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2):111-11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中医证型,观察心保颗粒对本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的改善情况。 方法纳入余姚地区3个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共90例(各30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根据血液净化时间长短将患者分为0~104周、105~208周及209~312周三组。根据慢性肾衰竭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症状积分分析。将9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单模拟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心保颗粒,对照组予模拟剂,治疗周期为12周,12周后比较两组慢性肾衰竭症状积分情况。 结果 尿毒症性心肌病正虚型以脾肾阳虚型为主(占86.67%);邪实证以血瘀证为主(占85.56%);脾肾阳虚型兼血瘀证占总数的80.00%。0~104周、105~208周及209~312周组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均表现为虚实夹杂型,其中脾肾阳虚型兼血瘀证最为多见。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血液净化时间越长,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积分越高。心保颗粒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的主要替代治疗手段之一,它能迅速有效地将病人体内潴留的代谢产物加以清除,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血液透析时需将病人的血液引进透析器,净化后的血液同时还需输回体内,用外科方法将动脉与静脉直接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成为现实。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保护好动、静脉内瘘,延长内瘘管的使用时间,保证充分的血流量甚为重要。现将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磷清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净化室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血磷浓度、血磷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磷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有效清除患者血磷,改善患者症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冯惠娟  刘彦妍 《中医学报》2021,36(2):420-424
目的:观察益气利水方隔药灸联合西医综合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方法:80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利水方隔药灸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生活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5.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终末期主要方法之一,我院从1997年成立血液净化中心至今,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218人,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临床调研的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病房及血透室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运用医学统计学的方法,研究慢性肾衰竭的中医各证型分布规律。结果:在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正虚证型以脾肾阳虚证患者最多(38.0%),其次为脾肾气虚证(26.0%),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患者接近(15.0%),肝肾阴虚证最少(7.0%)。邪实证型以湿热证患者出现频率最多(51.0%),湿浊证及血瘀证次之,分别占43.0%和49.0%,水气证和风动证较少(35%)。在中医各虚证证候与肾功能衰竭各期的关系统计中,脾肾气虚证主要见于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衰竭期,在尿毒症期降低(P0.05);脾肾阳虚证中尿毒症期为最多,代偿期、失代偿期和衰竭期均较少(P0.05);气阴两虚证主要见于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代偿期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散在见于肾功能衰竭各期中,无明显差异;阴阳两虚证主要见于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尿毒症所占比例较大(P0.05)。在中医正虚与邪实兼夹的分布中,纯虚证未兼挟邪实者以脾肾气虚证为最多;湿浊证在脾肾亏虚证中出现最多,湿热证在气阴两虚证中出现最多,水气证在脾肾阳虚证出现最多,在肝肾阴虚证出现最少,血瘀证主要在脾肾阳虚和脾肾气虚证出现最多,风动证在各虚证中较少见,缺乏统计学意义。慢性肾衰竭不同证型之间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将为今后的临床中医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赵亚升 《吉林医学》2012,33(11):2285-228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心肌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心肌病患者平分为两组,两组都采用积极的低蛋白饮食、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西医措施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四味泄浊汤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各种临床症状及各项理化检查指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心肌病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各项理化检查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FR)各证型与血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272例CRF患分为四组,脾肾气虚型组(A)68例,脾肾阳虚型组(B)71例,肝肾阴虚型组(C)72例,阴阳两虚型(D)61例,采用比色法及层析等技术分别检测患血生化指标,结果:A组以肾功能失代偿期为主,B组多为尿毒症期和肾功能衰竭期,C组以肾功能衰竭期为主,D组多见尿毒症期。血尿素氮,血肌酐含量B组,D组,C组,A组依次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则相反;血钙含量B组最低,血磷含量明显升高;血RBCB组最低;CRF各证型血浆中分子物质升高尤以脾肾阳虚最高,提示肾功能,血浆MMS等指标的测定可能成为慢性肾衰判别脾肾阳虚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日臻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活时间不断延长,透析相关长期并发症不断出现,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的皮肤症状之一,单纯性血液透析治疗可增加瘙痒的发生率约60%~90%,我们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皮肤瘙痒患者治疗42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性脑病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7例尿毒症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患者分别采用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及连续性肾脏替代等治疗.结果 除1例患者放弃治疗,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35例患者神经精神症状体征均消失.结论 充分的血液净化治疗是预防尿毒症性脑病的主要措施,早期及时地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的中医治疗赵纪生(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并发症中医药疗法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出现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病的终末状态,尿毒症晚期经一般治疗和非透析治疗无效者,应尽早进行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尿毒清颗粒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组78例CRF病人来源由血液净化中心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透析患者,分成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透析两组,配合尿毒清口服,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和血沉、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肾功能结果显示尿毒清与血液透析组P〈0.05,尿毒清与血液滤过组P〈0.01,尿毒清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各自优点,中西医结合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结论中医结合尿毒清联合血液净化治疗CRF,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延缓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益肾散治疗肾功能衰竭早中期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及脾肾气虚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黄芪益肾散,观察治疗8周后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变化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或肾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治疗组能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4.
