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监测兔肾VX2移植瘤生长及评价其特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包埋法建立20只兔肾VX2移植瘤模型,将其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植瘤后1~4周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造影结束后切除荷瘤肾脏,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所有动物均成功建模,超声造影测量的各组肿瘤大小与实体标本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存在一致性。各组兔肾VX2移植瘤超声造影均呈低增强表现,强度弱于肾实质。植瘤后1~2周,主要表现为肿瘤大部增强(7/10),在植瘤后3~4周,主要呈现肿瘤周边增强(8/10)。结论 超声造影可准确显示兔肾VX2移植肿瘤的边界和肿瘤内部的血流灌注特点,在监测兔肾VX2移植瘤的生长和评估移植瘤特性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肾VX2瘤模型及传代保存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 探讨术中组织块包埋和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肾VX2 瘤模型的方法 ,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剪切法制备兔VX2 瘤组织块悬液 ,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组织块推注法建立 5 8只兔肾VX2 肿瘤模型 ,应用术中组织块包埋法建立 8只兔肾VX2 肿瘤模型 ,应用自然组织谐波技术观察肿瘤生长 ,并观察浅表淋巴结转移及动物的一般情况 ;3周内自然死亡者立即行尸体解剖 ,未死者种植后 3周处死行尸体解剖 ,获得兔肾VX2 肿瘤标本 ,进行HE切片染色。结果 两种方法建立的兔肾VX2 瘤模型组织学表现与传代种兔相同 ;术中包埋组种植成功率 5 0 % ,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种植成功率 96.5 5 % ;术中包埋组腹壁种植率 2 5 % ,超声引导下穿刺组腹壁种植率 5 .17%。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法建立兔肾VX2 肿瘤模型方法简便 ,成功率高 ,更适用于各种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HIFU非热效应诱导兔肝VX2肿瘤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炜  王维  周平  周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2):2235-2238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非热效应机制诱导兔肝VX2肿瘤损伤的效果及其特点。方法 将22只兔肝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热效应组(n=11)和非热效应组(n=11),在实时测温下行不同参数HIFU辐照,分别诱导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损伤,结合病理学检查和辐照剂量对肿瘤的损伤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热效应组和非热效应组的时间-温度曲线分别表现为"快速升高、缓慢下降"和"缓慢升高、缓慢下降",损伤体积分别为(1.10±0.22)cm3和(1.21±0.24)cm3(P>0.05)。辐照区域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效应组和非热效应组残瘤率分别为72.73%和18.18%(P<0.05);破坏最大血管管径分别为(135.27±22.09)μm和(877.64±253.68)μm(P<0.001)。与热效应组比较,非热效应组的辐照点数明显降低、辐照时间缩短、总时间延长(P均<0.001),两组间损伤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非热效应可有效损伤兔肝VX2肿瘤及其滋养血管。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态监测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磁共振DWI监测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后动态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15只建立兔肌肉VX2肿瘤模型(共30个肿瘤)。分别于肿瘤血管靶向治疗(CA-4-P,20 mg/kg体质量)前及治疗后1、4、8、12天进行常规、增强MRI及DWI,比较相邻时间点肿瘤整体、肿瘤中心、周边及肌肉组织的ADC值动态变化,并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前(MR基线扫描),肿瘤整体、肿瘤中心、周边及肌肉组织的ADC值分别为(1.33±0.16)×10-3 mm2/s、(1.30±0.23)×10-3 mm2/s、(1.19±0.31)×10-3 mm2/s及(1.66±0.13)×10-3 mm2/s;镜下见肿瘤细胞生长旺盛。治疗后1天,肿瘤中心ADC值较MR基线扫描减低(P<0.05);镜下见肿瘤细胞肿胀,排列松散,靠近肿瘤中心处可见肿瘤细胞破裂、核固缩。治疗后4天,肿瘤整体、肿瘤中心及周边ADC值较治疗后1天增高(P均<0.05);镜下可见大范围肿瘤坏死。治疗后8天,肿瘤中心ADC值较治疗后4天增高(P<0.05);镜下见肿瘤中心坏死更加彻底。治疗后12天,肿瘤整体及肿瘤周边ADC值较治疗后8天减低(P均<0.05);镜下可见肿瘤周边新生的肿瘤组织。