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白屈菜赤碱对PC12细胞乙酰胆碱诱发电流的快速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蛋白激酶C(PKC)选择性抑制剂白屈菜赤碱(CHT)对PC12细胞上乙酰胆碱(30 μmol·L-1)诱发电流(IACh)的影响. 研究表明CHT(0.1-10 μmol·L-1)预温育细胞5 min可使IACh峰值受抑制,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可逆性和非电压依赖性. CHT(5 μmol·L-1)温育细胞6 min内对IACh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 通过微电极将更为有效的PKC抑制剂PKCI 19-31(0.1-5 μmol·L-1)透析入细胞内以阻断PKC,并不影响CHT抑制IACh的作用. 以上结果提示:CHT对PC12细胞IACh有快速抑制作用,此作用与抑制PKC无关,而可能是一种新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赛庚啶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钙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全细胞记录式膜片钳技术研究了赛庚啶(Cyp)对豚鼠心室肌细胞慢钙电流(I_(Ca))的影响,Cyp 3和8μmol·L~1对I_(Ca)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I-V曲线)之各电流均有降低作用,使I-V曲线上抬;在指令电位0 mV时,I_(Ca)为次最大值,Cyp 0.3~10μmol·L~1使该I_(Ca)呈浓度依赖性降低,IC_(50)值为1.98μmol·L~1,还观察到Cyp 1μmol·L~1明显增加外向电流(I_(out)),且四乙基铵(TEA)1 mmol·L~1对其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但对控制电位从80 mV跃升至-40 mV时所出现的瞬时快内向电流,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直接证明了Cyp对心室肌细胞钙跨膜转运有明显降低作用,还可能增加钾外流。 相似文献
4.
6种抗心律失常药对大鼠心室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研究了奎尼丁、硝苯地平、丙咪嗪、丙吡胺、普鲁卡因胺和E-4031等6种抗心律失常药对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的作用。结果表明,奎尼丁、硝苯地平和丙咪嗪对瞬间外向钾电流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高浓度时,它们都可明显加速瞬间外向钾电流的灭活时程,并使该电流由单指数灭活变为双指数灭活,快灭活成分的时间常数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丙吡胺、普鲁卡因胺和E-4031对瞬间外向钾电流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奎尼丁、硝苯地平、丙咪嗪对大鼠心室瞬间外向钾电流有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药物作用特点属于开放通道阻断。 相似文献
5.
8,14-二氢萨鲁塔里啶碱(DHS)和青藤碱(SIN)均系从青风藤根茎中提取的生物碱,已知青藤碱在抗心律失常方面有一定作用。实验观察DHS和SIN对高体大鼠工作心脏心功能的影响发现:82μmol·L-1SIN灌注正常高体大鼠工作心脏60min后,MAP、LVSP、+dP/dtmax明显下降,LVEDP、T值显著升高,说明SIN对大鼠工作心脏有抑制作用。82μmol·L-1DHS灌注后对心脏的收缩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舒张功能影响较小。提示DHS在保护心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8,14-二氢萨鲁塔里啶碱(DHS)和青藤碱(SIN)均系从青风藤根茎中提取的生物碱,已知青藤碱在抗心律失常方面有一定作用。实验观察DHS和SIN对高体大鼠工作心脏心功能的影响发现:82μmol·L-1SIN灌注正常高体大鼠工作心脏60min后,MAP、LVSP、+dP/dtmax明显下降,LVEDP、T值显著升高,说明SIN对大鼠工作心脏有抑制作用。82μmol·L-1DHS灌注后对心脏的收缩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舒张功能影响较小。提示DHS在保护心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氢小檗碱为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但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的降压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尚待阐明。本文应用放射配基结合试验和离体猪冠状动脉环研究THB对β-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结果表明,THB能竞争[~3H]DHA和兔肺细胞膜的结合部位,其Ki值为2.7±0.4μmol/L;Pro能拮抗NE对猪冠状动脉的扩张,NE的pD_2值为6.3±0.2,Pro的pA_2为8.8±0.2,THB的作用与Pro既相似又有区别,表现为NE的对数浓度反应曲线右移又压低的双重拮抗作用,其pA_2为7.7±1.3,pD_2值为5.1±0.2。以上结果提示,THB为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此外,它对其它受体也可能有亲和力。 相似文献
8.
