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目的:观察积雪草苷对小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并测定小鼠肺组织p38和NF-κB的变化,研究积雪草苷是否通过抑制NF-κB/p38信号通路防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常氧(normoxia,N)组、低氧(hypoxia,H)组和低氧+积雪草苷组。低氧造模结束后检测右心室收缩压(RVSP)、平均颈动脉压(mCAP)、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右心室/体重(RV/BW)、血管壁面积/血管总面积(WA/TA)和血管壁直径/血管壁总直径(WT/TT);测量肺组织中p38、p-p38、NF-κB和p-NF-κB的相对表达量以及p-p38和p-NF-κB的荧光强度,同时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与N组相比,H组的RVSP、RV/(LV+S)、RV/BW、WA/TA和WT/TT显著升高(P0.05),而低氧+积雪草苷组的RVSP、RV/(LV+S)、RV/BW、WA/TA和WT/TT显著降低(P0.05)。同时H组的p-p38和p-NF-κB蛋白水平较N组显著升高,IL-6和TNF-α浓度亦较N组显著升高(P0.05),而低氧+积雪草苷组的p-p38和p-NF-κB蛋白水平及IL-6和TNF-α浓度均较H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制p38/NF-κB信号通路和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积雪草苷减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分流组和分流+ADM组。对后2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8周后,对分流+ADM组大鼠皮下埋微量渗透泵持续予ADM 1.5μg·kg~(-1)·h~(-1)。继续饲养2周后,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重量比值,检测肺中、小肌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RMT),比色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4(NOX4)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分流组大鼠的mPAP、右心室肥厚程度以及肺中、小肌型动脉RMT均明显增加,肺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T-AOC、SOD活性和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肺组织NOX4表达明显升高。ADM使肺动脉压力明显回降,右心室肥厚程度减轻,肺血管结构改变缓解,肺组织MDA含量明显下降,T-AOC、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肺组织NOX4表达明显降低。结论:ADM能够抑制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构形成中的氧化应激反应,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肺组织NOX4表达以及增强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激活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处理大鼠)、Nrf2激活组(低氧处理前1周每天灌胃5 mg/kg Nrf2激动剂莱菔硫烷,连续4周),每组8只。检测心肺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室肥大指标平均肺动脉压(mPAP),并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右心室(RV)/(左心室+室间隔)(LV+S);HE染色测定肺血管重构相关指标并计算肺小动脉血管壁面积(WA)/血管总面积(TA),血管中膜厚度(MT)/血管动脉外径(ED);硫代巴比妥酸法、氮蓝四唑法分别检测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qRT-PCR检测肺动脉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动脉组织中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磷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mPAP、RV/(LV+S),WA/TA、MT/ED水平,肺动脉组织中MDA水平,MMP-2、MMP-9 mRNA水平,胞核Nrf2、ARE、NQO1、HO1蛋白水平升高(P0.05);肺动脉组织中SOD活性,胞质Nrf2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低氧组相比,Nrf2激活组mPAP、RV/(LV+S)水平,WA/TA、MT/ED水平,肺动脉组织中MDA水平,MMP-2、MMP-9 mRNA水平,胞质Nrf2蛋白水平降低(P0.05);肺动脉组织中SOD活性,胞核Nrf2、ARE、NQO1、HO1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 Nrf2激活可延缓PAH造成的血管重构,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ARE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芪对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氧化/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探讨黄芪抗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气管内雾化)、博莱霉素组(博莱霉素3mg/kg气管内雾化)和黄芪治疗组(博莱霉素3 mg/kg气管内雾化后黄芪注射液1.7 g·kg~(-1)·d~(-1)腹腔内注射),实验第14天收集小鼠肺组织及血清标本,取小鼠肺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RT-PCR法测小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2/3、过氧化氢酶(CAT)、NADPH氧化酶2/4(NOX2/4)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测α-SMA和NOX2/4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博莱霉素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较正常组明显加重,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MDA/T-AOC,NOX2、NOX4和SOD3 mRNA表达,以及NOX2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上升,黄芪治疗组则显著逆转上述改变;博莱霉素组小鼠NOX4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下降,而黄芪治疗组较博莱霉素组显著上升;博莱霉素组和黄芪治疗组小鼠SOD1和CAT 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下降;SOD2 mRNA在3个组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黄芪能够减缓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氧化/抗氧化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异甘草素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模型的肺动脉压力的变化,右心室肥厚程度及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影响,探讨异甘草素对HPH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HPH组、异甘草素组,每组各10只。