结论 DWI能准确反映兔肌肉VX2肿瘤模型CA-4-P给药后肿瘤组织的动态变化,可作为理想的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监测和疗效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采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监测血管阻断剂治疗兔VX2种植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成功建立28只兔VX2种植性肝癌模型,以数字法随机等分为2组,分别给予血管阻断剂M410(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前(基线时间点baseline)、给药后4 h、1天、4天、7天、14天分别行MR平扫及DCE-MRI,并于每个时间点取肿瘤组织行病理检查(HE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肿瘤体积、对比剂容积转移常量(Ktrans)、各时间点肿瘤Ktrans变化率(ΔKtrans)及病理结果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肿瘤较对照组生长缓慢,给药后第4天、7天、14天,两组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trans值于给药4 h后降低,至4天达最低,随后逐渐恢复,于14天时接近处理前水平。给药后4 h、1天、4天治疗组的Ktrans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余各时间点Ktrans值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ΔKtrans%变化趋势与Ktrans值变化趋势相同。DCE-MRI血管功能参数值改变与肿瘤组织HE及CD 34染色结果相符。结论 DCE-MRI可动态定量评价血管阻断剂治疗兔VX2种植性肝癌后肿瘤组织的变化,是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后监测和评价疗效的理想的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诊断超声激励瘤内注射微泡增强VX2移植瘤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将24个兔VX2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单纯多柔比星(Dox)组(B组)、实时三维诊断超声+微泡组(C组)、实时三维诊断超声+微泡+Dox组(D组)。对实验兔静脉注射Dox 1.2 ml/kg,瘤内注射微泡、约为肿瘤体积的1/2,辐照时间为20 min,机械指数(MI)1.3。于第1、3、5、8天对每组肿瘤进行治疗,共治疗4次。治疗后第10天剥离肿瘤,计算各组肿瘤体积总体生长率。结果 治疗后第10天,D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余3组(P<0.05);4组肿瘤体积总体生长率分别为A组100%,B组15.11%,C组118.22%,D组-30.81%。D组肿瘤体积在治疗后1~3天内略有增大,之后明显下降。结论 实时三维诊断超声激励瘤内注射微泡联合静脉注射Dox能够明显抑制兔VX2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估兔肝VX2肿瘤放疗后肿瘤细胞再增殖的可行性。方法 以经腹腔瘤块种植法建立32只兔肝VX2肿瘤模型,瘤体直径≥1 cm时行单次三维立体适形放疗,放疗剂量15 Gy。将兔平均分为4组,于术后第1、5、10、15天进行MR检查,取b值300、500、600 s/mm2分别进行DWI,测量VX2肿瘤、肝脏ROI的ADC值,计算两者比值,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DWI图上VX2肿瘤信号高于肝实质。放疗后VX2肿瘤T2WI信号不均,DWI图上肿瘤实性部分信号不均匀减低,坏死液化部分呈明显低信号,ADC图则相反;放疗后不同b值下不同时间组ADC均值及比值均有显著差异,不同时间组的ADC均值及比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肿瘤ADC值及比值放疗后第5天组高于第1天组,第10天组低于第5天组,第15天组低于第10天组。VX2肿瘤ADC值及比值的变化与病理所示肿瘤细胞变化相符。结论 DWI能反映肿瘤组织内微观改变,可用于监测兔肝VX2肿瘤放疗后不同时间点肿瘤细胞的再增殖变化。  相似文献   

8.
CT评价兔VX2肝癌射频消融后局部肿瘤进展模式及部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兔VX2肝癌射频消融(RFA)后局部肿瘤进展(LTP)模式和部位的CT特征。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0只,组织块种植法制成兔VX2肝癌模型,肿瘤种植14天后将荷瘤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9),进行RFA治疗。实验组:完全消融肿瘤+至少一个边缘瘤周消融范围小于5 mm正常肝组织;对照组:完全消融肿瘤+肿瘤边缘约10 mm正常肝组织。射频后3、7、14天行CT扫描,每次扫描后选7只实验组、3只对照组兔处死。观察射频区及LTP形态和部位。结果 30只兔单发VX2肝癌模型均成功建模,肿瘤平均直径15 mm,其中5只兔于术中及术后死亡(实验组死亡3只,对照组死亡2只),实验组每次CT检查完成后实际处死6只兔,对照组共7只完成实验。对照组7只兔射频区边缘未见肿瘤细胞;实验组18只兔共发现LTP病灶25个。14只兔的18个LTP病灶发生于射频缘距肿瘤边缘不足5 mm区域内。射频针周围较其他部位更易发生LTP(P=0.011)。结论 VX2肝癌RFA后LTP病灶具有一定特征,LTP的发生与射频消融范围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兔VX2肝癌模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后复发的早期CT灌注参数改变。方法 将20只日本长耳大白兔分两组,每组10只,进行肝移植瘤种植。第1组接种VX2移植瘤后2周进行CT灌注成像后处死,进行组织学检查;第2组接种2周后进行无水乙醇介入治疗,且CT灌注扫描动态监测2个月。将采集的灌注参数 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对照。统计学处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HBF、PS、HAP、HAF与微血管密度(MVD)均呈正相关(P均<0.05),HBV、MTT与MVD无相关性。