培养大鼠颈上神经节细胞胆碱诱发电流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培养大鼠颈上神经节神经元胆碱诱发电流的反应特征。方法 在培养的大鼠颈上交感节神经元上 ,以α7 nAChR选择性激动剂choline为工具药 ,通过喷射给药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研究胆碱诱发电流的电生理学特征。结果 在培养的大鼠颈上交感节神经元上 ,喷射给予α7 nAChR选择性激动剂胆碱可诱发出一内向电流 ,其EC50 值为 8 2 5mmol·L-1,电流包含快、慢两种成分 ,并能被α7 nAChR选择性拮抗剂methyllycaconitine(MLA ,1μmol·L-1)以及α bungarotoxin(α Bgt,1μmol·L-1)明显抑制 ;间隔10、2 0s反复给予胆碱 (10mmol·L-1,1s)可导致诱发电流幅度明显下降 ,电流峰值分别下降为初始幅度的 33 4 %±6 3% (n =3)、32 7%± 5 5 % (n =3) ,持续给予胆碱 (10mmol·L-1,30s)亦可导致该诱发电流幅度明显下降 ,停止刺激后 3min诱发电流幅度可恢复为初始幅度的73 9%± 13 3% (n =10 )。结论 以胆碱激活培养的大鼠颈上交感节神经元α7型N受体 (α7 nAChR)可产生内向电流 ,该电流具有失敏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关系。方法酶机械法分离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观察17β-雌二醇对单个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的影响,并通过加入雌激素受体阻断剂tamoxifen(TAM)研究该作用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结果 17β-雌二醇(10-9~10-7mol.L-1)使ICa-L峰电流密度值从(-3.5±0.6)pA.pF-1分别减少至(-2.4±0.3)pA.pF-1、(-1.9±0.3)pA.pF-1和(-1.1±0.3)pA.pF-1(与对照组比较,均为P<0.01,n=5)。TAM(10-7 mol.L-1)预处理后,17β-雌二醇(10-7mol.L-1)使ICa-L峰电流密度值从(-3.5±0.6)pA.pF-1减少到(-1.0±0.2)pA.pF-1(与对照组比较,P<0.01,n=5),与未应用TAM(10-7 mol.L-1)预处理时比较,ICa-L峰电流密度值无变化(P>0.05,n=5)。结论 17β-雌二醇抑制豚鼠心室肌细胞ICa-L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雌激素受体阻断剂TAM不能阻断17β-雌二醇对豚鼠心室肌细胞ICa-L的抑制作用,提示17β-雌二醇对ICa-L的抑制作用可能与ER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枢抗胆碱药三环哌酯(TCPN)对海马脑片神经元烟碱受体(nAChR)及谷氨酸能兴奋性突触传递的阻断作用。方法采用海马脑片盲法全细胞记录技术,以自发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EPSC和sIPSC)为观测指标。结果TCPN(10~500μmol.L-1)浓度依赖地对抗nAChR激动剂碘化二甲基苯基哌嗪(DMPP)增强海马脑片CA1锥体神经元sEPSC的作用,500μmol.L-1完全阻断DMPP的增强作用。同时,TCPN浓度依赖地直接抑制神经元的sEPSC。但TCPN不抑制神经元的sIPSC,也不阻断DMPP对sIPSC的增强作用。结论TCPN对海马脑片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既能通过阻断谷氨酸能突触前末梢nAChR而抑制sEPSC,同时还能直接抑制sEPSC。 相似文献
11.
8,14-二氢萨鲁塔里啶碱对缺血心脏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体大鼠工作心脏缺血模型,观察8,14-二氢萨鲁塔里啶碱(DHS)对心脏舒张功能和对冠脉流出液中肌酸磷酸激酶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DHS可使缺血后-dP/dtmax降低,LVEDP和T值的增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使缺血后LVSP、+dP/dtmax的下降百分率减低。说明DHS对缺血大鼠心脏的舒张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改善收缩功能。DHS可显著降低缺血后CPK的释放,提示其对膜代谢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咖啡因在镇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了咖啡因对大鼠的 3种不同直径大小的背根神经节 (DRG)细胞H 电流特性的影响。结果 5 .0mmol·L- 1咖啡因对DRG大细胞、中细胞和小细胞的H 电流分别降低了 (80±4 ) % ,(4 0± 3) %和 (11.0± 2 .3) %。结论 咖啡因使H 通道的电压敏感性下降 ,H 通道的激活电压升高。咖啡因对大型和中型DRG细胞H 电流的抑制作用 ,可能是发挥抗伤害性感受和用作镇痛佐剂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二氢石蒜碱对过氧化氢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氢石蒜碱(DL)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H2O2(200μmol.L-1)处理PC12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并加入二氢石蒜碱预处理作为保护。噻唑蓝(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细胞损伤程度,利用荧光探针DCFH-DA和JC-1分别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H2O2作用于PC12细胞后,细胞存活率下降,LDH活性和ROS含量增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10-7~10-5mol.L-1DL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提高,LDH和ROS变低,线粒体膜电位回升,且在一定范围呈剂量依赖性。结论:DL对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ROS产生和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β-escin穿孔膜片技术研究粉防己碱对豚鼠心室肌钙电流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β-escin穿孔膜片(PPR)技术研究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ICa,L和ICa,T的作用。方法用PPR和全细胞记录(WCR)模式记录心室肌细胞ICa,L和ICa,T。结果25 μmol·L-1 β-escin可在心室肌细胞形成稳定的PPR模式,用此模式记录的ICa,L衰减明显减慢。在PPR模式下1~300 μmol·L-1 Tet浓度依赖性地减小ICa,L幅值。3,30和300 μmol·L-1 Tet对ICa,T的抑制率分别为(16±5)%,(40±7)%和(75±11)%。结论用25 μmol·L-1 β-escin在豚鼠心室肌细胞能得到较稳定的PPR模式,在此模式下Tet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Ca,L和ICa,T。