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王佩强  方正斌  王定芳  黄超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840-2841
目的了解郧县粉尘作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及粉尘的分布情况,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帮助和指导企业做好作业场所的卫生防护。方法依据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的测定》和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进行检测。结果粉尘浓度监测点合格的254个,超标的150个,总合格率62.87%。游离SiO2含量为矽尘最高(93.42%),石灰石最低(1.65%)。结论郧县存在粉尘危害因素的企业中,部分企业的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制定相应的防尘综合措施,有计划、有目标地治理生产性粉尘的危害,改善作业条件,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2.
彭言群  叶青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320-1321
目的对某石英砂有限公司粉尘治理措施进行评价,为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工作场所治理前后矽尘总浓度、粉尘TWA、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12个监测岗位,治理后的矽尘浓度均低于治理前(P0.001),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的要求[1]。结论除尘综合措施有效、可行,职业卫生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河南地区油库及部分加油站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现场采样,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进行选点和布点.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对检测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在油库和加油站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盐酸、汽油和噪声等.部分岗位噪声值达88.2 dB(A),汽油浓度达146 mg/m3,苯浓度达8.3 mg/m3.结论 噪声和苯是油库和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中粉尘浓度限值标准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从事职业卫生评价工作的148名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参照《卫生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指南》(WS/T536—2017)编制调查问卷。结果收回问卷93份,来自省市级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的人员占667%, 935%具有从事职业危害评价1年以上工作经历。对GBZ21—2007中作出游离二氧化硅(SiO_2)含量规定的9种粉尘中,大部分调查对象能检测其中的无机粉尘(矽尘、煤尘、滑石尘),少有报告检测有机粉尘(谷物、麻尘)中SiO_2,只有194%调查对象检测以麻尘为主的工作场所空气中游离SiO_2。667%的调查对象遇到过SiO_2超标情况;419%的调查者认为现行标准中粉尘分类确切,516%认为需要细化粉尘鉴别方法,扩大粉尘种类范围;赞成进一步规定"其他粉尘"的达685%,建议规范工作场所混合粉尘危害评价的占667%。提示我国现行的工作场所粉尘浓度限值标准存在粉尘种类范围不全、"其他粉尘"规定不明确等问题,需进一步规范混合性粉尘危害评价,加强新粉尘危害的研究和标准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测定福建省重点职业病监测企业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为判定粉尘类型提供数据基础。方法 2019—2022年对全省187家重点职业病监测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带高度的沉降尘进行采样,用焦磷酸法分析,按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对粉尘类型进行判定。结果游离SiO2>80%的矽尘有石英砂粉尘;50%<游离SiO2≤80%的矽尘有铸造混合尘;10%≤游离SiO2≤50%的矽尘包括煤渣尘、黏土尘、石材粉尘类、陶瓷混合尘、混凝土尘以及采矿业的掘进尘;<10%的其他粉尘有熟料尘、生料尘、铜矿尘、水泥尘和煤尘。不同行业中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4个行业是石英砂制品、机械铸造、陶瓷和石材加工行业(H值=114.35,P<0.01);水泥行业粉尘中游离SiO2一般低于10%,而混凝土加工、石材加工和陶瓷制造等行业粉尘中含量一般10%~50%;石英制品业粉尘中含量较高,一般&...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建不锈钢西餐厨具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生产线主要存在三氯乙烯、氨、噪声、粉尘、汽油、柴油和润滑油,试运行期间粉尘、毒物测定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1]的要求,噪声强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2]的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对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家标准GBZ/T192.4-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1]: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线衍射法。其中焦磷酸法不受仪器条件限制,已被广泛应用,由于该方法操作复杂、耗时长、影响因素多、对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且目前缺少比较适合的质量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橡胶轮胎企业新建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整改后工作场所空气中甲苯、粉尘、高温等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2-2007的要求[1,2]。结论该项目为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职业卫生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9.
赵相云 《职业与健康》2007,23(22):2031-2032
为了解铁矿开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我们于2005年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对某铁矿矿业公司进行了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内容与方法1.1内容对某铁矿矿业公司工作场所进行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工作场所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检测。主要检测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分散度、浓度及噪声A声级强度。1.2方法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85)、《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  相似文献   