介入治疗后第3天,肿瘤边缘PS、HAP增高(P均<0.01),4周时HBF、HBV、PS、HAF、HAP较前及治疗后3天减低(P均<0.01),6周时HBF、HBV、PS、HAF、HAP较4周时增高(P均<0.01),8周较6周时HBF、HBV、PS、HAP增高(P均<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在显示VX2肝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同时提供精细的解剖图像,对灌注过程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从而评价肝肿瘤生长及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性能稳定的亚微米级紫杉醇微泡超声造影剂,观察脉冲式超声激励下其在肿瘤局部的释放。方法 用三醋酸甘油酯溶解紫杉醇,加入脂质冻干粉,制成亚微米级的载紫杉醇超声微泡,对其进行形态学及质量检测。建立兔VX2乳腺癌模型,将24只模型兔随机分成4组,经耳缘静脉注射紫杉醇微泡或紫杉醇后,采用或不用脉冲超声于体表定点辐照,10 min后即刻剖取瘤块,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紫杉醇含量。结果 载紫杉醇脂膜微泡的粒径为299.8~2383.5 nm,平均(1.07±0.38)μm,浓度9×109~10×109/ml,表面电位为(19.10±0.32)mV,包封率为(95.00±1.22)%,载药量(5.60±0.11)%。超声释放实验显示紫杉醇微泡加超声辐照组肿瘤组织内的紫杉醇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的药物含量(P<0.05)。结论 在低能量超声激励下,亚微米级紫杉醇载药微泡能实现在肿瘤局部高浓度释放紫杉醇,增强疗效并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DWI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内皮抑素(ES)对兔VX2肝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TACE组和抗血管生成组,分别给予不同治疗.DWI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的磁共振信号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变化情况,b值选择350、550和1000 s/mm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PCNA的表达.结果 肿瘤的接种成功率为100%,两周后可监测到肿瘤.b值为350、550和1000 s/mm2时,与对照组相比,TACE组和抗血管生成组术后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350和550 s/mm2时,TACE组和抗血管生成组术后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抗血管生成组和对照组瘤灶PCNA增值指数PI分别为0.69±0.11,0.41±0.07和0.72±0.1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A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显著影响,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亚砷酸碘油制剂在兔肝VX2移植瘤化疗栓塞治疗中对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将40只肝内荷瘤兔分成空白对照,单纯碘油栓塞,常规阿霉素碘油栓塞,亚砷酸碘油栓塞及亚砷酸阿霉素联合碘油栓塞共5组。依分组不同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并记录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结果本组40例肝脏种植肿瘤2周末时平均体积之间没有明显差异,5周末时各实验组治疗后肿瘤体积都增大,但与对照组相比体积明显减小(P<0.01),内部可见更大片状坏死(P<0.01),尤以亚砷酸用药组明显。较无亚砷酸组相比,亚砷酸用药组可以明显减少远隔转移的数量(P<0.01);其中联合用药组较常规化疗栓塞组更明显减少远隔转移数量(P<0.05)。结论亚砷酸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应用可以抑制瘤灶的生长和远隔转移。亚砷酸与常规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能进一步增强抗肿瘤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自制USPIO在兔VX2肿瘤MR成像中的价值.方法 以一步法实现葡聚糖对Fe_3O_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裹,制备USPIO.7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大腿肌肉内接种VX2肿瘤;6只于接种后2周分别行Gd-DTPA和USPIO T2~*WI增强扫描.1只未注射对比剂的实验兔留电镜和元素分析作对照研究.计算不同对比剂的病灶对比度噪声比(CNR)和增强对比度.MR成像结束后,行普鲁士蓝染色、电镜及元素分析.结果 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证实,葡聚糖成功包裹到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且合成USPIO大小在10~20 nm,分散性较好.增强扫描中两种对比剂的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病理、电镜及元素分析共同证实肿瘤组织与正常肌肉USPIO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VX2肿瘤血管基底膜对USPIO具有高通透性.USPIO T2~*WI增强扫描可以提高肿瘤组织的增强效果.自制USPIO可被肿瘤细胞吞噬,是用于肿瘤成像的理想对比剂.  相似文献   

14.
