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J波改变与心脏事件的关系,探讨伴J波改变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方法 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显示J波者为J波组,共122例,无J波者为对照组,共106例,随访终点为发生心脏事件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完成随访138例,J波组抵达随访终点73例,发生心脏事件25例;对照组抵达随访终点65例,发生心脏事件8例。J波组发生心脏事件是对照组3.1倍(p〈0.05)。结论 伴有J波的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J波与心脏性晕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 ,J波是指心室除极 (QRS)与复极 (ST)交界点(Junction)出现一个明确的拱形波。近几年将过去所称的驼峰波、低温波、Osborn波、晚期预激波统称为J波或Osborn波。J波的出现与低温、高钙血症、神经系统病变等有关 ,无明显原因则者称特发性J波。晚近Brugada、Aizawa分别报道J波的间隙出现可诱发特发性室速 /室颤引起猝死 ,因而又引起人们关注。我们遇到一例心源性晕厥的年轻患者 ,其心电图出现巨大驼峰状J波 ,就可能发生的机理试作一探讨 :图 1 说明见文内  患者男 30岁 ,因外院发阿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有J波的冠心病者的临床情况,探讨伴有J波改变时其预后.方法 显示有J波者为A组,共100例;无J波者为B组,共104例.比较两组临床情况及预后.结果 A组比B组发生并发症、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多(P<0.05).两组完成随访159例,A组发生心脏事件是B组的4倍.结论 伴有J波的冠心病者临床情况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者缺血性J波与心脏事件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者缺血性J波与心脏事件的关系,探讨伴缺血性J波ACS者的预后。方法对ACS者显示有缺血性J波的为A组共139例,无缺血性J波的为对照组(B组)共119例。随访终点为发生心脏事件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完成随访154例,A组抵达随访终点103例,发生心脏事件48例;B组抵达随访终点51例,发生心脏事件11例。A组发生心脏事件是B组的4.3倍(P〈0.05)。结论伴有缺血性J波的ACS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与冠心病及其心脏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及因各种心脏原因的住院)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冠心病的诊治模式应当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与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Dryad开放数据库中一项关于稳定性冠心病研究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纳入原数据中所有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分别依据MACE发生情况与中位ePWV水平将研究对象分组,比较各组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ePWV与MACE的关系,运用ROC曲线评估ePWV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组ePWV水平高于非MACE组(P=0.002),高ePWV组MACE发生率高于低ePWV组(P=0.0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PWV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MACE独立相关(HR=1.380,95%CI:1.109~1.717,P=0.004)。ROC曲线显示,ePWV预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677(P=0.003)。结论 ePWV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MACE独立相关,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正常变异J波与异常J波形态之间的区别,探讨J波形态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健康体检者心电图出现J波122例(健康组),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显示J波者106例(冠心病组),对J波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健康组122例J波呈尖峰型95例,呈顿挫型15例,呈驼峰型12例;106例冠心病患者中J波呈尖峰型6例,顿挫型39例,驼峰型61例.顿挫型及驼峰型分别与尖峰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顿挫型与驼峰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J波形态与心脏事件及心肌缺血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J波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电图上J点是指QRS波群与ST段交界处的一个突发性转折点,它标志着心室除极的结束、复极的开始。J点之后的顿挫称为J波。J波多表现为拱顶状或驼峰状,曾被命名为“驼峰征”、“奥司本波”、“J点波”等。以前认为J波是人体控制性降温或低温心脏的心电图特征,...  相似文献   

