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仲阳 《实用医技》2008,15(1):89-90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小儿颅脑损伤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表现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本组112例,年龄1d~14岁。交通伤45例,坠落伤41例,共占76,8%。闭合性颅脑损伤9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4例。合并颅内血肿59例(52.7%);并发颅骨骨折61例(54.5%),伤后意识障碍106例(94.6%),癫癎发作21例(18.8%)本组手术治疗58例,保守治疗54例。GOS预后评级:恢复良好100例,中残7例,重残1例、死亡4例,死亡率3.6%。结论:小儿颅脑损伤临床表现复杂,与损伤程度不一致。病情变化快、生命体征紊乱明显;颅骨骨折发生率相对较低,且以凹陷性骨折、骨缝分离多见;对冲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低;癫痫发生率高;预后较成人好。  相似文献   

2.
开放性颅脑损伤180例经抢救治疗,治愈好转158例(88.9%),其中开颅清除血肿60例,因脑干,脊髓损伤,急性肾衰合并呼衰死亡22例(12.2%),手术治疗应根据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类型进行彻底清创和复合伤的相应处理,要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对冲伤和颅内血肿,术后必须使用有效的大剂量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造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的死亡因素和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0月死亡的15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结果:156例死亡病人中,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占首位;死于脑挫裂伤、脑肿胀、颅内血肿导致颅高压131例(84.0%);死于合并伤7例(4.5%),其中胸部外伤4例(2.6%),休克3例(1、9%);死于并发症18例(11.5%),其中多器官衰竭9例(5.8%),肺部感染6例(3.8%),应激性溃疡出血3例(1.9%);入院时合并缺氧63例,合并休克34例,入院后合并高热70例,合并高糖66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与受伤原因、院前急救、伤情严重、二次损伤、合并伤、并发症等多因素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治疗、积极处理合并伤、预防并发症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宏伟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113-1113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4例腹部闭合伤合并颅脑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50例,好转36例,死亡18例。结论:腹部闭合伤合并颅脑损伤病情复杂,病残、病死率高,应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陈宽  夏建学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1):1019-1020
目的对重伤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总结68例重伤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8例中闭合性颅脑损伤5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2例;颅内血肿46例,脑挫裂伤1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行开颅清除血肿或去骨瓣减压术48例,非手术治疗20例。治疗后痊愈37例(54.4%),病残11例(16.1%),死亡18例(26.5%),植物生存2例(2.9%)。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伤情重、变化快、休克及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措施,要重视创伤性休克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伤情进行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6.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约为10%[1],但其死亡率可高达70%[2]。我院自1979年11月~1995年1月共救治206例。因老年患者在颅脑解剖、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上有其特点。一般病情重、并发症多、恢复慢、预后差,现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23例,女83例,年龄60—82岁,平均69.2岁。致伤原因:车祸116例,跌伤82例,打击伤8例。着力部位以枕顶部常见141例(占68.2%)。损伤类型:闭合型颅脑伤194例,开放性颅脑伤12例。颅内血肿135例,其中硬膜列、血肿42例,脑内血肿24例(包括内囊出血9例),硬膜下血肿12例,混合多发性血…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颅内迟性发血肿是指伤后24h后出现的颅内血肿或首次CT扫描后发现的颅内血肿,是颅内血肿较特殊的类型,如诊断不及时,易造成严重后果。我院对近10年收治的1976例颅脑外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外伤后颅内迟发血肿105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5.3%,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陆路交通事故致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严重颅脑损伤的特征和救治,以求降低死亡率。方法:C地1992年1月-1994年12月收治的39例严重颅脑交通事故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严重颅脑交通事故伤占同期严重颅脑伤的56%,其临床特征3为:伤势严重紧急、意识障碍明显,有广泛性脑挫务及不同程度的脑肿胀、颅内血肿发生率高、有多发性颅骨骨折,开放有:脑组织外溢,伤口污染严重,合并伤多,结论:救治原则应注意院前急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颅脑伤患者死亡原因,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4例颅脑伤死亡患者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严重脑挫裂伤并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患者(57.8%),脑干损伤和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18.8%),急性脑肿胀者(10.9%),迟发性颅内血肿(3.1%),肺部感染者(3.1%)是导致颅脑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迅速有效降低颅内压增高,防治脑肿胀是降低颅脑伤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在战伤中仅次于四肢伤而占第二位,而平时随工业建设的发展,机动车辆增多,交通量增大,交通事故有增加的趋势。车祸死亡100名中,因颅脑损伤致死者占70名。造成颅脑损伤死亡的主要因素是颅内血肿,特别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手术死亡率仍然高达44~73.5%,残废也较严重。据国内大宗病例统计,颅内血肿占住院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9.0%。日本报告的大宗病例统计,颅内血肿占颅脑损伤病人的2.6%,占因颅脑损伤而住院病人的13%。我科自1960年1月至1977年12月的18年间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3412例,其中各类颅内血肿427例,约占全部住院颅脑损伤病人的12.50%。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近10年来开放性颅脑损伤治疗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260例颅脑损伤的诊断治疗的回顾,其中对开放性颅脑损伤22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对颅内无异物,无继发颅内血肿和无严重脑水肿的127例行健脑,抗感染、脱水降颅压、止血、激素、头发清创术,对98例因颅内异物,粉碎性凹陷性颅骨骨折伴颅内血肿及严重脑挫裂伤患者除上述处理外行手术治疗。结果:治愈213例(95.1%)效果满意。死亡12例(4.9%)。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伤情复杂。合理适时的诊断治疗。可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吴琼 《实用全科医学》2007,5(3):226-227
