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yeast carcinoma,TNBC)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vogesterone receptor,PR)和HER-2/neu均无表达的乳腺癌,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类型,以侵袭性强预后差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阴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之间的差异,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将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有完整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手术乳腺癌387例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79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组308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等。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①年龄〈35岁的比例高(P=0.012);②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比例大(P=0.031);③肿瘤最大直径≥5cm多(P=0.044);④确诊时淋巴结阳性者多(P=0.011);⑤肿瘤临床分期为Ⅲ期的多(P=0.007);⑥组织学分级为III级的多(P=0.028),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2.15%和88.61%,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的86.69%和95.45%(P值分别为0.003和0.03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有发病年龄较轻、有乳腺癌家族史比例高、确诊时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肿瘤直径大、组织学分级高、易复发和远处转移、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低等特点。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确诊时淋巴结状态、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级别和病理类型,特别是年龄、淋巴结状态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尧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1):28-29
目的 探讨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26例,依据乳腺癌分子分型将其分为三阴型37例和非三阴型8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复发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数据的特点与差异情况。结果 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而三阴型乳腺癌中髓样癌、TNM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织学分级Ⅲ级所占比例和淋巴结转移率、复发率均明显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均P<0.05);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低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相比较,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分期较晚、组织学级别高、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和复发率均较高,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无效,手术切除、铂类药物、较大剂量放疗和免疫治疗是三阴型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阳性乳腺癌(triple-positive breast cancer,TP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TPBC患者130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中,TPBC患者共130例,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3.10%.其中,63.08%为超重/肥胖患者(BMI≥24),52.31%的患者合并有慢性病.患者最常见的首诊症状为发现乳房肿块(80例,占61.54%),而非疼痛(10例,占7.69%).病灶的位置以右侧多见(75例,占57.69%),最常见的部位为外上象限(58例,占44.62%).最常见病理学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104例,占80.00%).随访结果表明,局部复发率为9.23%(12例),远处转移率为26.92%(35例).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24例,占68.57%),其次为肺(18例,占51.43%).结论:TPBC患者的预后较差,容易发生远处转移,且有早期转移倾向,因此迫切需要对TPBC进行全面的研究,更深入的了解TPBC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已行改良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腺癌患者33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病理资料及临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病理标本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从确诊至随访截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标本大小、TNM分期、复发转移情况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但DFS及OS更短,肿瘤恶性程度和术后病死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过的180例乳腺癌患者,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及HRE-2的表达情况,6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120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年龄、抽烟饮酒状况、体质量指数、家族史、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初潮年龄、泌乳情况、使用避孕药情况、产次、初产年龄、流产情况、绝经情况。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筛选出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影响分析。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泌乳情况、避孕药物、产次、绝经情况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在抽烟饮酒状况、家族史、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初潮年龄、初产年龄、流产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产次 ≥ 2次、绝经前状态对应的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质质量指数、泌乳情况、避孕药物对应的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 ≥ 25 kg/m2、抑制泌乳、使用避孕药均是三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三阴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淋巴结转移率高,分期及分级更晚。 结论 三阴乳腺癌的恶性程度高于非三阴乳腺癌,肥胖、抑制泌乳、使用避孕药是三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特征、预后影响因素以及Ki-67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79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三阴乳腺癌组)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以及随访情况,并与同期355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非三阴乳腺癌组)相比较。