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四氢异喹啉生物碱(TIQ):左旋千金藤啶碱(1—SPD),左旋及消旋四氢巴马汀(THP)及小檗胺(BBM)对大鼠脑内DA_2,5-HT_2及β—肾上腺素受体的结合特性。 所测的四种TIQ对β-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均很低(IC_(50)大于10~(-4)M)。结果表明,THP对单胺能神经递质受体亲和力远小于经典的单胺受体阻断剂,从而提示单胺受体阻断可能并非THP影响单胺能神经传递的主要机制。作者认为THP一类的TIQ,生物碱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机制发挥作用:单胺受体阻断及利血平样“颗粒效应”。而对于THP,起主要作用的是引起单胺排空的“颗粒效应”。此外,实验中发现1-SPD与DA_2受体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双分子反应,表现为1-SPD/[~3H]螺环哌啶酮抑制曲线的Hill系数远小于1。这一受体结合特点可能与其在动物行为实验中表现出的部分激动剂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药房》2015,(34):4775-4778
目的:研究二氢丹参酮(DTS)对人肺癌GLC-8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质量浓度为0(空白对照)、5、10、20、40、80、100μg/ml的DTS作用细胞24、48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17.85μg/ml DTS作用12、24、48 h后细胞的凋亡情况,计算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激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TS组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作用24、48 h后最大细胞抑制率分别为54.48%、64.95%,IC50分别为62.36、33.94μg/ml;DTS可诱导细胞的凋亡且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凋亡率为5.6%~29.6%;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DTS能下调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1或P<0.05)。结论:DTS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二氢石蒜碱对大鼠乳鼠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二氢石蒜碱(dihydrolycorine,DL)对Wistar大鼠的乳鼠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培养的Wistar乳鼠的心肌细胞,建立H/R损伤模型,检测指标包括:①心肌细胞存活率;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③丙二醛(MDA)含量;④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模型组缺氧后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复氧后进一步下降,各个时间点细胞内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DL1、10、100μmol·L-1组,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升高,LDH活性变低,MDA含量逐渐趋于恢复正常,SOD活性逐渐回升,表明经DL干预之后,心肌细胞抗损伤能力加强,发生损伤的程度减轻。结论DL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H/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机制可能与其阻断α、β受体、抑制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左旋四氢巴马汀和左旋千金藤啶碱对吗啡处理大鼠相关脑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慢性吗啡处理大鼠相关脑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改变,以及左旋四氢巴马汀和左旋千金藤啶碱的干预作用。方法:以剂量递增给药方式建立吗啡慢性依赖模型后分别给予左旋四氢巴马汀、左旋千金藤啶碱和等体积蒸馏水(作为自然戒断组)治疗30d。制备相关脑区的冰冻切片,进行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阳性细胞的平均吸收度。结果:自然戒断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伏隔核壳区、海马CA.区、黑质、杏仁核的GFAP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中脑腹侧背盖区(VTA)GFAP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左旋四氢巴马汀及左旋千金藤啶碱组大鼠脑VTA区GFAP表达较自然戒断组均显著降低,且可达到正常水平。结论:GFAP表达持续升高反映吗啡处理对VTA区的损伤,左旋四氢巴马汀及左旋千金藤啶碱可以使GFAP表达恢复正常,可能是它们对成瘾药物的精神依赖性有干预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去氢骆驼蓬碱(HM)对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和线粒体融合分裂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PC12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HM组、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组、HM+Mdivi-1组、线粒体裂变激动剂WY14643组、HM+WY14643组,药物浓度均为1、10、25、50、100μmol·L-1,处理24 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itoTracker Red探针染色观察线粒体形态和纵横轴长度比值,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检测ROS、ATP水平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胱天蛋白酶3(caspase-3)、促凋亡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和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的表达水平;电穿孔法转染Drp1的干扰序列,筛选转染效果好的siRNA序列,协同药物干预,通过荧光法、MTT法、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HM组、Mdivi-1组、HM+Mdivi-1组、WY14643组和H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