9.
心肌肌钙蛋白I与冠心病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远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 16 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 ,根据cTnI的值分为二组 ,根据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随访患者远期心脏事件 ,分析cTnI与心脏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它们的关系。结果  16 6例患者中有 5 8例cTnI升高 ,4例肌酸激酶同工酶轻度升高 ,cTnI升高与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ST段改变关系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cTnI升高组糖尿病患者数明显低于cTnI正常组 (P <0 0 5 ) ;15 9例近期存活者中 15 1例进行了远期随访 ,随访时间为 (2 6± 10 )个月 ,共有 2 7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32例次 ,其发生与cTnI升高关系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清cTnI是心肌损伤敏感而特异性的指标 ,是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fQRS)与住院期间严重心脏并发症及心源性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住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6例临床资料.在入院72 h内心电图fQRS的发生情况,依据心电图是否出现fQRS分成fQRS组和无fQRS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后碎裂QRS波的发生率为52.6%(82/156),其中下壁70.7%(58/82),前壁42.3%(35/82),侧壁15.8%(13/82),下壁明显高于前壁及侧壁.fQRS组出现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室速/室颤、心源性死亡事件明显高于无fQRS波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fQRS患者易并发严重心律失常,且病死率高,预后差.fQRS在检出和预警高危患者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肾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心脏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肾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PTRA)和支架植入治疗后心脏事件的变化规律,选择经肾动脉造影证实有肾动脉狭窄(>50%)的高血压和(或)冠心病患者,对其狭窄的肾动脉施行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PTRA)和支架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血压、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改善情况。结果:介入组较对照组心血管病事件明显减少,认为介入疗法对有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74岁,因胸闷、心悸1d伴呕吐10次,于2003年6月19日来院急诊。原有糖尿病、皮肌炎史多年,长期服用“地塞米松”与皮下注射“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13.
异常J波与猝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J波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看法至今仍不太一致,其与猝死的病例报道国内鲜见。本文对22例住院期间猝死的冠心病患者与25例存活的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J波的临床意义及其对猝死的影响。对象与方法对象:47例冠心病患者均系我院1996年10月~1998年11月的内科住院病人。猝死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46~81(平均63±10.86)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7例,心绞痛5例,冠心病心力衰竭6例。非猝死组(对照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42~82(平均64±9.64)岁,其中急性…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 ,40岁 ,因夜间睡眠时突然尖叫、四肢抽动、意识丧失 ,经家人胸外按压约 10余分钟意识转清而于1h后送我院急诊。既往无头部外伤史 ,其父 47岁猝死。体格检查示体温 37℃ ,呼吸 2 0次 /min ,心率 72次 /min ,血压 110 / 80mmHg (1mmHg =0 133kPa) ,血电解质、心肌酶谱等生化检查均正常。心电监护 (图 1a)示窦性心律 ,Ⅱ导联QRS波终末可见J波。约 0 5h后上述症状再发 ,呼吸停止 ,心电监护 (图 1b)示心室颤动。予胸外按压 ,2 0 0J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1次成功 ,转为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 32次 /min) ,静脉推…  相似文献   

15.
异常J波与心室颤动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异常J波较罕见 ,国内近年有零星报告[1~ 5] 。我院近年来收治特发性及继发性异常J波致心室颤动 (Vf)各 1例 ,现报告如下。例 1 男 ,40岁。因夜间睡眠时突然尖叫、四肢抽动、意识丧失 ,经家人胸外心脏按压约 10余分钟意识转清后送我院急诊。既往无头部外伤史 ,其父 2 0年前猝死于睡眠中。体检 :神志清 ,体温 3 6 8℃ ,呼吸 2 0次 min ,脉搏 74次 min ,血压 110 80mmHg。入院时心电监视示窦律 (频率 74次 min) ,PR间期 0 18s,QRS波终末可见J波。入院约 0 5h后上述症状再发 ,呼吸停止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电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图J波现象与胸部肿瘤接触心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上海市胸科医院自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诊断纵隔肿瘤、食管肿瘤及肺部肿瘤的患者共277例,分为左肺肿瘤组、右肺肿瘤组和纵隔窗肿瘤组。观察各组病例12导联心电图与胸部CT影像,分析心电图J波现象与胸部肿瘤接触心脏的相关性。结果:在所有的277例样本中,...  相似文献   

17.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是医学领域20至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无创性心电学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现在这一问题的研究热点已转移到心室的复极异常,近年来J波已成为无创性心电学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8.
J波是紧随QRS波群之后的一个小的半圆形波。1953年,Osborn在犬的实验中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因而J波又称Osborn波。近年来研究表明,J波是心室颤动的先兆,而心室颤动是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本文报告1例经12导联动态心电图(AECG)证实J波综合征诱发心室颤动致患者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19.
J波的心电图特征与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J波的诊断、分型及临床意义 ,总结住院患者14880例心电图中出现J波的137例资料 ,复习文献拟定J波的诊断及分型标准 ,并与临床资料作对照分析。结果显示 :137例有J波者心血管病人与非心血管病人分别为28/1670与109/13210例 (P<0.01) ,伴发心律失常7例 ,无恶性心律失常且近期预后良好 ;其平均大小为0.016±0.009mm·s,呈顿挫型23例、尖峰型114例 ,伴发心律失常分别为4/23及3/114例 ,心血管病人分别占13/23及15/114例(P均<0.01)。认为J波为较常见心电现象 ,呈尖峰型的常伴发于早期复极综合征者多属正常变异心电图 ;若为顿挫型或驼峰型J波 ,>0.016±0.09mm·s,且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疾患者 ,多属异常J波 ,应警惕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J波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自1938年Tomashewski首次发现并报告低温性J波至今已整70年了,目前已发现约十多种明确的病因可引起J波。1994年Bierregarrd和日本的Aizawa分别报告心电图伴有J波者可发生特发性室颤后,J波开始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随后,有价值的研究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