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早产儿脑损伤的预后及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产儿是一组易引起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高危人群,好发脑损伤,随着月龄的增长,脑损伤所致神经发育后遗症改变愈发明显。而脑损伤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易被忽视,因此,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诊早产儿脑损伤。目前对早产儿脑损伤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只有尽早确诊和早期干预,才能促进脑损伤早产儿的智力发育,减少伤残率,改善脑损伤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防治早产儿脑损伤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将68例早产儿脑损伤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30例。观察组采取家长自愿,采用早期丰富环境及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和手法康复。对照组30例仅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两组患儿在生后3d行头颅CT检查,生后第28天、纠正月龄3个月、6个月、1周岁各检查评估一次(新生儿期采用20项神经行为测定法,婴儿期患儿采用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生后3个月复查CT或MRI检查脑实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生后6个月、1周岁进行神经行为评估,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2例有神经运动及精神发育异常征象,而对照组6例诊断为脑瘫、3例有精神发育迟滞,听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癫痫各1例。结论:早期干预措施对早产儿脑损伤有促进正常神经系统发育及脑损伤后早期修复作用,且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早产儿的早期干预技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本文正是基于此,针对该项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文章首先回顾了早期干预的历史,在阐述早产儿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早期干预的程序,分析了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总结了早期干预的现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早期干预改善早产儿预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同时对于早期干预改善早产儿预后的理论研究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5.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存活出院的12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0~2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训练。由专人定期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对照组未进行系统干预。每3~6个月随访一次,两组均随访至2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身长、体重、头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智力发育指数(P<0.05)、运动发育指数(P<0.01)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早产儿智力低下、运动低下与脑瘫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产儿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脑瘫发生率及早产儿发育落后。 相似文献
6.
随着早产儿存活率的提高,尤其是早早产儿存活增多,早产儿相关神经系统后遗症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除脑性瘫痪外,伴随发育过程,早产儿有较高的学习、社会交往等神经心理行为障碍,甚至成年期的生活质量也受到影响。有关早产儿脑损伤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机制,如何对早产儿进行随访、怎样进行早期干预,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题。本专题对早产儿脑损伤及其远期神经后遗症的发生机制、评价手段、早期干预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早产儿脑损伤的随访与早期干预体系的正确合理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作为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另设40例同期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早期干预组通过指导家长,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包括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早期教育。18个月时三组儿童接受婴幼儿智力测验(Gesell)。结果早期干预组的智能发育指数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达到正常对照组的水平。结论早期教育对早产儿智能发育、预防智力低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发育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出院后对治疗组早产儿进行强化按摩、体操、动作和主动运动训练,出现运动异常者早期及时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保健指导。结果治疗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运动落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性瘫痪早产儿实施早期干预治疗可有效促进患儿正常发育,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医院-家庭康复对脑损伤早产儿近期神经系统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NICU生后6 h内进行aEEG检查显示脑损伤的早产儿289例,胎龄在28~36周,除外先天畸形和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及新生儿期合并严重疾病.将家长不愿意参与早期干预指导者作为对照组;家长积极参与干预指导者为干预组.干预组200例,对照组89例.纠正胎龄满40周后干预组除常规体检,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建立系统档案监测,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中接受视、听、被动婴儿操和主动运动训练,出现异常运动者入院行系统康复训练,直到2周岁.对照组:只接受与干预组相同的常规体检和育儿指导,所有对象定期做体格、神经心理发育检查,1岁和2岁均行aEEG检查.测试者不知被测试者组别,以避免主观干扰.结果 ①两组早产儿头围、身长、体质量的体格发育在纠正胎龄6、12个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早产儿的发育商在纠正胎龄6、9、12、18、24个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在不同月龄时干预组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③aEEG检查干预组较对照组异常率低,但脑瘫发生率虽然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家庭医院-康复有助于早产儿神经系统、心理、运动系统的发育,降低脑瘫发生率,对早产儿脑损伤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鲁敏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4):265-266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抚触、听、视、按摩刺激及婴儿操干预训练,同时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患儿出院时指导家长在家中进行干预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育儿指导.12个月后用北京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方法监测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发育商(DQ).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5个功能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能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72-75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干预在调节早产儿胃肠道功能、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均予以保暖、感染防控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综合性康复干预。两组早产儿均干预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胃肠道功能、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早产儿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和达全肠道喂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日排便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两组早产儿血清ALB、PA及RBP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同时两组早产儿血清CD4~+及CD4~+/CD8~+比值较前明显上升,CD8~+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上升或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干预不仅可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提升其营养状况,而且可纠正早产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85-8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患儿智力发育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病情稳定的HIBD患儿80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患儿予以早期康复干预措施,两组均干预24个月。