HPH组和异甘草素组大鼠置于缺氧箱中建立大鼠HPH模型。异甘草素组中,每只大鼠腹腔注射异甘草素剂量为10 mg/(kg·d),从缺氧前1周开始给药直到缺氧结束。对照组和HPH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0.5% DMSO。测定各组大鼠平均右心室压力(RVSP);称重法测得各组大鼠右心室游离壁(RV)及左心室加室间隔(LV+S)质量,以及RV/(LV+S);HE染色观察肺动脉病理形态改变,计算血管厚度百分比(WT%)及面积百分比(WA%);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NADPH氧化酶4(NOX4) mRNA的表达。结果 HPH组大鼠RVSP、RV/LV+S、WT%,以及WA%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P<0.01),然而异甘草素组大鼠RVSP、RV/LV+S、WT%,以及WA%均明显低于HPH组大鼠(P<0.01)。HPH组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的SOD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MDA含量则明显增高(P<0.01)。异甘草素组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的SOD含量较HPH组大鼠明显增高,而MDA含量则明显降低(P<0.01)。 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异甘草素有效抑制了低氧诱导的大鼠肺组织中NOX4 mRNA的高表达(P<0.01)。结论 异甘草素抑制由低氧诱导的HPH大鼠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室肥厚,以及肺动脉管壁的增厚,可能与异甘草素抑制HPH大鼠体内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趋化因子CX3CL1/fractalkine(FKN)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中的变化并探讨葛根素的干预效应。方法: 复制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C组)、野百合碱造模组(M组)和葛根素干预组(M+P组)。测量并比较各组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平均压(mRVP)、颈动脉平均压(mCAP)、右心室游离壁(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重量比。观察肺细小动脉显微结构变化,测定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肺细小动脉中膜厚度(PAMT),测定血浆可溶性fractalkine(sFKN)浓度,肺细小动脉FKN蛋白,肺组织FKN mRNA的表达。结果: M组mPAP、mRVP、RV/(LV+S)、WA/TA和PAMT显著高于C组(P<0.01),M+P组RV/(LV+S)、WA/TA和PAMT较M组显著降低(P<0.01),M组血浆sFKN、肺组织FKN mRNA和肺动脉壁FKN含量显著大于C组(P<0.01),M+P组显著降低(P<0.05),sFKN与PAMT呈正相关(r=0.719,P<0.01),与RV/(LV+S)呈正相关(r=0.685,P<0.01)。结论: 葛根素具有抑制FKN表达、肺动脉高压发展和肺血管结构重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腺苷A2a受体(A2aAR)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红景天苷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低氧组、低氧+红景天苷低剂量组、低氧+红景天苷中剂量组、低氧+红景天苷高剂量组、低氧+A2aAR激动剂(CGS-21680)组。测定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颈动脉压(mCAP)和右心室(RV)/(左心室+室间隔)(LV+S),观察各组肺细小动脉显微结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测定肺细小动脉管壁A2aAR含量的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肺组织匀浆A2aAR mRNA和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1)低氧组大鼠mPA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2aAR激动剂组和红景天苷高剂量组可以明显降低mPAP,红景天苷中、低剂量组mPAP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低氧组大鼠RV/(LV+S)显著高于正常组,A2aAR激动剂组和红景天苷中、高剂量组RV/(LV+S)显著低于低氧组,红景天苷低剂量组较低氧组有减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低氧组大鼠肺细小动脉重构显著, A2aAR激动剂组及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肺血管重构较低氧组明显减轻。(4)低氧组肺血管和肺组织A2aA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A2aAR激动剂组和红景天苷高剂量组肺血管和肺组织A2aAR 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氧组进一步升高。结论:A2aAR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红景天苷能够上调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和肺组织A2aAR的表达,该通路可能是其减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建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及其受体对低氧性肺血管重建的作用。 方法:采用间断常压低氧法建立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雌激素预防组、低氧组、雌激素治疗组、治疗对照组。以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测定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小血管管壁厚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17-β雌二醇浓度。用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ERβ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肺小血管壁的ERβ蛋白表达。 结果:①低氧组、治疗对照组大鼠mPAP、RV/(LV+S)、WT%和WA%均高于对照组;雌激素预防组、雌激素治疗组大鼠mPAP、RV/(LV+S)、WT%和WA%均低于低氧组、治疗对照组。②低氧组、治疗对照组大鼠ERβ mRNA表达量和ERβ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经雌激素干预后,雌激素预防组、雌激素治疗组的ERβ mRNA表达和ERβ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氧组、治疗对照组。 结论:17-β雌二醇能有效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压力、阻抑右心室肥厚,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建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雌激素受体β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8只,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低氧 ADM组,每组6只。