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萍  陈芳芳 《现代保健》2014,(16):90-92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全程优质护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贺利利 《现代养生》2023,(20):1584-1586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恢复时间、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更低,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观察组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对比数据之间差别显著(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在干预前的组间对比差别程度细微(P>0.05);各组完成干预工作后评分上升显著,观察组升幅最为明显,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恢复、并发症防控有积极影响,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护理方案及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入组我院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均分,各25例,纳入实验组的患者行优质护理,纳入对照组的患者行一般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服务满意度均大幅度改善,差异明显(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江门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心功能、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负性情绪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变异性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SV、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CTnl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这一病情,分析在其急诊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后带来的影响.选取96例来我院诊治的该病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8例,在抢救过程中,对照组应用较为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以优质的护理来进行区别,在抢救结果、抢救后患者的情况等方面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了综合的比较分析,同时综合比较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表明在临床护理中,尤其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急诊护理在保障患者抢救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家属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提高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第一医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康复指标、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参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7,P<0.05)。研究组各项康复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Barthel指数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参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 急性心梗死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方式,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减少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和护理技能水平,减少病情的影响,提高生活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评分(BI)以及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NIHSS、BI指数以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以及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I指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脑梗塞患者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等,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则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与评价。结果:经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采血、急救总过程以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在院内再PCI率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率方面,观察组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降低疾病的再发率,促进患者预后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编号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等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各项时间明显少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复发几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复发几率低于甲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方式,其优势明显,能保证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减少救治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喻学娜 《医疗装备》2020,(2):178-179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应用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50例行常规护理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50例行全程优质护理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不良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治疗中采用全程优质护理作用显著,既能提高止血效果,控制再出血率,又可消除心理障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2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护理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6.1%(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进程,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1月—2014年8月我院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比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康复情况等。结果使用我院自制的评分表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97.5%,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70.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能够让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让临床护理质量提升,让护理人员满意度提升,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按照患者采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在护理中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方法,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的价值,选择最佳护理干预方案。方法:将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以及优质护理组,组间例数一致。对比两组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急性心梗患者各项实验指标数据对比,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符合患者需求,具有推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徐雯  王楠  陶丹 《健康研究》2014,(3):349-350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病死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的有效手段。PCI治疗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近年来急诊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中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提高救治效率,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10例实施优质护理,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心功能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必须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胸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急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遵医嘱情况,比较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医疗费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5%,观察组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5)。对照组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遵医嘱情况(75.00%、70.00%、75.00%)与观察组(95.00%、92.50%、97.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6.646、8.538,均P0.05)。对照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11.50±0.90)d、(68.25±8.20)h]与观察组[(8.30±1.00)d、(50.32±3.19)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043、12.888,均P0.05),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3,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宁河区医院2017年6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在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期间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55%(52/5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8.18%(4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4.26±7.54)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6.21±7.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AMI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护理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经治疗与精心护理后,均未出现脑出血或变态反应,其中,53例患者(85.48%)实现再通;8例患者(12.90%)有并发症发生,其中皮肤黏膜出血3例,牙龈出血2例,血尿3例;1例患者(1.61%)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初步护理、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心电监护、并发症预防等几方面展开急诊护理,可有效配合医生展开AMI抢救,对于患者成功抢救、挽救生命安全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