结果三阴乳腺癌组的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非三阴乳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比7.0%,P=0.007);三阴乳腺癌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69.4%和73.2%,均显著低于非三阴乳腺癌组(84.8%、89.1%,P=0.020、0.012);进一步分层显示,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三阴乳腺癌组的DFS和OS亦显著低于非三阴乳腺癌组(57.9%比76.4%,P=0.023;65.2%比83.4%,P=0.032);而在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三阴乳腺癌组的DFS显著低于非三阴乳腺癌组(74.7%比89.8%,P=0.039),但OS并无显著差异(82.0%比93.5%,P=0.313)。Ki-67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三阴乳腺癌(P<0.05)。结论三阴乳腺癌的患者具有年轻化、T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等临床特点,其DFS及OS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其中肿块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影响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Ki-67在三阴乳腺癌中过表达,对三阴乳腺癌的复发转移以及预后有一定意义,是综合评价三阴乳腺癌的临床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三阴性乳腺癌(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我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465例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ER、PR及Her-2蛋白免疫组化表达分为两类:TNBC和非TNBC,并随访其预后情况,比较两类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TNBC有73例,占15.7%,多见于50岁前未绝经女性,随访369例中复发转移39例,TNBC复发转移率(18.3%,11/60)高于非TNBC(9.1%,28/309,P=0.033)。结论TNBC患者发病年龄较早,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508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7例(21.06%)患者证实为三阴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组与非三阴乳腺癌组的临床特征、复发或远处转移、生存情况。结果 508例患者中107例患者是三阴型乳腺癌,其组织学Ⅲ级、髓样癌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复发或远处转移率(30.81%)明显高于非三阴性(18.71%,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总生存率(78.41%)明显低于非三阴性(88.11%,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比非三阴性乳腺癌更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三阴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不表达的乳腺癌,是新近被分出的乳腺癌亚型,有着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病理特征,对内分泌治疗及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治疗无效,全身化疗是该亚型患者的主要治疗模式,但是远期疗效不佳。TNBC的分子特点、化疗方案的选择及靶向治疗等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的特征,将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阴性的乳腺癌称之为受体三阴乳腺癌(TNBC),TNBC是具有独特生物学及临床特征的乳腺癌亚型,其临床特点为发病年龄早、高侵袭性、恶性程度高、易转移复发、生存率低等。另外,三阴乳腺癌具有特殊的影像学特征。目前针对TNBC的研究正在不断进行中,可能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郧阳医学院学报》2019,(4)
目的:对比分析青老年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情况。方法:整理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青年乳腺癌(≤35岁,青年组)和89例老年乳腺癌(≥60岁,老年组),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案和随访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和手术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老年组,青年组肿瘤直径较大,组织分级差,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率高,行化疗和辅助放疗患者多(P<0.05),青年组中Ki67、P53高表达而E-cadherin低表达(P<0.05)。随访期间两组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中复发转移率低于青年组(P<0.05)。结论:青年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较老年三阴性患者具有组织病理学分级差、侵袭性强、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总结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甲乳外科2005年6月-2008年8月收治的81例TNBC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结果 .结果 TNBC占同期乳腺癌总数的16.5%(81/492).本组病例好发于40~59岁(44.5%)女性,平均肿瘤直径为(3.2±2.3)cm.随访2~37个月,中位时间为21个月,8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死亡5例,其中非肿瘤原因死亡1例,远处转移死亡4例(1例术后10个月发现肺、胸椎转移;1例术后15个月发现全身淋巴结转移伴腰椎转移;其他2例均为肺转移,分别出现在术后8和24个月).临床分期主要为Ⅱ期(56.8%),组织学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81.5%).化学治疗是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结论 TNBC是一种高危乳腺癌,好发于40~59岁女性,肿瘤直径较大,复发风险较高,易发生远处转移.化学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应慎重选择化疗药物以提高临床缓解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成绥生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8,(2):121-125
目的: 利用免疫组化的实验方法探索三阴型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上皮性钙黏附蛋白( E-cadherin) 、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AR) 分别
在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三阴乳腺癌( Thre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和非三阴乳腺癌( non-Three 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 各50 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EGFR) 、上皮性钙黏附蛋白( E-cadherin) 、雄激素受体( AR) 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各自表达意义,与临床
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 1) EGFR 在100 例乳腺癌中阳性率为48%( 48 /100) ,E-eadherin 异常表达率和AR
阳性率分别为53%( 53 /100) 、65%( 65 /100) 。( 2) E-cadherin 正常表达组和AR 阳性组的5 aDFS 分别高于Ecadherin
