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段笃文  王建霞  孙嫣 《实用医技杂志》1998,5(8):551-551,553
目的 探讨新型弹型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 观察7只眼,其中外伤性白内障术后2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术后3只眼,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2只眼,全部病例随访3—6个月。结果 7只眼中,6只眼视力恢复≥1.0,1只眼视力0.2。结论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Ⅱ期新型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值入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曾行单眼白内障摘除而未植入人工晶体、且不适合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18例患者,行Ⅱ期前房型人工晶体值入。术后随访时间5~15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其中8眼≥0.8,6眼≥0.5,其余在0.4~0.2之间。结论:Ⅱ期新型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周进  龚力力 《四川医学》2003,24(3):288-289
目的 观察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双例(双眼)无晶体眼采用颞侧切口及辅助切口二期植入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22眼术后棵眼视力提高明显,前房反应轻,并发症少。结论 二期植入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术后无晶体移位、倾斜等优点,值得推崇。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院选择因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囊破裂较大 ,不能行 期后房型人工晶体 (PC- IOL)植入以及白内障囊内摘除术需行 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 12例 12眼 ,行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AC- IOL)植入 ,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12眼 ,其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5 2~ 78岁。 期植入 7例 7眼 , 期植入 5例 5眼。 期植入者距原手术时间 4~ 10年 ,术前矫正视力 0 .4~ 0 .6 ,眼压 <2 .6 6 k Pa,眼底无病变 ,前房角镜检查房角无广泛粘连。所植入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6.
老式前房型人工晶体,由于其设计上的缺陷(硬质闭合襻)和制作工艺粗糙,植入人眼后常产生青光眼、前房出血、色素膜炎和角膜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人工晶体,由于其新的设计和精良的制作抛光,植入人眼后具有良好的长期耐受性.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相继报道植入该型晶体取得良好效果,且无老式前房晶体的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报告26例26眼新型前房晶体植入,探讨其有效性、安全性和植入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白内障前房型人工晶体Ⅰ期和Ⅱ期植入的方法及疗效。总结 18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体会。术后随访 6个月~ 1年。结果 :此型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症少 ,安全有效 ,可作为不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首选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8.
9.
任百超  杨建刚  权彦龙 《医学争鸣》2002,23(16):1470-1470
0 引言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 ,性能稳定 ,手术操作简单 ,损伤轻 ,手术效果好 ,尤其适用于术中后囊膜完全破损 ,不失为不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良好的补救措施 [1 ] .自 1 999- 0 3以来 ,我们对 2 4只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中后囊膜完全破损者 , 期施行了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囊膜完全破损不能 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2 4 (男 1 9,女 5)只眼 .右眼 1 3只眼 ,左眼1 1只眼 .年龄 2 6~ 84(平均 64)岁 .均为 期植入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1 8只眼 ,并发性白内障 6只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两种人工晶体植入的安全性研究方法对60例(60眼)白内障患者因不同原因造成后囊破裂而分别植入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ACL)及后房型悬吊式人工晶体(PCL)的临床观察,进行回顾总结。结果ACL组中视力0.5以上,占52.6%:PCL组中视力0.5以上,占50.1%,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不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只要技术娴熟,植入两种人工晶体均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房角支撑型前房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6月—2007年4月接受前房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患者11例(15只眼)。测量手术前后患眼的视力、屈光状态等参数,观察角膜、瞳孔、人工晶体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术后随访2.7~5.6年。结果 15只眼均成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平均裸眼视力术前(0.06±0.03)与术后3年(0.58±0.2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7.602,P<0.01);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术前(0.54±0.18)与术后3年(0.74±0.2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2.214,P<0.05);平均等效球镜度数术前(-16.75±3.66)D与术后3年(-0.38±0.87)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6.840,P<0.01);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2 934±455)个/mm2与术后3年(2 485±812)个/mm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869,P>0.05)。术后出现晶体光学中心稍偏移,晶体后表面周边条带状虹膜色素播散,及瞳孔稍变形,但对视力均无明显影响。手术的预测性指数为-0.023,有效性指数为1.08,安全性指数为1.37。结论本组术后裸眼视力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并发症相对较少。该手术预测性好、安全、有效,是高度近视矫正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内障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 IOL)植入术前术后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的变化对术后屈光状态的影响,使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准确.方法 收集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分为3组.分析每组术前术后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屈光状态.随访时间为3个月.结果 第1组60例(60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IOL植入术,术后ACD变化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白内障患者屈光完全矫正值为(0.89±0.19)D;第2组60例(60眼)患者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ACD变化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白内障患者屈光完全矫正值为(0.85±0.20)D.