,是提升社区人力资源配置效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真实了解、评价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开展后18-60岁人群的基本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等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县健康教育所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四个乡镇的两个居委会、两个村委会的200个居民及村民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效果评估调查对象.2011.10.13-10.31对随机抽取的200个居民及村民的健康知识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为:居民总知晓率62.63%,基本健康行为形成及基本技能掌握率为57.89%,知晓率及形成率均大于50%.说明五峰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开展一年来健康教育效果初见成效,但总体来说,知晓率及形成率都还偏低,还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知识及素养,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依据本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社区防治管理的现状,探索一条适应本镇的防治管理模式。方法通过慢病防治的现状分析,在邵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试点,利用居民小组长这个网络,建立咨询室以门诊咨询为主入户为辅的模式,给居民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做慢病防治管理模式的探索。结果在现有资源情况下,这种模式能很好地适应目前慢病社区防治管理。结论这种管理模式还在探索阶段,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但目前能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落实到实处,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实惠。只有领导重视、经费补偿机制完善、技术培训、人员配置到位、完善管理制度才是慢病社区防治的最终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根据《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C类服务包(2010版、2011版、2012版)绩效考核标准——工作指标》的要求,根据中心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慢病管理工作.结果高血压和糖尿病建卡建册分别为4203人和907人,完成规范随访分别为3917人和854人,管理率分别为93.2%和94.16%.经全程干预高血压控制(优良尚可)2896人(74.98%),糖尿病控制623人(79.56%).城乡居民规范化建档率达76.22%、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群众满意度和可信度大幅度提高.结论慢性病规范管理能体现政府对百姓的关怀,提高居民的健康保健和自我防病治病意识,促进社区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真实了解、评价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开展后18-60岁人群的基本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等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11.16-11.30对随机抽取的200个居民及村民的健康知识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居民总知晓率70.24%,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5.90%,知晓率及形成率均高于60%.结论说明五峰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开展两年来健康教育效果初见成效,但总体来说,知晓率及形成率都还偏低,还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知识及素养,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