于干预12、2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智能发育商评分变化,并比较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12、24个月后,干预组患儿精细运动、适应、语言、社交和大运动等智能发育商各能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个月后,干预组患儿在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用于HIBD患儿的效果肯定,能显著改善智力发育水平,并能减少或预防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江筱筱胡锦英祁江伟胡文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56-6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和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70例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予以吸氧、预防感染、降颅内压及抗惊厥、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分别予以常规干预与早期康复干预,干预时间24个月。观察两组患儿干预12、24个月后智力、运动发育指数及发育商(DQ),并比较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12、24个月后,观察组患儿MDI、PDI和DQ各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4个月后,观察组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18,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用于新生儿HIE的疗效较常规干预更佳,有利于提高患儿智力和运动发育水平,开发患儿其潜能,减少或预防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67-69+7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早产儿脑损伤综合征患者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7月脑损伤综合征早产儿180例,根据早产儿家长是否积极参与干预分为干预组134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早产儿予以常规干预,干预组早产儿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训练,两组早产儿均干预24个月。观察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指标的变化,并比较神经系统后遗症情况。结果干预12个月和24个月后,干预组早产儿身高、体质量和智力发育商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4个月,干预组残留的早产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7.46%)明显低于对照组(19.57%)(χ~2=4.11,P0.05)。结论早产儿脑损伤综合征患者予以早期康复训练可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促进其生长发育,降低残留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病率,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55-57+61
目的 探讨早期训练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及脑瘫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3月我院儿内科就诊脑损伤早产儿200例,根据患儿家长能否积极参与干预指导者分为干预组144例与对照组56例。两组患儿予以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训练干预,两组患儿均干预24个月。观察两组患儿干预6、12、24个月后发育商和经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变化,并比较脑瘫发生率。结果 干预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后,干预组患儿的发育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的aEEG检测异常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4个月后,干预组患儿脑瘫发生率为1.39%(2/1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0.05)。结论 早期训练干预有助于促进脑损伤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智力发育水平,降低脑瘫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介入辅助早期营养支持策略治疗对早产儿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早产儿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早产儿均予以早期营养支持策略,对照组予以婴儿常规体检并采用常规育儿方式进行养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康复介入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早产儿2周内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早产儿血清PA和ALB水平均较出生时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早产儿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头围增加速度和身长增长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介入辅助早期营养支持策略治疗用于早产儿不仅可显著提高血清PA和ALB水平,改善其营养状况;而且可加快早产儿的生长速率,促进其生长发育,降低生长迟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33周以下早产儿2~3岁时神经发育的影响,为制定深圳市早产儿早期干预模式及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4~12月期间在龙岗区出生的33周以下早产儿150例,其中75例早产儿1岁以内接受早期干预(干预组),75例给予常规的保健指导(对照组);随机抽取同期出生的75例足月儿作为足月组.在早产儿矫正年龄2岁、3岁时用格赛尔发展量表(Gesell)行智能发育评估,比较各组早产儿的脑瘫、语言发育迟缓和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早产儿2岁时的精细运动、语言理解能力评分分别为(95.29±9.70)分、(91.20±9.44)分,均低于干预组的(98.84±9.41)分、(95.21±9.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3岁时的精细运动、语言理解能力评分分别为(96.76±10.37)、(93.47±9.70)分,均低于干预组的(101.80±10.24)、(97.86±9.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2岁时的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3岁时的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2岁及3岁时的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与足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33周以下早产儿1岁以内进行早期干预能降低早产儿2~3岁时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发生率,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177-180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在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112例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脑损伤患儿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均分并设组,依次实施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比两组患儿神经发育行为、24月龄后运动发育情况、aEEG检查结果、早产12个月、出生24个月的脑损伤率、满意度及出生24个月患儿的回访率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原始反射能力、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一般反应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早产儿24月龄后运动发育有效率分别为:75.00%、91.07%,观察组早产儿24月龄后运动发育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患儿出生12个月和24个月的脑损伤率分别为:7.14%、1.79%,对照组早产患儿出生12个月和24个月的脑损伤率分别为:17.86%、14.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个月患儿的回访率为98.21%,对照组为78.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早产儿脑损伤患儿及时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既有效提高了患儿神经及运动发育情况,又降低了脑损伤率,故值得进一步采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早期护理干预,促进早产儿发育,改善早产儿的预后。方法将10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53例)和非干预组(52例)。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全身抚触指导、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评(NBNA)、视听觉训练和运动训练、智能训练等早期干预。于小儿纠正年龄18个月和24个月进行Bayley婴儿量表测评。比较两组精神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纠正年龄18个月和24个月时干预组MDI比非干预组分别高14分和15分(P<0.001)。干预组PDI较非干预组分别高4分和5分,但其意义无显著性(P>0.05)。非干预组中出现智力低下4例(7.8%),干预组中无1例智力低下。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有利于防治其智力低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早期干预的方法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门诊接诊的早产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医护指导与家庭干预相结合的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养育方式,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神经发育情况。结果经CDCC(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of China)量表测定比较发现在6、12、18及24月龄时,观察组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除6月龄时两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月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esell发育量表检测,观察组早产儿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一社交和适应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指导及家庭共同参与下的早期干预,能够改善早产儿神经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