持续皮下注射ADM1-50后,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V/(LV S)、肺小动脉病理及形态计量学和体循环平均压(mSBP),放免法测定肺动脉血浆ADM水平,原位杂交测定肺动脉ADMR mRNA的表达。结果①低氧组大鼠mPAP,RV/(LV S),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比值(MT%)及管壁面积与血管面积比值(MA%)均显著升高(P<0.01);ADM组显著缓解以上变化(P<0.01)。②低氧组与低氧 ADM组肺动脉血浆ADM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低氧 ADM组较低氧组ADM浓度低(P<0.05)。③低氧组与低氧 ADM组的ADMR 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1)。结论持续皮下注射ADM对慢性低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重塑有预防和部分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DHA)对失血性休克(HS)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左侧颈总动脉放血,放血量约为血容量35%,平均动脉压降至35~45 mmHg,以2倍放血量的林格氏液复苏)及DHA低、高剂量组(每天6、12 mg/kg DHA灌胃)、地塞米松组(每天10 mg/kg地塞米松灌胃)。连续干预7 d。测定肺湿重/干重(W/D)值,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羟胺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p-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肺W/D,肺组织MDA、IL-12、IL-1β、TNF-α水平,MPO活性,TLR4、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p-NF-κB p65/NF-κB p65均显著升高,而SOD活性显著减弱(P0.05);与模型组比较,DHA低、高剂量组以及地塞米松组肺W/D,肺组织MDA、IL-12、IL-1β、TNF-α水平,MPO活性,TLR4、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p-NF-κB p65/NF-κB p65均显著降低,而SOD活性显著增强(P0.05)。模型组肺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明显,肺泡数量明显减少;DHA低、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干预后,上述病理变化向正常好转。结论 DHA可减轻HS后肺部病理改变、肺水肿、氧化损伤及炎性反应,抑制TLR4、MyD88表达及NF-κB磷酸化,具有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低氧大鼠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影响,及预防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低氧组和低氧+PNS组。观察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颈动脉压(mCAP)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重量)比[RV/(LV+S)],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肺小血管壁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蛋白和肺组织中mRN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大鼠mPAP、RV/(LV+S)明显升高,肺小动脉p-p38 MAPK及肺组织p38 MAPK 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5)。低氧+PNS组mPAP、RV/(LV+S)、肺小动脉p-p38 MAPK及肺组织p38 MAPK mRNA含量明显低于低氧组(P0.05)。结论:PNS具有显著预防HPH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p38 MAPK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_2S)对三氯化铁(FeCl_3)诱导的小鼠颈动脉血栓模型凝血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不同浓度(12.5、25和50μmol/kg)的硫氢化钠(NaHS,H_2S供体)处理组和30 mg/kg氯吡格雷(clopidogrel,阳性对照)。不同浓度NaHS腹腔注射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灌胃给药处理3d后,采用10%FeCl_3诱导小鼠颈动脉血栓模型。取各组颈动脉制成冰冻切片后,HE染色观察血栓形成及血管病理变化;对形成的血栓重量进行测量,计算血栓形成抑制率;采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纤维蛋白原(FIB)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中血栓烷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和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PAI)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NaHS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颈动脉血栓的形成;NaHS处理可延长血栓模型中PT和APTT,减少FIB含量,增加FDP含量;NaHS处理能够降低颈动脉血栓模型中TXB_2及PAI含量,恢复6-keto-PGF_(1α)含量,并且6-keto-PGF_(1α)/TXB_2与血栓重量呈负相关。结论:硫化氢通过抑制机体凝血功能并激活纤溶活性而抑制FeCl_3诱导的颈动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缺氧和/或高碳酸血症时赖氨酰氧化酶(LOX)以及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的交联变化,探讨高碳酸血症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常氧对照组、缺氧组、高碳酸血症组以及缺氧+高碳酸血症组。比色法测定胶原蛋白含量,荧光光谱法分析LOX酶活性,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动脉LOX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动脉LOX的mRNA水平。结果:缺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 PAP)、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重量比值[RV/(LV+S)]及血管壁面积(WA)/血管总面积(TA)均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高碳酸血症组与常氧对照组的m PAP、RV/(LV+S)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缺氧+高碳酸血症组大鼠的m PAP及RV/(LV+S)显著低于单纯缺氧组。缺氧组大鼠肺组织的胶原交联程度则明显高于常氧组及高碳酸血症组;高碳酸血症组大鼠肺组织的胶原交联程度与常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缺氧+高碳酸血症组大鼠肺组织的胶原交联程度显著低于缺氧组。缺氧组大鼠肺动脉LOX的mRNA、蛋白表达量及其酶活性均高于常氧组(P0.01);缺氧+高碳酸血症组大鼠肺动脉LOX mRNA、蛋白表达以及酶活性均明显低于缺氧组(P0.01)。结论:缺氧能诱导肺动脉LOX高表达,通过促进胶原合成及交联,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高碳酸血症通过抑制缺氧诱导的LOX表达和胶原交联,延缓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磷脂酶A2(PLA2)活性及其相关炎症介质在大鼠慢性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2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低氧组和低氧加白藜芦醇苷(PD)组。