MR常规序列及弥散成像对肝癌诊断价值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本研究利用兔VX2肝癌模型不同时间在MRT1WI和T2WI及DWI的表现,从而探讨DWI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0只新西兰实验兔在CT引导下,采用经皮瘤组织块注射法进行种植制作VX2肝癌模型。分别在种植后第4天、1、2、3周进行MRT1WI、T2WI、T2WISIR和DWI扫描。观察不同MR检查方法在肿瘤肿植后不同时间对肿瘤的检出率。结果30个实验动物,肿瘤种植成功25例,成功率81.25%。种植后第四天各种检查方法即可显示肿瘤灶,DWI、T1WI、T2WI和T2WISPIR和的检出率为别为80%、60%、72%、72%,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别。第1、2、3周MR各序列检出率均为100%,在种植4天和1周后各检查方法检查率的比较中,DWI没有显著差别,其它检查方法有显著差别。结论DWI是检查肝癌比较敏感技术,受肿瘤血供的影响很小,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方法改进及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改进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方法,同时评价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将日本大白兔60只分为开腹穿刺(A组)、开腹包埋(B组)、超声引导下18G针(C组)和16G针(D组)经皮穿刺四组(每组15只)。接种2周后,用超声、CT、MR检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A组、B组与D组比较原位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种植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种植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超声检查肿瘤在声像图上表现为肝内低回声肿块,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星点状、短条状血管分支。CT平扫肿瘤为略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以肿瘤周边强化为著;MR平扫肿瘤呈稍长T1、长T2信号。结论超声引导下16G针穿刺制作的肿瘤模型方法简单、接种率高、肿瘤呈单个生长,其影像学表现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适合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MRI评价壁虎活性成分对兔VX2肝移植瘤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MRI评价壁虎活性成分对兔VX2肝移植瘤疗效的价值.方法 用中药无蹼壁虎提取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成分,制作成卵磷脂脂质体.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12天后肿瘤生长至0.5~1.5 cm.将16只荷瘤兔随机分为活性成分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经耳缘静脉注射壁虎活性成分0.3 mg/kg和0.9%生理盐水10 ml/kg,每天1次,持续用药12天.于用药前1天及用药后第3、7、12天行MR检查,测量肿瘤体积并观察T1WI、T2WI的信号特征,用药第12天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活性成分组于用药第3天肿瘤组织内信号开始不均匀,出现片状长T1长T2信号;而生理盐水组肿瘤组织信号尚均匀,无明显长T1长T2信号.用药第7天,生理盐水组肿瘤内部也可见长T1长T2信号.用药第7、12天MRI测量肿瘤体积,活性成分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天MRI和病理测量的肿瘤体积分别为(4.74±1.67)cm3和(5.48±1.09)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较高相关性 (r=0.87,P=0.0222).结论 MRI能准确、无创性反映壁虎活性成分对兔VX2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CT灌注扫描评价兔VX2腹腔移植瘤放疗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评价兔VX2腹腔移植瘤放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兔VX2腹腔移植瘤模型,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肿瘤放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饲养1周.对治疗组放疗前和放疗1周后及对照组均行CT灌注扫描.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前后两次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血管表面通透性(PS)],对两组肿瘤大小变化、灌注参数与MVD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纳入10只实验兔,放疗1周后治疗组实验兔瘤区BF、BV和PS均较放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瘤区前后两次BF、BV和P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MVD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7,P<0.01).肿瘤实质区BF、BV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72及0.63,P均<0.05);而PS与MVD计数无明显相关(r=0.40,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能够用于评价兔VX2腹腔移植瘤的放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兔VX2射频消融后残余肿瘤模型不同时间段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48只新西兰白兔接种VX2肿瘤,并开腹射频消融制作残余肿瘤模型.将模型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分别于射频消融术(RFA)之前、术后1天、3天、1周、2周及3周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残余肿瘤组织射频消融术后MVD、VEGF及PCNA表达即明显减低,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至射频消融后2周;RFA后2周至第3周,MVD、VEGF及PCNA表达再次增加.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后残余肿瘤短期内受到抑制,仍需要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9.
兔VX2肾癌模型的制作方法改进及超声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兔肾癌模型的制作方法及超声在肾癌生长中的监测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平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组织块注射法,B组采用手术直视下组织块接种法建立VX2肾癌模型,比较两种方法的成瘤率,种植后隔天一次监测VX2肾癌的超声声像变化。结果超声引导组和手术组的种植成功率分别为53.3%(8/15)和86.7%(13/15),超声引导组的肾包膜下血肿和肾外种植率均高于术中组;VX2小肾癌的超声声像特征与临床小肾癌接近。结论手术直视下组织块注射法是建立VX2肾癌模型的可靠方法,成功率高。超声是监测兔VX2肾癌生长的简便可靠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