第3组30例(眼)白内障患者植入硬性人工晶体患者和30例(30眼)白内障患者植入折叠晶体,其术后ACD变化值为0.55mm和0.57mm,两者对比术后变化值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IOL植入术后ACD的变化对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有影响,在研究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调整公式的计算值时,应考虑术后ACD的变化.在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时,应该在计算结果基础上加上+1.00D~+1.50D.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AS-OCT)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及房角的变化,探讨手术对眼前节结构的影响.方法:使用AS-OCT成像仪记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0人46眼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月及术后2个月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及房角的变化.结果:中央角膜厚度在术后1d比术前增厚(P<0.05),术后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切口处角膜厚度术后第1天也比术前增厚(P<0.05),术后2月基本恢复术前水平;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宽度在术后第1天明显加深且基本保持稳定.结论:AS-OCT可清楚显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及房角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硅凝胶GNy514型材料制成的丁型襻人工晶状体。在手术是微镜或手术放大镜观察下现现代囊外摘除,用Storz公司产Irrigation Aspiration System复方氯化钠作灌注吸出,皮质清除,前房充填液。植入人工晶体时用空气泡代替粘稠物质作眼内注入,进行了60例64只眼的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均为一期植入。术后随访时间2-24个月,大多数在三个月以上。术后裸眼视力恢复1.0者20只眼,(20/64);0.4-0.9者26只眼(26/64);0.1-0.3者12只眼(12=64);不到0.1者6只眼(6.64)。并对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预防措施,术后并发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ml注射器做前房穿刺放液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对20例20眼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患者在应用常规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不能有效降低眼压,采用1ml注射器做前房穿刺放液。其中,10例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4例为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6例为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粘弹剂残留所致眼压高。结果:所有患者经前房穿刺放液后眼压迅速降低,眼痛、头痛缓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眼压平均为10mmHg。结论:1ml注射器做前房穿刺放液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的辅助措施,可以避免长期大量应朋降眼压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迅速降低眼压可以缓解患者痛苦,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技巧 ,对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 :随机选择白内障 60例 (67眼 )进行上述手术 ,对术后视力、角膜曲率、常见手术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 1周裸眼视力≥ 0 .5者 54眼 (80 .6% ) ,术后 2月裸眼视力≥ 0 .5者 60眼 (89.6% )。角膜曲率测量表明术后角膜屈光力与术前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t=1 .994,P>0 .0 5)。后囊膜破裂 7眼 (1 0 .4% ) ,虹膜损伤6眼 (9% ) ,角膜内皮水肿 1 9眼 (2 8.4% )。结论 :合适的手术切口、充分扩瞳及水分离、保持后囊膜完整、低能量超声、相对高负压是减少手术损伤和术后角膜散光 ,避免并发症 ,提高术后视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霞琳 《广西医学》2002,24(9):1351-1352
目的 :探讨新型弹性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体Ⅰ期或Ⅱ期植入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2 5只眼晶体后囊膜破损或无后囊膜的患者进行Ⅰ期或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 ,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一周视力 >0 3占 6 0 % ,门诊随访 3~ 6个月 ,>0 3占 80 % ,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新型弹性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常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失败的有效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白内障Ⅱ期人工晶体植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Ⅱ期植入人工晶体的不同手术方式。方法 用粘弹剂的软器械作用分开广泛虹膜粘连 ,充分利用残存的机化膜作人工晶体支架 ,直接植入或单襻缝线固定晶体。结果  16例顺利地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并获得视力提高。结论 Ⅱ期人工晶体植入用粘连弹剂分离是关键。保留机化膜作人工晶体支架既简化手术过程 ,又获得稳定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对11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为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组(ReZoom组)和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组(Tecnis ZA9003组)各57例(57眼)。术后3个月时检查裸眼及矫正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波前像差、调制传递函数值、40、63、100 cm对比度视力和拟调节力,并比较视近脱镜率。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ReZoom组明显优于Tecnis ZA9003组(P<0.05),调节幅度ReZoom组大于TecnisZA9003组(P<0.05)。瞳孔直径3 mm和5 mm时,ReZoom组总高阶像差大于Tecnis ZA900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瞳孔直径3 mm时,ReZoom组彗差大于Tecnis ZA90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40、63、100 cm对比度视力得分(VAS分值)ReZoom组均高于TecnisZA9003组(P<0.05)。5、10、15、20 cpd调制传递函数值ReZoom组小于Tecnis ZA9003组(P<0.05)。ReZoom组近用脱镜率为96.49%,优于Tecnis ZA9003组(2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比较,虽然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高阶像差稍高,但具有一定的拟调节力,可获得良好远、中、近视力,适合于迫切要求脱镜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陈平  李随  陈颖  梁兵  阁汉东 《中外医疗》2013,(24):41-42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126例(168眼)青光眼患者均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对不同程度的浅前房进行病因分析并予以相应处理。结果 168眼术后出现浅前房54眼,发生率32.1%;滤过过强和脉络膜脱离是浅前房的主要原因。结论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多数浅前房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恢复,必要时需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