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梅毒治疗以及梅毒TRUST滴度对梅毒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太原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妊娠梅毒患者共82例,其中26例终止妊娠,8例失访,48例完成随访。①根据结束妊娠前是否行抗梅毒治疗,将48例妊娠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未治疗组23例,记录各组妊娠结局情况。②将48例妊娠梅毒患者分成TRUST滴度≤1∶4和TRUST滴度1∶4两组,TRUST滴度≤1∶4组患者29例,TRUST滴度1∶4组患者19例,统计各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发生新生儿先天梅毒6例(24.00%),无流产,死胎和死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4.00%(6/25);未治疗组流产2例(8.70%),死胎1例(4.35%),死产1例(4.35%),新生儿先天梅毒12例(52.17%),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达69.57%(16/23)。未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TRUST滴度≤1∶4组的患者7例(24.14%)产生不良妊娠结局,TRUST滴度1∶4组的患者14例(73.68%)产生不良妊娠结局,滴度高的妊娠梅毒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滴度低的妊娠梅毒患者。结论:梅毒孕妇抗梅毒治疗可预防新生儿先天梅毒,并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妊娠梅毒TRUST滴度的检测有助于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若妊娠梅毒TRUST滴度较高,宜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梅毒妊娠期患者抗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梅毒妊娠期患者74例,将其中接受规范抗梅毒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未能接受抗梅毒治疗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发生早产、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8.3%)显著低于对照组(4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新生儿存活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6%),而新生儿RPR阳性率、TPPA阳性率和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35.4%、54.2%和4.2%)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100.0%和22.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梅毒妊娠期患者进行抗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RPR阳性率、TPPA阳性率及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特点及对新生儿的影响,妊娠结局.方法 103例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程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61例及未治疗组42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观察治疗时期与先天梅毒儿的发生关系.结果 (1)妊娠结局: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77.45%(47/61),未治疗组为62.95% (27/42),治疗组早产、死胎发生率分别为9.83%和0.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14.2%(6/42)和2.38%(1/42);治疗组无死产、流产的发生.(2)治疗组足月儿占77.45%(47/61)明显高于非治疗组的62.95%(27/42).(3)治疗组孕妇与用药的关系表明,治疗越早,先天梅毒儿发生率越低.结论 (1)应对孕妇早期梅毒筛查,及早诊断,早期有效,全程梅毒治疗是改变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以及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南山区318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确诊并转诊慢性病防治院治疗随访的318例妊娠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干预治疗(247例)和未干预治疗(71例)分两组,比较两者的妊娠结局;对两组患者按照血清学滴度分析血清学与先天梅毒的关系。结果干预组分娩99.19%正常新生儿,明显高于未干预组(46.48%);干预组孕妇早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为0.40%,明显低于未干预组的11.27%和33.80%;干预组未发现先天梅毒儿,未干预组分娩先天梅毒儿8.45%(P=0.000),其中,产前未接受规则治疗的血清学滴度1:8的患者,分娩先天梅毒儿发生率高达33.33%(P=0.002)。6例先天梅毒经治疗,临床症状1个月内消失;287例疑似先天梅毒儿接受预防性治疗后TRUST及TPPA滴度均在7月龄内转阴。结论母亲未经干预且血清学滴度1:8时发生梅毒垂直感染的机率更高,妊娠梅毒经过规则治疗可以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发生率。母亲经过干预的新生儿血清学均于7个月内转阴,预防性治疗方案亟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彭其才  陈荣章  李美荣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15-115,121
目的探讨梅毒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所有产科门诊孕妇孕中期常规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筛查,对RPR阳性者再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并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检测,对确诊梅毒者实行长效青霉素标准治疗3周,并追踪梅毒孕妇产后新生儿TPPA及TRUST滴度检测情况,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3660例孕妇RPR阳性7例,发生率0.19%,检测TPPA阳性4例,占RPR阳性者57.14%(4n),梅毒检出率0.11%(4/3660),1例梅毒孕妇TRUST滴度1:64,胎儿宫内死亡引产,余3例梅毒孕妇TRUST滴度1:1~1:4,产前滴度均为1:2,3名梅毒孕妇分娩的新生儿TPPA检测均阳性,TRUST滴度均0,未提示发生胎传梅毒。