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肺癌开胸手术前肺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治疗肺癌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研究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对30例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肺叶切除24例,支气管袖状切除2例,肺楔形切除2例,全肺切除2例,2例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手术能充分暴露,无围术期并发症,28例没有输血,结论: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能提供充分的手术暴露,同时肌肉损伤轻微,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肩关节功能术后恢复快,这种方法是手术治疗肺癌的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胸部微创手术的代表,已被广泛应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早期肺癌的治疗。VATS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也有研究指出,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长期存活率不亚于传统开胸手术。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比了VATS及开胸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一致认为VATS手术能更好地保护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更有利于术后机体的恢复,以此作为胸腔镜发挥其微创优势的机制之一。本文从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数目、免疫细胞功能等方面出发,将国内外近几年研究VATS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文献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郭俊  宋书红  张丽  杨靖 《现代肿瘤医学》2019,(14):2501-2505
目的:探讨深吸气训练在肺癌开胸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8月至2018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134例,根据训练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深吸气训练,两组训练观察时间为14 d,记录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训练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和10.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两组的最大通气量与用力肺活量都显著高于术后1 d(P<0.05),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膈肌活动度和膈肌厚度都高于术后1 d,也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时间点不同,数据间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情绪、认知、躯体、角色、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领域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吸气训练在肺癌开胸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呼吸肌功能,使肺功能恢复正常,尽量减少出现肺部并发症,促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刘佳  张曦  雷光焰 《现代肿瘤医学》2016,(10):1555-1557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比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36例胸腔镜下与50例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医疗费用。结果:二种方法术后并发症无差异(P>0.05)。胸腔镜组术中失血、术后下地、术后镇痛、术后引流、手术时间、住院天除医疗费用外均优于开胸组(P<0.05),术前及术后第1天CRP、IL-6无差异(P>0.05),术后第7天,胸腔镜组CRP与IL-6下降更快,优于开胸组(P<0.05)。结论:胸腔镜治疗肺癌比开胸手术创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常规开胸、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早期肺癌手术患者118例,尊重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开胸组52例、胸腔镜组43例及机器人组23例。三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各组术前术后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结果: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3天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与站数也明显优于胸腔镜组(P<0.05),但手术费用明显高于其他二组(P<0.05)。结论:除手术费用高昂,机器人辅助手术较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对于早期肺癌的近期疗效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而从免疫学角度探讨肺癌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自2016年01月至2016年10月I期或IIa期肺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开胸组(TTS组)和胸腔镜组(VATS组)各3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两组术前及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比较两组间免疫指标和临床指标。结果:VATS组与TTS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肿瘤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疼痛评分方面,VATS组明显优于TTS组(P<0.05)。VATS组与TTS组术前1天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TTS组的CD3+T、CD4+T/CD8+T比值、NK细胞较VATS组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第3天、第5天,VATS组CD3+T、CD4+T、CD4+T/CD8+T比值,较TTS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与肺癌术后免疫功能变化相关,胸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更小,且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如何对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VATS)中转开胸手术患者实施更好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总结江苏省肿瘤医院2006年10月—2011年10月392例行VATS的手术室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配合。结果 392例中386例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6例须中转行传统开胸手术。术中护理配合均满意,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VATS除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熟悉其手术相关步骤,术中密切配合外,还需常规备好开放手术的无菌器械,以备中转开胸,方可确保手术成功及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癌根治术(VATS)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术中并发症.方法:选取NSCLC患者86例,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各43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组数和个数、疼痛评分、术后第一天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115.52±22.15) ml vs (205.62±28.21) ml]、痛疼评分[(4.49±1.21) vs (6.24±2.02)]、术后第一天引流量[(320±120.23) ml vs (541±150.91) ml]、下床活动时间[(1.23±0.76) d vs (2.38±0.71) d]及住院时间[(8.28±2.17) d vs (14.31±1.5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145.62±27.26) min vs (142.12±32.41) min]、清扫淋巴结组数[(5.41±1.21) vs (6.02±0.98)]和清扫淋巴结个数[(14.26±2.18) vs (14.58±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VATS治疗NSCLC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且患者疼痛轻,是NSCLC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意义.方法 选取56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实验组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伤口愈合、引流、拔管、WBC、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实验组患者的伤口疼痛程度、胸腔引流量、带管天数、拔管前氧气雾化次数、住院时间、肺叶不张、漏气、肺部感染、术后WBC等指标都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WBC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术后在多方面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可减轻术后患者痛苦、促进机体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将124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电视胸腔镜)60例和对照组(开胸手术)64例,分别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病理类型及病理分期情况。