目的探讨老年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254例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中132例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多出现在伤后3d以内,本组伤后24h内出现29例(21.9%),在72h内出现18例(89、4%),在3~7d内出现14例(10.6%)。以老年人多见,本组占同期老年人颅脑损伤的51.9%。病死率高达30.3%。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迟发性颅内血肿要及时作出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至2004年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其中原发性脑干损伤30例,重度脑挫裂伤38例,中度脑挫裂伤18例,颅内血肿9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6例。单纯血肿清除46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62例,脑挫裂伤组织清除加去骨瓣减压48例,保守44例。均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200例均配合高压氧治疗,治愈85例(42.5%),显效66例(33%),有效36例(18%),无效13例(6.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除必要的外科手术外,配合高压氧治疗是创伤救治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可提高救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合并其它部位的损伤(颅脑复合性损伤),由于伤情重,给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因此,该病死亡率较高。为了积累颅脑复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现将笔者所在医院1982年8月一1997年8月收治的250例分析如下。116床资料本组250例中,男162例,女88例,年龄20一70岁,多数为20—40岁(180例)。损伤原因:车祸伤124例,坠落伤74例,塌方伤26例,爆炸伤22例,其他伤4例。250例复合伤中,有各型颅内血肿46例,脑挫裂伤58例,原发性脑干伤10例,开放性颅脑伤52例,颅底骨折46例,各型颅骨线形骨折伴头皮损伤38例。其分布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严重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救治。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救治的30例严重开放性颅脑交通事故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颅脑交通事故伤占同期救治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的41.8%,其临床特点为:伤势严重,意识障碍明显,有广泛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发生率高,伤口污染严重,合并伤多。结论救治原则应强调院前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送至专科医院救治。早期彻底清创,积极防治并发症,可降低死亡,减少残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颅脑损伤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8例急性颅脑损伤后DTICH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回顾性分析其入院时GCS评分、受伤性质、合并伤、合并慢性病、血肿类型、合并并发症、DTICH出血量、伴慢性病史及年龄等因素.结果 9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42例,中残21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受伤性质、血肿类型、GCS评分、合并并发症、DTICH出血量、伴慢性病史、年龄等因素与DTICH预后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多发性血肿、年龄>60岁、GCS评分(3~8分)和合并并发症是导致DTICH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与血肿数量、患者年龄、入院时GCS评分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4年3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63例,本文对63例重型颅脑损伤分析报告如下:tiff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51例,女12例,男女之比为4.3:1,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76岁。致伤原因:主要为道路交通事故伤,其次为砸伤,摔伤,坠落伤,枪伤。2)损伤类型:本组63例中闭合伤59例(93.7%),开放伤4例(6.3%)。单纯硬膜外血肿9例(l.3%),硬膜外血肿伴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5例(7.9X),单纯破膜下血肿6例(95%),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27例(42.6%),脑内血肿伴脑挫裂伤16例(25.4%)。3)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颅内迟发性血肿可能原因,分析早期诊断临床特点,总结其救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中广泛挫裂伤脑水肿12例,颅骨骨折9例,颅内血肿16例,其中6例为伤后6~24h内出现的迟发性颅内血肿,均给予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结论:重视外伤性颅脑损伤并发颅内迟发性血肿的早期诊断,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重视综合的治疗策略,可以降低其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近10年来开放性颅脑损伤治疗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260例颅脑损伤的诊断治疗的回顾,其中对开放性颅脑损伤22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对颅内无异物、无继发颅内血肿和无严重脑水肿的127例行健脑、抗感染、脱水降颅压、止血、激素、头皮清创术.对98 例因颅内异物、粉碎性凹陷性颅骨骨折伴颅内血肿及严重脑挫裂伤患者除上述处理外行手术治疗.结果:治愈213例(95.1%)效果满意,死亡12例(4.9%).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伤情复杂,合理适时的诊断治疗,可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99年8月~2000年6月共收治颅脑损伤185例,其中并发腹部闭合伤37例,占同期颅脑损伤20%,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25例,女12例,年龄13~67岁,平均40.1岁。车祸伤29例,坠落伤5例,挤压伤3例。脑震荡4例,脑挫裂伤20例,颅内血肿1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3例。按GCS昏迷分级评定;13~15分者为轻型6例,9~12分者为中型23例,≤8分者为重型8例。腹部损伤情况:脾破裂14例,肝破裂8例,肝碑破裂5例,腹膜后血肿3例,肾挫裂伤3例,肠破裂2例,脾胰破裂1例,肝肾破裂、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