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探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提高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我院门诊部自2017年1月开始正式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后的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随机选择400例门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200例是通过预约就诊的患者为观察组,另200例是现场挂号就诊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就诊等候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就诊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候诊环境、预检分诊、就诊流程、服务态度等护理工作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可有效缩短门诊患者的候诊时间,有效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春力 《包头医学》2016,40(1):35-36
目的:观察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巡视服务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门诊输液室未实施巡视服务前的100例门诊输液患者为对象,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医院实施巡视服务后随机选择2013年4月~2015年2月100例门诊输液患者为调查对象,作为观察组.对比实施巡视服务前后两组的满意度和投诉率情况.结果:在门诊输液护理中采取巡视服务后,患满意度为96%,同未实施前患者满意度相比76%相比,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是医院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实施巡视服务不仅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投诉率,还能够维护医院良好形象,对实现和谐的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鲁婕 《包头医学》2016,40(4):251-252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安全管理中护理风险意识教育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2015年收治的患者共138例,其中2014年1月至12月68例,设为对照组(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实施前);2015年1月至12月70例,设为观察组(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实施后);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投诉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的4.3%和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和13.2%(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的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结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投诉事件、提升患者满意度等具有明显作用,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诊预检分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方法选取2015年2月门诊就诊患者500例为对照组,按常规分诊方法进行分诊;选取2015年5月门诊就诊患者50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分诊方法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包括转变服务观念、做好心理护理、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因分诊失误而发生的挂错号、投诉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挂错号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42,P0.05);观察组无一例投诉,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投诉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6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达97.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31,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提高门诊预检分诊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使医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门诊导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选择常规门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50例选择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投诉率,分析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导诊过程中,实行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投诉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医院门诊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4年7月,我院门诊分诊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门诊分诊护理,观察组则全程给予的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并对两组风险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P0.05)且观察组风险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风险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P0.05)。结论:在门诊分诊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事故和患者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门诊护理中融入危机管理理念并将其管理技巧应用于实践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部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将危机管理技巧应用于护理全过程,两组对比,分析危机管理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护理在危机管理理念指导下融入危机管理技巧,能显著降低患者投诉率,减少纠纷,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沈香兰 《中外医疗》2016,(22):172-174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方便择取该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门诊部收治的98例患者纳入该次实验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每组患者各占据49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门诊护理服务,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风险事故发生率与投诉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与投诉率均为4.08%,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92%与83.67%,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分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投诉率与风险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危机管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87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4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总结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危机管理.比较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及患者投诉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及患者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危机管理有利于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投诉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窗口收费服务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该院医院窗口收费服务管理中2015年开始实施精细化管理,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作为研究组,而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两组期间均随机抽取患者500例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期间患者投诉率与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期间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投诉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应用在医院窗口收费服务管理中能更好地减少投诉事件,而且提高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门诊服务中心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石门县人民医院在2014年3月正式成立门诊部,门诊部成员组成:门诊部主任1名,病友服务部主任1名,护士长1名,医生40人,预检分诊护士2名,导诊20名。截止2015年10月门诊共接待69万余人次,随机选取其中10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定义为研究组。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4月医院成立中心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计1000例。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对医院门诊服务的满意度。(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医院的投诉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90.3±6.9)分、(75.4±8.5)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医院的投诉率分别为1%、4%,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实行门诊服务中心后,能明显提高患者对医院门诊服务的满意度,对减少医疗投诉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分,然后对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应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2.70±2.0)分,对照组为(81.70±1.5)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满意度比较,观察组45例满意,3例稍满意,2例不满意;对照组25例满意,15例稍满意,10例不满意.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应用在门诊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巡视服务在基层医院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门诊输液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门诊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输液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主动巡视服务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开展巡视服务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巡视服务前(P0.01),护理服务投诉率显著低于巡视服务前(P0.01)。结论:开展巡视服务护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了医患矛盾关系,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肖慧玲 《当代医学》2016,(16):105-106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7月~2014年12月就诊的患者73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另选取2015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73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落实人性化服务,比较2组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率为2.74%(2/73),较对照组的15.07%(11/73)有显著下降;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3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4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服务理念深刻地落实于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输液患者等候时间,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4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化护理服务,优质化护理组采用优质化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专科知识评分、专科技能评分、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优质化护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质化护理组护士专科知识评分、专科技能评分、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质化护理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确切, 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和投诉事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优质护理是医疗质量的保障,为病人提供满意的贴心服务,可以减少医患纠纷.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就诊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发生纠纷2例,患者满意率97%,对照组6例,患者满意率91.5%,两组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及高效服务,方便了患者的就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医患纠纷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研究预约服务在产前检查中的作用。方法我们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产前检查孕妇286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预约服务实施与否将其分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与观察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每组各有孕妇143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产前检查服务;观察组孕妇给予产前检查预约服务,将两组孕妇候诊时间、产前门诊投诉率及孕妇对诊疗服务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孕妇候诊时间相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产前门诊投诉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对诊疗服务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约服务应用于产前检查中,医院可根据孕妇预约情况实行弹性排班,以满足孕妇要求,其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孕妇对诊疗服务满意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2组门诊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投诉率。结果 2组门诊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服务的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满意为40例、一般满意为4例、不满意为1例;对照组患者满意为21例、一般满意为12例、不满意为12例,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2.22%(1/45)、对照组投诉率为26.67%(12/45);观察组患者投诉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程度及降低患者投诉率,进一步缓解护患之间关系,并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值得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索人文关怀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入住呼内内科的患者分成两个组,2015年7月到12月为对照组(200人),2016年1月到5月为观察组(200人),对照组予以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呼吸内科护理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在相同护理工作者的前提下,对比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投诉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在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市河东区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846人次静脉输液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855人次静脉输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诊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引入人文关怀理念,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模式。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医疗服务投诉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服务投诉率为0.58%(6/855),满意度为89.01%(761/855)。观察组护理服务投诉率为0.24%(2/846),满意度为95.27%(806/846)。观察组护理服务投诉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院内护理工作实践中,给予患者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医疗服务投诉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