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2例术中转开胸手术,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胸引管留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病理类型及病理分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临床疗效显著,但手术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 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以便为手术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收集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8篇文献纳入研究,共计135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相比较,VATS可减少胸腔引流量,并降低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但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等相当。[结论] 现有的临床资料显示:与开胸手术相比,VATS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更好的选择,可以作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青年女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病例,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中49例可以重建出支气管动脉(BA),显示率为94.2%,平均2.5支/人;正常对照组28例中22例可以重建出BA,显示率为78.6%,平均1.3支/人。青年女性肺癌组BA显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青年女性肺癌组重建BA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青年女性肺癌组同侧BA管径较正常对照组BA明显增粗(P<0.01)。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是青年女性肺癌的重要检查方法,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高质量的有关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方法按Co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中文期刊的相关文献,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VATS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实验(RCT),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统计软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25。结果纳入VATS和传统开胸手术比较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RCT文献4篇,共954例。Meta分析显示: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相比较,VATS趋向于取得更好的生存率,可彻底完成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并降低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胸管引流时间及漏气并发症发生率。结论现有的临床资料显示:相比于开胸手术,VATS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更好的选择,可以作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规治疗手段。但因研究质量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上述结论仍有待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再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后外侧开胸术(posterolateral thoracotomy,PT)是肺癌手术常用术式,创伤较大.Muscle-Sparing开胸术(MST)是一种新的开胸方法.以往研究均着重于比较两种开胸术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手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程度.考虑到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开胸术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通过比较两种开胸术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了解两种开胸术之间的差别.方法:选取50例因肺癌而准备接受病肺切除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将患者分成MST组和PT组,每组各25例,并测定围术期免疫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1天、术后第1、3和7大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红细胞免疫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分组和手术前免疫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后MST组患者免疫功能高于PT组,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MST组和PT组的NI(细胞分别为19±7和13±9,CD4 T细胞分别为29±9和23±9,RBC C3b R分别为6.7±2.3和4.8±2.3;RBCICR分别为为15.4±2.9和13.6±2.8;术后第3天,MST组和PT组的CD4 T细胞分别为35±9和29±10,IgG分别为10±3和8.8±2.2,IgA分别为2.1±1.1和1.6±0.9;RBC C3bRR分别为8.2±2.6和6±3;术后第7天MST组和PT组的IgG分别为11±3和9.4±2.3,以上每两组的数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MST与PT相比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能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尽早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6.
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肺不张是开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肺癌患者行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原因和围手术期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便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率,并提高其治愈率,以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我科因肺癌行开胸手术的374例患者中发生肺不张的资料和处理措施。结果374例肺癌患者行开胸手术后发生肺不张的有14例,经积极有效地治疗后肺不张的肺叶均复张。结论肺癌开胸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不高,有效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围术期处理和术后治疗可以降低开胸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背景与目的肺不张是开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肺癌患者行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原因和围手术期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便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率,并提高其治愈率,以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我科因肺癌行开胸手术的374例患者中发生肺不张的资料和处理措施。结果374例肺癌患者行开胸手术后发生肺不张的有14例,经积极有效地治疗后肺不张的肺叶均复张。结论肺癌开胸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不高,有效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围术期处理和术后治疗可以降低开胸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癌病人开胸探查的指征。方法 将术中所见与影像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T片上肿瘤与纵隔的接触直径大于 3cm的 2 1例患者中 ,术中有 19例肺门呈冰冻状 ;2 4例纵隔脂肪垫消失的患者中 ,有 2 3例无法解剖肺门的血管及支气管 ;MRI报告病变与大血管之间脂肪层中断 ,病变包围大血管周径大于 1/ 2的 2 1例患者中 ,术中见肿瘤包绕肺动脉 11例、肺静脉 7例、胸主动脉 1例、上腔静脉 2例。结论 当CT报告肿瘤与纵隔的接触直径大于 3cm ,或纵隔脂肪垫消失 ,或MRI报告病变与大血管之间脂肪层中断 ,病变包绕大血管的周径大于 1/ 2时应慎行开胸探查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与开胸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结果及淋巴结清扫情况.方法:选取赤峰市第二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62例,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行开胸肺癌根治术62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120.6±24.1) min,短于开胸组的(146.3±21.2) min,术中出血量为(210.82±132.62) ml,少于开胸组(252.83±176.45) ml;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胸腔镜组和开胸手术组术后无大出血及再次手术止血的患者,未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及脓胸,开胸组术后一例死于肺栓塞.胸腔镜组和开胸手术组的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分别为(12.19±6.10)枚和(11.35±7.10)枚,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创伤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在淋巴结清扫上可以达到与开胸手术一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8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38例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和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清扫个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清TNF-α、CRP、IL-6、IL-10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组TNF-α、CRP、IL-6及IL-10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TNF-α、CRP、IL-6、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平  熊健  彭俊  程宏忠 《肿瘤》2002,22(4):344-344
从1996年8月-2001年10月,我们采用肺动脉袖状肺叶切除和肺及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疗肺癌6例,提高了手术切除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