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种泰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976-976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32例住院患者采用针灸疗法结合复方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率为53.1%,总有效率为93.7%。结论:针灸结合复方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6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结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能量合剂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2%,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穴位注射结合高压氧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80例86耳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41耳,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45耳,给予药物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对照组6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的疗效,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均为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明显,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70例(76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每日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在0.20mPa压力下吸纯氧50分钟,中间吸舱内空气10分钟,1次/d;并与单纯使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进行比较.结果: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愈率好转率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结论: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针灸及中药治疗并用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用凯时及甲钴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及中药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耳鸣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耳鸣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耳鸣耳聋比单纯采用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针灸及中药治疗,并用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用凯时及甲钴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及中药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突发性耳鸣耳聋住院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针灸配合静滴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4例,总有效率97.7%;对照组42例,总有效率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剂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0%、总有效率83%,对照组治愈率6.7%、总有效率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蔡燕文  张雪玲  黎柱培 《光明中医》2011,26(6):1196-1197
目的观察耳周穴位注射联合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突发性耳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0例)。对照组应用甲钴胺肌注结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患耳耳周穴位注射甲钴胺结合常规治疗。结果 :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改善眩晕伴随症状总有效率方面均为100%,无差异。在改善耳鸣、耳闷感伴随症状的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耳周穴位注射联合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及改善伴随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葛根素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突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用能量合剂及地塞米松 ,每日 1次静脉用药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同时 ,用葛根素 2 0 0mg ,听宫、听会、耳门、翳风四穴注射 ,每日 1次 ,2 0天为 1个疗程。结果 :葛根素注射液穴位封闭治疗突发性耳聋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伴眩晕的突聋 ,治疗组有效率 92 % ,对照组 6 3 6 % ,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葛根素穴位注射治疗突聋疗效好。本治法对伴眩晕的耳聋有独到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 62例 67耳 ,并与西医治疗的 66例 71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76.1% ,对照组总有效率 78.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表明电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以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52例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以针刺结合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要比单纯针灸治疗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62例67耳,并与西医治疗的66例71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1%,对照组总有效率78.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电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应用电针加辅酶A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33例(39耳),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33耳)作对比,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9.74%,对照组有效率66.7%,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石菊姣  柳文娣 《陕西中医》2012,33(5):595-596
目的:观察耳周腧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耳周腧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周腧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应用电针加辅酶A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33例(39耳),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33耳)作对比,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9.74%,对照组有效率66.7%,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穴位注射治疗背肌筋膜炎3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组35例和针灸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局部穴位注射当归、维生素B12注射液为主;对照组采用针刺+TDP照射+拔罐为主。结果:两组显效率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局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贴敷疗法治疗颈肌筋膜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5例颈肌筋膜炎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单盲方法分为3组。穴位注射组25例采用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结合贴敷治疗,针灸治疗组25例采用单纯针刺结合贴敷治疗,基础治疗组25例采用单纯贴敷治疗。对比治疗前后3组的疗效及VAS评分。结果治疗后,穴位注射组疗效明显优于针灸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P0.05),而针灸治疗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治疗后3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穴位注射组疼痛评分与针灸治疗组、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穴位注射组下降明显。针灸治疗组与基础治疗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组疼痛评分下降更明显。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贴敷疗法可改善颈肌筋膜炎短期临床症状,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