异常表达组和AR 阴性组( P<0.05)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 EGFR、E-cadherin、AR 在TNBC 和non-
NBC 中的表达情况: TNBC 中EGFR 阳性率和E-cadherin 异常表达率高于non-TNBC,AR 阳性率低于non-TNBC
( P<0.05)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4) EGFR、E-cadherin、AR 在TNBC 中表达情况: TNBC 中,腋淋巴结阳性组的
AR 阳性率,EGFR 阳性率,E-cadherin 异常表达率高于腋淋巴结阴性组。结论: ( 1) TNBC 组织学分级较差,预后
较non-TNBC 差。( 2) TNBC 中,EGFR 的阳性表达,预示着病人预后差。腋淋巴结转越多,AR 的表达率越低。
( 3) 腋淋巴结是否转移可作为预测因素。( 4) EGFR 用于评价TNBC 的预后。( 5) AR 可能成为新靶点。 相似文献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上皮性钙黏附蛋白( E-cadherin) 、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AR) 分别
在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三阴乳腺癌( Thre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和非三阴乳腺癌( non-Three 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 各50 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EGFR) 、上皮性钙黏附蛋白( E-cadherin) 、雄激素受体( AR) 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各自表达意义,与临床
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 1) EGFR 在100 例乳腺癌中阳性率为48%( 48 /100) ,E-eadherin 异常表达率和AR
阳性率分别为53%( 53 /100) 、65%( 65 /100) 。( 2) E-cadherin 正常表达组和AR 阳性组的5 aDFS 分别高于Ecadherin
异常表达组和AR 阴性组( P<0.05)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 EGFR、E-cadherin、AR 在TNBC 和non-
NBC 中的表达情况: TNBC 中EGFR 阳性率和E-cadherin 异常表达率高于non-TNBC,AR 阳性率低于non-TNBC
( P<0.05)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4) EGFR、E-cadherin、AR 在TNBC 中表达情况: TNBC 中,腋淋巴结阳性组的
AR 阳性率,EGFR 阳性率,E-cadherin 异常表达率高于腋淋巴结阴性组。结论: ( 1) TNBC 组织学分级较差,预后
较non-TNBC 差。( 2) TNBC 中,EGFR 的阳性表达,预示着病人预后差。腋淋巴结转越多,AR 的表达率越低。
( 3) 腋淋巴结是否转移可作为预测因素。( 4) EGFR 用于评价TNBC 的预后。( 5) AR 可能成为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作以总结,分析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取该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年收治的115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3年无瘤存活率、预后影响因素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80.0%(16/20)为浸润性导管癌,非浸润性导管癌占20% (4/20);对照组81.7%(94/115)为浸润性导管癌,非浸润性导管癌占18.3% (21/115),两组肿瘤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三年生存率为75%(15/20)低于对照组91.3%(105/1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易发生转移,患者三年生存率低是三阴性乳腺癌的主要病理特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主要受淋巴结转移情况与肿瘤大小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诊治的38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ER、PR和HER-2表达分为为三阴性乳腺癌组(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nTNBC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分析TNBC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57例(14.8%),年龄较轻,平均44.3±6.1岁;以绝经前多见(50.9%);肿瘤直径较大,平均4.1±0.8cm;有乳腺癌家族史、临床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较多,组织学分级较差,临床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绝经状态、家族史和病理类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总生存率的因素为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病理类型(P<0.05),而年龄、绝经状态和家族史与总生存率无关(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多为年轻女性,恶性程度高,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5):1152-1156
目的:探讨化生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3年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收治的73例化生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及预后因素。结果:73例患者,纯上皮型41例,上皮-间质混合型32例,中位肿瘤大小为4.6 cm,58.8%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84.9%TNM分期Ⅱ期以上,Ki-67过表达占60.2%。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76.7%患者发生复发或转移,中位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59.7个月和43.9个月,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5.2%和3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和放疗影响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P<0.05),Ki-67影响总生存期(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大小、淋巴结和放疗影响预后(P<0.05),而病理学分型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化生性乳腺癌是少见的恶性肿瘤,其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分期晚、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高;治疗遵循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但预后差;肿瘤大小、淋巴结和放疗影响预后;Ki-67的过表达可作为化生性乳腺癌的潜在的诊断、指导治疗、预后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乳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如何评价第二侧乳腺癌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定双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现将我院1975年5月至1998年8月外科和肿瘤内科5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病人其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本组病例均为女性,其中异时性双侧乳腺癌39例,同时性双侧乳癌11例。发病年龄第一侧癌25~60岁,平均409岁,病期第一侧癌平均56个月;第二侧癌25~62岁,平均445岁,癌病期平均为35个月。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平均年龄362岁,异时性双侧乳腺癌(间隔时间最短为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