马洪萍  熊会海  张昶  郭旸  钟学文 《医学综述》2013,(16):3061-3063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通便颗粒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航天中心医院中医科2010年1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自拟补肾健脾通便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平均每周排便频率评分、平均每次排便时间评分及脾肾阳虚证候积分。结果试验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在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与评分、平均每周排便频率评分、腹中冷痛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9),且两组患者服药后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补肾健脾通便颗粒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经济、方法简便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透析治疗的17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正反面分组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管活性物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ET-1、AngⅡ、NO、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AngⅡ、NO、Sc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使用血液灌流方式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JH血液净化仪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疗效. 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7月到2006 年1月确诊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观察组使用JH血液净化仪治疗,对照组使用Fresenius4008S型血透机治疗,共观察血液透析滤过178例次.观察治疗前后及其过程中的临床症状、体温、血压、心率及血肌酐(Cr)、尿素氮(BUN)和电解质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r、BUN值均显著降低(P<0.001),两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组间Cr 、BUN、电解质、血压、心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JH血液净化仪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肾功能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生命体征平稳有效清除毒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荣丽 《吉林医学》2011,32(23):4887-4888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并发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串联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2 h,之后继续透析治疗2.5 h。2~4次/月,共治疗12~16周。对照组单纯透析治疗4.5 h。观察治疗后患者皮肤瘙痒、睡眠改善情况、食欲及自我感觉等临床症状变化。结果:串联组多数患者皮肤瘙痒明显减轻,睡眠改善,食欲增加,自我感觉良好,对照组症状改善不明显。通过调查统计结果,两组治疗后效果比较,串联组能有效改善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不良反应。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可对患者的皮肤瘙痒、睡眠障碍、食欲状况、自我感觉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的目的是减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症状,通过血液透析清除尿毒症毒素,纠正体内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应用此法,可以把许多肾功能衰竭患者从死亡边缘拯救出来,或者延长生命,或为肾移植创造良好的条件。近年来,血液净化取得了飞速发展,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提高和透析质量的改善,尿毒症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5年生存率达80%以上。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科1999年3月-2008年11月对136例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系统化健康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型与西医客观化指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中医证型在CRF四期(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尿毒症期)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中医证型中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内皮素(ET)的水平变化。方法:198例CRF患者按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脾肾气虚夹湿浊血瘀、脾肾气阴两虚夹湿热血瘀等5型,了解中医证型在CRF四期的分布规律,同时检测各中医证型中BUN、SCr、CCr、ET的含量。结果:(1)脾肾气虚夹湿浊血瘀型在代偿期占55.8%,脾肾气阴两虚夹湿热血瘀型在代偿期占46.5%,阴阳两虚夹水气血瘀型在尿毒症期占67.6%,肝肾阴虚夹湿热血瘀型在失代偿期占50.0%。(2)ET、BUN、Scr含量在中医各证型中趋势为脾肾气阴两虚夹湿热血瘀或脾肾气虚夹湿浊血瘀型〈肝肾阴虚夹湿热血瘀型〈脾肾阳虚夹水气血瘀型〈阴阳两虚夹水气血瘀型。CCr含量在中医各证型中与上述趋势相反。结论:(1)中医证型在CRF四期(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尿毒症期)的分布是不同的。阴阳两虚夹水气血瘀型CRF患者病情较重,正虚浊瘀是CRF患者一大特点。(2)BUN、SCr、CCr、ET可为中医证候的微观辨证提供一定的客观化依据。血浆ET也可以作为判断CRF严重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笔者对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的9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干体重开展护理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1年7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7例,男63例、女34例,年龄41~78岁、平均(51.2±10.4)岁,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性肾病57例、糖尿病性肾病19例、高血压性肾病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