10.
2008—2009年常州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强度(浓度)及其分布情况,从而估计劳动者的接触水平。为了解常州市地区生产环境的卫生质量,我们对2008—2009年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2009年出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1.2方法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对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用校正后的ZC-F型便携式粉尘采样器,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订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化学有害因素按照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中:锰及其化合物危害最为严重,在检测的12个岗位中有3个岗位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超标,有3个岗位的工位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超标。结论锰化合物及粉尘是存在的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理,以保障作业工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订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化学有害因素符合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1];噪声、工频电场等物理因素符合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的要求[2]. 结论该项目综合指数Ⅰ=0.5,评价为Ⅰ级,职业卫生综合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电容器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为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和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职业病相关法规和标准,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和检测检验法等对某电容器厂的职业病危险因素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该厂主要存在三氯乙烯、二甲苯、氧化锌、二氧化锡、铅烟等化学有害因素和物理因素噪声。该厂作业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检测结果除清洗岗位三氯乙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短时间接触浓度分别为484.3mg/m3和505.3mg/m3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他各岗位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要求。结论该厂除清洗岗位需要治理外,其他基本能够达到国家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现发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等5项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Z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19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192·3-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192·4-2  相似文献   

15.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是引起矽肺的主要因素,也是确定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的重要依据。准确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是控制粉尘危害的重要环节。因此,探讨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检测方法,以便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为工作场所环境危害因素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国家卫生部发布卫通[2012]10号文,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Z/T 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本部分是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中噪声接触限值的配套文件。该标准于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GBZ/T 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某化工企业扩建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和己二酸二辛酯(DOA)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苯二甲酸、氢氧化钾、粉尘和噪声)的危害强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及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为加强职业危害监护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项目化学有害因素、噪声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依据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布设22+5检测点位(定点采样检测点位+个体采样岗位,下同)。其中,12+2点位对苯二甲酸检测点短时间接触浓度在0.12~0.40 mg/m~3之间,3点位氢氧化钾检测点在0.004~0.001 4 mg/m~3之间,低于接触限值。1点位其他粉尘(己二酸)峰接触浓度为0.87 mg/m~3,2点位活性炭粉尘峰接触浓度为0.53 mg/m~3, 20+5点位噪声检测点在63~84 dB(A)之间,皆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其他粉尘(己二酸)超限倍数在0.08~0.11之间,活性炭粉尘超限倍数在0.07~0.11之间,均小于2.0的标准;20+5点位噪声检测点在63~84 dB(A)之间,皆低于标准限值。结论化工行业采取自动化的生产工艺,通过密闭管道输送,有效降低了职业病危害,但仍要注意管理不善、设备老化、事故性泄漏等可能导致危害的因素,应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  相似文献   

18.
以14家污水处理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以及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法(简称“ICMM”法)对接触粉尘的污泥处理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比较几种风险评估方法对污水处理行业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4家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4.63%~26.86%。污泥处理岗粉尘长时间接触浓度为<0.21~3.8 mg/m3,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当采用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和作业危害分级法进行评价时,各污水厂粉尘危害评估结果均为0级。当采用ICMM定量法评价时,粉尘类别为“其他粉尘”和“矽尘”的污水厂评估结果分别为最低级别和最高级别;当采用ICMM矩阵法评价时,粉尘类别为“其他粉尘”的污水厂评估结论均为没有风险或风险非常低,粉尘类别为“矽尘”的污水厂评估结论为中等风险(E/OEL>50%)和低风险(E/OEL<50%)。提示,几种风险评估方法对污水处理行业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不尽一致,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是影响风险评估结论的重要因素,ICMM矩阵法更适用于污水处理行业粉尘职业...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钼矿行业矽尘危害现状,以便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作业场所粉尘测定依据《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1985)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设置粉尘检测点。按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进行职业卫生评价。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采用职业性健康体检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各钼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不同程度的超标,粉尘浓度总超标率为80.8%,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超过10%,粉尘中粒径小于5斗m的粉尘颗粒所占比例达77.0%~98.1%,粉尘分散度(〈5μm)较高。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监护体检,未检出尘肺病患者,无尘肺0^+者(即疑似职业病)总检出率为7.60%。此外,粉尘作业工人尿常规、血常规异常率分别为22.34%、20.91%,分别占据作业工人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一、第二位。结论各钼矿生产作业场所矽尘职业卫生状况及工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辽宁省水泥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现状,为有效控制和治理该行业的职业危害,降低职业病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该省15家水泥制造企业进行检测和调研,依据GBZ 2.1-2007和GBZ 2.2-2007进行结果评价。结果 15家企业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包装和装车岗位粉尘危害严重,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最高达267.8 mg/m3,超标近70倍,呼吸性粉尘CTWA最高达186.0 mg/m3,超标100倍之多;熟料生产和水泥生产环节的部分岗位噪声危害严重,如煤磨、水泥磨、石灰石破碎等岗位,煤磨岗位8小时等效声级达97.7 d B(A)。结论该省水泥制造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噪声,应针对包装和装车岗位采取综合防护措施加以治理,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