右心导管法检测大鼠肺动脉压力(mPAP),观察右室/左室+室间隔比值(R/L+S)、血浆和肺匀浆中PLA2、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6-k-PGF)、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结果:低氧3周后大鼠mPAP、R/L+S、血浆及肺匀浆中PLA2活性、TXB2、MDA含量显著升高;6-k-PGF、SOD水平下降。用PD预处理后可减轻上述变化。结论:PLA2通过相关炎症介质及与自由基的相互作用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体内5-羟色胺(5-HT)水平及其肺内5-羟色胺1B(5-HT1B)受体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低氧3周组、低氧4周组和低氧5周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分别在低氧环境中饲养3周、4周和5周。测定各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厚度[RV/(LV+S)%]、血浆和肺组织中5-HT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肺组织中5-HT1B受体的分布和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5-HT1B受体的蛋白含量。结果:和正常组相比,低氧3周组大鼠的mPAP、RVSP和右心室肥厚度均显著升高(均P0.05),并且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均P0.05)。低氧大鼠血浆和肺组织中5-HT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大鼠(均P0.05),并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5-HT1B受体主要分布在正常大鼠肺动脉的内膜层,而平滑肌层中仅有少量表达;和正常组相比,低氧3周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层中5-HT1B受体的表达显著增多;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大鼠肺动脉平滑肌层中5-HT1B受体表达持续增多。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大鼠肺组织中5-HT1B受体的蛋白含量变化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相一致。结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体内5-HT水平显著升高,其肺动脉中5-HT1B受体呈过度表达,这可能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α亚基(HIF-α)在一氧化氮(NO)抑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C组)、单纯缺氧组(H组)、缺氧加左旋精氨酸组(L-Arg组)、缺氧加左旋精氨酸甲酯组(L-NAME组)。3个缺氧组常压缺氧(10%)21 d并每天1次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测定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室肥大指数(RVHI)、血管形态学指标;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HI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α、iNOS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3个缺氧组肺组织NO浓度较C组降低,且L-Arg组肺组织NO浓度高于H组,L-NAME组肺组织NO浓度低于H组。3个缺氧组mPAP、RVHI、血管壁面积与血管面积比值(WA%)、肺动脉中膜厚度(PAMT)都较对照组增高(P<0.05)。L-Arg组mPAP和PAMT较H组低(P<0.05),RVHI和WA%与H组比较差异无显著。L-NAME组mPAP、RVHI、WA%和PAMT均较H组高(P<0.05)。3个缺氧组HIF-1α和HIF-3α mRNA表达较C组增高(P<0.05),3个缺氧组间HIF-1α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而L-NAME组HIF-3α mRNA表达高于L-Arg组(P<0.05),其它组间无显著差异。L-NAME组HIF-2α mRNA高于C组,其它组之间差异无显著。3个缺氧组HIF-1α、HIF-2α和HIF-3α蛋白质表达较C组均增高(P<0.05),且L-Arg组表达低于H组(P<0.05),L-NAME组高于H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大鼠肺组织NO浓度与HIF-α蛋白质、iNOS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mPAP、RVHI、WA%和PAMT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中NO主要在转录后下调HIF-α的表达,NO下调HIF-α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与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HHPH)中肺动脉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 MT)的关系及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的调控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常氧对照(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HH)组及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高剂量(YH)组、中剂量(YM)组和低剂量(YL)组。N组置于常氧环境下饲养,其余4组置于低氧高二氧化碳(9%~11%O2和5%~6%CO2)环境下饲养4周。各中药组在放入氧舱前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灌胃,YH、YM和YL组浓度分别为200 g/L、100 g/L和50 g/L。术中测平均肺动脉压和平均颈动脉压,术毕取右心室游离壁及左心室加心室间隔称重,以此计算右心室肥大指数。HE染色和免疫荧光法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D31、TGF-β1和Smad2/3的m 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Smad2/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N组比,其余4组肺动脉平均压、α-SMA、TGF-β1和Smad2/3的m 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Smad2/3的蛋白水平上升,CD3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镜下观察到组织形态学损伤;与HH组比,YH、YM和YL组肺动脉平均压、α-SMA、TGF-β1和Smad2/3的m 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Smad2/3的蛋白水平下降,CD31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升,肺组织形态学的损伤显著减轻。结论:在HHPH中,TGF-β/Smads通路可能参与了Endo MT;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可通过抑制TGF-β/Smads通路的表达降低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