结论孕妇梅毒筛查检出率低,但梅毒孕妇早检查、早确诊、早治疗对改善胎儿预后、预防胎传梅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梅毒的流行特征、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方法 根据妊娠期是否抗梅毒治疗,将126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两组:孕期治疗组59例,妊娠前治疗组67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结果 ①妊娠结局:妊娠前治疗组明显好于孕期治疗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②国产儿预后:妊娠前治疗组孕妇分娩正常新生儿的例数明显多于孕期治疗组,且分娩先天梅毒儿、窒息儿、低体重儿、畸形儿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少于未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孕早期进行常规梅毒筛查尤为重要;妊娠前正规治疗后的梅毒患者所生的胎儿预后较好;妊娠期梅毒患者及早行抗梅毒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梅毒孕妇的治疗因素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诊疗随访的58例梅毒孕妇,妊娠期未实施全程抗梅毒治疗的作为对照组,共28例孕妇,妊娠期实施全程抗梅毒治疗的作为观察组,共30例孕妇,比较分析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并分析治疗因素同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足月分娩率为93.33%,对照组为42.86%;观察组先天梅毒儿4例,对照组10例,两组足月分娩率及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越早,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越低。结论:影响妊娠结局的治疗因素是治疗开始的孕周及用药,及时有效的全程抗梅毒治疗是预防梅毒新生儿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何玥  古婕  徐志康  丁华  於艳霞  朱淑娥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873-1873,1898
目的了解本地区妊娠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对2008年到本院诊产的17943例孕产妇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筛查,对TRUST阳性病例再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结果17943例孕产妇中,检出梅毒患者111例(0.62%),其中隐性梅毒101例,占91.0%。所随访到的75例新生儿中,有3例为先天梅毒。结论对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检测及规范治疗对杜绝先天梅毒,控制母婴传播,提高妇女儿童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梅毒孕妇及其新生儿、性伴梅毒血清学检测情况,并对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期为制订相关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8例梅毒孕妇及其所生婴儿、性伴进行了临床表现、治疗及疗效、梅毒血清学的分析。结果28例梅毒孕妇中,隐性梅毒27例,TPPA均阳性,TRUS阳性27例;10例新生儿均无明显临床表现,均无骨损害,TPPA9例阳性,TRUST阳性5例,滴度均低于其生母;28例性伴中25例接受血清学检测,14例为隐性梅毒;TPPA阳性15例,TRUST阳性15例;55例患者接受青霉素治疗,治愈13例。结论应重视产前梅毒筛壹,以及妊娠梅毒患者性伴的梅毒血清学检测。实施有效的全程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TRUST)和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来自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95例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TRUST与TPPA两种试验检测,比较两种梅毒血清筛选试验方法,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495份血清标本中,TRUST法检测结果164例阳性,阳性率为33.13%,滴度≥1:32有6例,为1.21%;TPPA法检测结果417例阳性,阳性率84.24%;TEUST和TPPA法同时检测结果162例阳性,占32.73%,TRUST检查阴性而TPPA法检测结果170例阳性,占34.34%。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减少漏检,提高诊断率,应综合使用TRUST与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梅毒87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晓玲 《广东医学》2006,27(5):739-740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妊娠期梅毒患者87例,孕期经青霉素治疗的50例为治疗组,未经治疗的37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不同围产结局。结果流产、死胎死产、胎儿畸形、先天梅毒儿均发生在对照组;且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RPR阳性率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可导致严重的妊娠不良结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减少流产、死胎死产、胎儿畸形、先天梅毒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的诊治及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4年1月至2005年9月引产和分娩的3 105例孕妇的检查结果.结果在3 105例孕妇中,TP(treponemapallidum)阳性者21例,TP阳性率为6.76%o,其中TRUST(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同时阳性者7例(33.33%),TRUST阴性者6例(28.57%),仅2例为Ⅰ期梅毒,出现皮损、溃疡、软下疳等;在孕期发现的18例中,11例(61.11%)TRUST阳性经过驱梅治疗;21例TP阳性孕妇中,引产5例,继续妊娠并分娩的16例中,剖宫产13例,自然分娩3例,平均孕龄(267.44±11.00)d,所有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均为10分;脐血查TP阳性3例和TRUST阳性者2例,均未出现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有5例新生儿转儿科诊治(其中2例驱梅治疗,2例早产、1例发绀)均健康出院.结论在妊娠早、中期发现TP阳性患者,如经过正规检查和驱梅治疗,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梅毒孕妇与其配偶梅毒血清学试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0例梅毒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及配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聚试验(TPPA)试验,根据孕妇TRUST滴度高低不同,分析其与配偶TRUST和TPPA阳性率的关系。结果400例梅毒孕妇血清学试验均为阳性,其配偶TRUST试验阳性96例,TPPA阳性99例。而TRUST滴度高于1:16的孕妇其配偶TRUST、TPPA检测阳性率(48.28%、51.72%)高于滴度为1:8~1:16(29.82%、31.58%)以及滴度≤1:4(21.74%、22.07%)的梅毒孕妇配偶,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度1:8~1:16、滴度≤1: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妊娠梅毒普查,追踪检测其配偶情况,可有效降低梅毒发病率。TRUST滴度超过1:16的产妇其配偶感染率明显增加,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孕妇梅毒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产检的15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筛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验(TPPA)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梅毒确诊者接受青霉素标准疗法,追踪其新生儿TPPA、TRUST滴度检测结果。结果①1500例接受梅毒螺旋体检验的孕妇共检出12例,阳性率0.80%;②1500例孕妇中按年龄段划分为25岁以下者梅毒螺旋体检验阳性率0.91%,26~30岁者梅毒螺旋体检验阳性率0.76%,31~40岁者梅毒螺旋体检验阳性率0.63%,其中25岁以下孕妇筛查中梅毒螺旋体检验结果阳性率0.91%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显著(P0.05)。③12例梅毒孕妇所产的新生儿检测均为TPPA阳性,TRUST滴度未达到母体血4倍。结论产前梅毒检测是为了筛查感染梅毒胎儿,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25岁以下孕妇要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婴儿的血清学特点。方法孕前采用中药治疗的(32例)育龄期梅毒血清固定女患者为中药治疗组;对照组选择同期56例妊娠合并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根据孕期是否规范治疗分为青霉素治疗组(31例)和未治疗组(25例)。比较三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并定期随访母婴的血清结果。结果妊娠结局:中药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90.63%,早产发生率为3.13%,不良结局(自然流产和死胎死产)发生率为6.25%青霉素治疗组分别为90.32%、6.45%和3.22%;未治疗组分别为88%、4%和8%;三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预后:中药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占96.67%、早产儿占3.33%、先天梅毒为0;青霉素治疗组分别为93.33%、6.67%和0;未治疗组分别95.65%、4.34%和0。三组新生儿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血清结果:在随访过程中没有出现TRUST滴度持续上升,且滴度均〈母亲TRUST滴度的4倍;TRUST在3-6个月内均逐渐阴转,TPPA在6-12个月内均逐渐阴转;所有婴儿的19S-IgM-TPPA(-)。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在孕前给予中药治疗对妊娠结局无影响,定期随访是评估母婴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梅毒阳性孕妇及其配偶/性伴梅毒感染状况,积极进行干预,避免胎传梅毒的发生。方法 收集2009-2016年通过海南省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进行免费筛查后确诊为梅毒的685例梅毒孕妇及其配偶/性伴血清,进行梅毒血清学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根据孕妇TRUST滴度高低不同,分析与其配偶/性伴TRUST和TPPA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685例梅毒孕妇梅毒血清学TRUST和TPPA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其TRUST滴度为1∶1~1∶256,其中≤1∶4有461例,1∶8~1∶32有165例,≥1∶64有59例。其配偶/性伴TRUST和TPPA试验阳性率分别为31.24%和37.37%,且随着孕妇梅毒TRUST滴度越高,配偶/性伴的TRUST和TPPA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P<0.01),特别当孕妇TRUST滴度≥1∶16时,其配偶感染梅毒的机率≥50%;2009-2016年,发现妊娠梅毒的阳性数增高,但其配偶阳性率却逐年降低,其TRUST和TPPA的阳性率从60.00%和66.67%下降为23.45%和28.28%。结论 加强对梅毒阳性孕妇及其配偶/性伴的梅毒知识宣传和监测工作,及时追踪检测其配偶情况,可有效阻断了孕妇与其配偶/性伴间梅毒的传播,对防止胎传梅毒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梅毒及胎儿结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及胎儿结局。方法 根据妊娠期是否行抗梅毒治疗 ,将 3 7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1例 ,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万U肌注 ,每日一次 ,连续 15天为一疗程。未治疗组16例 ,未行抗梅毒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 1)一期梅毒 1例 ,隐性梅毒 3 6例。 ( 2 )治疗组孕妇早产 1例 ,无流产发生 ;未治疗组早产 5例 ,流产 5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孕妇新生儿先天梅毒2例 ,未治疗组新生儿先天梅毒 6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 1)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以隐性梅毒为主 ,对孕妇行常规梅毒筛查非常重要。 ( 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在妊娠期行抗梅毒治疗能很好地控制早产、流产 ,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妊娠梅毒的发病率,分析其发病特点,并探讨其防治方法,以降低先天性梅毒儿的发病率。方法63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妊娠梅毒孕妇,根据其确诊孕周数分组,比较各组孕妇妊娠结局、围生儿预后及新生儿梅毒发生情况,分析梅毒的治疗与先天梅毒儿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同时将孕妇分为流动人口组与长期居住组,比较其发病率。结果妊娠梅毒的发生率为4.5‰,其中流动人口占61.9%。不同孕周先天梅毒的发病率分别为:13~27周占12.5%,28~36周占27.3%,37周以上占42.9%。结论妊娠梅毒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降低妊娠梅毒及先天梅毒儿的发病率,关键在于加强婚前检查及早孕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两种梅毒检测方法。方法:对100例临床确诊的梅毒患者进行TRUST和TPPA两种方法检测,分析和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结果:100例样品中,96例为TPPA阳性,阳性率为96.0%,75例为TRUST阳性,阳性率为75.0%。结论:在梅毒诊断中TPPA的敏感性高于TRUST。  相似文献   

20.
TRUST和TPPA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和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两种梅毒检测方法。方法:对100例临床确诊的梅毒患者进行TRUST和TPPA两种方法检测,分析和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结果:100例样品中,96例为TPPA阳性,阳性率为96.0%,75例为TRUST阳性,阳性率为75.0%。结论:在梅毒诊断中TPPA的敏感性高于TRU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